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221824次
4人
5个
100个
1234人
117部
山东莱州郝氏家族的始迁祖——郝伯全山东省莱州市郝氏家族的始迁祖 作者:郝维新 袁义达张诚先生著《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一书称:“当代郝姓人口已达到360万,为全国第七十一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又称:“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山西三省,大约占郝姓总人口的59%;其次分布于黑龙江、陕西、辽宁、内蒙古、河南,这五省的郝姓又集中了25%。山东居住了郝姓总人口的25%,为郝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1%。”郝姓人口在山东分布广泛,但不均衡。根据袁义达、张诚先生的研究,山东省郝姓人口分布主要在东部地区,即胶东半岛及其附近地区。 胶东半岛地区的郝姓人口从何而来?其中重要的一支系源自掖县(今莱州市),郝伯全(1264—1358年)是掖县北陵郝氏的始迁祖。根据家谱记载,郝伯全是宋朝章陵枣阳郝拯的后裔。在南宋景定年间(1264年),郝伯全出生在章陵枣阳(今湖北省枣阳县)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里,少年时代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南宋末年连年战争,兵荒马乱,民不聊生。郝伯全为避战乱,于元朝至元甲申年间(公元1284年)率本房家室离开章陵枣阳北迁河北省枣强县定居。他在枣强创办私塾,从事教育几十年,培养了几代人,可谓桃李满枣强,深受枣强学子的敬重。元统癸酉年间(公元1333年)他又率全家东迁山东省掖县北陵瞳落藉。他在北陵生活了二十五年,于公元1358年逝世。他活了九十多岁,是一位老寿星。他临终遗言:“掖县山水清秀,我死后要葬在这里。”子孙遵照遗嘱,将始祖葬在北陵瞳后西北地,墓地九亩九分,四周黄花灌丛,成为北陵郝氏先茔地。从始迁祖至八世祖考妣均葬在这里(住掖县的),六百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北陵郝氏的祭祖中心。北陵疃位于今莱州市平里店镇西北障村的西北约一公里处。由于历史的变迁,北陵疃早已不复存在。抗战期间,由于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掖县,无法进行祭祖活动。记得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清明节,我曾随本村(莱州市柳行村)郝氏七甲族人几十人去北陵先茔地上坟祭祖。此时先茔地仅剩下几块墓碑。大跃进年代,连这些墓碑也无踪影了。六百多年的祭祖中心也随之消失了。但郝氏后代仍称郝伯全为北陵郝氏始祖。 始迁祖郝伯全娶徐氏为妻,他们生了五个儿子。始祖认为,孩子长大了,不应让五个儿子都留在身边,应让他们离家自谋发展。于是他在晚年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分家。他于公元1356年正月初二日,备置酒席,广邀亲友,大宴宾客,并将五房子孙召集齐全。在席间当众宣布他的决定,将郝家数十年积蓄的财产,铜钱万贯,金银八称,分成五份。令五房子孙各领祖传家产一份。他决定除留二儿子郝表正奉养老人外,其余各房子孙均需离家,另立基业,自谋发展,不许恋此一方故土,相地而居。郝伯全决定孩子离家自谋发展、开拓创业,是培养后代的英明之举,具有深远的影响。根据始迁祖的决定,各房子孙陆续分赴各地,另立基业。他的长子郝仁邦(二世祖),到河北省枣强县定居落藉,成为河北省枣强县郝氏始祖。仁邦娶司马氏,生了两个儿子(绍远、文远),成为枣强县郝氏一大支系。始迁祖的三儿子郝成通(二世祖)到青州府益都县落藉,成为青州市郝氏始祖。成通娶王氏,生了三个儿子(绥远、仕闵、彦昭),其后裔已发展到山东省北部地区,成为青州市郝氏一大支系。始迁祖的四儿子郝宗礼(二世祖)娶王氏,生了二个儿子(遵远、明达)。郝遵远、郝明达(三世祖)兄弟二人于明朝洪武年间迁徙即墨市落藉,成为即墨市郝氏开基祖,这一支系已扩展到崂山、胶州、高密、平度等地,成为青岛市郝氏一大支系。始迁祖的五儿子郝高仪(二世祖)东迁蓬莱市定居落藉。为蓬莱市郝氏始迁祖。高仪娶江氏,生了三个儿子(崇远、荣卿、继可)这一支系留在蓬莱市城东的郝氏人数虽不多,但其后裔多去东北三省定居形成东北郝氏支系。在蓬莱市湾子口村有其后裔十七户的支系。留在始迁祖身边的二儿子郝表正(二世祖),生于公元1309年,卒于1399,他以行商为业,以忠孝传家,为始祖养老送终。表正娶唐氏,生了三个儿子(明远、文强、仕举)成为莱州市郝氏的开基祖。 郝表正的大儿子郝明远(三世祖)也遵照始祖的离家开拓创业的教导,于明朝洪武戊申年间(公元1368年)由北陵迁徙栖霞市城关村开拓创业。成为栖霞市郝氏始祖。由于栖霞市郝氏支系,在明、清二朝出了三位进土,特别是清朝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为祖争光,使栖霞市郝氏名声大振,家族昌盛,形成当地一大旺族,其后裔分布在十七个乡镇,七十二自然村,共有二千一百二十八户。形成当地一大旺族,也是始祖郝伯全后裔中最大的郝氏支系。 另外,始祖郝伯全的后裔在招远市、也有很大的发展,招远市南院庄村有其后裔近五百户,成为南院庄郝氏一大旺族。在招远市张星镇大郝家村现有郝姓二百多户,成为大郝家村郝氏一大支系。 莱州市是始祖郝伯全的根据地。六百七十年来,其后裔有了较大的增长发展,分布较广。从四世祖郝迪、郝真从北陵西迁柳行村开拓创业,其后裔先后集中到柳行村,随着北陵疃的消失,柳行村也就成为北陵郝氏新的中心。在柳行村已有始祖郝伯全的二十四代嫡孙。现有郝姓三百余户,是莱州市郝姓人口最多的郝姓大村。此外,在莱州市还有过西镇沧北村,大原镇三教村、梁郭镇前郝家村、后郝家村、平里店镇诸流村均有其后裔支系。 总之,郝伯全的后裔如同瓜藤一样在胶东半岛地区不断滋生扩展。六百七十多年来,人口备兴,繁衍昌盛,已蔓延全国各地,其后裔有的已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定居。 始祖郝伯全所倡导的开拓创业精神永远激励着他的后代,不断开拓创业,不断发展。莱州市郝氏后裔永远怀念始迁祖郝伯全。而在河北省枣强县的郝氏支系亲切地称始祖郝伯全为鲁伯。郝伯全19世孙 郝维新,2003年12月 通讯信址:北京邮电大学18431信箱, 邮编100088
作者:124.131.111.* 回复:29 发表时间:2014-02-09 14:44:34
襄陽府顯祖郝伯全稍一涉及郝姓家族史,便會驚訝地發現一個十分獨特的人物,他雖然名不見經傳,事不載史誌,但在近萬的郝姓家族中,其知名度絕不亞於郝晏、郝瑗、郝賢、郝黨、郝潔、郝迴、郝相貴、郝處俊、郝北叟、郝珽玉諸輩,真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就是為真定、青州、萊州、登州四府各地郝姓萬派共宗的襄陽、棗陽大顯祖郝伯全,今天無論山東還是河北各地的郝姓,絕大多數都自稱為郝伯全的後裔,對於這位共同祖先,也都能畧知一、二。據郝伯全故地今湖北省襄陽、棗陽等地方的族譜,再參證其他文獻,便可以得到一個較清晰的郝伯全公的形象。據文獻記載;有個名叫郝伯全,是南宋末元初時人,他是安陸郝氏始祖郝處俊的後裔。郝處俊的祖先原籍安徽當塗小丹陽。南朝梁武帝時,郝迴任江夏郡太守,竝在安州安陸縣安家,佔籍湖北省安陸縣,成為後世宇內聞名的安陸郝氏一派始祖。傳說郝迴的裔孫、郝相貴之次子郝處俊,學問淵源,博覽群書,引經修史,是當時鄂省著名的碩學鴻儒。他娶妻龍氏生了五個兒子,他重視子女教育,傳說他以︽詩︾、︽書︾、︽易︾、︽禮︾、︽春秋︾五部儒學經典。五個兒子各教一經。因此,人稱郝五經。郝處俊的五個兒子,後來又分散居兩湖荊楚地區,成為兩湖荊楚地區的各地郝氏始祖,其中第四個兒子郝朝瑞,字智叟,徙居舂陵、襄陽,又成為舂陵、襄陽、棗陽等郝氏分支的始祖。此後來郝朝瑞的裔孫郝拯在襄州章陵軍政事,蔚有時風。在宋元之世,郝拯傳七世孫時,出現有位名叫郝伯全,便是千古聞名的郝伯全。郝伯全公生活的前時期,正是南宋末年農民起義彼伏此起,天災人禍,連綿不斷的大動亂時代。傳說郝伯全父親,其名失傳無考。但有的文獻記載說其名曰;宏烈。年輕時追隨黃叔溫,字平甫,南宋寧宗嘉定十年四月,金兵進犯襄樊,圍攻棗陽城,與黃叔溫厲兵拒守,堅抗金賊,決戰數十回合。黃叔溫犧牲後,又曾與孟宗政聯兵破金賊於唐白水河。因此,郝伯全自幼受其父親郝宏烈影響和思想陶薰,是個勇猛仗義的儒生。當兵荒馬亂之時,他召集族人同鄉,組織起御寇自衛的鄉勇民兵隊伍,保衛了家族和鄉里的安全,從此聞名當地。元朝世祖忽必烈皇帝統一中國後,郝伯全對連年的戰亂,感到厭倦失望,因此便在此年時,率領本房家室,遷徙直隸省(今河北省)冀州棗強縣,竝佔籍棗強縣,定居於宅城邨,息武興文,創辦私塾,教育族中子弟,勸導里中族人。元末之世,郝伯全的次子郝表正,是大商賈,在山東萊州府掖縣、平度州商旅時,覺得要避亂世,把在棗強縣的父親郝伯全府君,和母親徐氏太君等人,接來這裡,一直養老送終。元朝郝表正家族襄陽、舂陵、棗陽等分支棗強縣始祖郝表正家族。俗語說;‘樹大分丫,子長分家’。隨著湖廣襄陽府棗陽縣郝氏宗族的繁衍壯大,家族中一些富有開拓性的優秀子孫,便離開家園故土,到異地去另謀新的發展,宋元之際的棗強縣郝氏,便是較早從襄陽府地主宗分離出來的一支。譜稱;元朝世祖至元年間,棗強縣郝氏的開基始祖郝伯全,因湖廣襄陽府棗陽縣舂陵一帶戰禍連綿,兵荒馬亂,故他的一家老小隨遷至北直隸真定府棗強縣佔籍定居,遂形成的棗強縣郝氏時,他的兒子又從棗強縣分遷他鄉發展。郝伯全娶妣徐氏生有子數人;長子郝仁邦一支仍居舊籍棗強縣宅城,其餘四子均隨父親東遷徙山東,成為山東郝氏各支的分派始祖,這裡將山東郝氏第二代兄弟四人的生娶居處粗略開列是;次子郝表正、四子郝宗禮於元朝惠宗元統初年,自棗強縣遷徙山東萊州府掖縣城北鄉平里店;三子郝成通於元朝文宗至順年間,亦由棗強縣遷至山東青州府益都縣,後入王氏家族;五子郝高儀於元朝順帝至元年間,入軍籍駐登州兵戌守,明洪武初年,佔籍竝定居蓬萊縣淳于村;四子郝宗禮的子孫後裔,分遷掖縣的麻渠、梁郭後郝家、即墨縣營上和三里莊,還有嶗山地。父親郝伯全生五子,其中次子郝表正,徙居掖縣城北鄉平里店。郝伯全臨終時遺言諸子;‘萊州城山水清秀,我死後要塟在這裡’。郝伯全死後,子孫果然遵囑將他塟在平里店的東南小北陵疃先塋,郝表正竝移居黃家灣涯的北陵疃,以守唐時郝肸公裔族的墓廬,後裔遂繁衍成為今天山東掖縣郝氏的一支。掖縣郝氏開基始祖郝表正一支後裔,也可謂源遠流長。據︽郝氏通譜︾記載;郝表正的祖先襄陽府人氏。因亂世入齊魯,因家焉,後析為三;一居棲霞,一居招遠,一居掖縣,三世祖自萊州府城北鄉平里店徙居棲霞縣,四世祖也自萊州府郡平里店入籍招遠縣的。譜稱;郝表正娶妣唐氏、又妣喬氏,生三子;明遠、文強、仕舉。長子郝明遠和次子郝文強的子孫後裔,在明朝洪武、永樂時,始東遷至登州府棲霞縣、招遠縣等地,三子郝仕舉府君則仍居舊籍掖縣的。
