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HAO  

03-09

221916次

4人

5个

100个

1234人

117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郝 懿 行 传

郝 懿 行 传
郝庆光 牟翠玲
郝懿行,山东栖霞城里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二(1757)年七月初六日,字恂九,一字寻韭,号兰皋。著名经学家、 训诂学家。任江南司户部主事,嘉庆四年进士。祖籍山西太原,后由襄阳府枣阳县迁居直隶枣强县,又徙居山东莱州府。栖霞一世祖郝明远于明洪武三年由莱州府徙居栖霞县金山之仙广里。其故居在县城南隅,位于旧县衙大门约三十米处,占地三亩,旧称南郝宅。有太房、客厅、晒书堂、双莲书屋等。前后五排房屋,组成四进院,有以内过道和外长巷贯通前后,构成五合一院,共41间。后嗣多英哲。四世祖郝经以廪膳生开栖霞郝氏优学仕进之嚆矢。五世祖郝如金,贡生,任山西太原府忻州同知,六世祖郝源邑庠生,礼部儒官;郝洁,万历五年进士,任安徽蒙城、广东海宁知县;七世祖郝守栻,贡生,任直隶无极县知县;八世祖郝晋,崇祯元年进士,任兵刑两部左右侍郎。家业固豪富,自其祖父郝光宏始,家道中落。其父郝培元,字万资,号梅葊,两举优行,贡生,候选训导,有著作《梅叟閒评》传世。郝懿行姊妹五人,兄弟三人,郝懿行居长,弟懿林、懿徽(殇)。
郝懿行七岁入家塾,日读《论语》、《孟子》数行。恂恂谦退,讷若不出口,然自守廉介,不轻与人晋接。遇非素知音者,相对竟日无一语。迨谈论经义,则喋喋忘倦。出身书香门第,幼受熏陶,别无他嗜,惟孜孜好学,受教于济宁孝廉李承琏后,心醉六经,寒暑不辍。有钱即买书,以书悦目;路行读书,头触树干而不自。尝自勖云:少年居家,以读书为孝爱;出仕做官,以读书为忠勤,修身以读书为卓德,立名以读书为奇勋。乾隆四十年(1776)入邑庠,四十二年,娶上林村林中立女为妻(五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亡),四十三年廪生,受知于学使赵鹿泉,人称为“栖霞四杰”之一。五十一年秋,决科大课,拔郝懿行第一,为齐鲁之冠,以优贡生入太学。次年春,因连姻故,与福山河北村王照圆共师于福山名儒王古邨。七月八日,秉父梅葊之命,搜集先八世祖郝晋诗文兼拓墨刻石,辑成《丸啸斋集》,并作《丸啸斋集序》、《重装墨刻序》,书中尽述郝晋为政生平和退居山村后“一觴一咏,”“雅喜林泉,不辞翰墨,”“笔力清遒,丰骨高峻”的晚年生活和诗文书法成就。同年冬,与王照圆完婚。新婚良夜月明,夫妇以诗唱和。夫人口拈四题,限酒热诗成。郝懿行有《却扇诗》云:“二十五年谐凤卜,八千余里壮鹏图。灯前滉漾窥粧镜,切莫低声喚老奴。”王照圆有诗云:“千里良缘彩线牵,三冬榖旦结团圆。挑灯最喜亲风雅,先说周南第一篇。”后又作《 关关雎鸠》、《河鲤登龙门》、《邦家之光》、《飞鸿响远音》、《花烛词》等多首。
乾隆五十三年七月初,赴济南乡试,中举人。夫人作《戊申秋试寄兰皋》诗:“小试文场久擅名,矮庐一室信经营。案头挥笔风添势,夜半构思月助明。花结锦**易懒,云飞露白马登程。如君折得蟾宫桂,自尔高山听鹿鸣”,以励其夫。嘉庆四年春,至京都寓山左会馆,应礼部试中进士,任户部江南司主事。是年六月,家中莲开并蒂,父亲请历下杨受廷作画《并蒂莲》,并题诗于侧曰:“莲并蒂,古称祥,今观之,何弗臧!有令子,闻于邦,储凤毛,卜寖昌,以娱老,且寿康,双莲室,足徜徉。”遂后郝懿行根据父亲的遗愿,将故居的书房亲题匾额命名为《双莲书屋》,十月四日并作《双莲华记》。同年十月,王照圆赴京。嘉庆五年十一月初八日,其父郝培元仙逝,郝懿行与王照圆归里服丧。守丧期间,郝懿行游览栖霞古迹名山,作《游方山记》、《柳夼蓭记》。及游太虚宫,作《铁树篇》等。嘉庆七年春为王古邨作《壸海生诗草叙》。嘉庆八年夏,服阕进京就农部职,寓于晒书精舍。始撰《山海经笺疏》,夫人撰《列仙传校正》,所用《道藏》资料需到白云观藏经处借阅。但按当时规定,藏经之阁王照圆不得登临,郝懿行助之。郝懿行于梅华书屋西小园乱石中获色深绿、金星满体的奇石,相砚名家刘大木谓其盖鼍矶之异者,镌为两砚,一砚名绿蛙,一砚名碧叶,郝懿行作《砚影叙》以记之。
清乾隆、嘉庆年间,大兴文字狱,禁锢百姓思想,又提倡整理考订古典文献,转移人们反清斗争的目标。因此在文化界,读书治学大都脱离现实,而埋头于古书古学,并逐渐形成对经书古义的考据之风,这种学风史称“乾嘉学派”。在考据风气的影响下,郝懿行也偏爱训诂,喜读《三仓》、《尔雅》等文字训诂方面的书籍。嘉庆十三年(1809),始撰《尔雅义疏》,常与王念孙、阮元、孙星衍、王引之、马瑞辰等学者共行研榷。二十一年(1817),移居海岱门东之齐鲁会馆。投老残年,官情久淡,郎署二十余年未迁一官,因官俸微薄,孔兄交绝,童仆不具,庭院蓬蒿常满,贫病交集,典衣购书,曾将一日三餐减为两餐。为医贫,遂设馆授徒,但因生徒寥寥,窘况难转。即便如此,仍不改初衷,奋发著书立说,“漏下四鼓者四十年”。
