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LAO  

03-08

52610次

2人

2个

43个

122人

1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佛山栅下村与老姓

chinesemahan
佛山地方,在上古代,原是「南海」大海中的一个小孤岛,四周环水。约在秦、汉时,由于年深日久,泥沙冲积,形成陆地,距今已有二千余年历史。初时佛山地方「南部」首先成陆,(现普君区棚下、东头、锦澜一带)。以后「南」、「中」两部的村尾、山紫、祖庙、普君(圩)、弼头、竹栏、石角(阁)等地方,先后相继成陆地,而「北部」仍是「汾江河」水域。当时耸起地方上的「塔坡岗」、「三穴岗」、「石云山」、是中、南部的分水岭。

佛山河宕遗址,位于佛山市澜石镇河宕乡河南村旁的旧墟,是一处海拔高度约15米的土墩型贝丘遗址,分布面积约1万平方米.1977年冬至1978年夏,由广东省博物馆和佛山市博物馆组成考古队(杨式挺任领队)进行抢救性发。河宕遗址出土了一大批各类文化遗物,计有石器400多件(其中砺石200余件);兽骨象牙器,玉石器60多件;陶纺轮113件;墓葬77座;出土有3500多块陆栖动物和水生动物的遗骸。这是20世纪80年代继曲江石峡遗址的重大发现之后,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晚期末段(距今约4300—3500年前)最重要的一处考古发现,反映佛山的文化渊远流长。

但是佛山到了汉代末,才有人到此居住。最先是「鸡(越族)、田、布、老」四姓,由水上乘舟而至,在南部登陆,定居落籍,在此开荒,种植,以渔、农业维生,被称为土著。若干年后才有「冼、梁、陈、李、霍、黄、区、岑、罗、何、冯」等姓,相继由外地先后迁来居住。以后各姓子孙繁衍,择地建村聚族而居,至隋代前,共建有十五个村。村名栅下、东头、石角、山紫、上村(水便)、下村(村尾)、孤村、六村(共六条村庄),在弼头、六村社一带地方、澳口、XX(村名地址已失传)。初时十五村各自为主,后来为了团结,合并为大村,总名「佛山村」,公推栅下村为首。直至隋初并为季华乡。栅下村位于如今的大唐涌工业区栅下村。

但是老姓的祖先是否在汉代便来到佛山,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42.121.43.*   回复:1   发表时间:2014-05-22 22:08:19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BBTV频道分布


BBTV — 1 综合频道 (广宝台)

BBTV — 2 教育频道 (招州台)

BBTV — 3 综艺频道 (广航台)

BBTV — 4 新闻频道 (西华台)

BBTV — 5 影视频道 (西华台)

BBTV — 6 经典频道 (广宝台)

BBTV — 7 亚洲影视 (招州台)

BBTV — 8 生活频道 (莲东台)

BBTV — 9 经济频道 (中州台)

BBTV — 10 精选频道 (洛庄台)

BBTV — 11 科技频道 (中南台)

BBTV — 12 少儿频道 (广宝台)

BBTV — 13 竞赛频道 (中州台)








作者:119.131.170.*   发表时间:2014-08-29 19:41:56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