作者:124.131.111.* 发表时间:2014-02-09 19:03:51
北陵郝氏掖縣北陵疃今地屬山東省掖縣第六區北障鄉小北陵。︽郝姓支系考︾記載;掖縣郝氏來自太原七大族之一丹陽分支江夏郡安陸郝氏,與章陵俊棗陽、襄陽郡郝氏一派。棗強縣郝氏開基始祖郝伯全,是江夏郡安陸祖郝迴、郝相貴、郝處俊、郝朝瑞的後裔。郝伯全是元朝人,直至元朝末年,郝伯全之子郝表正徙居山東掖縣,郝伯全因為兒子迎養,於是偕四子郝宗禮一同自棗強縣東遷至山東萊州府平度州、掖縣,與郝表正同居於此地平里店,後來郝宗禮的子孫都遷徙往別處。獨郝伯全留居掖縣,落籍掖縣的平仲故里即俗稱晏樂窩,也稱平里店。郝伯全去世後被塟在平里店之東南曰北陵疃郝家林先塋旁邊。他的後裔有一支移居此地,便世世代代聚居於此。日久天長,這個家族便繁衍成為元明時期郝姓中最重要的一支掖縣北陵郝氏。俗語;‘樹大分支,人大分家’。隨著掖縣郝伯全家族的飛速發展壯大,人口的急劇繁衍增長,原有大家庭的分析、裂變已勢必在行。郝伯全是湖北襄陽府地人氏,郝表正是河北棗強縣人氏,是山東掖縣郝氏早期的極重要的尊祖。平仲故里、北陵兩地郝氏在元代至清代初期三百五十餘年,由一個小小的北陵分支又蕃衍滋生出眾多支系,大大地顯示郝氏族姓強盛的生命力,襄陽府顯祖郝伯全與其次子棗強始祖郝表正開創的掖縣郝氏宗族,後來發展很快,家族日益壯大,成為當地鉅姓大族。因為掖縣北陵、平仲故里兩地郝氏大宗,和從北陵、平里店析出的分支家族,其後裔繁衍興昌,人口鼎旺,子孫散佈於登州府、萊州府、青州府、真定府各地,構成今日登州、萊州、青州、真定四府各地郝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譜稱;郝伯全娶妣徐氏生五子;其中有一子名叫郝表正,生活在元朝中期,家在北直隸真定府棗強縣,當時郝表正是大商賈,曾悠逰於掖縣萬歲河流域平仲故里一地方即晏樂窩,最後覺得要避亂世,隱居丘陵,還是山清水秀的掖縣為佳地,於是又回到掖縣隱居,竝將在棗強縣的雙親也一同接來這裡。郝表正去世後,塟於掖縣北陵疃郝家林先塋之旁邊。然而,掖縣郝氏大族始祖郝伯全於元朝順帝至正十六年丙申正月初二日,置酒備席,廣邀親友,大宴賓客。席間,郝伯全公將五房子孫召集齊全,然後當衆宣佈的重大決定將郝家數十年來所積累的資財;銅錢萬貫,金銀八稱,一并分均分五股,合令三房子孫,各領祖傳家産一份,除了次子一房奉養老人以盡溫青之義以外,其餘三房子孫離開家鄉,另立基業,各自謀發展,不許戀此一方故土,而令其各信步天下,擇木而棲,相地而居。接著郝伯全占卜離家吉日,竝於這一天新修的郝氏家譜五套,分授給五子各領一套,囑令他們隨身攜帶,妥善珍藏,不忘所出。很多郝氏家乘譜牒,都詳細地記載了這次掖縣郝氏大分析的情況,竝記載了五子的徙居之地。當年掖縣平里店大分析時,郝表正侍奉父母,給父母養老送終。他娶妣元配唐氏、繼配喬氏生三子;長子郝明遠,次子郝文強,三子郝仕舉,後裔均極發迹。據︽郝氏通譜︾記載;郝表正生三子;長子郝明遠於明朝洪武初年,自掖縣遷居棲霞縣城郊,後十八年乙丑入縣籍,去世後塟於郝家疃先塋,成為今天棲霞縣郝氏的開基始祖,娶妣萬氏生一子;本。次子郝文強於明朝洪武二十九年丙子,亦徙居招遠縣界河東岸大呂家邨,娶妣葉氏生四子;長子郝生、次子郝蔥、三子郝理、四子郝達。而郝生、郝蔥二公於明朝永樂二年甲申佔籍定居招遠縣張星大郝家即大呂家,而郝理、郝達二公於明朝永樂十年壬辰佔籍竝定居招遠縣南院莊,因此,他們兄弟四人成為今天招遠縣郝氏分派始祖。事實上郝表正的後裔世居平里店與北陵疃兩地中,但許多有外出立業者郝表正的子孫中有一支分遷居棲霞縣,一支分遷招遠縣等發迹。郝氏宗族雖不太大,但族人向外地另拓基業,但絕大多數外徙者,主要是臨縣城或傍山依水流域地區拓展發迹。元三世祖郝仕舉妻室子女各譜所記不一,大概是各地傳本支漏載他支所致,綜合各譜得知;郝仕舉有妻室周氏、景氏、趙氏三位夫人共生五子;郝玉、郝迪、郝真、郝隆、郝祜。長子郝玉仍居北陵疃,次子郝迪、三子郝真倆兄弟於明朝永樂年間返遷掖縣北鄉平里店即平仲故里一地,接管繼續經營其二伯父郝文強的土田,為該派始祖,後裔形成平仲故里柳行邨的早期三甲、七甲兩大支派郝氏。郝隆、郝祜倆兄弟亦由明朝永樂年間移居前麻渠。此外還有郝廉、郝普倆兄弟移居臨郭後郝家。但是北陵郝氏族譜將郝隆、郝祜列入二世祖郝宗禮之孫、三世祖郝明達之子,其後裔極為興昌鼎盛。明四世祖郝玉府君的後裔子孫,獨承北陵郝氏祖先的業績,繼續在柳行邨內東崖與西崖兩地拓展壯大,所以郝玉府君便成為柳行邨四甲郝氏大族的共祖。掖縣北陵郝氏主宗傳到第十代起,正值明清鼎革之際,郝氏宗族明九世祖郝從德於明萬曆二十一年,明十世祖郝有才、郝有粟於明崇禎初年,明十二世祖郝永陽即丹鳳、郝永孝即占鳳倆兄弟及同族兄弟郝進顯、郝進剛四人府君於清順治十二年等,還有其他同族弟子在這個時期離開祖居地北陵疃,舉族徙居柳行邨西崖。明十一世郝浩文、郝浩宇、郝浩元兄弟仨人及從弟郝浩光、郝浩享、郝浩令四人府君同遷居柳行疃東崖。後不久,作為北陵郝氏大宗宗子郝浩文,獨自一人回到北陵疃,隱居黃家灣涯今西北障邨。以守護唐時郝肸公以後祖先的墳墓塋地,其後裔不知所終。故清同治甲子︽奉先堂•郝氏族譜︾記載四甲共三支;即明九世祖郝從德、郝從松、郝從桂是一支系派別、十世祖郝有材、郝有謖、郝有沅、郝有才、郝有粟又是一支系派別,而十一世祖郝浩元、郝浩光、郝浩令等府君是另一支系派別焉矣。譜載;明四世祖郝玉娶妣王氏生二子;昉、暉。次子郝暉,明正統九年甲子,始入官籍四川布政司使成都府綿州綿竹縣,定居九龍,天順元年丁醜移居德陽縣景福邨,天順八年甲申返遷掖縣,安宅於麻渠邨,妣姜氏生二子;志宗、志甫。長子郝志宗移居崮山坎上邨,次子郝志甫夫人原配逄氏、繼配岳氏無子,以從弟郝志明之子郝朝陽為嗣,這支家族在明天順八年入民籍十甲矣。明五世祖郝昉,夫人趙氏生二子;志明、志文,長子郝志明,妣李氏生三子;朝陽、朝卿、朝恩。次子郝朝卿,妣王氏生三子;汝豪、汝力、汝會。長子郝汝豪,明代府廩生,娶妣楊氏生三子;應春、應夏、應忠。長子郝應春,曾在平里店街的肆市開設藥舖,以濟人為務,妣戚氏無子,以弟郝應夏之子郝聯為嗣子。郝應夏妣趙氏生三子;勳、猷、聯。郝聯,明代郡庠生,夫人原配姜氏、繼配姜氏生三子;浩文、浩宇、浩元。明七世祖郝朝卿的次子郝汝力,妣原配張氏、繼配劉氏生三子;應明、應禎、應祥。次子郝應禎,娶妣武氏生三子;黨、潼、繁。長子郝黨,自幼過繼其三叔父郝應祥為後,娶妣原配任氏、繼配孫氏生三子;浩光、浩享、浩令。所以郝浩光等府君便是柳行邨東崖另拓基業的始祖。明十世祖郝有材府君以上的祖先的傳承世次有兩種說法;據北陵郝氏族譜記載;郝朝卿的三子郝汝會,妣匡氏生三子;應笛、應笙、應筌。其中長子郝應笛於明萬曆初年時移居後麻渠邨旁龍晏河岸名曰田家溝,娶妣鮑氏生三子;垚、森、鑫。郝森,字有謖,娶妣宿氏;郝鑫,字有沅,娶妣徐氏。作為長子郝垚,字有材,娶妣呂氏生二子;浩毓、浩鍾。郝浩毓,字連榮,於崇禎四年遷居晏嬰故里土圩子邨內。郝浩鍾,字連欣,娶妣孫氏,留居田家溝。郝連榮娶妣任氏生二子;永陽、永孝。郝永陽,字丹鳳,郝永孝,字占鳳他們倆兄弟於清順治年間定居落籍柳行邨西崖。而另一種譜則載;明七世祖郝朝恩,明代成化至弘治時人,娶妣王氏生三子;崇、崑、崙。長子郝崇,字汝禮,妣原配張氏、繼配葉氏生三子;應宅、應第、應堂。長子郝應宅無子,以弟郝應第之子郝有粟為嗣子。郝應第娶妣王氏生五子;有良、有學、有才、有能、有粟。第三子郝有才便是柳行邨西崖開拓基業的始祖。 明八世祖郝崑,字玉岡,生於明正德三年戊申,明嘉靖六年丁亥時年已二十歲,這年春,遇旱災使禾苗枯死,致使顆粒歉收,便逃荒向北到蓬萊縣灣子口邨海邊打漁謀生,後每隔三至五年往返梓裡探親。娶妣原配彭氏,繼配郎氏生四子;應業、應財、應福、應祿。此後世代均留居灣子口邨郝家弄。明八世祖郝崙,字明堂,生於明正德十五年庚辰,明嘉靖十六年丁酉初夏,連日暴雨致澇災,時秊十八歲投犇到灣子口邨,尋其兄郝崑訴其家鄉遭水災,被安頓居住。郝崙娶妣李氏生三子;應祥、應麟、應瑞。明萬曆二十九年,郝崙病逝。由其第三子郝應瑞遵囑其父郝崙的遺願,扶靈柩運回舊籍同塟於掖縣北陵疃郝氏始祖塋地,其伯父郝崑也塟在此塋地,竝結廬守墓,此後不回歸灣子口,初娶周氏無後,晚年又續娶平里店街邨徐孝忠遺孀帥氏,其遺孤子徐勝被其繼父郝應瑞收納為螟蛉子,故民國癸醜修版︽奉先堂•郝氏宗譜︾備註云;‘郝有勝系平里店街邨人氏,明末徐孝忠之子,因自幼喪父,隨其母帥氏改嫁年僅八旬郝應瑞為後也,將徐勝易名郝有勝,因勝字為乳名而不變矣,因此,歷代郝氏修譜、家廟、宗祠均不收錄郝有勝支後裔耳,明代郝應瑞以上祖先仍舊在家廟享祀香火矣,云云。所以大約在明崇禎末年,郝有勝隨其母帥氏遷至柳行疃西崖。清十二世祖郝進顯家族奉明代時人郝朝恩為始祖。其實,郝進顯家族的可知歷史仍可上溯。考稽文獻,郝進顯家族來自直隸省真定府冀州棗強縣,如本支供奉老地老母即列郝朝恩為郝伯全第二子郝表正的後裔。