郝懿行刊出著作共计近四百卷,现存家刻板1994块。其著作有《诗经拾遗》、《宝训》(八卷)、《汲冢周书辑要》(一卷)、《易说》(十二卷)、《诗问》(七卷,与王照圆合著)、《诗说》(二卷)、《书说》(二卷)、《礼记笺》(四十九卷)、《读书记》(八卷)、《春秋说略》(十二卷)、《春秋比》(二卷)、《山海经笺疏》(十八卷,附图讃一卷、订譌一卷)、《竹书纪年校正》(十四卷,附竹书记年通考)、《证俗文》(十九卷)、《补宋书刑罚志》(一卷)、《补宋书食货志》(一卷)、《宋琐语》、《晋宋书故》(一卷)、《尔雅义疏》(十九卷) 、《海错》、《燕子春秋》、《蜂衙小记》、《颜氏家训校记》、《晒书堂诗钞》(二卷)、《晒书堂诗馀》、《晒书堂文集》(十二卷)、《晒书堂外集》(二卷)、《晒书堂别集》(一卷)、《晒书堂笔记》(二卷)、《晒书堂笔録》(六卷)、《晒书堂时文》、《晒书堂试帖》、《晒书堂和鸣集》(与王照圆合著)。未刊者:《说文广诂》、《大戴礼记校正》(十三卷)、《韩诗外传校正》(十卷)、《淮南子校正》(二十一卷)、《前汉书校正》、《后汉书校正》、《文心雕龙补注》(十卷)、《说苑校正》(二十卷)、《新序校正》(十卷)、《盐铁论校正》(十二卷)、《世说新语校正》、《穆天子传补注》、《小尔雅补注》、《急就篇校正》、《风俗通义校正》(四卷)、《昭明文选校正》(六十卷)、《广韵校正》、《玉篇校正》、《水经注校正》、《九经古义校正》、《风星正源增补》、《古文考证》、《汉纪摘考》、《偷閒集》、《鑑略》、《晋文钞》、《游文小史》等。
郝懿行瘁尽心力之作是《尔雅义疏》。《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训诂书,汉人旧注失传,只存晋郭璞注本。宋代邢昺依郭本作疏,学者奉为圭臬,然于古字古言,未能融会贯通。后有邵晋涵《尔雅正义》,但邵书于“声音训诂之原,尚多壅阂,故鲜发明”,于草木虫鱼,“尤多影响。”为补邢、邵书之失,郝懿行用“因声求义”、“音通义近”之法,对此书穷源竟委,博及群书,凡古今一字之异,一义之偏,无不搜罗,分别是非,经十二年之功,著成《尔雅义疏》。原书名为《尔雅略义》,因初著之时,欲以简略成书,后购得阮氏《经籍纂诂》,足资采猎,遂扩为《义疏》。郝懿行重声音文字,主张以声音训诂,简明通假现象,究明本字。对无固定书写形式的联绵词,亦能据音系联,并能将古音和谐声结合起来,论说词义,探寻语源。《尔雅义疏》最突出的特点与贡献在于名物的训诂。《尔雅》所录物种繁多,故郝氏于名物训释特详,尤重目验与实证,“田居多年,遇草木虫鱼有弗知者,必询其名,详查其形,考之古书以徵其然否。今兹疏中,其异于旧读者,皆经目验,非凭胸臆”(胡培翬《郝氏墓表》),故《辞海》称其“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尔雅义疏》其疏证草木虫鱼之详确,胜过以往诸家,1980年版的《辞海》中引用《尔雅义疏》注释条目甚多。
《尔雅义疏》初由高邮王念孙通订,正其声音,削除芜累。道光六年,由仪征阮元为之刊行,收入《皇清经解》丛书中。道光三十年,沔阳陆迠瀛据此本雕刻单行,以上为删本。咸丰六年,聊城杨以增据钱塘严氏所钞足本重刊,又经仁和胡珽补刊而成;同治四年,郝懿行孙郝联荪、郝联薇以杨氏足本校勘后编入《郝氏遗书》;光绪十二年,湖北官书局又据郝氏家刻本重刊,民国二十五年上海中华书局复收入《四部摘要》并于1982年11月出版。《尔雅义疏》版本共六种,分出两源,其中陆迠瀛木犀香馆刊本,经清代著名学者陈奐、李慈铭校订,刊刻之误多所厘正,为众本中学术价值较高者。1992年由孔子文化大全编辑部编辑、山东友谊书社等出版。另有代表作《春秋说略》,历时二十载,三易其稿,把历代学者对《春秋》一书的分歧意见详加评析,逐一澄清。郝懿行自许“不失毫厘”,为“不刊之作”。《四库全书》总篆纪昀说“吾见历代论《春秋》者无虑百数十家,唯兹划尽千秋藤葛”;至于《山海经笺疏》,郝懿行在前人的基础上,广征博引,正名辨物,刊正疏谬,进一步从音韵训诂方面作了不少补正,他的补正超过了当代吴任臣的《山海经广注》和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等书,被称为“实事求是之学”。阮元评价说:“吴氏广注,征引虽博,失之芜杂。毕沅校本,订正文字,尚多疏略。惟懿行精而不凿,博而不滥。”清人张之洞在他指导治学门径的《书目答问》一书中,举《山海经》读本,也首列《山海经笺疏》,次列《山海经新校正》,并特别指出:“郝胜于毕”。
郝懿行的杰出学术成就,一靠自己苦研,二赖其夫人王照圆毕力相助。王照圆,乾隆二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出生,福山县河北村王锡玮之女,六岁而孤。初名瑞玉,字照圆,后因梦改字为名曰照圆,字瑞玉,号婉佺。其母林氏,为栖霞县望族,幼知书,居家有度。王照圆十岁时,即读父书,教以《孝经》、《内则》。是年秋夜雨后,照圆与诸女伴戏于月下,即作出“海上一轮月,乾坤通徹明,兔宫桂花满,先照玉堂中”的佳句,被视为才女。十二岁,母授毛诗,令背诵,常至夜分。自知励志,博览群书。常以“平生要做校书女,不负乌衣巷里人”自励自勉,著书不已。与郝懿行成婚后,志同道合,如师如友,常与之以诗对答,后被辑成《诗问》(七卷)。