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纪念论坛 该吧是一个特殊吧,只有管理员授权的用户才可以编辑此吧!

03-24

50326次

0人

2个

2033个

62人


[主楼] 【各地丧葬习俗 ·山东】

undefined

潍坊地区:

丧葬也是地方重要习俗之一,历代不论是宫廷和民间都非常重视,作为山东古城之一的潍县也不例外。

丧礼是非常繁杂的。民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一直是用木棺土葬,60年代后期才逐渐实行火葬。俗话说入土为安。从寿终到入土程序主要有:穿寿衣、入殓、举哀、戴孝、报丧、给亡灵之路、殓棺、出殡等。

穿寿衣——人寿终弥留之际或者是躯体尚未僵硬时一般就穿好。寿衣质地视家中经济情况而定。现在也有不少是去祭品商店去买的成套殡葬用品。

举哀——寿衣穿戴完毕后,一般是由下辈亲属长子和次子将遗体收敛入棺,并在脸上盖一黄表纸;门悬挂白幡,举哀成葬。

带孝——父母亡故,儿子要穿白孝衫,头扎白布条,鞋表白布,腰扎苘麻绳,称谓“披麻戴孝”;女眷则头顶白布,身着白衣白裤;夫亡,妻穿白戴孝,妻亡,夫不戴孝;侄孙辈穿孝服,安葬后脱掉孝服,只穿白鞋,称谓“服孝”,旧时,儿女服孝三年,侄孙辈一年。上世纪60年代以前穿白衣的居多,现在大部分不穿白衣,改为佩带黑纱。

报丧——丧主派人将逝者去世时间及安葬日期,口头或者书面告知亲友,称谓“报丧”。到开奠安葬之日,亲友灵前致哀祭奠,并给付现金食品香烛纸等。现在此习俗尚存。

指路——包括送浆水,发盘缠,指路三 个程序:一般是在丧后二日下午,孝子在前,手拖哀棍,领逝者晚辈哭至土地庙前和道路宽阔之地。称谓“送浆水”。后将用纸扎做的牛马房屋家具车马元宝聚宝盆金山银山摇钱树童男童女等用火焚烧,称谓“发盘缠”。然后,孝子一般是长子站在高处悲呼亡灵:XX(父母长辈)上西南,奔明光大道在眼前。指路结束,然后归家。

殓棺——殓棺在殡葬仪式中也是重要的日程之一。一般是指在三日中午,亲属到齐后打开棺盖,揭去逝者脸上黄纸,让亲属逐个一瞻遗容,在举家悲哭中将棺盖封盖,俗称殓棺。

出殡——大都三日午后摔碗起棺,由8-12人多至32人抬棺到大街,孝子摔盆起架,抬至墓地。一般邻里长者撒纸钱在前,孝子率男宾步行紧跟;女眷分乘数车随后。吊唁议式完毕后下棺入穴,砖石砌垒掩土成坟。送丧亲属回家后,分发用面粉做的大圆饼,俗称富贵饼,送走亲友方告结束。当然贫穷的也有速葬者,也就这么多繁杂仪式了。

上世纪60年代后,推行火化,葬礼从简,现在一般只保留报丧,吊唁,馈送。奠基等。但近几年焚烧纸车马旧俗又很盛行,现在祭品店里卖的纸品也上了档次,楼房高级轿车冰箱彩电电器家具元宝聚宝盆金山银山摇钱树童男童女等应有尽有。城镇机关干部和工厂职工采用遗体告别,赠花圈,戴白花黑纱等形式悼念逝者。

济南地区:

济南自古受儒家慎终追远的传统影响。建国前,民间对丧葬礼仪极为重视,丧仪繁琐铺张,且封建迷信色彩浓重。习俗相沿,以丧事的隆重与否,视为子辈孝道的尺度。葬俗为木棺土葬,儿女侄孙均戴孝,儿女服孝期为3年,侄孙辈服孝1年。子女在1年内不得剃头理发和化妆,称“哀戚毁容”。家中3年内过年不贴春联等。丧仪主要程序有小殓、停灵、报丧、大殓、点主、开吊、发引、摆祭、下葬和下葬后的圆坟、作七、忌日祭等。丧仪日程,少则五至七日,多达半月之久不等,耗费甚巨。一般人家,人过50岁,晚辈即开始为老人做寿衣、打棺材(称“寿棺”、“喜棺”)、修坟穴,准备后事,被视为孝顺。

一、小殓

死者将近气绝时,家人急速给死者净身、穿寿衣,俗称“小殓”。寿衣为棉布或绸料的棉衣和单衣,忌用缎子和皮毛料,颜色忌用黑色,着衣件数讲究着单不着双,最上等的是讲究有7根领,有的只穿三两件,也要多缝上几根衣领。寿衣上钉布条,不能钉扣子。穿好寿衣后,给死者口内含1枚铜钱或1粒珍珠,再让死者一手握钱币,一手握小米饼子,称“打狗饼子”,传说是为死者在冥间对付饿鬼和恶狗用的。给死者身覆衾被,用黄表纸或白布盖脸。然后,将灵床移至堂屋中间,灵床前设供桌,供上一满碗不甚熟的小米干饭,称“倒头饭”。家人拈香、焚纸、举哀后,子女们跪在灵床旁伴灵。此时即为“遵礼成服”。