郝表正之後世系依次是;仕舉、玉、昉、志明、朝恩、崙、從桂、仲達、秉忠、思榮、進顯,郝朝恩為郝伯全的第七代孫。但譜中說郝思榮是郝秉忠之子,而清康熙二修族譜載;郝秉忠是郝思榮的從弟,可見老地老母有誤。有的文獻記載說;郝進顯出自北陵郝氏,為北陵郝朝柱的後裔,後遷平里店老母珠河西崖,因而郝朝恩與郝朝柱世代居住在北陵疃,那麼,郝思榮與從弟郝秉忠析居北陵、平里店兩地,郝秉忠的曾祖父郝歲、郝峯以文學儒業著聞平里店一帶,所以郝進顯府君以上的祖先的傳承世次,據郝氏家乘記載;明五世祖郝昉次子郝志文,娶妣彭氏生四子;朝恩、朝柱、朝弼、朝俸。其中郝朝恩是過繼過來的兄長,郝朝柱,明代成化至正德時人,掖縣學庠生,娶妣原配王氏生二子;嶔、崟,繼配宇氏亦生二子;歲、峯。第三子郝歲,字星紀,明代貢生,娶妣王氏無後,以弟郝峯之子郝從德為嗣子。郝從德生二子;仲成、仲達,其長子郝仲成膝下一女,成年後,據︽柳行疃徐氏宗譜︾說;徐汝賢第十五代孫徐龍,因柳行疃郝仲成招婿入贅頂門承戶籍也,由平里店街移居柳行疃東崖,立栽棵家槐樹與後來徐勝栽棵家槐樹,隔河溝相望而成為雙對矣。又云;郝有勝原姓徐名勝也,因徐勝之母帥氏於明末改嫁年近八旬郝應瑞為妻,移居柳行疃,曾於叔伯兄弟徐龍、徐鳳、徐虎皆世居平仲故里店街邨耳,因此徐勝隨他姓郝氏矣。明八世祖郝峯,字連盈,明代監生,妣高氏,又妣殷氏生三子;從松、從桂、從德。長子郝從松,夫人姜氏生二子;仲緒、仲田。次子郝仲田娶妣曲氏生二子;思明、思芳。郝思明娶妣盧氏生二子;進強、進堅。所以郝思明兄弟倆於明末清初移居掖縣城郊的北流邨三教堂之旁,入清後并佔籍定居北流邨。明九世祖郝從桂,夫人李氏亦生二子;仲愛、仲善。其第二子郝仲善娶妣藺氏生二子;思任、思榮。郝思榮曾作張姓官員的莊園謀職做事,竝在土埠坡下營建房舍居住。娶妣侯氏生二子;進財、進能。郝進能又移居臨郭集道村莊做百貨生意,後其子有兩個;文菲、德菲,正式佔籍定居臨郭集道即梁郭集的前郝家屋場。所以,郝進能以上歸塟於北陵疃郝家林祖塋之旁。郝從桂的長子郝仲愛娶妣王氏生三子;思正、思禹、思元。郝思元娶妣謝氏生數子;進顯、進功。所以郝思元與郝進顯父子便是柳行邨另拓基業的始祖。明十世祖郝有材,明十一世祖郝浩令、郝浩光,明十二世祖郝進顯、郝永陽、郝永孝等支派後裔在明末以來,人才凋零,家聲不振,但人丁興旺,子孫蕃昌,三百餘年,綿綿不絕。至今柳行邨郝氏子孫,已傳到又有十餘世。而由北陵郝氏分派出支系,則多得不記其數。明九世祖郝從德家族是文儒顯世。郝從德生二子;仲成、仲達。郝仲達所生的三個兒子中,以長子郝秉純最優秀,學問、功名最得其父之父。郝秉純府君,曾官任昌邑、高密、掖縣城三縣儒學教諭,又曾被聘為萊州府儒學教授。他自幼極為聰穎,於經史百家書籍,無所不讀,且能過目成誦,他的文章俊拔偉麗,奔放不羈。他的祖父郝從德也以儒學為業,後薦山東掖城東萊書院呂先生祠山長和掖縣學訓導。郝氏之興當始於此,這是其一。再者是明十一世祖郝浩元家族最顯,浩元以下,子孫多習儒業,邑庠生、廩膳生、太學生代不乏其人,真可謂書香門第,柳行四甲郝氏在清代顯貴一門,成為柳行望族。縂而言之,隨著宗族的繁衍變化,掖縣郝氏又有許多族人外遷他處,另立基業。外遷別地立業的掖縣北陵郝氏共有三十八支,所以元代時人始祖郝表正開基發派以來,此至清同治三年甲子再續修族譜時,該族外遷另謀發展者就達四十支,這是明清以後,掖縣北陵郝氏由一而二,由二而五,然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始,宗族的連鎖大裂變、大分析,分衍出四十個大小分支,從而使郝姓宗族這棵大樹,一掃宋元時期衰弱不振的氣象,而呈現出枝繁葉茂,欣欣向榮之勢。掖縣北陵因此成為真定、青州、萊州、登州四府最大的郝姓發源地。故有創居掖縣,分派即墨、棲霞、招遠、蓬萊等各縣之謂。據多種族譜、宗譜、家譜,竝參考其他地方文獻、史誌,或野史等資料,將掖縣北陵郝氏分支情況; 棗強郝氏;始遷祖郝仁邦,郝伯全之子,仁拜承襲舊籍,定居宅城,其後有遷廣川、王常、壽光九嘴子莊等處。如郝仁拜又妣皮氏生四子;明德、明遠、明光、明來。郝明德於明初奉詔徙山東壽光九嘴莊、郝明遠徙棲霞、郝明光徙曲阜、郝明來徙昌邑等。 益都郝氏;始遷祖郝成通,郝伯全之子,自棗強遷益都縣旌賢鄉王墳等地。 蓬萊郝氏;始遷祖郝高儀,郝伯全之子,自棗強遷蓬萊縣淳于等邨。 始遷祖郝崑、郝崙,北陵郝氏七世祖郝朝恩之子,其裔自掖縣平仲故里鄉北陵遷蓬萊縣灣子口邨郝家弄。 即墨郝氏;始遷祖郝遵遠、郝明達,北陵二世祖郝宗禮之子,郝遵遠遷即墨縣營上,郝明達其裔遷即墨縣三里莊和掖縣梁郭後郝家、麻渠等縣地。 棲霞郝氏;始遷祖郝明遠,北陵二世祖郝表正之子,由掖縣平仲故里鄉遷棲霞縣城南郝宅即城關邨。 招遠郝氏;始遷祖郝 生、郝 蔥,北陵三世祖郝文強之子,由掖縣平仲故里鄉遷招遠縣張星大郝家邨。 始遷祖郝良任、郝良臣,北陵三世祖郝文強、四世祖郝理、郝達的七代裔孫,佔籍招遠縣,定居南院莊。事實上應為始遷祖郝理、郝達二公是也。 招遠郝氏;始遷祖郝忠、郝興,北陵七世祖郝朝堯、郝朝宗之子侄,由萊州郡平里店遷招遠縣張星小郝家。其始祖郝文高是郝興之子或郝忠之嗣子兼祧。 始遷祖郝敬、郝永盛、郝才支、郝孝等由萊州郡平里店遷招遠縣鴻障即今橫掌前郝家、後郝家落籍定居。郝敬為北陵八世祖郝清善之子,而郝永盛則為北陵八世祖郝漢善之子,而郝才支則為北陵九世祖郝蕓起之子。郝經、郝孝二公均為北陵九世祖郝應德之子。 始遷祖郝經,北陵九世祖郝應德之子,由萊郡平里店經招遠縣鴻障定居張邴堡。其始祖郝奉東、郝奉陽為北陵九世祖郝應德之孫,北陵十世郝經之子,由招遠縣鴻障移居張邴堡。 始遷祖郝明儒,北陵四世祖郝生,五世郝昭,六世郝日和的七代裔孫,郝從柳之子,由張星大郝家遷馬蘭溝定居。 始遷祖郝奉廒,北陵十一世郝宗念之子,郝才支之孫,由招遠縣鴻障移居松嵐子邨。 掖縣郝氏;始遷祖郝迪、郝真,北陵三世祖郝仕舉之子,由北陵返遷平仲故里柳行邨。 始遷祖郝隆、郝祜,北陵三世祖郝明達之子,由平仲故里分遷前麻渠等處邨。 始遷祖郝昊,北陵三世祖郝遵遠之子,由平里店遷居西繇腰王邨。此外,又有始遷祖郝志運,北陵五世郝映之子,亦遷移居西繇腰王邨。 始遷祖郝晛、郝昕,北陵四世祖郝真之子,由平仲故里柳行遷萊州府城南郝家邨。 始遷祖郝兆夏,北陵十世郝有進之子,由郝家邨遷掖縣城關邨。 始遷祖郝從德,北陵八世郝峯之子,由北陵遷居平仲故里柳行疃西崖。 始遷祖郝有才、郝有粟,北陵九世郝應第之子,由北陵遷平仲故里柳行疃西崖。 始遷祖郝添福,北陵五世郝暉,六世郝志甫,七世郝朝陽的四代裔孫,歷代定居前麻渠邨。 始遷祖郝乾,十世郝添福之孫,郝明照之子,由前麻渠移居後麻渠邨郝家街。 始遷祖郝坤,十世郝添福之孫,郝明照之子,由前麻渠移居倉上疃北邨。 始遷祖郝應笛,北陵八世郝汝會之子,由北陵遷居後麻渠邨東田家溝。 始遷祖郝浩毓,字連榮,北陵十世郝垚,字有材之子,由田家溝移居晏嬰故里土圩子。 始遷祖郝永陽,字丹鳳,郝永孝,字占鳳,北陵十一世郝浩毓之子,由嬰里土圩子搬遷柳行疃西崖。 始遷祖郝浩元,北陵十世郝聯之子,由北陵移居平仲故里柳行疃東崖。 始遷祖郝浩光、郝浩令,北陵十世郝黨之子,由北陵移居平仲故里柳行疃東崖。 始遷祖郝進顯,北陵十一世郝思元之子,由北陵移居平仲故里柳行疃西崖。 始遷祖郝德菲、郝文菲,北陵十二世郝進能之子,由北陵移居梁郭前郝家邨。 始遷祖郝浩令,北陵十世郝黨之子,由北陵移居平仲故里柳行疃東崖。其裔出外不詳。 掖縣郝氏;始遷祖郝有粟,北陵九世郝應宅之子,由北陵移居平仲故里柳行疃西崖。其裔出外遷不詳。 始遷祖郝柏、郝璽,北陵八世郝汝聖之子,歷代由此定居平仲故里柳行疃東崖。 始遷祖郝昂,北陵四世郝真,五世郝昀的五代裔孫,歷代由此定居平仲故里柳行疃東崖。 始遷祖郝丞業,北陵四世郝迪,五世郝曉的五代裔孫,歷代由此定居平仲故里柳行疃西崖。 始遷祖郝朝達,北陵六世郝志增之子,由柳行疃移居嬰里土圩子邨內。 始遷祖郝有勝,北陵九世郝應瑞螟蛉子,或平里店街邨徐孝忠之嫡子,自平仲故里店街邨隨徐母帥氏改嫁移居柳行疃西崖。以各地譜表的記載大不相同,暫不論誰對誰錯,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郝伯全五子的後裔都極為興旺蕃昌,且不斷裂變出許多新的小家庭小分支。到今時,伯全公的裔孫們已廣泛地散佈在山東半島大地和青州、棗強中。郝伯全公成為絕大多數棗強人郝氏、青州郝姓宗族已及大多數黑龍江、吉林、遼寧、奉天、山東半島郝氏家族的共同始祖。
作者:124.131.111.* 发表时间:2014-02-09 19:04:53
北陵分支客家郝氏客家人是郝氏最優秀的人群共同體,牠是皇明至清朝前時期的遷登州府、萊州府、青州府、真定府等地帶郝姓移民集居於此,形成的一種特殊群體。客家人以其刻苦耐勞,剛強弘毅,辛勤創業,團結奮鬥和勇於開拓進取的客家精神,而成為全登州萊州青州真定四府客家人中,最重要、最著名和最代表性的一支。掖縣位於山東省東北部,古屬萊州府,牠是絕大多數客家人的最初落腳地,是客家的搖籃和祖居地。據︽郝氏族譜︾記載;掖縣客家郝氏的開基始祖郝表正,其父親名叫郝伯全,生年不詳,只知卒年即元朝至正十八年戊戌。當年襄陽府地郝氏大分析,郝伯全率領本房家室自大槐樹莊鐵碓臼邨,向北遷徙直隸省冀州棗強縣,并佔籍定居宅城。郝伯全三子郝成通徙居青州府益都縣旌賢鄉,二子郝表正、四子郝宗禮於元朝末年徙居萊州府掖縣,佔籍定居平仲故里鄉,開拓新的基業。 之所以郝伯全的後裔有在登州府招遠縣、棲霞縣、蓬萊縣等移民,也有在萊州府掖縣、即墨縣、昌邑縣、平度縣等移民。此外,還有最初遷居真定府棗強縣和青州府益都縣、壽光縣等郝姓移民,因而登州萊州青州真定四府郝伯全的子孫極為興盛。郝伯全因此被尊為登州萊州青州真定四府客家郝氏的始祖,即著名【魯伯公】。郝伯全的匹配與子女,各譜所記載姓名與人數多不相同。綜合郝氏家乘得知;棗強縣郝氏始祖郝伯全共生五子;郝仁拜、郝表正、郝成通、郝宗禮、郝高儀。元二世祖郝表正這一派,後來又派衍出眾多的郝氏 分支家庭,所以郝表正這一支北陵郝氏分支便又裂變成今天的棲霞縣、招遠縣、黃縣、蓬萊縣等眾多大大小小的不同的郝氏支派,真可謂備極興昌。元三世祖郝仕舉的後裔掖縣郝氏,傳到兒子郝玉、郝迪、郝真一代析居柳行邨,相距北陵疃約八里。