其母尝曰:“昔班氏注《列女传》,今其书亡,如能补为之注,是余所望于汝也”。王照圆遂遵母嘱,作补注八卷之多。在学术研究著作过程中,两人常焚香对坐,析疑辩难,参正异同得失。郝懿行养病停止著作《尔雅义疏》期间,仍披卷颂吟,写出晋、宋等书札记,夫人为之抄录整理成帙。书成,夫人又为《晋宋书故》作跋,述下丈夫数年来因病而废撰,犹复缘闲订史,以及自己相助情况。此跋在当时传为佳话,有人将它与历史上李清照为丈夫赵明诚的《金石录》作序相媲美,只是与李清照在“嫠居乱后者不同”(李慈铭手校《晋宋书故》)。《尔雅义疏》成,内“间取照圆说”(《清史稿》卷482页)。夫人认为朱熹所注《诗经》亦不完善,遂重注《诗经》。连著名学者马元伯著《毛诗传笺通释》都引用王照圆《葩经小记》文字,可见其见解之深,学识之博。夫人已刊著作共计20卷:《烈女传补注》八卷、《叙录》一卷、《校正》一卷,《列仙传校正》二卷、《列仙讃》一卷,《葩经小记》,《梦书》一卷,《晒书堂闺中文存》一卷,《家人祭财神率尔有作》(诗十首,附在和鸣集后),另有《婉佺诗草》、《诗经小记》,与郝懿行合著有《诗问》、《和鸣集》等。
王照圆为人贤达。寓居京都后,王照圆在与著名学者交往中,倍受尊重。臧庸慕王照圆之名,曾以《孝节録》丐序于王,夫人应其请,且作一首《读孝节録》诗,臧庸叹称:此诗“性情真挚,文辞高旷,得六朝文法,书法亦遒劲,唐人欧、禇遗范也”。臧庸在为王照圆撰《列女传补注序》中云:“岁庚午,庸再游学京师,一时师友之盛,日以经史古义相研究,时有父子著述,一家两先生,王石渠观察暨令嗣曼卿学士也;有夫妇著述,一家两先生者,郝兰皋户部暨德配王婉佺安人也。故清代乾嘉时期,学术界有”高邮王父子,栖霞郝夫妇“之誉(《清史稿•郝懿行传》)。著名经学家尚书阮元之斋原名“续古斋”,后王照圆为阮元母子题诗中有“齐名积古从公定,室有藏书是母留”句,阮元遂将斋名由“续古斋”改为“积古斋”。
郝懿行著作,生前未刊行,至其孙郝联薇始不遗余力地一一付梓。光绪七年十二月,经顺天府尹游百川代奏进呈郝懿行所著《春秋说略》、《春秋比》、《尔雅义疏》、《山海经笺疏》,上谕:“前据顺天府尹游百川呈进,已故户部主事郝懿行所著书四种,当交南书房翰林阅看,据称郝懿行学问渊博,经书湛深。嘉庆年间海内推重所著《春秋比》、《春秋说略》、《尔雅义疏》、《山海经笺疏》各书精博邃密,足资考证,所进之书,即著留览。钦此。”光绪八年十二月,顺天府兼尹堂毕道远、尹堂周家楣代奏、进呈郝懿行所著《易说》、《书说》、《郑氏礼记笺》并王照圆所著《诗说》、《诗问》、《列女传补注》、《女録》、《女校》,上谕:“前据顺天府府尹游百川呈进,已故主事郝懿行所著《春秋比》等书,有旨留览,兹复据兼管顺天府府尹毕道远等,续进郝懿行及其妻王照圆所著各书,当交南书房翰林阅看,据称郝懿行颛意纂述,阐明古义,其妻王照圆博涉经史,疏解精严等语。郝懿行所著《易说》、《书说》、《郑氏礼记笺》,王照圆所著《诗说》、《诗问》、《列女传补注》,均著留览。钦此。”
郝懿行生前曾作诗句曰:“书田留与子孙耕”。其孙郝联薇实现了郝懿行的愿望,作诗云:“故人来者两茫然,岂有偏私故变迁。只为祖庭多著述,忍听心血一生湮”;“当今天子重儒生,一再留观感圣明,我祖居然游艺苑,老农老圃宁齐名”;“不置田园刊祖书,关心亲族笑吾愚。岂知板籍传家远,胜遗膏腴万顷馀”。斯言肺腑,其理良是。郝懿行用尽毕生心血著述,由此而彪炳史册。
道光五年二月初六日郝懿行卒于京邸,享天年70岁,四月,其子云鹄扶柩归里。五月之望,举葬于金钩山茔 。墓地位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七里庄东北之金钩山腰。墓以自然石块砌成,为土坑竖穴,葬事简陋,但古风扑扑,每年均有文人学者前来凭吊,这里松翠果香,雅致肃穆,前望白洋河,细浪潺潺,岸柳垂丝。郝懿行除有丰富的著述,家徒四壁,王夫人无皇録,无居业,为夫运柩举葬且乏其用。郝懿行之同窗、乡友,著名学者牟庭其《郝君兰皋墓志铭》中慨叹道:“古人云:金满籝,不如遗一经;今日抱书编,不如一囊钱。平生但信古人言,哭死方知事不然。不可生无书,那可死无钱。呜呼!古人一瞑百不见,长使今人泪如霰。” 1978年10月30日,栖霞县革命委员会将郝懿行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4月17日烟台市人民*政*府*为郝懿行竖墓碑,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郝懿行逝世后,王照圆归里,乃深居简出,专意整理丈夫遗著,以期彰显于世。咸丰元年(1851)正月初十日溘逝家中,享年89岁。牟庭褒之曰:郝王“夫妇同学,久官益贫,然富于著述,其书满家,海内禀仰,尊为经师,此孺人平生所愿望者也”(《林儒人家传》)。《辞海》称她“长于训诂,亦擅文学”。
郝懿行与林夫人举二女一子,长女桂,次女英(殇),子毓麟(殇);与王夫人生三子一女,长子寿恩(殇)、次子文虎(殇)、三子云鹄,女幼兰(殇)。有孙七,曰联荪、联葵(殇)、联薇、联茹、联蕙、联芬(出嗣)、联芝(殇)。联荪,字向荣,号伯楷,附贡生,保举训导候选;联薇,字小翔,号近垣,以布衣投效军营著劳绩保荐知县,后擢顺天府东路同知、升涿州知州。


