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纪念论坛 该吧是一个特殊吧,只有管理员授权的用户才可以编辑此吧!

03-24

49981次

0人

2个

2033个

62人


[主楼] 试述杨再思与西南民族关系及其历史贡献

试述杨再思与西南民族关系及其历史贡献


杨再思是唐末五代靖州“飞山蛮”首领,他亲立"再正通光昌胜秀"杨氏字辈,是天下"七字杨"的共同祖先("七字杨"是杨氏最大支派)。他虽然多有建树,却鲜见于史书。评论杨再思文章很多,争论也很多。笔者大致总结了一下,争论和谜团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1、杨再思的族别之争;2、杨再思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还是虚构文学艺术人物之争;3、杨再思是否民族英雄之争。笔者认为杨再思是“飞山蛮”族人,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是民族英雄,具体观点阐述如下:

一、 生长在靖州的“飞山蛮”

很多网友们提出要终止对杨再思的族别的讨论,尤其专家在学术层面对杨再思的族别的展开的讨论,更让网友们厌恶。用现代民族的标准根本无法区分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飞山蛮”首领杨再思的族别。对杨再思的族别的争论伤害了“飞山蛮”地区的各民族和杨氏宗族感情。目前一些著名的、有影响力的专家们在杨再思的族别上所给出的倾向性结论,笔者认为这些杨再思族别结论的理据极不充分。
(一)关于"飞山蛮"首领、七字杨共祖杨再思的族别, 有多种说法。
邓敏文先生所著《从杨再思的族别看湘黔桂边界的民族关系》总结杨再思的族别结论有以下6种,内容节选如下:
1、汉族说----杨芳在其所叙《杨氏家谱》中称“ 杨氏系出汉太尉伯起公震, 世居关西。再思公以唐豁宗咸通十年己丑岁(869)生, 至昭宗朝(889~904)值世乱, 马殷据长沙, 虎视滇、黔, 公先由淮南承迁辰州长史, 结营靖州飞山扼要拒之, 屡战屡捷, 与李克用同受绢诏征兵, 道长梗阻, 众奉为诚州刺史, 威名日著, 称令公焉” 湘、黔、桂边界的许多姓杨的汉族群众, 也认为杨再思是他们的祖先。
2、侗族说----湘、黔、桂边界姓杨的侗族人民, 多半认为自己是杨再思的子孙,已故学者廖耀南先生认为“证以今黔、湘、桂, 侗族中的杨姓多半自称是杨再思的后代, 初步把杨再思定为侗族, 不能认为是主观想象吧。”(《杨再思的史实及其族别初探》, 载《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1期)侗族学术界也多持这种意见。
3、苗族说----湘、黔、桂边界有许多姓杨的苗族, 也自认是“ 飞山大王” 杨再思的后裔。
4、土家族杨氏与侗族同源说----居住在川南和黔东北的一些姓杨的土家族, 也认为杨再思是他们的老祖宗, 因此, 李绍明先生认为“ 杨再思是侗人, 川黔边杨氏既为杨再思后裔, 无疑应源于侗族但杨氏源于侗族, 并不排斥其为现今的土家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川黔边杨氏来源看侗族与土家族的历史关系》, 载《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4期)
5、巴族说----有的学者根据《杨氏族谱》上的记载:杨再思的父亲杨居忠“ 以随宋室避唐隐于播州, 即古黔中夜郎故地” , 因此认为杨氏出自古代巴族。(杨通惠《秀山县土家族、苗族族源初探》, 载《秀山县文史资料》第1辑, 1986年12月编印)
6、侗母汉父说----杨再思的父亲杨居本(可能是“ 杨居忠” 之误)原来是汉族人, 唐末来到叙州一带当官地有一位姓吴的侗族款首, 他有一位年轻貌美的独生女儿,杨居本看上了这位侗族姑娘, 遂与之结为夫妇, 生下了杨再思。所以说, 杨再思是侗、汉两族人民的后代。