因為在掖縣郝氏表正之三子中,第三子郝仕舉一支最初留居祖地北陵疃,傳近十代內有三大支流均西遷至平仲故里柳行疃,即四世祖郝玉、郝迪、郝真三支族的後裔均來自北陵,因為九世祖郝從德、十世祖郝有材、十一世祖郝浩元、郝浩光、郝連榮,十二世祖郝進顯、郝占鳳諸輩都是郝玉的後裔子孫,所以這三大支流為柳行邨的郝氏的代表,後裔繁衍興旺,構成今日柳行邨郝姓的一個重要組成各派支流,故元三世祖郝仕舉這一支家族從北陵到柳行邨大體脈絡。據︽明史•食貨誌一︾載;洪武十四年,詔令天下編賦役黃冊即戶籍,以鄰近一百十戶為一里,推丁糧多者十戶為長,餘百戶為十甲,甲凡十人,歲役里長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凡十年一周。柳行邨是郝氏三、四、七甲客家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聚居地,也是平仲故里的著名僑鄉。因此,四、三、七甲客家郝氏是北陵客家郝氏的分支。掖縣柳行邨郝氏興起於元朝末年,牠由湖北襄陽府郝氏的分支,直隸省棗強縣郝氏分衍枝生而來。柳行郝氏的分支氏族郝迪、郝真,原在北陵疃居住,為大始祖郝伯全的第四代孫,掖縣郝氏始祖郝表正的第三代孫,明朝永樂年間,由於本家叔祖郝宗禮病故和伯父郝文強出外謀生緣故,把糧田文卷交接於郝迪、郝真二公之手中,讓他們繼續經營管理田地,始由北陵返遷平仲故里即俗稱晏樂窩。據清嘉慶二十二年丁醜︽重修平仲故里碑︾一文中曰;【晏平仲者晏嬰也,所域萊之夷維人也。掖北平里店天王廟之旁,有平仲故里碑,地陷埋沒沙塵,文旌天意猶誌二語為相十年耳,考據晏邑埰地,言不休,則平里為晏嬰故居確有徵矣。且市南有青州刺史鍾毓栔晏樂窩碑,前以大基山為屏風,後以萬歲河曰;淳于、嬰里、柳行、店街、大溝崖天地鍾毓之所,齊大夫安居於此邑。鍾毓鐫晏樂窩碑於官道,若先賢遺舊跡失墜,願各出捐貲重修晏嬰與晉大夫羊舌肸叔向名賢之曰八年,與聖善交逰望重修齊大夫平仲故里碑耳,自晉肯人材薈萃風流】。因此,傳說當初地名叫晏樂窩,而非柳行或店街。晏樂窩之地,有座春秋末期齊國大夫上卿晏嬰,字平仲,曾修築土圩子城垣就是現在晏嬰故里,因此稱晏樂窩,後來演變俗語晏邑平里,也就是晏樂窩便成為這裡的平里店一帶地名。郝氏宗族遷居晏樂窩後,家族日益繁榮,子孫繁衍迅速,散佈鄰縣招遠縣、棲霞縣等地,明初因晏樂窩之地名已改為平仲故里,簡稱平里,或設集市在店街,又稱平里店。此村莊也相應改為柳行邨之名,是依柳樹傍河溝而取名的。因而郝姓宗族在平里店的聞名於遐邇,也成為當地著名的柳行望族大姓。所以北陵分支柳行邨郝氏,發展到明清之世,宗族日益繁衍興盛,新的分枝旁系叢生竟發,其中有三支分衍最為著名竝構成柳行邨郝氏三、四、七甲三大分支的基本定局。譜稱;三甲客家郝氏的分派始祖名叫郝迪,明洪武、永樂時人,娶妣劉氏生二子;映、曉。長子郝映娶妣滿氏生二子;志遠、志運。長子郝志遠,明正統十一年丙寅始徙招遠縣張星邨,妣聊氏生一子;朝堯。郝朝堯妣溫氏,又妣周氏生二子;忠、賢。此支後裔失載不詳。據譜稱;郝忠之祖始居招遠縣的。明五世祖郝曉,娶妣鄭氏生二子;志增、志鴻。其長子郝志增,明弘治十三年庚申移居嬰里西邨,娶妣趙氏生一子;朝達。郝朝達父子俱居晏嬰故里土圩子城垣西門處。郝朝達,明代太學生,娶妣姜氏生二子;清善、潔善。長子郝清善,返遷回老母珠河柳行疃西崖,妣崔氏生二子;蕓蒸、蕓起。郝蕓蒸,字敬,妣原配沈氏、繼配曹氏生二子;德仕、德運,明萬曆年間始移居招遠縣,明天啟初年佔籍定居鴻障。郝蕓起,妣葉氏生二子;才支、才照。長子郝才支也隨其伯父郝敬定居鴻障邨即橫掌。明六世祖郝志鴻妣梁氏生二子;朝欽、朝禎。長子郝朝欽,妣呂氏,又妣蕭氏生二子;溟善、汝善。次子郝汝善,妣田氏生二子;應德、應吉。長子郝應德,妣韓氏生四子;伯、倫、經、孝。郝孝兄弟倆在明末時遷居登州府招遠縣鴻障前郝家邨。郝溟善與其子郝文經、郝文緯,孫郝大本、郝大明、郝大惠移居腰王邨。明七世祖郝朝禎,娶妣楊氏生一子;漢善。郝漢善,娶妣姜氏生三子;丞德、丞業、丞典。其中第三子郝丞典,字永盛,娶妣張氏,又妣孫氏生一子;儀。郝儀,字宗仁,娶妣苗氏或作溫氏生三子;有晟、有茂、有興。郝有晟,字鼂恩,祖孫三代均在於明朝萬曆末年遷居鴻障後郝家邨。明九世祖郝丞德、郝丞業兩支系派別,便在柳行邨西崖世代居住,至此明八世祖以上均塟在北陵疃西北後地郝家林祖塋。元三世祖郝仕舉的第三子郝真的後裔則更加興盛。據譜載;郝真娶妣王氏生四子;暐、晛、昕、昀。長子郝暐娶妣鄒氏生一子;志強。郝志強與從兄郝志遠涉及招遠縣張星的始遷祖有兩位的。郝志強妣原配褚氏、繼配韋氏生一子;朝宗。郝朝宗妣王氏生二子;興、盛。郝盛其名他譜作郝忠,因此,郝興為兩房兼祧。郝興妣王氏生一子;文高。郝文高妣丁氏生五子;安、泰、寧、禎、祥。因此,郝興家族在明成化初年時,封建政府戶冊上正式入籍招遠縣,成為招遠人。明五世祖郝晛、郝昕兄弟倆於明宣德九年甲寅,始居掖縣城南老平頂子高山西麓一個村莊,即今柞邨鄉郝家邨。其後裔七代孫名叫郝兆夏於明末清初遷居掖縣城關邨。清康熙年間有一支由掖縣城關,又遷居東南山區,掖縣與平度接壤邊境的郝家溝。明五世祖郝昀,娶妣王氏、又妣蕭氏生二子;志業、志祖。長子郝志業娶妣田氏生三子;朝棟、朝楷、朝輔。次子郝志祖,妣徐氏生二子;朝贊、朝選。明七世祖郝朝楷,妣原配張氏、繼配李氏生二子;汝湦、汝瑆。長子郝汝湦娶妣原配梁氏,繼配呂氏,續娶唐氏,共生三子;松、柏、樨。明七世祖郝朝輔娶妣原配楊氏生一子;汝珵。郝汝珵娶妣原配鄒氏、繼配姜氏生一子;昂。郝昂,妣周氏生二子;重現、重光。至此明八世祖以上卒塟在北陵疃郝家林祖塋之旁郝氏先塋。之所以明九世祖郝柏、郝樨即後改郝璽兄弟二人是一支系,明九世祖郝昂又是一支系派別。故清同治甲子︽奉先堂•郝氏族譜︾只記載;七甲共二支。明朝萬曆二十二年七甲一族世居平仲故里僑鄉,因其都一甲絕戶,官示招募頂食田,故承頂其戶籍,被當地圖董并入七甲民籍。九世祖郝柏、郝璽、郝昂堂兄弟仨人祖先六代卜居於此,居於柳行邨老母珠河東崖,即龍王廟的古槐樹之右處。他們去世後安塟在萬歲河即龍王河南岸的郝氏先塋。因此,郝真是七甲客家郝氏的分派始祖。這是北陵郝氏回返柳行邨的重要分支,也是郝真的後裔又分為三支發展,頗能光大本宗。明四世祖郝玉府君,因曾祖、祖父、父親三代均塟在北陵疃郝家林祖塋後地祖墳,所以郝玉的後代為守護唐代郝肸字伯泉以下歷代祖先的墳墓,遂留居北陵疃。這支家族因明洪武以後,明朝政府州縣的基層組織是里甲,為三大徭役之一,以鄰近的一百十戶為一里,從里中推丁多田多的十戶輪流充當里長,餘一百戶分十甲,每甲十戶,輪流充當甲首,每年由里長一人率領十甲首應役,值役的稱當年,輪次的稱排年,十年輪流一遍,期滿後按各戶人丁和田地增減重新編排。里長貧困,在一百十戶內另選。逃亡的補足,里甲人戶都載於黃冊也叫戶籍,遇有差役,凴冊派充,鰥、寡、孤、獨和無田產不服役者帶管於一百十戶之外,列在冊後,叫畸零。里甲初任傳達公事,催征稅糧,後官府凡祭祀、宴饗、營造、饋送等,均由里甲供應。在里甲制度被編入為二十一都四甲民籍,所以客家郝氏的分派始祖郝玉,在民籍習慣仍謂四甲焉。北陵郝氏發展到第四代郝玉、郝迪、郝真兄弟仨人時,家族大昌,各有一家族也開始分支。老大郝玉,娶妣王氏生二子;昉、暉。郝昉娶妣趙氏生二子;志明、志文。長子郝志明,妣李氏生三子;朝陽、朝卿、朝恩。第三子郝朝恩,妣王氏生數子;崇、崑、崙。郝崑、郝崙兄弟倆人,涉及蓬萊縣灣子口邨郝氏的始遷祖,因為其後裔在明嘉靖年間,始居登州府城東鄉灣子口邨郝家弄。明五世祖郝暉,官任綿竹縣知縣,後調綿州任通判監州,開始定居掖縣北鄉麻渠,妣姜氏生二子;志宗、志甫。長子郝志宗走出麻渠,分遷至崮山北麓下村莊坎上,安家落業。次子郝志甫守居麻渠,繼承祖業,因無子以從兄郝志明之子朝陽為後。郝朝陽娶妣楊氏生二子;汝時、郝時。郝汝時,因梅氏無親房伯叔兄弟人等,被招為贅婿。郝汝時生子有四人;纮宇、紘宙、紘章、紘光。其長子郝紘宇,字庭堂,傳兒子郝添福時,因當地圖董被編入十甲民籍。郝添福娶妣藺氏生子名叫郝明照。郝添福卒塟於前麻渠邨西泊梅氏墓地子旁。郝明照娶妣劉氏生子有三人;乾、坤、星。郝坤為次子,隨著其父郝明照遷居太平灣倉上邨。而作為長子郝乾卻留居在麻渠嘞。郝星其人傳載隨著父親郝明照與其兄郝坤亦遷往倉上邨。故譜有二支各居一地,蔚為二宗。郝乾,夫人彥氏有子二人;子強、子榮。郝子強,妣姜氏生一子;國良。次子郝子榮娶妣原配李氏、繼配謝氏,生四子;國本、國占、國楹、國柱。到民國時,乾支發展上下分五房。郝坤,夫人王氏生子有二或四人;之良、之賢、之功、之德。有的譜將之功、之德二人系郝星之子。郝之良妣于氏生一子;國光。郝國光娶妣楊氏生二子;鳳鳴、鳳儀。郝之賢娶妣楊氏生二子;國耀、國輝。長子郝國耀娶妣梅氏生一子;鳳有;次子郝國輝,娶妣郝國輝,娶妣趙氏生二子鳳來、鳳僊。清十二世祖郝星妣原配安氏、繼配梅氏生子有二人;之功、之德。郝之功妣孫氏生二子;國祖、國明。郝國祖妣王氏生一子;鳳恒。郝鳳恒妣潘氏生一子;文魁。郝文魁妣閆氏生三子;善仁、善贊、善禮。郝星的次子郝之德妣王氏生一子;國宗。郝國宗妣崔氏生一子;鳳增。這是郝汝時的後裔分遷後麻渠和倉上等邨地。從此明七世祖‘朝’字輩從堂兄弟數人支分數派。從元明清至民國近六百年的歷史中,掖縣客家郝氏累經滄桑,歷元明清直到民國,牠以中華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耕讀結合,自耕自給,蕃衍子孫,其族日趨興旺,民國時已傳二十餘代,子孫多遷居掖縣、招遠等縣各地。伴隨著人口增長,一地的容量已遠遠不能適應和滿足牠的需要,一個家族內部就會由宗衍生為若干房,並且各立門戶,各自發展拓展更廣寬的生存空間,於是徙居他地,人口遷移便成為每個家族常見的現象。掖縣柳行邨老家這一支的元三世祖郝仕舉的後代,已傳至元朝始祖郝伯全公的第二十四代,發展至今近千餘人,襄陽府顯祖郝伯全公派郝氏分支表正的後裔,其源遠流長繁榮,由此可見一斑。︽客家郝氏淵源︾所收錄的郝氏族譜,既詳細地記載了明四世祖郝玉、郝迪、郝真三房各支流派客家郝氏後裔的詳細情況,本文參照他譜介紹的。總的方面來說,大始祖郝伯全的後裔極為興旺,散佈於登州萊州青州真定四府各地。因此,他成為後世棗強縣、益都縣、掖縣、蓬萊縣、即墨縣、棲霞縣招遠縣等派郝氏的共同始祖。
作者:124.131.111.* 发表时间:2014-02-09 19:05:49