作者:郝运江   回复:10   发表时间:2014-02-10 14:00:33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郝 懿 行 传

郝懿行
郝懿行(1755-1823)字恂九,号兰皋,清山东栖霞人。嘉庆进士,授户部主事,补江南司主事。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二十五年,补江南司主事。懿行性沉默,呐若不出口,然谈经则喋喋忘倦。所居四壁萧然,庭院蓬蒿常满,懿行处之泰然。妻王照园,亦博涉经史,当时著书家,有“高邮王父子,栖霞郝夫妇”之目。懿行著作,有文集十二卷,笔录六卷,《证俗文》十八卷,《蜂衙小纪》、《燕子春秋》、《海错》各一卷,《宋锁语》一卷,《实训》一卷,《尔雅义疏》十八卷,《春秋说略》十二卷,《山海经笺疏》十八卷,《易说》十二卷,《郑氏礼记笺》四十九卷……等二十余种,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目录
1 介绍
2 经历
3 作品
4 影响
5 评价
1 介绍
2 经历
3 作品
4 影响
5 评价
1 介绍 编辑本段
  
  郝懿行沉默,呐若不出口,然谈经则喋喋忘倦。所居四壁萧然,庭院蓬蒿常满,懿行处之泰然。妻王照园,亦博涉经史,当时著书家,有“高邮王父子,栖霞郝夫妇”之目。郝懿行著作,有文集十二卷,笔录六卷,《证俗文》十八卷,<蜂衙小纪>、<燕子春秋>、<海错>各一卷,<宋锁语>一卷,《实训》一卷,《尔雅义疏》十八卷,《春秋说略》十二卷,《山海经笺疏》十八卷,《易说》十二卷,《郑氏礼记笺》四十九卷……等二十余种,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郝懿行一生治学,著作甚丰,计有三十余种之多,均收在《郝氏遗书》里,流行于世。其心力尤瘁于《尔雅义疏》一书,用时最久,曾数易其稿,直至临终前才完成。这本书"训诂同异名物,疑似意义,详加辩论,疏通证明",造诣很深,是他的代表作。<春秋说略>也很著名,把历代学者对《春秋》一书的分歧意见详加评析,逐一澄清,是汉学研究的力作。
  当时著名的学者,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纪昀曾说它"划尽千秋藤葛",可见功力之深。其次,还有他在病中读沈约《宋书》的笔记著作<宋琐语>,也为时人所推重。<宝训>、《蜂衙小记》、《燕子春秋》、《海错》,是郝懿行写的四部自然科学方面的书,虽多属"闲涉物情"之作,亦奇趣盎然,使人多所领悟。唯《宝训》是一部农书,共分八卷,"农语为首",详细的记载和探究了种田的学问。
  
  清廷学者牟庭曾为之作序,并给予很高评价。郝在书的《序言》里引用孔子"吾不如老农"的话提醒朝廷重视农业,规劝那些认为"农非吾事"的人要关心农事。作为一个封建官吏,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郝懿行的夫人王照圆,也是位能著书立说的才女。王照圆字婉佺,山东福山人。聪明过人,博涉群书。她既是郝生活上的伴侣,又是其学问上的诤友。与郝评经论史,遇观点相抵牾时,每常争论竟日。 有"高邮王父子"(王念孙与子王引之),"栖霞郝夫妇"之称,她的著作也不少,有<列女传补注>、《列仙传校注》、<梦书>、<婉佺诗草>、<闺中文存>等。当时学者武进臧庸为《列女传补注》作的序中说:"诠释名理,词简义洽;校正文字,精确不磨,贯穿经传,尤多心得。"郝懿行虽中过进士,但宦途不显,以户部主事这样一小京官终其身。著述虽多,身后却很凄凉。牟庭为他写的<墓志铭>里说,郝懿行"死后无钱举葬,夫人欲归原籍不能,羁留京邸,不知所依",境况凄苦如此。故其铭多激愤之辞,曰:"古云金满籝,不如遗一经;今日报书编,不如一囊钱。半生信古人言,哭死方知事不然。不可生无书,那可死无钱。古人一瞑百不见,长使今人泪如霰。"
2 经历  
  郝懿行从小刻苦好学,早有文名,十九岁入县学读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受到提学使赵鹿泉的赞赏。 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郝懿行以优秀的成绩,被推荐保送入国子监学习。这时的清朝统治者,一面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统治,一面又提倡整理考订古典文献,转移人们反清斗争的目标。因此在文化界,读书治学大都脱离现实,而埋头于古书古学,并逐渐形成对经书古义的考据学风,这种学风到乾隆、嘉庆时期最为兴盛,历史上称为“乾嘉学派”。在考据风气的影响下,郝懿行也偏爱训诂,喜欢阅读<三仓><尔雅>等文字训诂方面的书籍。
  郝懿行后来能成为为时人所推崇的经学家,客观环境对他有很大的影响。郝懿行无意功名利禄。乾隆五十三年开“恩科”,他参加了山东的“乡试”,考取了举人,却没有再继续考进士。直到十年以后,他才又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没有想到竟考中了。中了进士,按说就可以做官了。可是在当时官僚队伍已非常臃肿的情况下,考试合格后的郝懿行却无缺可补,只好做了个在户部挂名的“额外主事”。郝懿行一生的信条是“自守廉介”,避开腐败的官场,这也正好符合他的夙愿。
  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年已六十六岁的郝懿行奉旨补缺,任户部江南司主事,三年以后就病故了。
3 作品
  