(二)历史文献与遗传学研究相结合,有助于推测杨再思的族别及其与西南民族关系。
本文引用《遗传学报(2004年10月)》中登载了《土家族源流的遗传学初探》的结论,帮助推测杨再思的族别。《土家族源流的遗传学初探》虽然是一篇遗传学学术论文,但该文结合史实进行分析,其结论很明确。笔者尝试把该文所提出的土家族与汉族的遗传学结构比较、土家族与氐羌系族群的遗传结构比较、土家族与苗瑶的关系、土家族的起源等问题的结论归集如下:
1、土家族与周边民族的 Y 染色体单倍群频率的初步比较结果表明:土家族与北方汉、南方汉和藏缅语族彝语支有较大的相关性 ,而与侗水语族的各支及藏族则分得较开。
2、土家族氐羌系统的 4 个群体纳西、基诺、彝、拉祜首先被分开 ,显示土家族与氐羌系统的上述 4 个群体分离时间较早。白族是个例外 ,原因可能是他们受汉族的影响较大。恩施土家与湖南苗和北方汉较接近 ,而吉首土家则与白、湖南瑶和南方汉靠得较近。
3、吉首土家在主成分2上与其他土家族相差较大 ,可能是由于同当地的南方汉和瑶族通婚所致。
4、家族与汉族的遗传学结构比较:从实验结果来看 ,汉族与土家族主体的遗传结构无疑是很相近的 ,尤其是北方汉。
5、土家族与氐羌系族群的遗传结构比较:从主成分图 2 上来看 ,龙山土家与云南氐羌在主成分 1、 2 上靠得最近。在主成分 2 上 ,拉祜族又 与 3 个土家族群体(龙山、永顺、恩施)极为相似。结合图 5 可以发现 ,氐羌与土家族 (吉首土家除外) 的 共性要比其与汉族和其他南方群体的共性大得多。
6、土家族与苗瑶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湖南瑶族与吉首土家相近 ,但与其他地区土家的关系不大;湖南苗族在主成分 2 上与其他土家相似,提示当地土家族与苗族可能有过较大的血缘交流。
(三)廖耀南、李绍明等先生提出“杨再思是侗族”的判断理据不充分。
1、汉、苗、瑶族与土家族遗传关系比侗族更密切,动摇“杨再思是侗族及土家族杨氏与侗族同源”这个结论。
《土家族源流的遗传学初探》提出:“ 杨再思是侗人, 川黔边杨氏既为杨再思后裔, 无疑应源于侗族但杨氏源于侗族, 并不排斥其为现今的土家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土家族源流的遗传学初探》得出结论却相反:“土家族与北方汉、南方汉和藏缅语族彝语支有较大的相关性 ,而与侗水语族的各支及藏族则分得较开。”;“恩施土家与湖南苗和北方汉较接近 ,而吉首土家则与白、湖南瑶和南方汉靠得较近。”;“家族与汉族的遗传学结构比较:从实验结果来看 ,汉族与土家族主体的遗传结构无疑是很相近的 ,尤其是北方汉。”;“湖南瑶族与吉首土家相近”;“湖南苗族在主成分 2 上与其他土家相似,提示当地土家族与苗族可能有过较大的血缘交流。”⑵。这些结论说明汉族、湖南苗族、瑶族与土家族较相近,侗族与土家族相对较远。
杨再思如果是侗族,几百年来杨再思后裔的侗族血统势必深刻影响土家族,怎么会产生汉族、湖南苗族、瑶族与土家族的遗传关系较近,而土家族与侗族遗传关系较远的情况呢?只能说明杨再思是侗族的可能相对比较小。(虽然《土家族源流的遗传学初探》没有拿秀山土家族的数据作比较,但该文数据收集的地区的杨姓分布密度很高,是否采用秀山土家族的数据估计对结论不会造成实质性改变。)
2、廖耀南先生两段话认定:1、杨芳误判杨再思为汉族,2、杨芳向胡长新施加影响,使胡长新屈从。这两个提法不妥当。
“名重当时的胡长新氏, 也只好屈从。”⑴;“我们不能仅凭杨芳的片言支字, 就把侗族人民杨姓公认的祖先颓预地说成是汉族吧。”⑴。这个提法不公允:1、杨芳曾遭贬谪,虽然朝廷眷顾以提督身份退休,但他不至于权倾朝野,他也不是学术权威,在杨芳逝世数十年后,他用什么来让名重当时的胡长新、黎平知县彭应珠也只好屈从了?2、杨芳是忠臣,忠孝之人,他绝对会对宗庙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不会随意杜撰《杨氏家谱》。杨芳作为一个有传统封建思想的、有地位的朝廷大员绝不可能把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少数民族”列到庙堂之上当祖先膜拜。