襄陽分支掖縣郝氏古老悠久的郝姓歷史長河,經過輝煌燦爛的漢魏階段之後,再流淌到六朝隋唐時期,便開始有四大支主宗;太原郡郝氏、京兆郡郝氏、安陸郡郝氏、丹陽郡郝氏。太原郡郝氏分衍成四大支;一支由太原向東遷至晉陽,形成了歷史著名的晉陽郝氏,北遷上谷;東漢初分遷上黨,東晉之時,再分遷和順、寧晉,隋唐之時,再遷居南至衡漳水、清涼江、滏陽河流域一帶。另一支由太原南遷至丹陽。大概晉末由於官職調遷,才從太原徙居潤州丹陽,形成了歷史的丹陽郝氏,傳七世者有郝迴,在南朝梁時任江夏郡太守,又自丹陽遷至安陸,又形成了歷史著名的安陸郝氏。再一支由太原北遷大同、烏桓、匈奴一帶。隋唐之時由大同東遷至陽高、懷柔、沙城、懷安一帶。還有一支也由太原西遷至陝西中部渭水流域地區京兆郡,使魏晉以後形成京兆郝氏。丹陽郡郝氏,雖由太原徙居潤州丹陽,其後裔為丹陽郝氏主脈,知名於南北朝時期,但進一步分衍出安徽六安郝氏、湖北安陸郝氏、浙江衢州郝氏、江蘇江都郝氏,其中漢江平原之涢水河流域的安陸,就是大郝氏宗族安陸郝氏。襄陽郝氏是在安陸郝氏大裂變的同時,作為安陸所自出的襄陽郝氏也經歷了同樣的裂變和分析。據︽慶源堂雙溝郝氏宗譜︾和其他族譜的記載,在宋元以來近千年歷史演變的過程中,安陸郝處俊郝氏宗族,由隋唐時期的一個丹陽分支,竟成為一個擁有大小二十餘各級分支氏族的郝姓大宗族,散佈在安徽、江蘇、湖北、山東各省份各地。襄州襄陽府郝氏的重要一派始祖是郝朝瑞,他是安陸始祖郝迴的六代裔孫、甑山縣公郝相貴之孫、中書侍郎、知朝政事郝處俊之子,所以郝朝瑞從安陸遷家於襄州襄陽府,後裔興榮發達,形成歷史的襄陽郡郝氏。襄陽郡郝氏最興盛的幾大主支之一,襄陽郡棗陽縣郝氏興起於隋唐之時,昌盛於北宋以後各朝,而宋代進士郝拯、明代進士郝潔、郝晉等家族的崛起,則標誌著這支郝氏宗族的發展興欣已臻於頂峰。襄陽郡郝氏的著稱一於世,竝非是襄陽郡縣地產生了甚么顯赫尊貴的人物,而是因為襄陽郡郝氏派衍的幾大郝氏支族,頗能光宗耀祖,孕育了許多名流千古的人物,如;郝潔、郝晉、郝懿行等等。襄陽郡棗陽縣郝氏屬於安陸郝氏這一大宗,牠是所謂太原、丹陽、京兆三大郝氏多族之一。與清河、江都、江州、六安、丹陽等等同宗連枝。元朝開國皇帝世祖忽必烈的至元甲申,襄陽郡棗陽縣大顯祖郝伯全,始徙居河北省棗強縣,元文宗至順庚午,因恐亂世又徙居山東省青州府益都縣,又見於元惠宗元統甲戌,又徙居萊州府掖縣城北平里店開基。形成襄陽郡郝氏的最大分枝掖縣郝氏。但有的文獻說,萊州府郝氏開派始祖郝伯全,由於襄陽郡一地帶戰亂連綿,兵荒馬亂,到掖縣時,家室一同自唐白水河口下大槐樹莊鐵碓臼遷來直隸省真定府棗強縣,安家宅城,後他和他的兒子又從棗強縣再遷萊州府地,最初安宅於掖縣城北萬歲河流域一個邨集鎮平里店,後來去世,塟在位於平里店的東南的北陵疃郝家林祖塋之旁郝氏先塋。明洪武戊申,後裔有一支移居北陵疃,子孫繁衍興旺,形成掖縣大宗族北陵郝氏。郝伯全被尊為大始祖,族譜上稱【伯全公】。郝伯全家族興起於元代,元皇朝以前祖先世系在︽郝姓通書•郝氏譜考篇︾已介紹,這裡暫時不可考。譜稱;郝伯全娶妣徐氏生五子;仁拜、表正、成通、宗禮、高儀。郝表正已是元末明初時人,娶妣原配唐氏、繼配喬氏生三子;明遠、文強、仕舉。明建文元年己卯,是郝表正公去世之值年忌日,壽有九十餘,嗣後三子郝仕舉一支便在北陵疃居住下來。明朝宣德以後,掖縣郝氏便析分為五房支流。元三世祖郝仕舉娶妣周氏,又妣景氏、趙氏三位夫人共生三子;郝玉、郝迪、郝真。此外,還有郝隆、郝祜二人系郝明達之子、郝宗禮之孫。這掖縣郝氏兄弟五人已編入三、四、七、八、十甲民籍。這五個甲民籍實為分五大支。北陵郝氏之子郝玉最為發達,就是後來遷柳行郝氏四甲大族一支。在明朝中期郝朝柱家族,是掖縣郝氏自大始祖郝伯全以來,六代之內均是默默無聞的黎民百姓,無什麽特別著名的人物產生,及至第八代,如;棲霞縣郝氏六世郝潔為明代進士,是郝伯全的第八代子孫,家族始盛。又如;掖縣郝氏九世祖郝從德為明代縣學訓導、九世祖郝昂為明代隨縣知縣等。因此掖縣郝氏已歷五百七十餘年至清朝同治三年甲子,郝氏家族再續修譜牒時,傳至第二十餘代子孫,到今時已傳近二十六代了。但該宗族七百年來只是作為普通的郝氏家族繁衍生息,竝未產生過什麽傑出的人物。譜傳;明四世祖郝玉娶妣王氏生二子;昉、暉。郝昉,娶妣趙氏生二子;志明、志文。次子郝志文,娶妣彭氏生三子;朝柱、朝弼、朝俸。長子郝朝柱,習事敏達,自幼能濯濯群弟之中,以勤儉植立恢復了舊時家業,使家有餘財,樂於居里,而不求仕籍。妣原配王氏、繼配宇氏,生數子;嶔、崟、嵗、峯。郝嵗,生於正德元年丙寅,卒於萬曆五年丁醜,明代貢生,妣王氏,無子,以弟郝峯之子郝從德為後。第四子郝峯,生於正德十三年戊寅,卒於萬曆二十八年庚子。郝峯始起家竝教誨其子必千里求師走入仕之路,自己曾時明代監生,故郝峯立志以復興家族為已任,他先後治產業,待家族產業富有後,使盡力讓家族子弟讀書求上,光大門楣,終於如願而逝。他去世後,塟於在北陵疃郝家林祖塋旁郝氏祖墳。郝峯娶妣原配高氏、繼配殷氏生三子;從松、從桂、從德。郝從德自幼在伯父郝嵗那裡刻意求學,其書滿家仰承俯授,皆有師法。自六經諸史書皆手抄成誦,竝於諸經自得其旨,尤精於易學,逰太學十餘年,時有天下士人云集京師,而郝從德穎然出其間,是為當時很有影響的布衣士人。
作者:124.131.111.* 发表时间:2014-02-09 19:06:34
明朝郝從德家族明八世祖郝峯,生于明正德十三年戊寅七月二十七日,卒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十月十六日,追赠议政大夫,娶妣高氏,又妣殷氏生三子;從松、從桂、從德。明九世祖郝從德,生于明嘉靖三十三年甲寅,隆庆六年入掖县庠生,万历八年增广及廪膳生,万历十二年选贡生。官任掖县东莱吕先生祠书院山长,万历二十一年癸巳被薦为掖县儒学训导,妣元配隋氏、继配徐氏、续娶彭氏。后任职期满师,告老还乡,本欲归故里的小北陵疃,途径平里店的客家侨乡,因爱这里树荫水秀,遂卜居于此,居于柳行疃西崖,距东崖疃约半里的龙王廟之旁亦有郝姓人家,是七甲本族,此时郝從德成为柳行村四甲另拓基业的始祖。郝從德家族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支。这个家族自明末由北陵疃移居柳行村,一直保持着礼仪文化,以诗书传家。因为郝從德以后三百余年来,书香永继,家族昌盛,郝氏族人多习儒业,在科举院试考取功名,多是府邑庠生、增生、廪膳生、贡生乃至太學生代不乏其人,以吏員也不乏其人。郝從德在明代万历十二年甲申科贡士,后任县學训导,因此家族自北陵疃迁至平里店的老母珠河西崖,从此世代定居于此,历代子孙入邑學,州學、太學者,多達二十余人。郝從德生于明嘉靖三十三年甲寅十二月十二日,卒于崇祯十四年辛巳正月二十九日,安塟在柳行疃东崖的东南老塋地,晚年共生二子;仲成、仲達。明十世祖郝仲達,生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明代太学生,娶妣王氏生三子;秉纯、秉懿、秉忠。都是秀才出身,惟郝秉纯一支,家族独兴旺不绝。郝秉懿、郝秉忠两支后代不昌。郝秉纯娶妣战氏生一子;郝顯。郝顯,字得臣,生于康熙十六年丁巳十二月十七日,卒于乾隆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未时,官赠迪功郎,清代廪生,娶妣姜氏被封为安人,共生五子二女;都颇优秀有为;长子郝光祖,字焕先,从事郎,官任莱州府昌邑县主簿;次子郝耀祖,字明共电,拔贡生,三子郝辉祖,字煌宗;四子郝榮祖,字振宗;五子郝继祖,迪功郎,任莱州府胶州學教授,后任职期满师,告老归乡,迁居平里店观东疃。在五子中,又以次子郝耀祖最为杰出。清十三世祖郝耀祖,字明共电,生于康熙五十一年壬辰三月十七日,卒于乾隆五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在父亲郝顯的培养下,郝耀祖于乾隆元年丙辰科贡士,官任授国子監學正、學箓,赠承事郎,幹辦户部提领酒公事,成为振兴掖县郝氏的先锋。他进入仕途后,任莱州府即墨县丞,曾妥拟救荒法,活民百万,时人无不称道,因而成为皇清中期著名的官吏。他去世后,被加封议政大夫,塟在掖县柳行村疃南麻渠道南巽山乾向。郝耀祖的杰出成就,为掖县郝氏带来了极大的榮耀,至此这支家族便又复兴榮顯起来。郝耀祖娶妣李氏生四子二女,也都颇优秀,能承继父業,光大本族。长子郝汉,贡生,任承务郎,次子郝润,三子郝江,太学生,任莱州府维县佐丞,四子郝浩,增生、太学生、文林郎。清十四世祖郝漢,字荆川,妣元配李氏、继配王氏、续弦程氏共生三子;呈祥、长祥、发祥。长子郝长祥,字桂林,庠生;次子郝长祥,字壡喆。庠生;三子郝发祥,字長喆,增生及廪膳生等。郝呈祥娶妣元配張氏、继配張氏生二子;如山、如荃;长子郝如山,字鎭亭,以嵗貢授泗水县教谕,未赴任。清咸丰年间,因本村位于北临万岁河,且有閙水患。本村族叔郝超字殿元、族兄郝吉午字庚選,捐貲獻田地數畝用於修缮龍王廟經費,竝用三人名下的勒石刻碑,以资紀念。郝長祥,娶妣李氏生四子;如崗、如陵、如壎、如磃。长子郝如崗始剏修‘柳行邨郝氏家乘’,至光绪年间,郝如崗傳到兒子郝士德又一次修撰家谱。郝发祥娶妣梁氏生三子;如阜、如崙、如崑。长子郝如阜,太学生;三子郝如崑,字松山,贡生乃至太学生,從小就与两个哥哥一起读书,寒暑不断。到二十嵗時,以工書法聞於時,求書者踵於門。清道光元年,與父同補博士弟子員,又在吕先生祠苦讀書十秊,得補廪膳生旋即優坿贡生,赠修職郎、莱州府高密县丞。郝如崑娶妣元配孫氏、继配馮氏生一子;士興。郝士興,自幼風神秀異,机警不常。孩童時就能背诵诸经,榮中童子科,他曾從兄学习弓马之术以走從武之路,本身有拳勇,以武材后来之能脱颖而实得致力,被聘为保镖师。郝士興初娶蔡氏无子,晚年纳妾夏氏生育了五子;元功、元勋、元模、元烈、元豐。老来得子,自然高兴,九十七嵗而卒。第四子郝元烈,字光逺,生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即公元一九〇三年,幼年时只是断断续续读了三年私塾,公元一九二〇年即民国九年庚申,由于从兄郝元礼推荐,到北京一家商铺店里当学徒,三年满师,就职于一家商店,后曾於同乡郡 人王伯英合作创办立兴企业公司,并在掖县、北京等设立了立兴云庄,经营猪鬃兽毛等购销业务,鬃毛業进一步发展,他与王伯英之子王世同分开各自经营包售的多家工厂生产的毛笔刷小百货。