  有文集十二卷,笔录六卷
  <证俗文>十八卷
  《蜂衙小纪》、《燕子春秋》、《海错》各一卷
  《宋锁语》一卷
  《实训》一卷
  《尔雅义疏》十八卷
  <春秋说略>十二卷
  <山海经笺疏>十八卷
  <易说>十二卷
  <郑氏礼记笺>四十九卷……等二十余种,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4 影响
  
  据<清史列传>记载,郝懿行为人廉政自守,朴讷少言,非素知老友,常相对终日不发一语;若遇同好,谈经论义,则喋喋终日不倦。住宅简陋,生活俭朴,把一生精力耗于研读和著述中。"得来俸钱,辄以买书","展篇执笔,恒自深夜过四更"。他的夫人王照圆说他:"兰皋君子,考订篇籍,日月浸寻,著作等身。" 郝懿行为人谦逊和蔼,但却不愿多与人交往。他所遵循的又一个信条是“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所以他平时总是显得沉默寡言,若遇亲戚故旧来访,他陪伴座饮,有时半天竟无一句话,当然也有例外,如果谈论起经学来,他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谈个没完。郝懿行“性嗜学”,最喜欢读书。郝家原是个文人世家,藏有万卷古书。郝懿行做官后所得俸钱,也全用来买书。他一生履行这样四句话:在家,以读书为孝爱;做官,以读书为忠勤,修身,以读书为卓德;立名,以读书为奇勋。所以,平时总是手不释卷,即便出门,也不忘记带书。有一次外出,路上光顾读书,竟忘记了看路,头一下子碰到了树干上。他不仅酷爱读书,更勤于著述。每天读书写作总是到半夜,几十年如一日。
  
  郝懿行一生的著作很多,有《尔雅义疏》《春秋说略》、《易说》《书说》、<诗说>《郑氏礼记笺》、《诗经拾遗》、《汲冢周书辑要》《竹书纪年校正》《苟子补注》、《山海经笺蔬》《宋琐语》《晋宋书故》《宝训》以及《蜂衙小纪》、晒书堂《笔录》《笔记》、《诗文集》等,已刊和未刊者合起来约有六十多种。他和妻子王照圆时常“以诗答问”,天长日久,积累起来,竟成《诗问》七卷。王照囱也很有文才,涉猎经史,自著有《列女传补注》、《列仙传校正》、《晒书堂闺中文存》等书。当时文坛上把郝懿行夫妇和江苏高邮有名的经学世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相提并论,有“高邮王父子,栖霞郝夫妇”的说法。 郝懿行学问渊博,治学严谨,造诣最深的是经学。郝懿行的代表作是《尔雅义疏》《尔雅》是我国古代解释语辞和名物术语的一部训诂专书,成书于汉代,唐代列为经典之一。由于它的说解过于简略,很难让人掌握每个词的具体意义,从东汉至清代,有不少注疏家为它作注。在郝懿行稍前,就有著名经学家邵晋涵撰<尔雅正义>。但是郝懿行认为,邵晋涵的<尔雅正义>,虽然搜集资料较广,可是在音韵、训诂方面还有许多地方讲不通,也没有多少新的创见。因此,郝懿行立志对《尔雅》作进一步的疏解,不仅能明其然,更要明其所以然。
  郝懿行本人“精训诂”,长于音韵,郝懿行曾在乡下居住过多年,早就留心草木虫鱼等各种动植物,作过详细的考察研究。每当他遇有疑难问题,总是细心地询问当地老农和知情的人,回家后再翻检书籍,一一对照。郝懿行把这些多年的调查研究用于《尔雅》的注疏。同时,郝懿行还经常和妻子以及好友进行商讨,注疏中的许多见解就是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尔雅》注疏草稿写成以后,曾反复修改,数易其稿,直到晚年才最后修订定稿,这就使《尔雅义疏》超过了以往各家注疏。书成以后,王念孙特意校点了全书,并把书交给当时著名的经学家、校勘学家阮元刊刻行世。

作者:郝运江   发表时间:2014-02-10 16:17:07

[回复] 回复郝 懿 行 传

5 评价
  
  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也是为时人所推重的一部书。《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秦汉两代陆续有所增删;内容主要是记述各地的山川、道里、部族,物产、祭祀以及原始风俗等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和史地文献资料,自东汉以来有不少注家为这部书作注。郝懿行在前人的基础上,广征博引,正名辨物,刊正疏谬,进一步从音韵训诂方面作了不少补正,郝懿行的补正超过了当代吴任臣的<山海经广注>和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等书,被称为“实事求是之学”。 阮元评价说:“吴氏广注,征引虽博,失之芜杂。毕沅校本,订正文字,尚多疏略。惟懿行精而不凿,博而不滥。”清人张之洞在郝懿行指导治学门径的<书目答问>一书中,举<山海经>读本,也首列《山海经笺疏》,次列《山海经新校正》,并特别指出:“郝胜于毕。”郝懿行生前,家道虽然不算贫穷,但生活却很清苦,史书记载说郝懿行“所居四壁萧然,庭院蓬蒿常满,僮仆不备,懿行处之晏如。”这在当时的士大夫中是很少见的。郝懿行在整理我国古典文化方面作出了卓越的成绩。郝懿行的著作“精博邃密,足资考证”,是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财富。郝懿行把毕生精力贡献于祖国文化事业,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郝庆光:荡尽家产修家谱