3、某些专家判定杨再思是侗族的材料缺乏说服力
廖耀南先生的《杨再思的史实及其族别初探》一文,整个杨再思族别探究过程,直接用于说明“杨再思是侗族”的材料只有两个:“(1)侗族人虔诚恭敬而持之以恒拜祭杨再思。(2)蛮、僚” , 都是当时汉族统治阶级对西南少数民族的“ 蔑称” , 其中包括侗族,侗族杨姓多半自称是杨再思的后代。”
这两个论据显然不够充分:
(1)杨再思后裔均对其先祖虔诚恭敬而持之以恒地信仰,不唯独侗族后裔。
“如果各寨侗族杨姓与杨再思无血缘关系, 不可能如此虔诚恭敬而持之以恒。”⑴。城步的“杨氏官厅”、邵阳的“大园古苗寨”苗族人也虔诚恭敬而持之以恒地拜了他们的祖先几百年了,他们和杨芳一样认为其先祖杨再思是杨震的子孙;秀山等地则多立土王庙(或叫土主庙),据《秀山县志》云:“供奉的是唐诚州刺史杨再思”,土家族也拜了杨再思几百年了。不仅侗族,汉族、苗族、土家族、瑶族等民族的七字杨姓子孙都虔诚恭敬而持之以恒地拜了杨再思几百年,这说明各民族“七字杨”族人都与杨再思有血缘关系,杨再思是西南各民族七字杨族人的共祖,但不能说明杨再思就是侗族。
(2)“ 蛮、僚” , 都是当时汉族统治阶级对西南少数民族的“ 蔑称” , 其中包括侗族证以今黔湘、桂侗族中的杨姓多半自称是杨再思的后代, 初步把杨再思定为侗族, 不能认为是主观想像吧。”⑴。照这个逻辑,初步把杨再思定为苗族、瑶族或土家族也不能认为是主观想像吧。
(3)古代汉人不可能因为杨再思有汉族血统就不蔑称他为“蛮酋”,因此古代汉人称杨再思是蛮,这并不能说明杨再思没有汉族血统。
《杨再思的史实及其族别初探》中“初步把杨再思定为侗族, 不能认为是主观想像吧。”这个不确定的结论,竟成为后来一些学者、史志编辑工作者判定杨再思是侗族的信条,专业的研究学者们缺乏研究精神,足见一斑。
(四)杨再思后裔与西南各民族关系的推测
1、由于杨氏的峒寨与苗族、侗族、瑶族先民的峒寨交错在一起,部分七字杨子孙在五代十国期间已经进入像黎平这样的侗族先民人口密集地区,他们留在当地相对独立地繁衍、发展,逐渐成为侗族的强宗大姓。
2、杨再思的大多数子孙主要在苗族、瑶族的地区活动,由于这些子孙领地内的人口及各方面资源都相对较多,因此他们开拓领地的能力较强,在后来的几百年间,他们进入了包括土家族、白族居住地在内的西南各民族聚居地,这些地区主要包括湖南、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
“杨再恩和他的嫡系子孙不可能在太平兴国四年(979(附宋前即进入“ 五开洞” (黎平)定居”⑴,“徽宗崇宁二年(1103)改诚州为靖州, 徽州为漪竹孙, 直接派员统洽, 从而把杨再思的嫡系左迁黎平。上述推测, 虽无文献可考, 但与实际情况可能不致于相径庭”⑴。黎平是侗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推测大部分杨再思后裔主要在苗族、瑶族的聚居地活动,早期进入侗族聚居地(类似黎平等)的七字杨后裔不多。
“再思后代在历史长河中辗转迁徙,从二世起分向各地,择地立寨,选风水为祖莹,训子耕读,兴家立业。在十房子孙繁衍中,以 "奇多、奇少"出现,尤以滔裔人丁最为兴旺,分布于湘、黔、川、滇、桂、赣等省区,人口愈两百多万。仅款裔发展缓慢,千余年来仍居通道罗岩及中团两寨,人口仅过两百。自外迁后多与各民族同居,传授生产技术,交流民族文化。⑸”
3、杨再思有汉族血统。