在日本侵华期间,郝元烈是有爱国之心的有仁志士,由于地下工作者王伯英的抗日救国和影响,参与革命工作,负责平里店抗日自卫团军事,出任西海指挥部锄奸科长。建国后,因父亲郝士興遺墨更修家牒,继之。公元一九七〇年庚戌。届时其族兄郝延奎再修家乘。同时,应从侄郝鸿治邀请,自己再加审稿修辑。清十四世祖郝江,字泮藻,生于乾隆十一年丙寅四月二十五日,卒于道光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太学生,时任掖县工房吏員,例封儒林郎,娶妣由氏生一子;麟祥。郝麟祥,字典三,增生,赠徵仕郎,妣元配李氏、继配侯氏生一子;如式。郝如式,字百福,十六嵗为坿生,旋補廪膳生,嵗满贡,太学为嵗贡生。妣原配孫氏、续弦姜氏生三子;士仪、士侹、士倬。次子郝士侹,字西铭,邑庠生。清同治初年,曾参加其族叔郝吉午主持重修家谱有关的事宜,及家训传世。娶妣程氏生一子;元夀。郝元夀,字介眉,邑庠生,曾任栖霞县训导,不久被候选平度州知州,中年时调任莱州府工房吏員。生于同治八年己巳六月二十四日酉时,卒于民国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六日辰时,塟在南准地。娶妣王氏生二子;鸿典、鸿治。其长子郝鸿典,字徽五,年少时在青岛求学,后游上海、天津等地,经营贩卖小百货,到天津贩卖领带,小皮夹等日常生活用品。在青岛与胞弟郝鸿治,字進臣,合股经营皮革業,后开设酒家。郝氏家族和管理的餐馆生意兴隆,日益发达。七七事变前,成为殷实富裕大户。清十四世祖郝浩,字济川,生于乾隆十七年壬申十二月初九日,卒于道光十一年正月十七日,归塟麻渠道南塋地。郝浩娶妣张氏,因其妻张氏接连生了六个女兒,年近六十嵗时,讨娶纳妾王氏生了两个庶子;考祥、夢祥。长子郝考祥,字元吉,生于嘉庆十四年乙巳二月二十七日,卒于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初五日,太学生,是早卒,元配盛氏、继配孟氏、续弦唐氏共生二子;如茂、如昇。郝如茂,字少松,生于道光十八年戊戌二月初六日,卒于民国二年正月初六日,耆儒、增生,赠从事郎,官任莱州府掖县主簿。因此郝氏成为通五经,尤精【易】學的世家。郝少松得【易】、【書】之传,精于易學。他认为‘乾’专言性善,‘坤’兼言善不善,这都是性情所致,乾之善世无及已,坤之积善五庶几勉之,并自号【勉斋】。郝如茂娶妣鮑氏生一子;士忠。郝士忠,字荩卿,国学生,赠理學儒宗,郝藎卿嗜學成性,年十二就夜读不辍,其母亲鮑氏恐怕他因此成疾,想要阻止他,而他依然不改初衷,隔着窗隙终夜诵读。藎卿秉稟承家學,又笃志朱子之學,上溯伊洛,凡诸子百氏,阴阳医卜,星历术数靡不推究,终成清末一派學术宗师。曾荐青州府益都书院山长,四方學者云集。郝藎卿调历城署教谕,课试诸生,成材者为数不少,儒风之盛甲济南府。郝如茂在当时便以文知名,最大的贡献是他最早开始对枣强县郝氏宗族列宗列祖的文献遗墨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出版。他首先稽考其族属支派别,与从兄郝如山、郝如崑创修‘枣强郝氏世系’、‘掖县郝氏世谱’,又有‘广雅杂记’等家庭文献,并将此事传于其本派子孙。郝士忠、郝士興、郝士德都能承继父業,以搜集出版宗族文献为已任。他们曾刻刊印出版【广雅杂记】,又彙集枣强县郝氏顯祖郝伯全以来的有关史传、铭志、前贤纪述、先世遗文共十卷,号曰;【郝氏济美集】,刊刻出版,为后人研究枣强县郝氏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到公元一九七〇年庚戌六修家谱,该书现已遗失,只有在郝元烈的文集中,可以读到他父亲郝士興等为该书所作的【郝氏济美集】、广雅杂记】、【郝氏家乘】。所以郝士忠遺有重修家谱,并排辈序八句,子孙昌盛。浩元支裔孙郝松齢字庚辰、郝立桢,同增修家谱,流传登州莱州青州真定四府各地。
作者:124.131.111.* 发表时间:2014-02-09 19:07:57
清朝老三支郝輝祖的宗教世家在柳行村内的寺廟、道观,东崖疃祀龍王廟一座,西崖疃祀老母道观一座,此外还祭祀关帝廟两座。龍王的廟内祀药王、龍王和关帝三尊座像。关于龙王的由来。据唐代张读撰【宣室誌】记载;早在唐朝代宗时,曾请不空三藏法师求雨,以后道教附会佛教。传说开始大讲召龍求雨,宋朝的道教盛行各地,纷纷建立龍祠,但所祀之神不叫龍王,后来向龍王求雨的多了起来,道教在求雨时说;有诸天龙王、四海龍王、五方龍王等遵元始天尊太上老君旨意,方领旋雨之事,【太上洞渊请雨经】载;遇天旱或遭火災,诵经召龍王即可普降大雨。关帝的廟里供奉关羽,关羽被尊为左玉皇、武圣人,根玉皇大帝比肩并座,兼尊神至圣关帝。有宋哲宗封顯烈王、宋徽宗皇帝封忠惠王、武安王、义勇武安王等等。所以在求雨、求晴时祭他以及出兵打仗,御马乘船,尋財问卜,除妖驱祟,行路问安,乏嗣求子等无不向他顶礼焚香。据碑池记载;西崖关帝廟建于明万历年间,在清雍正年间又重修,由郝從德裔孙郝輝祖主持负责筹建,其后大多是历代承袭,并为出家做道士,和尚僧侣。郝輝祖在族谱为排行兄弟老三,后来习惯称老三支。子;郝漟、郝浚。孫;郝安祥、郝祯祥、郝启祥、郝顺祥、郝茂祥、郝魁祥。曾孫;郝如松、郝如恒、郝如岐、郝如岳、郝如椿、郝如榛、郝如鑑、郝如珪、郝如臺。玄孙;郝士发、郝士勇、郝士斌、郝士蒿、郝士成、郝士清。这老三支部分人的宗教信仰来说,绝大部分是道教的,一少部分信仰佛教,于是这老三支郝輝祖之裔孙是宗教世家的。因从事宗教方术活动而知名的柳行郝氏人,有两位代表人物;其一,是生活在康熙乾隆盛世的著名道士郝漟,在本村西崖重建关帝廟和老母堂安置,又陈说天命预示本国朝大清太平盛世,为此四邻八方的道士专程到平仲观里柳行村老母堂或关帝廟拜见,又剃度道士十余名,作为他的仆从。其二是清末道教信徒的老母会会首郝士成,郝士成的先人世代信奉道教 ,是有极深的家族渊源的。早在清雍正时,郝漟就被后来道教信徒奉为僊人。郝漟就是郝士成的曾伯祖,至清咸丰时,郝士成的从叔郝如臺,被认为是道教的部鬼将军。也是一个道教徒。从此,道教便成为郝姓这部分的家传信仰。郝士成便因笃信道教,而自己的大儿子郝元魁,自幼失明而瞎,但他的族人信仰敬奉道教,早已成为习俗。他的儿子郝元魁,因失明而瞎,也无法使之改变,故从郝士成的曾祖辈开始,因为信奉道教成家风。因受郝漟的影响,而预知天命,尊崇道教,使柳行村成为道教发展的一个盛世,故 有郝漟开创的先例。至咸丰、光绪时,又在郝士成以道术顯,传黄老之术,并被任命郝士成成为平仲故里柳行村老母会会首,后来道教信徒的领袖。老母道观始由老母堂演变而来,因为善男信女的人们认为老母威望最高,最有靈應,没钱的可以求財,没子嗣的可以求子,有病的可以祈福除災,有难的可以祈求保佑。传说老母有神异,有一年,这一带流行天花,许多孩子得了重病,人们到处烧香许願,病也不好。这一天夜里家家得夢,夢见老母来给孩子送药,第二天孩子们果然都好了。这一天家家焚香拜谢老母的灵异,这就远近传开了,后来经常闹病的人家拿出钱来给老母修了堂即老母堂,祈福还願越来越多了。清末时郝輝祖的玄孫辈郝士成把老母堂扩建成规模相当的老母道观,在掖县大基山的昊天观主持任命郝士成为平仲故里老母会会首后,郝士成解释说;有的绣件锦衣披在老母神像上叫做挂袍,有的用丝线绒做成软匾悬挂在正房堂上叫做挂匾,匾上绣着的大多是佑我一方,保我赤子等字样。老母的神威,不仅在平仲故里一带,在整个掖县以及招远、栖霞等善男信女都传遍了。据传老母的圣诞是夏历三月初三日,大概是从清初以来,每年这天都举办迎神赛会,有几十档花会参加表演,像法鼓、狮子、中幡、大乐、重阁、花鼓等花会,聚会街头,非常热闹,名为进香。所以郝士成在这一天还要用辇驾把老母从观里中接出来,送到大基山,沿路由花会表演护送叫做出巡。所谓‘大基山’,因老母是骊山人,即设在莱州府城东的道士谷姑子庵。因为道士谷历代建有老子廟、昊天观、玉皇殿、姑子庵等。老母在姑子庵住三天,再由这些花会沿途表演送老母回观里叫做送驾,这项迎神赛会,因为是专为老母举办的,所以称谓老母会。因向为道家所居之地故名道士谷,也是道家修炼的圣地之一。清朝郝荣祖家族掖县北陵郝氏始祖郝伯全的第九代郝从德府君,以贡生出身入仕,累官至县學训导,他的元配隋氏无子、继配徐氏生一子;仲成,续娶彭氏生一子;仲達,故郝仲成、郝仲達兄弟二人都是太学生,且官居要职,大大地光大了北陵郝氏家族的门楣,其中次子郝仲達官任掖县丞,他的妻子王氏生三子;又能承继祖業家风,个个都得功名,长子郝秉纯任胶州通判官,次子郝秉懿官任即墨县丞,三子郝秉忠廪生,官任掖县工房吏員。柳行村郝氏自郝從德开始,祖孙三代共五人,个个都为官入仕,还出了正科贡士,从此奠定了郝氏的家業,但自第十三代开始,除了郝耀祖一支能继续保持北陵郝氏祖宗的功名勋业外,其他各支开始衰落,传至郝发祥一代,家族复兴,声名再振,郝发祥自己官任胶州通判,后升为知州,他的子孙个个都做官任职,能弘扬祖先家業,重振北陵郝氏家族的声威,自柳行村郝氏分枝始祖郝從德至郝发祥共传七代。清十三祖郝榮祖,字振宗,生于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十二月十六日,卒于乾隆五十二年四月二十日,安塟在柳行疃西崖西北酉山卯向,妣刘氏生五子;清、沼、沛、溥、澯。其中第四子郝溥时,一度衰落,功名勋业都不如前辈,直到郝如瓒时,又复中兴。谱载;郝溥,字惠逺,娶妣元配王氏、继配王氏共生三子;慶祥、仲祥、春祥。第三子郝春祥,字载陽,號太和,邑秀才,娶妣元配战氏无子,继配陳氏生一子;如瓒,续弦國氏生三子;如璿、如川,如珣。长子郝如瓒,又名玉瓒,字瑟亭,以贡生補选县學训导,娶妣王氏生二子;士纯、士賢。长子郝士純,字正夫,清同治十三年,補行嵗試科,入郡庠,官至掖县工房吏員,以育才为已任,在职数年,政绩颇著,多有建树,知县孫颖给匾额曰;‘公正父母’四个大字,以示表彰。郝士純的妻吴氏生三子;延奎、延瑞、延基。长子郝延奎,字星五,年少时曾拜本村府庠生、启蒙老师郝松齢,号庚臣为业师,悉學嫡传授徒,因笃志于科举,赴學政試以第一入学坿生,旋補增广生。但在光绪二十七年七月清廷决定科举废八股,改用策论,各省州县设立高等、中等、初等学堂,并定有學位,小學毕业为坿生,中學毕业为廪生,专科毕业为举人,大學毕业为进士。课程不再全是四書五经,而有数、理、化、史、地、外语、体操等。光绪三十一年,清廷接受张之洞上奏提议废止科举,推行学校制,决定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嵗科考试亦停止。由于废除科举院试,未曾考取功名,又在吕先生祠书院三年的学习,使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切实求知的精神,是一位功力深厚的学者,有经世之才,工吟咏,性情开朗,心无诚府。每每兴至,便陈说古今,令人诚服,乡人亲切呼谓;【大先生】。曾为郝氏奉先堂谱牒,作一篇为题;【郝氏谱牒源流】和谱牒序言,还搜集汇编整理郝氏族姓及史志资料等谱學的著作,表明他为学者的经世之风。