在栖霞,提起郝庆光,很多人都摇头表示不理解。曾经首屈一指的富裕户却停下了所有的买卖,痴心一片投入到家谱的编纂中。
郝庆光家住栖霞市翠屏街道办事处,这是一个简陋的四合院,除了一间自己居住和楼上一间办公室外,其余的全都租给了别人。
&nbs

p;现年46岁的郝庆光,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藏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的第五代孙。在二十世纪末期,他搞过交通运输、食品加工等生意,几年时间就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户。然而,正当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2000年秋天,他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吃惊的决定:放弃所有的生意,编纂一本《栖霞郝氏总谱》。
当时很多人对郝庆光的行为不理解,放弃这么好的生意不做,去编纂什么家谱,这不是傻吗?但郝庆光有他的想法。原来,郝姓是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莱州府徙居栖霞的,已有630多年的历史。其间出过许多名人。郝氏家族作为栖霞四大望族之一,630多年来,流传下来的只有几本支谱,却始终没有一本总谱。郝庆光从家里找出了父亲留下来的一本光绪十一年的木刻版《栖霞县郝氏晒书堂支谱》,精心研究,反复推敲,续修他这一族的支谱。经过夜以继日地工作,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本族支谱就整理完成。
栖霞境内有郝氏家族居住的村庄就达50多个,涉及到数万人,可以料想,要编纂这样一本家谱何其艰难。为了调查和搜集有关资料,郝庆光愣是靠着一辆摩托车跑遍了所有村庄。每到一个村庄,他都要认真寻访每户郝姓人家,上至去世的老人,下至刚出生的孩子,一个都不漏掉。2003年的一个冬天,气温达到零下10度,郝庆光去桃村一带调查资料时,突遇大雪,由于没有公交车,郝庆光步行30多里地,硬是从亭口镇走到臧家庄镇才搭上了车,等他返回家时全身已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
6年来,郝庆光停了所有的生意,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了修家谱上。去年秋天,女儿考上了大学,可是家里却怎么也拿不出那1万多元的学杂费,只得东奔西跑向亲戚朋友去借。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郝庆光的妻子牟翠玲仍无怨无悔地支持他。6年来,牟翠玲也积极参与到郝氏家谱的修订中,在已经完成的初稿中,大部分都是牟翠玲校对的。
如今经过6次反复修改,3次打印,100多万字的文稿已经完成。
本报记者刘雪霞
郝懿行简介:郝懿行(一七五七年至一八二五年),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清嘉庆年间进士,著名学者。郝懿行一生治学,计有三十余种著作,均收在《郝氏遗书》里流行于世。其代表作《尔雅义疏》,是其用尽毕生的经历,直至临终前才完成的巨著。《春秋战略》也很著名,曾被当时著名学者、四库书馆总纂管纪昀评价为“划尽千秋藤葛”,可见功力之深。