(1)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鲜有少数民族有字派的,杨再思为其后裔子孙编写字辈谱,是其有汉族血统的有力佐证。据著名谱牒研究专家何光岳先生说,湘西古代土著民族是无谱的,也没有字派,唐宋时只有汉族有谱有字派。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鲜有少数民族有字派,这是杨再思有汉族血统的有力佐证。“再正通光昌盛秀”这七个字,笔者试从字面上理解,其大意是:通过坚持不懈、正直地工作,通向光明的前景,让社会繁荣昌盛,山河秀美。这七个字相当精炼,既是杨再思为民生保障边境的管理理念,也是杨再思勉励后世子孙的语重心长的嘱托。“昌盛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三个在足以让现代那些持牺牲资源谋发展观点的人汗颜。
(2)杨再思将辖地自署为“诚州”。诚:诚信知礼,“诚心固守”四个字是杨再思秉承杨氏四知堂清白家风的写照,说明杨再思是四知堂的杨氏子孙。在五代十国初年,南楚王马殷派吕师州士兵平定“飞山蛮”。“飞山蛮”族人节节败退,其控制的地区只剩下潭阳、郎溪等部分地区,情况非常危急,在这紧要关头,在叙州为官的有汉族血统的“飞山蛮”人叙州长史杨再思,带领族人固守“飞山蛮”最后的土地。杨再思将其驻守的潭阳、郎溪等地区,自署为“诚州”,以表达他“与“飞山蛮”人民并肩战斗、同生共死,“诚心固守” “飞山蛮”地区。在吕师周将士兵调到其他地区作战后,杨再思扑灭烽火硝烟,医治“飞山蛮”地区的烽火硝烟。(本文将在第二部分,“杨再思的历史形象中”详细阐述杨再思固守诚州,从未附楚的观点)
(3)、汉族统治者承认杨再思有汉族血统。
宋朝执政者多次加封杨再思,杨再思势力不大,就算朝廷为更好羁縻统治,对杨氏封赏,给个州刺史应该已经足够了,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给杨再思加封,是不是有点太慷慨了,况且,朝廷也摆不平啊,依附朝廷的少数民族这么多,比杨再思后人势力大的应该还有不少吧,你给杨再思一次又一次加封不给我加封什么意思啊,想逼我造反吗?只有一个情况,杨再思有汉族血统,我给汉族人加封,你不会有意见了吧?
陆游给飞山庙提的对联:“澄清烽火烟赤胆忠心昭日月,开辟王化路宣仁布义壮河山”,“开辟王化路宣仁布义”这几个字不难理解汉家朝廷对杨再思宣扬儒家思想的行为是褒奖的,充分肯定了他用儒家的思想教化“飞山蛮”的功绩,如果杨再思没有汉族血统、没有汉族官宦人家的家学渊源,他既不可能主动教化,也不可能有能力去教化“飞山蛮”族人。
“有昌衔者,亦愿罢进奉,出租赋为汉民,诏补为右班殿直,子弟侄十八人补授有差。”杨再思后裔主动要求回归汉族的史实说明,当时杨再思后裔和统治者们都清楚杨再思有汉族的血统。
类似大园古苗寨这样,先辈为逃避压榨改成汉族的情况,在古代“飞山”地区有不少,杨再思族没有更改自己的姓氏,甚至连字辈都不改,仅改称自己是汉族,就可以不被压榨,这些说明在古代汉族统治者们认为杨再思及其族人有汉族血统。
4、杨再思后裔在云南确实有分布。
(“杨芳把区域扩大到云南, 不知其据何经典。” ⑴。),笔者认为杨再思后裔在云南确实有分布的依据如下:
(1)从遗传学角度看,湖南苗族、瑶族、土家族都和白族靠得较近。(“白族是个例外,原因可能是他们受汉族的影响较大。恩施土家与湖南苗和北方汉较接近,而吉首土家则与白、湖南瑶和南方汉靠得较近。⑵”)。
(2)宋末元初至明朝初年白族和“飞山蛮”士兵都不止一次相互进入对方聚居地,并在对方聚居地安家落户。
《土家族源流的遗传学初探》认为“白族受汉族的影响较大”是湖南苗族、瑶族、土家族都和白族靠得较近的因素。笔者认为除了这个因素外,白族和湖南土家族、瑶族、苗族大量直接通婚也是造成遗传特征相近的重要因素之一。
战争是形成杨再思后裔与云南白族大量通婚的主要因素。在宋末元初至明朝初年,湘黔川士兵与白族族军队交战主要的战争至少有两次(宋末元初元朝从西面攻打宋朝的战争、明初平云南战争)。