作者:124.131.111.* 发表时间:2014-02-09 19:08:46
明末清初郝浩元家族里店街村。郝聯,郡庠生,官督府参军。妣元配姜氏、继配姜氏共生三子;浩文、浩宇、浩元。第三子便是郝浩元府君。北陵郝氏第十一代郝浩元,有文才学问,尝以五经教授弟子于平里店一带,其门人成器者甚众,后以康熙初年时嵗贡生,官任山东莱州府平度州胶水县主簿。娶妣王氏生三子;永高、永贵、永官。康熙初年,郝浩元家室曾随往胶水县城内寓居,后任职数年期满,挂冠归田,为谋生计,率领诸子另觅安居之所,终于在掖县平里店老母珠河沟卜宅落脚,卒塟在柳行疃东崖的后地郝氏祖塋地,后裔世代居此。至民国时,该族没有多少族产,男子经商务农,女子织蓆草帽,自食自力,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表现得十分典型。山东掖县柳行郝氏,宗族后裔颇为兴旺繁荣,虽无大富大贵,但世代仕官,书香不绝,所以郝浩元一支家族近三百年一直为当地望族。北陵郝氏第十二代郝永高一支比其弟郝永官相比则萧条。郝永高少能文,非常喜爱苏东坡的诗文。十六岁为坿生,旋補廪膳生,嵗满贡,太学为贡生,中康熙五十三年乡试副举人,官为河南候补通判,娶妣赵氏,是掖县城太学生赵鹤生,字九臯之女,生四子;福慶、福隆、福臨、福興。第三子郝福臨,字泰初,自己未曾做官,妣赵氏是矫家泥沟村邑秀才趙嶙之女,生二子;繼善、繼道。郝繼道,字敬承,因堂弟、太学生的郝繼周的提拔做了右承务郎的小閑職官。郝繼道卒后追贈夀官,娶妣鄭氏生二子;紋、綸。次子郝綸,字紀五,少负才學,但因持家不仕以孝义闻名,后因子孙贵,官授右宣义郎致仕。郝綸娶妣姜氏生二子;天秩、天章。郝天章过继给本家堂叔郝绅为嗣,由贡補太学生,官任莱州府司户,校书郎。其本家堂兄郝貞魁,字起元,亦由贡補太学生,以贡入高等得揚州通判,累谪至六安县學正,學行政术蔚然有声称,调掖县尉丞县佐。娶妣元配宋氏、继配鄭氏、续弦王氏生一子;丕基。清十六世祖郝天章,字雲漢,娶妣元配王氏、继配李氏生二子;丕冒、丕昌。长子郝丕冒本人没有什么功業,只凴着父、祖廕澤,挂了儒林郎的閑散虚職。郝丕冒娶妻元配王氏、继配趙氏、继娶赵氏、续娶張氏、续弦遲氏共生二子;鳯翥、鳯鰲。长子郝鳯翥也凴着祖辈余廕,奏補修職郎。清十二世祖郝永官,乾隆元年恩贡生,娶妣楊氏生三子;福臣、福相、福君。长子郝福臣,乾隆嵗贡生,例选同知;次子郝福相,例监生;三子郝福君,邑庠生,追贈夀官。清十三世祖郝福相,娶妣元配楊氏、继配李氏生五子;繼仁、繼義、繼智、繼信、繼敬。其中第三子郝繼智,笃志于科举,赴學政試以第一入學坿生,旋補增广生,妣趙氏生三子;載、鳯、鵬。第三子郝鵬,才識通敏,弱冠入学为坿生,以嵗贡进资为训导,娶妣梁氏生一子;天中,郝天中少笃學不倦,因家境并不宽裕,无钱买書,故常借阅于他人,并抄录下来,以是钞書积二、三橱。弱冠坿生,旋补增生,娶妣元配毛氏、继配鮑氏生一子;撝謙。郝撝謙读经籍百家,潜心典籍,求讲书法,黎明即起,丁夜乃息,有所得即约好友商榷,花三年时间课了读【资治通鉴】,藏書五万卷,碑版千通,凡读书必丹黄历录,精于经,笃學不辍,所写书凡数十种,工篆、隶、行、草各体,妙得颜真卿拨镫法,每临摹一碑,最少五十遍,多至数百遍。据郝撝謙所撰‘郝氏族谱•序’云;【郝拯于北宋仁宗景佑间,始续世家。南宋末,郝伯全更修家牒,名曰【世谱】,繼之。明时郝從德在致仕归乡,成为合族之长,创修北陵族谱’。清同治初年,郝撝謙与其族叔郝吉午等重修家牒。其子郝立楨生于道光二十五年乙巳,终年诵读不辍,治经、读史,好词兰样样皆通。其父郝撝謙去世后,奉母亲趙氏移居济南城,家中赤贫,称贷为生,其父遺留下来的财富是数万卷书,发奋读书。光绪时举拔科为拔贡生,为府學。郝氏学问名满济南府。令郝家忧虑是,郝立楨不但与财富官势无缘,而且人丁凋落,虽娶了三位妻妾也没生个儿子,只生两女;秀娟、珮霞。但二女郝佩霞为人聪颖可爱,知书識禮,得到家族宠爱,最后由其祖母趙太君做主留在家中,郝佩霞充作嗣子。郝佩霞成年后,招赘济南永鑫布号店員賀潤为婿。清十三世祖郝福君娶妣程氏生二子;繼周、繼孔。长子郝繼周,太学生,贈文林郎,娶妣元配劉氏、继妣張氏共生二子;纓、超。长子郝纓为人博学多才,刚直不阿,太学生,娶妣元配宋氏、继配程氏、续弦沈氏生一子;炳琳。郝炳琳能承继家學,光大门楣,府廪生,娶妣鮑氏生二子;鵬齡、松齡。次子郝松齡,晚年自号庚辰,幼承家學,博览群书,熟悉职官典故,世胄谱牒,成为当地有名的学者,他又承继家传卜筮绝学,占卜无不应验,名闻遐迩。由县学附生,補府廪膳生,屡试不第,进资为候选训导,晚年曾重修家谱,娶妻羅氏生一子;鴻義。郝鴻義以敦行孝义友为乡里所重。凡经史乃至医卜星算之书也有涉猎,也好音乐伴琴器之类,他的妻元配王氏、继配徐氏生三子;观光、观豐、观象。清十五世祖郝超,字殿元,生于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補郡文学廪生,是一位乡儒先生,虽以文学闻名于乾隆嘉庆盛世,而且是个文武双全才能,尤善鉴别,并从一老道异人那里学了一手占卦问卜的绝招,成为一位有道之士。清嘉庆二十二年丁丑,是登州莱州青州海防兵备道張彤等修撰【续掖县誌】的第十年,郝殿元曾邀青州府临菑县籍徐來旸,共同为【重修平仲故里碑】专题撰写了碑文,为我们研究平里店的地理历史提供了一份珍贵的文献。郝殿元娶妣吕氏生二子;炳琮、炳琨。次子郝炳琨以父文墨教子弟起家儒业,補郡文学廪膳生,也是乡儒先生。清咸丰九年,郝炳琨因受其父郝殿元的影响而预知天命,尊崇道教,当时因本村位于北临万岁河之旁,且常常有閙水患,并倡议捐貲獻土田地数畝充作修缮龙王廟的经费,以父亲郝殿元的名下勒石刻碑,以资纪念,并且将祖传的北陵郝氏的明代祖谱,贈献給本村其族兄郝如山、郝吉午等人。清十四世祖郝繼孔,字良弼,號國幹,太学生,徵仕郎,娶妣元配由氏、继配任氏、续弦唐氏共生四子;菊、薰、芳、芬。长子郝菊,考授迪功郎,妻鮑氏生二子,均有才兿,即;炳璨,炳瑹。长子郝炳璨,字輝清,道光时人,他的元配徐氏、继配楊氏共生四子;锡齡、長齡、椿齡、栢齡。而郝炳瑹,字和清,在捻军第一次进攻莱州府地时,途经平里店,惊掳行人数名,当然郝和清被捻军掳去后下落不明。因此,当时这支郝氏家族发展至鼎盛时期,拥有田地数千畝,为当地巨富。自此后柳行郝氏因治家不当,加之人口大增,家族日见衰落。次子郝長齡,入学为坿生,娶妣王氏生一子;懋賞。郝懋賞初娶郭氏生一子;昇堂。郝昇堂是典型的孝子,六岁失去母亲,受【孝经】,发誓侍奉父母和继母以孝,虽贫穷却竭尽力,父亲死后,他就在靈柩旁边结庐守孝。事闻,是光绪初年,掖县知县周士溥給匾额曰;【五世同堂】四个大字以示表彰。郝昇堂生于清同治八年己巳正月初五日,卒于民国二十九年庚辰七月二十一日,病逝在北平。郝昇堂于光绪至宣统期间,弃文从商,家道略宽。郝昇堂的从叔父郝懋祥,与本村郝氏分枝始祖浩光支裔孙郝鳯藻在一起外出闯关东经商,而有所成就的。郝鳯藻在黑河江北开设天顺涌杂货店,而郝懋祥则在哈尔滨开设了义合成杂货店。郝鳯藻又在海参崴设立分支店,传于族侄郝昇堂,合股经营的小型杂货店,命名【双合盛】商号,生意兴隆,其含意是‘双人合资,财源茂盛’。并拥有制粉厂、制革厂、制油厂等多处,远涉的有北京五星啤酒厂,在黑河、哈尔滨繼其叔父郝懋祥的义合成之后,创立了双合盛无限公司。郝昇堂以自己的商业才干就任过哈尔滨商会的商董,在哈尔滨商界拥有一定的地位。民国二十二年,郝昇堂归故里省亲,恰巧其堂弟郝昇庭合族邀集议商集资修四甲家廟郝氏总祠,后赎回北陵疃西北后地中段本房族郝氏始祖塋地,共计五畝贰分。这是明清以来郝氏传嗣至三、四、七甲分为三大房族,后各立宗祠的。清末的郝姓中,出现一个叱咤风云的大资本家,一位民族资本大实业家郝昇堂,实力飞速发展,至民国三十八年,成为一个拥有上亿元资产,数家工厂、商店的庞大家族企业集团,郝昇堂家族也因此成为驰名的巨富。
作者:124.131.111.* 发表时间:2014-02-09 19:09:40
