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49974次
0人
2个
2033个
62人
爷爷曾为八路军牵马带路,最大的愿望就是“养儿当兵卫国” ———一家子的军旅情结 记者 荣洁 都说父亲是儿子最好的榜样,他的一 言一行影响孩子一生;而他的信念,也可以成为家风代代相传。怀安县就有这样一位农民,家有三子,身为父亲的他,一腔热血要保家卫国,先后送三子参军;儿子结婚生子后,又送自己的孩子入伍当兵。 一二家代,5人穿上绿军装, 精彩演绎着一曲巩固国防代代传承的感人故事。爷爷: 一腔热血想要保家卫国 6月12日,记者来到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张全海家中,49岁的他拿出相册,一页页翻开,向记者讲述一家人当兵的故事。 这些照片,有他老父亲生前仅存的几张黑白照,以及两位兄长和自己当兵时留下的纪念。 张全海告诉记者, 父亲叫张风林,是怀安县太平庄乡南九场村一位普通的农民,家里叔伯7人,家境贫寒,迫于生计,16岁的父亲跟随行医的三爷长年累月奔波于口里口外,时常牵着秃尾巴骡子赶车贩马、有时行医疗伤、有时给八路军牵马带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艰难度日。即便如此,还常常遭遇土匪恶人的欺辱与打劫。而每每此时,义愤填膺、热血沸腾的父亲便立志从军为民除害。可是那年,爷爷却让三叔当了兵。而父亲作为家中顶梁柱被留下顶门立户,娶妻生子。 “父亲一直有个遗憾,就是自己没当上兵。常对我们三兄弟说,张家子孙一定要当兵保家卫国。”张全海说,在60、70年代,在家中最需要壮劳力挣工分的时候,父亲做出了送哥哥们参军报国的决定,大哥应征成为广西某部战士、二哥被送往山西参军。儿子: 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 “当兵保家卫国”从小接受父亲这样的教育,在张全海心里,也一直把参军当成自己的梦想。 在他记忆中,大哥、二哥回家探亲时,总是穿着一身绿军装,衣领上别着两片红领章,帽檐上的红五角星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特别帅气。自己总会依偎在哥哥身边,上下打量着这身军装,不时摩挲一番,梦想自己有一天也会参军。 当年,张全海坚持念到高中,对于附近几个村屯的同龄人来说,很不简单了。就在邻里羡慕声中,他做出决定:去当兵。 1983年,张全海参了军,穿上了渴望已久的“橄榄绿”。自己要当兵走了,父亲依依不舍,但又不得不放手,因为这是他对儿子们的期望。父亲拉着他的手千叮咛、万嘱咐,眼角含着泪水。 张全海是通讯兵,天天训练的不是枪和炮,很少有龙争虎斗的畅快,而是三尺机台、电键枯燥的数字和滴滴答答的声音。为了强化密语背记,每天天刚亮,第一个出现在操场上。每天晚上熄灯后,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学习室。凭借一股韧劲,他发报越来越准,速度也越来越快,在部队里成长为一名优秀士兵。 多年后脱下军装,告别军旅生活。虽时过境迁,但说起当兵的年代,张全海仍激情澎湃。孙子: 延续传承军营情结 张全海转业后,将父亲立下的家训传达给唯一的儿子。 从儿子张楠刚刚懂事,张全海就按照军人的标准要求儿子,从坐立走行,到吃饭穿衣,一直很严格。有时让儿子站墙根儿练身板,或学正步走、敬军礼等基本动作;有时拿出自己的当兵照片,讲军旅故事,培养儿子独立性格。张楠5岁时,已经会蒸米饭、做家务了。 家训家风就是有这样的感染力。从小耳濡目染,张楠对军营生活充满憧憬。 2013年,张楠考上石家庄一所高校,为了实现爷爷的夙愿、接过父辈接力棒,义无反顾参了军。体检、政审一一通过,当兵梦想如愿实现。之前,张全海大侄子已入伍参军,在新疆边防部队。 儿子参了军,张全海十分高兴:“好男儿就该去当兵,当兵就一定得当个好兵,我支持儿子!”但一想到儿子第二天就要奔赴部队了,很长时间不能见到他,张全海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更深地体会到老父亲送子从军的不舍之情。 第二天,在火车北站,送子参军的家人格外多,张楠站在参军队伍前排,头戴军帽、身着军服、胸前别着一朵大红花,身板挺得笔直,眉宇间英气勃勃。张全海赠予儿子一句话:“军人世家,立功返乡。” 一进新兵连,儿子张楠事事当先。在部队短短数月,无论是体能素质,还是军事技术,因表现突出,获得团嘉奖。 “张家子孙一定要当兵保家卫国”这句话像烙印般刻在每位张家子孙的心中,这家人的当兵故事还会继续……从左至右为三个儿子两个孙子瞧,这一家子———寻找最美家庭热线 2042233 shxwb2042233@163.com◇[ 民生社会 ] 一家子的军旅情结◇[ 民生社会 ] 城乡低保,接受社会监督
作者:张全海 回复:1 发表时间:2014-06-20 22:17:10
向伟大的父亲致敬。
作者:张全海 发表时间:2014-08-03 08:07:52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