二、报丧

人死之后,立即差人前往亲友、街坊邻居家报丧。城市上层人家,多是先发出请知帖,在亲友中请人协助办理丧事。办理丧事的有总理总管丧务,另有内柜、外柜、管厨、知宾等。总理差人给亲友送“长班条”和讣闻,讣闻格式要求称谓得当,具名皆为男性,父亡称“孤子”,母亡称“哀子”,父母皆故称“孤哀子”。有的官商之家还随讣闻发出“哀启”和“行状”。哀启是由孝子具名详述死者生平、嘉言懿行的启事;行状是请名人为死者撰写的传记,用以征求诔文、祭文、碑文等。丧家的大门和屋门,均斜贴一白纸条,称“封门”。再用2尺长的秫秸夹几张火纸,插在大门框上。男丧插在左方,女丧插右方,称“出单旐”,以示家有丧事。

三、着丧服

俗称“戴孝”。死者家中成员身穿白布袍,鞋上缝白布盖鞋帮,分别谓“孝衣”、“服鞋”,统称“破孝”。死者之子、妇和未婚的女儿,要在孝衣外披麻巾、扎麻绳,孝子头戴白布堂巾,上加麻梁冠,堂巾旁坠两个棉花球,如父尚在的在右边钉,母尚在的在左边钉,表示极端哀痛,塞耳不闻外事。孝妇孝女头扎白布(称白祃子)和白头绳。旧时的丧服制度,以亲疏为等差,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统称“五服”。斩衰为最重的丧服,服期3年;齐衰次于斩衰,服期1年;大功服期9个月,小功服期5个月,缌麻服期3个月。

四、指路

人死的当晚,家人购置各种纸扎(俗称扎彩),在大门外焚烧。如死者为男性,要烧纸扎的马和马夫,如是女性则烧纸扎的轿和轿夫。焚烧时,子女绕火正转3圈再倒转3圈,并一边呼喊着对死者的称谓,一边高喊:“上西南!”,是为亡魂指路,亦称“烧倒头人子”。

五、报庙

亦称“送浆水”。人死的当天,孝子率子孙们,端一木盘,上置香炉、线香、火纸,提一浆水桶,去土地庙或十字路口,燃香焚纸,浇奠浆水。传说人死之后,必先到土地庙再去冥间。此举是为贿赂土地爷,使其对赴冥间的亡魂给以关照,以浆水馈赠野鬼,使亡魂免受欺凌。浆水需连送3天,最后一次,女婿和外甥亦同去。送毕浆水,哭泣着返回家,再拈香焚纸举哀。

六、送盘缠

送浆水后,接着要送盘缠,即给西行的亡魂送路费。城区人家多是在大门外不远的街口,农村多在庄外的十字路口,焚烧一些用金银纸箔折做的元宝、锞子和打上钱印的烧纸,另外再烧一些纸扎彩,扎彩有牛、马、轿、金山、银山、聚宝盘等。焚烧时,家人拜祭,以示送亡魂起程赴西天。

七、接三、送三

人死后第三天晚,家人端木盘,盘内置香炉、线香、烧纸,到大门外,面向西南方向,把线香点燃竖在墙根,家人跪拜于地,一人将大门框上插的单旐拔下,用挟单旐的秫秸夹取线香放入盘中,端回家中灵前,把单旐与线香一齐焚烧,即表示已将阴魂接回家中。这时,全家人要肃静,在灵前供饭,并依次跪拜,退至室外,关闭屋门,约待一个时辰后再开屋门,复拈香焚纸跪拜,把香炉放至木盘,端至大门外,向西南方向跪拜,表示将亡魂送走,再回家举哀。此举即认为是将亡魂接回家中,省视后又送回冥间,俗称“接三”和“送三”。古礼称“招魂”。

八、大殓

俗称“入殓”。人死后,家人将备好的棺材油漆好,富有人家所置棺木多为柏木的,其次是杉木的,要油三四遍漆。贫穷人家多是柳木的薄板棺材,外面只涂一层黑色,俗称“大头匣子”。入殓时,将棺材抬至灵床侧,数人将死者抬起,先将褥子、枕头移入棺内,再徐徐纳尸入棺。此时,家人再次用棉球沾酒为亡人净面,使死者闭眼合口,家人要忍悲,不能将眼泪落在亡人脸上。再将殉葬品放入棺内。民国以前的富有人家,多用金银珠宝作殉葬品;以后,用贵重物品作殉葬品的渐少。殉葬品放毕,随即盖棺下销,此时子女要在旁跪祈说:“爹(娘)!收钉!”不然有钉不易进之说。棺头用白铅油书写“某公讳某字某行几之灵柩”,在农村则只在棺头书写一白色或红漆的“福”字。清末,如生前有官职的,则用整幅红缎子,上面用白铅粉书写死者曾任的最高官衔,覆盖于棺。

作者:纪念论坛小编   回复:0   发表时间:2013-10-22 14:45:30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