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927514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刁 家 父 子

刁 家 父 子
作者:聂鑫森?加入时间:2009-4-1?
古城湘潭的这条小巷叫风云巷,又曲又长,巷口对着车水马龙的平政街,巷尾与柳暗花明的雨湖相依。
? 刁家父子住在巷尾的一个破旧小院里。几间小平房,瓦缝里生出瘦伶伶的小草;院子中央长着一棵老槐树,老得没有一点精气神;绕树而堆的是破纸烂布、死铜哑铁,散发出难闻的味道。
? 刁家没有女主人,早亡故了,就剩下这一对父子相依为命。父亲叫刁匀,没有正式的职业,靠拾破烂为生,在手头上稍稍宽裕时,也顺带收买破烂,然后再分门别类卖给公家的废品收购店。儿子名刁习,小学毕业就辍学了,年纪小,个子瘦,脸色白里透青,一付营养不良的样子。刁习能干什么呢?子承父业,只能跟着父亲去拾破烂。刁匀挑两只脏乎乎的大破箩筐,儿子提一个变了形的竹篮子,成为小巷里一道再平常不过的风景。
? 巷子里的人都叹息:“这刁家父子,可怜!”
? 刁匀在人前没有看过报,没有拿过笔,确实像个胸无点墨的睁眼瞎。样子也长得丑,个子矮而粗,小眼睛,胡子巴叉的,穿着补巴很平整的旧衣服。他见人很客气,有节制地点头、打招呼,但腰绝不“哈”下来。
??从年头到年尾,刁家是少有人去叩访的,那一份脏乱谁受得了?他们父子也决不轻易去别家走动,怕人嫌弃。
??巷子里也不是没有明白人,比如中医温寒之,就对妻子说过这样的话:“这个刁匀应该出身于书香门第,只是许多年前家道中落,才沦入‘城市贫民’的行列。他叫刁匀,儿子叫刁习,字形就很有意思,一般人家取不出这样的名字!”
??温寒之出身于中医世家,供职于“杏林中医院”。在他眼里只有病人,没有什么穷人、富人、官员、百姓之分。
??有一次,他在巷子里碰到刁匀,见其气喘吁吁,便知是肾虚之故。忙说:“老刁,你有病,我给你开个方子如何?保证诊费一分不收。”
? 刁匀叹了口气,点点头。
??“我去家中取了墨盒、毛笔,就来!”
??“……不必,我有拾到的旧砚、破笔哩。”
??于是,温寒之第一次去了刁家。
??到处是破烂的东西,气味呛人。
??“温先生,屈尊了。”
??“这有什么?我们下乡义诊,什么地方没去过?”
??在小堂屋里的桌子上,一直放着砚池、墨和毛笔,还有几本旧书,是《三字经》、《幼学琼林》和《论语》,书的封面上原写的“刁匀藏书”几个字划去了,重写了“刁习拜读”几个篆字。
??温寒之扫了一眼,就看出砚是端砚,笔是湖笔,绝对不是拾来的;这几个篆字,刁习绝对写不出,只可能出自刁匀的笔下。刁习虽辍学,但刁匀一定在悄然亲自课读儿子。
? 这让温寒之很感动,他什么也不问,磨墨、展纸后,为刁匀认真切脉,然后下笔写方子。字习宋人黄庭坚的行书体,顾盼生姿,很漂亮。
??写完了,刁匀关切地问:“不知先生下了些什么药?”
??温寒之把方子念了一遍,什么“人参、五味子、紫河车、玉竹、南沙参、冬虫草……”
??刁匀尴尬地说:“我是没有公费医疗的,先生是否还有别的便宜方子?”
??温寒之一愣,眼角有了泪水,把方子揉成一团,说:“这样吧。明天,我去买五对蛤蚧尾送给你,你用它泡上谷酒,每天喝一小盅,必有效。你的难处我知道,你就不必推辞了。”
??“就这一味药?”
