03-24
49981次
0人
2个
2033个
62人
1、中元节为什么要吃水果? 源于佛教《大藏经》中的目莲救母的故事。目莲历经千辛万苦才到阴府,见到死去的母亲被一群饿鬼折磨,目莲用钵盆装菜饭给母亲,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只好向佛主求救,佛主被他的孝心感动,授予《盂兰盆经》,目莲按照经中指示,每年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珍果(各种水果)素斋供奉母亲,饿鬼再也不敢来抢夺了。为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都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道教也在这一天举行“中元普渡”,供奉各种水果及焚烧冥纸,让无主孤魂饱吃一顿。 2、中元节为什么要吃毛豆等? 另一说是由古代“郊社”演变而来。农民在夏收之后,趁农闲举行祭田、祭祖仪式,酬谢管理土地的神灵和开辟田园的祖先,也含有庆祝丰收的意义。古时中元节只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是用素筵祭祀(毛豆),并规定不能在别人家中过夜。后来从素食发展为荤食(肉脯 ),从祭田、祭祖发展到超渡“无主孤鬼”。大概是古代七月多疫病,死人多,因而有的地方也把七月称为“鬼月”,需要祭奠, “七月半”也就演变成“送鬼节”。 3、中元节为什么要吃鸭子? 中元节是祭奠先人的节日,和清明节不同的是七月十四不用拜山,也就是扫墓,只是在家里搞点仪式就行,反正烧点什么日常用品给先人是少不了的了,还有更多的是得给祖宗送点钱,我估计阴间也蛮重视这个问题滴,说不定也有个福布斯之类的玩意,要不后人们怎么都卯足了劲使劲的烧钱,那面额大得我都差点读不出来了,还担心祖宗们一用起来人家没有零钱找怎么办,好在老妈告诉我,都有了,小面额的也有,我才放下心来。总之呢,为了先人在阴间过得好,就可以好好保佑我们后人,钱呢,就必须足量的送到,这时候就和鸭子有关了。一种说法是因为去阴间要过河,什么河不记得了,上面有奈何桥的那条了,估计是过桥的多会造成交通拥堵,就要从水面上过,家里养的也就只有鸭子会游,所以只能派它去了。第二种说法是供桌上不能供鸡,因为鸡着家伙有个毛病,爪子是往后刨的,送去的钱岂不是都刨出来了?那后人的心意可就到不了祖宗的手里了,这样一来我们后人就没有保障,所以不能让鸡执行这个任务,那就派鸭子去了。传说阎王爷要在七月大开鬼门关,让众鬼夜出地府至阳间游走,夜晚在外行走是极有与鬼相遇的危险,因而七月切忌迟归或夜出。如果你偏不信这个邪,一定会有人绘声绘色地向你讲叙:某人就曾在某年七月半的夜晚看到过野外的山巅之上有簇簇鬼火游动,凝神间还听到鬼们絮絮之语。保让你毛骨悚然,汗不敢出。有句俗谚:七月半的鸭子--不知死期。大概是七月跟死鬼和亡灵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所以人们的禁忌也不少。除前面所说的夜不出户之外,还有不少传统禁忌:农历七月间,要避免搬家,婚宴更是罕见;不能开市、讨债,免得落个发鬼财、做收帐鬼之嫌;不得下河游泳或进行各种水上运动,以防被“水鬼”拉走;偶有小孩子生于月半,作父母的一定会将其的生日改为七月十四或十六,以避“与鬼俱来”之嫌;或有长者亡于月半,家人往往会大不高兴,说是长者不善作长,死了还要“与鬼同去”……总之,“七月半”是“草木皆鬼”的一个节日! 4、中元节为什么要吃濑粉? 吃濑粉这个习俗几乎整个东莞通用,上回在常平访寻传统美食周世勤老师也是这样说的。而根据不同片区的环境习惯的差异,吃濑粉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像常平,他们喜欢用山地熬汤,随之黑黝的汤底便是当地濑粉的最大特色。而在莞城,盂兰节这天吃濑粉倒没什么特别,特别的是过去的老莞城有很多人懂得唱木鱼歌(部分镇区也有此风俗),试想在这个不属于阳间的日子,街头巷尾传出似有似无而且抑扬顿挫的木鱼歌,确实给这个诡异的节日又增添一丝神秘! 5、中元节为什么要吃面羊?山西民间制作面羊,始出于远古秋祭。《礼记·王制》有“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筤,夏祭曰?,秋祭曰尝,冬祭曰。”七月初秋,粮谷新熟,祭天告祖曰“尝”(《东京梦华录》)。祭礼还用色纯体全的牛羊,曰“牺牲”。古代祭祀为国之大事,亦渐化为民俗。山西民间有尚俭尧风,融谷、畜一体,家家制面羊以祭,而后分食。迄今,山西上党地区甚至各种祭祀都蒸面羊,形态各异,五谷俱全,相传与神农氏发明五谷相关。家家蒸制面羊,祭祖分食之外,还要馈送亲友,为晋地特点。面羊馈亲,主送外甥。此俗起源于沉香劈山救母,舅舅以猪、羊相送传说,但山西南北流传最广的是“鸦反哺,羊跪乳”民间故事。相传二小长到16岁,顽劣异常,母亲只好让他帮舅舅牧羊。二小看到羊羔吃奶总是跪着,疑惑不解。舅舅说小羊跪乳是它懂得对母亲孝敬。二小又看到几只小乌鸦往来奔忙,衔来活食喂老乌鸦。舅舅说,这是乌鸦反哺,在报答养育之恩。二小渐悟事理,对舅舅说:“我要回家了,今后一定听妈妈话,长大成才,做个孝亲报恩的人。”此后每年舅舅都要送二小一只羊,提醒他好好长进,街坊邻舍互为效仿,又改为蒸送面羊,渐成此民间习俗。面羊对现代人来说,算不上一道纯粹的美食,但它简洁拙朴的造型、清新沁脾的面香、报恩孝亲的教诲,在一代人的心里,留下了一份依恋的亲情,一份淡淡的温馨。 “七月半”(中元节)是清明节之后的另一重要的祭祀时节。其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清明节往往聚族而祭,“七月半”大多是一家之祭。自七月之初,在墟市街道中就可看到成山的祭品,冥纸、冥衣、灵屋、线香和鞭炮,琳琅满目。自初十日开始,家家户户便要将厅堂打扫干净,神龛前置香案、置先祖牌位,备酒肴馔品连日供奉,以迎故祖。家人不许吵闹、不许赤身露体,在家中看到蛇蛙蝶鸟等一列不能打死,并且要焚香烧纸,说这些东西极有可能是祖先变化的。到了十三日,焚烧冥衣、冥钱、灵屋祭奠新逝的长者;十四日是送祖之日,用冥纸写上祖先的名讳在户外焚烧以祭奠故祖。烧纸钱是不能只独给自己的亡亲,也要给无后人的亡灵烧一点,否则难免他们不会在阴间为难自家故祖,于是这便有了十五日夜为孤鬼“烧孤衣”传统。
作者:纪念论坛小编 回复:0 发表时间:2013-08-19 09:12:32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