作者:郝运江   发表时间:2014-02-10 16:17:59

[回复] 回复郝 懿 行 传

郝懿行

不可生无书,那可死无钱

  “高邮王父子,栖霞郝夫妻。”这句话在乾嘉时期的学者中广泛流传,说的便是当时著名的训诂学家高邮的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和栖霞的郝懿行、王照圆夫妻。在训诂治学方面,王照圆与丈夫志同道合、同心专研,时人将二人并称,实乃名实相副。
  郝懿行(1757-1825年),字恂九,一字寻韭,号兰皋,山东栖霞人,清代经学家、训诂学家,其撰写的《春秋说略》曾被负责编修四库全书的纪晓岚称赞为“划尽千秋藤葛”。郝懿行一生著述颇多,《尔雅义疏》的名作备受后世推崇。
  望族始于名士,文学成于大家。郝、牟、林、李被并称为栖霞四大望族,名士众多。出生于书香门第的郝懿行从小就表现出了对于读书治学的浓厚兴趣,而家中严父郝培元也欣喜地发现了这一点,他在《梅叟闲评》中记叙下了儿子郝懿行当时的表现:“大儿懿行颇与书近,余不欲辍其功,故事无大小皆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郝懿行的学业也愈加精进。“丙午决科大课,拔君第一,为齐鲁冠”;“以优生贡入太学,于时年三十岁”;后来又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科试中举,嘉庆四年(1799年)考中进士。
  王照圆(1763-1851),生于福山县。王氏家族也是当地的望族,王照圆从小便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她“生而慧颖”,于是“十岁通孝经、内则”,“十二通毛诗,长渊博,擅著述才。”在《和鸣集》中有一首王照圆当时所作的绝句:“海上一轮月,乾坤通彻明。月宫桂花满,先照玉堂中。”
  《和鸣集》便是郝懿行、王照圆夫妇日后将平时唱和的诗文汇集而成。在新婚之夜,平时“讷若不出口”以及“遇非素知音,相对竟日无一语”(《清史列传》所云)的郝懿行也灯下赋诗,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而王照圆也十分高兴,她在诗中说道:“千里良缘彩线牵,三冬谷旦结团圆。挑灯最喜亲风雅,先说《周南》第一篇。”《周南》第一篇指的便是《关雎》,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形容的真是恰如其分。
  郝懿行早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便考中举人,但他却没有参加来年在北京的会试,而是专心治学。等到十年之后的嘉庆四年(1799年),郝懿行才赶赴京城,参加科考,结果高中进士。此时,在栖霞家中的书屋里,一枝莲花突然并蒂而开,远近多来观者。王照圆即将消息写进家书告知丈夫,千里之外的郝懿行读信之后也十分高兴,写了一篇《双莲华记》记叙此事。当时郝懿行的父亲培元公尚健在,他请人描绘双莲,事后郝懿行为了尊重父亲的遗愿,将书房命名为“双莲书屋”,并亲自题写了匾额。双莲书屋自此得名。
  考中进士的郝懿行被授予官户部额外主事的官职,这是个“有缺才补”的闲职。而淡薄名利的郝懿行也并不在意,只是和妻子王照圆举岸齐眉,一起专心治学。郝家原本家境颇丰,但是从郝懿行的祖父一辈开始,累叶长厚、不疑人欺,家帮丰富,由此而贫。在户部闲职上的京官郝懿行的俸禄也并不丰厚,他也并无他嗜,惟孜孜求学,得俸钱辄以买书,所谓“家中四壁徒然,庭院蓬蒿常满”,但郝懿行安贫乐道,处之淡然,妻子王照圆也和他相濡以沫。
  担任闲职二十多年后,在嘉庆二十五年,已经六十多岁的郝懿行终于奉旨补缺,出任户部江南司主事,此时的他已经“皤皤老矣”。然而不过数年,道光五年(1825年),虚龄六十九岁的郝懿行便在北京去世。据记载,郝懿行在辞世后遇到了一个如同明代清官海瑞那样的“尴尬”:身边剩下的钱竟不够丧葬。妻子王照圆和儿子郝云鹄几番周折之下才扶柩放回栖霞故乡安葬。生有书,死无钱,确是郝懿行一生的真实写照。
  “只因为祖庭多著述,忍听心血一时湮?”这句诗文是郝懿行夫妻的孙子郝联薇在将祖父母书籍整理刊印期间的心情感慨。郝懿行一生著述颇多,所著既有《尔雅义疏》、《山海经笺疏》、《易说》、《书说》、《竹书纪年校正》等训诂名作,也有《蜂衙小记》、《燕子春秋》等描述自然科学的名篇。郝懿行病逝后,其著述大多被收入《郝氏遗书》,由其夫人王照圆整理成集,后由郝联薇加以刊印,传之后世。
  今年年初,看着从2000年开始编修的《山东栖霞郝氏总谱》的样稿终于审定,只待付梓,郝懿行第五代孙51岁的郝庆光顿感释然,默默念道:“今年距离郝氏迁来栖霞已有641个年头。”
  一介农夫,踏访五十村落;十年编纂,修成百万谱书,想必如今的郝庆光在不顾家财耗尽而一心编修《山东栖霞郝氏总谱》的时候,心中所怀也是如此感想吧。据了解,郝庆光已于2011年5月18日正式向烟台市*政*府*、栖霞市*政*府*递交了“建郝懿行纪念馆建议”。


作者:郝运江   发表时间:2014-02-10 16:19:34

[回复] 回复郝 懿 行 传

家风传承 郝懿行与栖霞郝氏

一心求学,踏访五十村落;十年编纂,修成百万字谱书。在今年年初,从2000年开始编修的《山东栖霞郝氏总谱》的样稿终于审定,只待付梓。在历史上,自从郝氏移居栖霞以来,一直没有一个完整的家族总谱,以至于乾嘉时期训诂学大家郝懿行在《郝氏世系考》中提到“登州之郝,自明初迄今,四百余年未详见有旧传族谱……聊存此稿,为后世修谱系者,有所取材。其亦沧海不遗细流之义也夫。”他的的孙子郝联荪在栖霞郝氏晒书堂支谱的叙文中写下自己的遗憾:“吾族自明远公徙居栖霞,迄今五百余岁未见印族谱。”而如今,填补这一遗憾的正是郝懿行的第五代孙郝庆光,当这位只有高中左右文化的栖霞市翠屏街道城关村的农民几乎是举一人之力而修成全族总谱之时,他默默念道:“今年距离郝氏迁来栖霞已有641个年头。”

望族始于名士,文学成于大家。郝、牟、林、李被并称为栖霞四大望族,名士众多,而栖霞郝氏的代表人物便是郝庆光的先祖,其著述《春秋说略》被纪晓岚称赞为“划尽千秋藤葛”的清代学者郝懿行。郝氏由太原徙居河北枣强,公元1333年徙居莱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徙居栖霞以来,一直坚持耕读传家,郝懿行之前也不乏名士。明末清初的重臣郝晋是栖霞郝氏的八世祖,他在明崇祯十七年春帝命以原官兼理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清顺治年间又被启用,巡抚保定,授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兼直隶提督。不过生逢乱世、又仕两朝,使得郝晋在正史中并没有得到浓墨重彩,曾却先生在栖霞历史人物中也曾为他感叹“任人都有难言隐,屈指唯他郝晋多”。