宋末元初的战争:1258年,兀良合台组建了一支由灭亡后的大理国子弟“白子”组成的军队,即历史上著名的“寸白军”,由大理亡国国王叔父段福统领,随兀良合台的蒙古军北上东征。蒙哥战死,忽必烈去鄂就任蒙古汗位之前,令兀良合台就地解散寸白军。大部分寸白军冲破险阻,回到大理故乡,但少数散兵游勇流落到了赣西一带。这些散兵游勇中“钟谷王熊”等姻亲,流落江西多年。战事平息后,思乡心切,1276年,相约一起回乡。几家邀集了刘、李、段、杨、陈、朱、高、彭等部开始了漫长的回家旅程。“溯长江,渡洞庭,漫津澧,落慈邑”,众人到了古慈利县鸟坪、狐狸溪一带,此地人烟稀少,于是“指手为界,插草为标”定下各部创业范围,开始了他们落业慈利(今桑植)的民族繁衍历史⑶。”。可考当时在湖南定居的白族士兵只有一两百人,现在已经繁衍到10万人。“寸白军”有2万之众,就是保守地按有5%的白族士兵流落在湘川黔地区计算,应该不少于千人吧?繁衍到现在的子孙估计有十万计,大量白族士兵的后裔后来完全融入了湘川黔各民族当中,对各民族的血脉产生影响。
明初平云南战争:“大军自辰沅趋普定分据要害,然后进师曲靖,云南咽喉,彼必并力于此以抗。我师既下曲靖,一将军向乌撒以应永宁之师,直捣云南,破之必矣。云南破,分兵径趋大理,可勿顿刀也,于是东川、芒部诸蛮震詟,皆望风降附”⑷。明初平云南战争明朝出动了30万军队,从杨再思后裔的聚居地辰沅出发,蓝玉、沐英应该在辰沅地区的带走了大量士兵,途中还征集播州、思南州士兵,在这些士兵中,杨姓士兵应该不少,可以肯定其大部分杨再思后裔,一部分是播州杨氏后裔。战争结束后,部分士兵随沐英戍边,留在云南繁衍生息。
明朝和清朝中叶,朝廷数次征缅战争,也有从贵州、湖南调兵,一些士兵及其后裔留在云南的情况也是有的。杨芳曾作为主要统帅在西南指挥过一些战争,他熟悉我国历朝历代的战争史,尤其熟悉西南战争史,杨芳把杨再思后裔分布区域扩大到云南确实有理有据。
5、杨再思后裔的拓业与迁徙。
“飞山蛮”(“苗蛮”)是抗击张士诚主力,洪武皇帝在洪武年间就册封当地土司,从蓝玉、沐英以辰沅为明初平云南战争军队集结地来看,“飞山蛮”地区不是张士诚及其残部抗明的基地,自然不会遭到洪武皇帝的血洗。洪武年间“飞山蛮” 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湘东东及湘北地区高。湘东及湘北的肥沃田地大量荒芜,“飞山蛮”人(主要以苗族、土家族先民居多)向东北方向迁徙,逐步分布到整个湘西和部分湘北地区。
在洪武年间杨姓一方面从江西迁入湖南,另一方面居住在辰溪、沅陵一带的“七字杨”向东北迁徙,进入整个湘西北及湘北部分地区,覆盖湖南西部及武陵山脉地区全境(《杨氏族谱》自称:洪武二年迁居石门。一支由辰溪、沅陵迁石门。据考杨姓在阳泉坪有宗祠,祠堂边修七里公王庙,民间编修杨氏族谱中所绘祠堂图上明确标示七里庙,为土家族。另有鹤山、燕子山、尹家山、苏家铺等处杨氏为改土归流时迁入石门,定为汉族。)⑼,不少在洪武年间迁入湘西、湘北的杨氏族群,在上世纪60年代还保留着湘西少数民族的遗存,他们因年代久远,近代居民已经记不清从哪里迁过来的,只知道迁入的大致时间,于是他们结合洪武年间湖广填四川这段史实,误以为自己是从江西进入湘西、湘北地区,其实他们中大多数应该是杨再思的后裔。
七字杨迁入贵州、重庆、四川和云南地区的子孙非常多。尽管很多杨再思的子孙已经不按杨再思创建的字辈谱排辈起名了,很多子孙对祖先的足迹已经迷茫了。但是杨再思后裔自己身上流淌的血液将永远忠实地记载着祖先的基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能按现代民族的划分标准来给杨再思定族别,杨再思不专属于现代某一民族。杨再思有汉族血统,他在靖州出生,是生长在靖州的古代“飞山蛮”(“飞山蛮”包括古代飞山地区的苗族、瑶族、土家族和侗族等众多少数民族)。杨再思创建了七字杨,他是这支杨姓支派的共祖。杨再思的后裔(七字杨子孙)分布覆盖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包括汉族,苗瑶族群的苗族、瑶族,壮侗族群的侗族、水族,藏缅族群的白族、土家族等许多民族都有杨再思后裔分布。