明朝郝壐家族在柳行疃东崖的郝姓中,是七甲客家郝氏的分派始祖郝真的后裔中,有一支家族至清代中期,以文章勋业著闻一时。这一支郝氏世居柳行疃东崖,早年衰微不顯。据柳行村【四甲奉先堂•郝氏宗谱】載;远祖郝壐娶妣崔氏生二子;光文、光武,均不仕。郝光文妣彭氏生二子;高松、高靈。至此北陵郝氏第十一代郝高松府君,虽未曾步入仕途,却是一位称当地的豪杰,娶妣所氏太君,是淳于村所繼亮之女、所方松之姐、所纯之姑母,生二子;郝瑞、郝魁。此郝氏家族便买田聚书,传到郝高松的儿子辈郝瑞时,更加重视读书求学,郝瑞府君为人深沉有谋略,虽隐于田间,不求闻达,但却聚书达万卷之多,又在家乡开设私塾學馆,用来教育子孙,养四方游学之士,当时各邻村来此游学的士子,常达数百人,为日后北陵分支柳行村郝氏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因此北陵郝氏传到第十五代时,同族兄弟十三人中,竟有八人成为邑庠生、廪膳生、增生、贡生乃至太学生,时人譽为‘八士’。柳行村郝氏宗族至此辉煌荣显一时。北陵郝氏第十二代郝瑞府君,娶妣吴氏生一子;鳯腾。清十三世祖郝鳯腾,字文照府君,他的学问品德最佳,年轻时即在家族的私塾学馆充任教习,而同族子弟的文学渊源都出自于他,他自幼勤奋读书,所学无所不通。郝鳯腾府君是高材笃行也,到雍正时参加科举屡考不第,博取优坿贡生,旋补太学生,候选直隶州州同,娶妣徐氏太君生三子;啟邦、啟亮、國寜。其中第三子郝國寜,字清逺,好學博闻,尤其文章意气自豪。郝國寜,府廪生,曾任掖县主簿,郝國寜为官刚正不阿,以文才自负,但不苟合官场,因而郁郁不得志于官场。郝國寜在官场上虽无所作为,他的文章却在当时颇有一定影响。他的文章以博辩雄伟,意气奔放,为风格特色,可惜所作的文章早已散失不传。郝國寜娶妣元配楊氏、继配孫氏,共生四子;振麟、永安、永豐、永春。郝振麟,字玉書,府庠生,少受经于伯父郝啟邦,后游乡校,从郡中诸先辈讲學,书琴诗文皆得传授,既长,博读群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无所不通,娶妣鄭氏生三子;克成、克儉、克讓。长子郝克成娶妣元配楊氏、继配战氏、续弦王氏共生四子;吉雲、芝雲、嶽雲、官雲。长子郝吉雲,字化南,清咸丰、同治时人,邑庠生,在农舍田园的学者,以布农鹤立鸡群,蔚为一代宗儒。并参加从伯父郝吉午主办重新纂修家乘谱牒的事宜活动。清十四世祖郝啟亮娶妣劉氏生三子;永昌、振清、永茂。郝振清,邑庠生,乾隆四十四年考授正贡,任丰润县训导。郝振清幼时过继給其伯母劉氏太君为嗣,娶妣元配張氏、继配孟氏生二子;克明、吉午。次子郝吉午,字庚選,过继給其三叔父郝永茂为后。郝吉午,增麟生,由吏员选授顺天府宛平县丞,官贈承事郎,清咸丰年间、为族叔郝殿元的道教发展,与族兄郝如山、族弟郝炳琨三人共同修缮龙王廟的。清同治初年,以世代祖传的明代北陵郝氏祖谱图彩畫为蓝本,亲自主持与组织纂修统宗谱牒,并代表此届作了序文。郝吉午娶妣趙氏,是本村太學生趙崑之女,生二子;彤雲、昇雲。长子郝彤雲,太学生,例封儒林郎,娶妣王氏生一子;有泉。郝有泉,字省山,邑庠生,贈修職郎、静海县训导,遺修‘郝氏通谱•奉先堂谱牒’等。次子郝昇雲,清道光时人,咸丰三年補行嵗試科,入郡庠,补廪生,娶妣張氏生二子;有序、有祥。长子郝有序在本乡经塾读书时,郝昇雲想叫儿子有序去学习经商,以继承家業,郝有序的先世,从曾祖郝永茂是经营茶业的,伯祖郝克明,清嘉庆年间,在直隶省武清县杨村创办开设万和茶铺,堂伯郝慶雲不断地扩大业务,把杨村的业务分设于天津、哈尔滨等地。他每年春天采办春茶,因郝慶雲对郝昇雲说;‘吾家世業贾,然此兒聪慧,勿以服贾废读。于是,就让郝有序跟随伯父郝慶雲到杨村学做诗文,走读书经国之路。清十四世祖郝啟邦,早逝,配劉氏、陳氏,子三;永顺、振清、永喆。依据宗法关系,振清为嗣子,系房亲过继者,永顺为立子,余者皆亲生。永喆为陳氏所出。咸丰五年,永顺只身赴缅甸谋生,创设了一片永安堂药行,以术精歧黄而深得人们尊敬。永喆本是掖县學武生,后移居于吧洋中,后卒于此。
作者:124.131.111.* 发表时间:2014-02-09 19:10:21
明朝郝昂家族掖县郝氏奉元朝时人郝表正为始祖,其实掖县郝氏的可知历史仍可上溯。考稽文献,掖县郝氏自湖北安州安陆,如;【舂陵•襄阳郝氏族谱】即列郝表正为唐初时人郝处俊的后裔,郝处俊之后世系依次传至九世孫、北宋初时人郝拯,由郝拯传至七世孙、宋元之世郝伯全,始此襄阳双沟迁至枣强县,因为舂陵铁碓臼、襄阳双沟等章陵是郝伯全旧族所在地。终元之世。郝表正由枣强县迁至掖县的。有的文献记载;掖县郝氏出自直隶省枣强县郝氏,枣强郝氏的后裔,元末时迁至莱州府掖县城北乡平里店,明初有一支移居黄家湾涯的北陵疃,以守护唐时郝肸公的祖坟,后裔蕃衍成为北陵郝氏。郝表正的三子郝仕举,传嗣至郝真,从北陵疃返迁本县二十一都平仲故里乡柳行村七甲,后裔即形成柳行七甲郝氏,故郝表正的后裔除留居掖县北陵和柳行村外,又支分栖霞、招远、蓬莱等县各地。柳行村七甲派郝氏的始祖郝真的后代,多能以文章勋业,或书香传教,能承继家學渊源,光大本族祖先业绩。明代万历时人郝昂家族,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郝昂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郝真的第四代郝朝辅,文献上说他晦德不仕。本人无功名,是一介平民。郝朝辅生子郝汝珵,郝汝珵生子名叫郝昂,就是郝真的第六代。史称;郝昂年轻时,就有文名,以人材被栖霞县人、同族叔辈郝洁推荐,官任湖广随县知县,后升为南直隶宁国府同知,去世后贈中奉大夫,曾为首次创修【掖邑北陵郝氏族谱】作跋文,使历代祖先创业的历史,赖以流传。郝昂生二子;重現、重光,其长子郝重現,官任登仕郎。郝重現生三子;思成、思德、思盛。第三子郝思德,廪生,官任江西吉安府推官,他生二子;郝明、郝朋。郝明,邑秀才,娶妣李氏生二子;廷佐、廷文。次子郝廷文,庠生,元配夏氏、继配傅氏生三子;欽、鍠、鈺。郝欽,妣元配楊氏、继配孫氏生三子;雲輝、雲盛、雲章。长子郝雲輝,附贡生,好经术,有孝行。娶妣宗氏生一子;中清。郝中清,曾经捐过功名的商人,娶妣元配唐氏、继配唐氏生一子;郝棋。郝棋曾独家在平里店街经营瓷业,家道因此兴隆起来,娶妣徐氏生二子;立德、立功。其中长子郝立德,自小禀性聪明好學,为贡生,但终生没能中举入仕,且不善经商,结果家道传到他手中,便每况愈下,娶妻高氏生二子;绍先、俸先。长子郝绍先,博通六经子史,下逮医卜阴阳,无所不通,他笃行慕古,行宜严振,颇受乡人尊敬。妻鄭氏生三子;日增、日厚、日考。郝日增,字如九,宣统至民国时人,是一位民族资本大实业家。少时家境贫寒,后以小手工业和经商起家,创办家族小企业为海参崴巨富。郝真的第十四代孙郝鍠,也就是郝廷文的次子,县學坿生,娶妣戦氏生二子;雲路、雲瑞。长子郝雲路,娶妣元配吕氏无子、继配孫氏生一子;中璣。繼娶馬氏生二子;中球、中理、续弦鄧氏生一子;中琅。郝中琅,府秀才,娶妣宗氏生三子;椿、梅、本。长子郝椿娶妣劉氏生一子;學隆。郝學隆在其父亲郝椿的督课下,发奋读书,涉猎经史,尤工于书法,后入国子监广文学,并设教授诗书为業,成为有名学者柳行村先生,曾拜读从祖父郝中倫的【郝氏渊源】等文,立志完成重修家乘谱牒未竟事业,子孙昌盛,因郝學隆是光绪至民国时人。郝真的第十五代孙郝雲瑞,即郝鍠的次子,字慶五,邑庠生,乾隆五十九年考授正贡,任枣强县训导,后覃恩加一级,敕授修職郎,享有高寿,八十七岁去世。娶妣王氏生三子;中璠、中仕、中倫。郝中仕,县学附生,早卒无子,以弟郝中倫之子郝楠,字漢章为后,第三子郝中倫,廪贡生,道光至咸丰时人。史称;郝中倫,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在数学、地理、文史方面都有着高深的研究,著有【测地志要】、【柳行村誌】。晚年时郝中倫为弘扬祖德宗功,遺有编订【郝氏渊源】。此外还有同宗、曾孙辈蓬莱县籍人郝毓慶、郝毓蘭合著【客家流迁中徙居枣强播衍各地部分姓氏】,和【客家姓氏渊源】等,为我们能了解郝氏迁徙源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郝中倫娶妣唐氏生二子;楠、樽。次子郝樽,字建章,优坿贡生,娶妣彭氏生四子;學周、鵬秊、鵬舉、鵬祥。郝建章授乡里评事,治理有方,至此,七甲郝氏名振一时。
作者:124.131.111.* 发表时间:2014-02-09 19:11:04
清朝郝中理世家郝氏世居山东掖县平仲故里柳行村,聚族而居,到郝维明之时,已有千余家,堪称大族。其族来掖县,据柳行村所编【家乘】载;由于谱牒零散,记载不详。故时间已难以确定,大概是宋元之际,由枣强县迁来,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始祖名叫郝伯全,伯全以下分为六户,按明代的里甲制度分好三甲、四甲、七甲、八甲,四甲又分上四甲,下十甲,六户有宗祠,又各有支祠。郝维明属于七甲,七甲始祖郝真,下又分为四房,郝维明所在的四房最为繁盛。始祖郝昀,郝昀传志業,志業传朝辅,朝辅传汝珵,汝珵传郝昂,郝昂传重現,郝重現为始于明末清初时人,传思德,思德传郝明,郝明传廷文,郝廷文传郝鍠,郝鍠传雲路,郝雲路生四子;中璣、中球、中理、中琅。分四房,中璣一支世居故里,中球一支清道光时寓居黑河,三支中理在清咸丰时就外出经商,在沈阳经营丝线業,民国以后也就寓居于沈阳。这样,廷文之兄廷佐一支和中球一支全部走出了掖县平仲故里柳行村,以致无人在焉。郝维明出于中理一支。郝中理生二子;郝楨、郝棟。郝楨为郝维明的祖父,郝楨生于嘉庆二十五年,卒于光绪二十六年,娶妣元配周氏生四女,晚年又娶侧室張氏生四子一女,子即學舜、學善、學彦、學純。郝學舜四十九岁卒于珲春县,郝學善娶原氏无子,以弟郝學純之子郝维新为后,郝學彦娶鄒氏有女无子,亦以弟郝學純之子郝维明出嗣兼祧。郝學純为郝维明生身之父。至此,虽舜、善、彦三支绝嗣,仅存郝學純一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正处于高潮,在捻军进攻山东前,郝楨与父亲郝中理避难于吉林珲春县,郝中理卒,郝楨独自逃往海参崴,郝棟则随着族人逃到了青岛时,被捻军掳去下落不明,郝楨到丝线店學习生意。太平天国和捻军被清廷扑灭后,郝楨返回故里,习儒業。郝楨一生基本上以教书为業,曾在沈阳、天津、北京几处设馆授徒,从学者数百计。郝學舜到沈阳丝线店学习生意,郝學善为调丝工人,郝學彦则至中华通古斋任支店经理,郝學彦极爱书性喜钞書,自秦汉迄于清代文集钞有数册。郝维明自幼过继給其伯父郝學彦,并继承了伯父这一传统。民国二十年郝學彦从吉林解馆归故里,就此不复出,直至去世。郝维明少时便从其伯父郝學彦身边学試帖、古文、古诗、四书五经、九章算术,兼及诸史百子,郝维明后来就说他之所以有所成就皆是幼年受教于伯父。郝學純初娶趙氏生二女一子,繼娶張氏生二子一女。張氏有贤行,郝學純大多时间在外经商,她主持家务之余,教导兒女读书识字。郝维明兄弟三人颇受其母亲的影响。
作者:124.131.111.* 发表时间:2014-02-09 19:11:37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