历史评价都是“身后之名”,相对于此,生于清代乾隆年间的郝懿行更看重的是“今日之书”。郝懿行(1757-1825年),字恂九,一字寻韭,号兰皋,山东栖霞人,清代经学家、训诂学家,长于名物训诂及考据之学。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虽然被时人评价为“为人谦退,讷若不出口”,但在同样精通学问的妻子王照圆的支持和帮助下,郝懿行一生著述颇多,所著有《尔雅义疏》、《山海经笺疏》、《易说》、《书说》、《竹书纪年校正》等,都被收入《郝氏遗书》之中。而这位乾嘉时期的训诂大家小时候就表现出自己在学问研究方面的浓厚兴趣,同为清代栖霞文学大家的牟庭在为郝懿行撰写的《郝公兰皋墓志铭》中描述道:“君少嗜学,早有文誉…有栖霞四杰之目,君与焉。”而郝懿行这种对学问的喜爱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加强烈,到三十岁时,便已经达到“爱仓雅一贯群书,操六艺之钎键”的程度。嘉庆初年,郝懿行考中进士,不久之后,他收到一封家书,得知家中书房里盛开了一枝并蒂莲,兴奋之下的郝懿行文思泉涌,当即提笔写下《双莲华记》,并在之后把书房命名为“双莲书屋”。少壮家居,以读书为孝爱,既入官,以读书为忠勤修身。考中进士的郝懿行授官户部额外主事,然而他在等待了二十多年之后方才补缺任职,此时六十多岁的郝懿行已然“皤皤老矣”,但仍无他嗜,惟孜孜好学,俸禄一发下来便拿出购买书籍。作为训诂学者,能够在古文研究的佶屈聱牙之中日复一日,已经十分不易;而身为朝廷命官,同时能够做到淡泊名利而安贫乐道,更是难能可贵。自史料记载,从郝懿行的祖父一辈开始,便由于为人敦厚、不疑人欺等原因导致家境由富转贫。等到郝懿行六十九岁在北京去世时,竟然像明代的海瑞那样“剩下的俸禄不足以举行葬礼”,而他的家人也因为郝懿行在栖霞未置产业而在北京的住处滞留了较长时间。牟庭在郝懿行的墓志铭中怀着亦怜亦敬的心情如此写道:“古云金满籝,不如遗一经。今日抱书编,不如一囊钱。平生但信古人言,哭死方知事不然。不可生无书,哪可死无钱?古人一瞑百不见,长使今日泪如霰。”

斗转星移,家风犹在。虽然郝庆光认为自己现在做的远不能同先祖郝懿行相提并论,但他坚定的治学信念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都颇具祖上遗风。栖霞郝氏族人一直都对家族总谱的编修充满期待,郝懿行也夙怀此愿,他的孙子郝联荪在《栖霞县郝氏晒书堂支谱》的序文中发出感叹:“族人能任斯事者又奔走衣食。”普通人大多为生计奔波,业余编修家谱便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更遑论放弃原有工作、一心投入修谱过程当中。但郝懿行的第五代孙郝庆光却敢于做出这个惊人的决定,这位在二十世纪末期通过交通运输、食品加工等生意成为当地有名富裕户的栖霞城关农民从2000年开始毅然放弃了自己所有的生意,决意编纂出一本《山东栖霞郝氏总谱》。在旁人的一片惊讶声中,郝庆光在妻子牟翠玲那里得到了自己最坚定的支持。在对丈夫著述帮助方面上,牟翠玲之于郝庆光,有如王照圆之于郝懿行。但不同于王照圆的“十岁通孝经、擅著述才”,牟翠玲对丈夫的帮助是从和当时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一起学拼音开始。因为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都必须通过电脑完成,文化程度不高并且普通话发音不准的牟翠玲在打字时经常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是混淆了平、卷舌音,为此,她拿起语文课本、翻烂新华字典,和儿子一起学习。十年间,牟翠玲协助丈夫奔走于栖霞各地多个村庄,整理了卷帙浩繁的文字资料。而如此长时间的专门研究也让郝庆光夫妇耗尽了家财。面对旁人的不理解,郝庆光把完成一直以来的家族愿望和更好的研究先祖郝懿行当作自己最大的精神动力,郝懿行安贫乐道的作风也给郝庆光带来一种别样的乐观,古文中曾说郝懿行“所居四壁徒然”,郝庆光觉自嘲道:“如今我的经济条件终于达到先祖的状况了。”如今,《山东栖霞郝氏总谱》已经定稿,郝懿行等郝氏族人长久来的遗憾马上就会得到解决,但是对于立志于保护和发扬郝懿行文化的郝庆光来说,郝懿行的故居“双莲书屋”中内的文物在旧村改造强拆过程中,损失惨重则是他最大的遗憾,谈到此处,庆光默然。庆光先生于2011年5月18日正式向烟台市*政*府*、栖霞市*政*府*递交了“建郝懿行纪念馆建议”。


作者:郝运江   发表时间:2014-02-10 16:20:21

[回复] 回复郝 懿 行 传

郝懿行诗作

太虚宫怀丘长春先生遗迹
滨都旧里半荒烟, 遗构巍巍五百年。 画栋雕甍元制度, 方巾阔袖古神仙。
持身大节追三聘, 悟主微言祖七篇。 为问黄冠谈道客, 先生衣钵几人传。


铁树篇
枞树俗名铁树,栖霞县城之北太虚宫前,夹道双植,自余童时,仅存一枝。壬子春初,复游其地,生意尽矣。恐遂湮没兴言记之
我闻:
铁树花开乙卯年, 此树从来花杳然。 或言岁岁花常著, 未见其真语浪传。
尔雅遗文曾所读, 松叶柏身是枞木。 忆余总角游此宫, 喜见一枝绿茸茸。
迄今曾未三十载, 向之存者亦已空。 至元天子昔好道, 长春先生抒伟抱。
先生岂是黄冠流, 鼎沸云扰无时休。 宋帝覆舟元定鼎, 飘然顿作陶宏景。
清心寡欲不杀人, 煌煌谟训垂箴警。 太虚宫殿倚云开, 生生旋赋归去来。
花草皆含仙气色, 懿此二树新培栽。 根枝左纽与常异, 壶中日月谁复记。
一任烽烟迷战场, 那知风骨带仙香。 劫火虽烧终不死, 挺然身如百炼刚。
殿瓦雨漂巢蝙蝠, 残枝还向人间绿。 岂意消息如琼花, 琼花有日归仙家。
柱础纵横委瓦砾, 宫垣冷落无烟霞。 迤逦元明入我朝, 五百余年独后凋。
呜呼!
长春先生安在哉, 至元天子竟已矣。 世人那得心如铁, 君看铁树犹如此!


提供人 郝懿行第五代孙 郝庆光


作者:郝运江   发表时间:2014-02-10 16:20:56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