二、杨再思在历史上真实存在

“以十峒首领和诚州刺史形象出现的杨再思史无其人,他只是宋代以来飞山地区杨氏在家族传说中首先创造出来的精神领袖和宗教形象”⑹笔者对这个观点持不同看法,准确地说杨再思只是“史书无其人”,但“史书无其人” 并不能说明“史无其人”。
新旧《五代史》、《资治通鉴》均没有记载杨政岩等多位“七字杨”子孙在五代十国时期的活动,也没有对诚徽州进行记载。按史书没有记载的就是“史无其人”这个逻辑:在五代十国时期(包括后周时期),1、不存在“诚徽州”这个地区;2、不存在杨政岩等众多位“七字杨”子孙在拥有 “诚徽州”及其附近地区数十个州峒的史实,3、在“诚徽州”和附近地区甚至根本就没杨氏居住过。显然以这样的逻辑推理,得出的只能是悖论。
“诚徽州”在宋初不为朝廷所知,在五代十国期间不为汉族政权所承认,不等于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没有少数民族设立的诚徽州存在( “诚徽州,唐溪洞州。⑺”);“七字杨”族人在“诚徽州”的势力绝对不是宋朝初年短短几年间一蹴而就形成的;“七字杨”不可能在宋初才迁入“诚徽州”地区,用短短不到二十年间一下子成为当地的强宗望族。显然用“史书无其人” 这个逻辑推断“史无其人”是缺乏说服力的。
新旧《五代史》、《资治通鉴》、《宋史》都在其划定的时间、区域范围内对历史进行记载。超过新旧《五代史》、《资治通鉴》、《宋史》所划定记载的时间、区域范围的历史事件未被记载是正常的。宋朝初年已经天下大定,朝廷已经收复了南方本来属于五代十国疆域的所有地区。宋朝认为诚徽州只是“方外之国”,因此宋朝在立国后近二十年中,都没有拿出平灭十国的气势派军队占领她。“太平兴国四年,首领杨蕴始来内附。五年,杨通宝始入贡,命为诚州刺史。⑺”。“诚徽州”杨氏在宋朝招降吴越、平定北汉后,“诚徽州”杨氏认为,现在宋朝已经大定天下,继承唐朝正统了,才是主动来归附宋朝,请求宋朝将杨氏的领地纳入宋朝疆土中,按宋朝的州郡对其领地进行管理。
新旧《五代史》、《资治通鉴》不对这个“方外之国”的历史事件进行记载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她的处在五代十国疆域之外,因为她很“安静”,既没有袭扰五代十国割据势力的疆土,也没有归附行为,她就像一个不为人知的世外桃源。《宋史》不对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事件记载很正常。
综上所述:杨再思这个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的“方外之国”首领不属于新旧《五代史》、《资治通鉴》、《宋史》的记载范围,不被这些史书记载很正常。在五代十国时期“十峒诚徽州”没有得到南楚等割据势力的承认;杨再思没有接受任何割据势力的任命,担任诚州刺史;史书上没有记载少数民族杨再思的事迹。种种这些都不能成为否认杨再思在历史上的真实存在的依据。
宋初居住在“诚徽州”的杨氏是个庞大的氏族。前去宋朝内附、入贡杨氏族人,不全是杨政岩的直系子孙。显然在“诚徽州”拥有强大势力的“七字杨”氏族是个枝繁叶茂的庞大家族,发展到当时这样的规模,绝不会是“再正通光昌盛秀”任何第二代祖先中某位先祖个人(如:杨政岩)在宋初短短不到二十年间可以做到的。“七字杨”杨氏发展到当时的规模,需要近百年的经营,需要几代人传承。据众多七字杨《杨氏家谱》所载,使“诚徽州”杨氏“中兴”的关键人物是“再正通光昌盛秀”字辈谱的创始人、“诚州”的创建人杨再思。在五代十国时期,杨再思统一了十峒诚徽州,把州峒分散给自己的后裔管理。经过杨再思及其后裔的发展,十峒诚徽州成为了五代十国期间的坚强势力屹立于乱世诸侯之林。后世的著名学者的文学作品,《杨氏家谱》,飞山庙历史等等资料都可以证实:在历史上 作为“七字杨”氏族共祖、十峒诚徽州的实际执政者的杨再思真实存在。杨再思是儒家文化、中华国学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者;是“飞山蛮”地区乃至西南边陲的守护者,是抵御外辱、促进中华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民族英雄。

作者:杨志远   回复:0   发表时间:2013-10-02 03:59:35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