??“对。我父亲曾告诉我,旧时代的轿夫,常把蛤蚧尾含在口中,以治肾虚气喘。我则用其泡酒,效果更好。”
??刁匀毕恭毕敬地向温寒之鞠了一躬。
??……
??文化大革命说来就来了。到处是红旗、红袖章、红标语,“破四旧”,抄“地、富、反、坏、右”的家,揪斗“当权派”和“臭老九”,闹得史无前例的轰轰烈烈。
??刁家父子显得特别的忙,频繁地出门和回家。去时,箩筐、篮子是空的,回来时破烂装得又满又重。一到晚上,暮色四合了,他们关紧院门,在暗淡的灯光下,开始仔细地清理。从没用的破烂中,找那些砸碎和没砸碎的古旧铁器、铜器、石器,找那些撕成了多少片的名人字画,然后小心地藏到一间杂屋的破旧柜子里去。
??刁习问:“爹,不卖掉?占地方哩。”
??刁匀说:“记着!管好你的嘴巴,莫对外人说。将来,总会用的。”
??他们还节衣缩食,拼命地省下钱来,到一些偏僻小巷的老宅子去收购“废品”,以很便宜的价格,收到不少好东西。
??家里也有揭不开锅的时候,刁匀便乘夜色去温家借钱。
??温寒之总是客气地接待他,递烟、沏茶,只问他身体如何,别的事一个字也不提,然后慷慨地掏钱,并说不必着急还,我们每月都有工资发啊。
??刁匀快走出院门时,总会转身停步,说:“温先生,你什么都明白,却什么也不问,我谢谢你了。”
??一个风雨之夜,温寒之急匆匆去了刁家。因刁匀说儿子受了风寒,浑身发烧发热。
??温寒之带去一颗家藏多年的“安宫牛黄丸”,掰下一小坨,化解在一只粗瓷碗的温开水里,让刁习喝了下去。又把丸子留下来,告诫刁匀用刚才的法子,每四个小时让刁习喝一次,明早就无事了。
他们坐下来聊天。
??温寒之见屋角摆着一只盛满了水的大脚盆,水中浸泡着一叠叠被浆糊粘在一起的字纸,便觉奇怪,问道:“那是什么?”
??刁习抢着回答:“温伯伯,我和爹白天去了美术学院。这些废纸是别人从批判栏上换下来,丢进垃圾箱的。”
??“水浸湿了,怎么卖钱?”
??“温先生,你去看看就明白了。”刁匀有些兴奋地说。
??温寒之走过去,用手把一张张字纸翻动,然后说:“都是一些名教授,同时又是名书画家的检讨书,行文好,字也漂亮。真是文人本色不改,文后不但落上时间、姓名,还钤了名章。老刁,你是要浸泡开来,然后留下收藏!”
??“温先生,我不过想留下来看看而已!”
??“我爹说,以后我们还要去!”
??温寒之点点头,说:“应该去!应该去!这是历史的见证,无价之宝啊!”
??流年似水。
??似水流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了。
??百业复兴,人心思变了。
??老百姓的光景日新月异了。
??突然之间,刁家父子再不拾破烂了。他们变卖了一些“文革”中得到的陈年旧物,换了不少的钱,在一条老街上开起了古玩店。一些砸烂的铜器、铁器,由名工匠将碎片拼齐粘牢,修复得天衣无缝;一些撕碎的古字画,在精心的装裱、修补后再现原貌。
??巷尾那个破旧的刁家小院,拆了后重建,高高的院墙,一栋四层的青砖红瓦楼;老槐树也砍掉了,空地上栽满了名贵的花木。
??刁习三十多岁才结婚,找了一个比他小十岁的学历史的女大学生。金屋藏娇,让她当的是“全职太太”。他们爱情的结晶,是一个壮实的男孩子。刁匀很得意,给孙子取名为刁司。
??温寒之的两个孩子也早在外地成家立业,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来团聚。他和老伴都相继退休,怡怡然地度着晚年。
??自从刁家富起来后,温寒之就再也不去刁家那个小院子了。老伴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那时候去,表示我不看低他们,是一种尊重;如今不去,表示我不看高他们,同样是一种尊重。”
??倒是刁匀父子间常到温家叩访,有时还会送上几本收购来的古旧线装医书,而且执意分文不取,以表示对当年之事的谢意。
??刁匀还会将遣兴而作的诗词,抄写在八行笺上,呈请温寒之雅正。诗词写得还算工稳,合辙、押韵,内容多是记叙刁家祖上曾有过的辉煌,以及他如今鉴赏古玩的愉悦,而他们父子拾破烂的酸楚经历,则从不涉及。
??“温先生,将来我准备自费出版一本书,竖行排版,宣纸套印,还得麻烦你作个序。”
温寒之连连摇头,说:“那是为难我了。我一个郎中,平生读的是‘汤头歌诀’,诗词上从不敢胡言乱语。”
??告辞时,刁家父子必盛情邀请温寒之得便时,去他们的古玩店走一走,那里面有不少好玩意儿值得一看。
??到底拗不过刁家父子的邀请,出于礼貌,温寒之在一个初秋的午后,去了老街的“寻珍斋”。
??白白胖胖,蓄着一小撮仁丹胡子的刁习,穿着一件红缎子绣着金龙的唐装,左手正转玩着两个羊脂玉健身球。
??见温寒之来了,忙窜出柜台,大声说:“温伯伯,你终于来了。”
??“好气派的店子,你爹呢?”
??“一个朋友催他去看一件古玩,刚刚离开哩。”
??“老东家主外,少东家主内,互为呼应,不发财才怪!”
??刁习仰天大笑,然后,吩咐其中的一个店员:“还不沏茶去!”
??他把温寒之领到厅堂正中央,让其在褐红色树根雕成的大茶桌边坐下来。
??他们一边喝着“功夫茶”,一边聊着天。
??刁习指着挂在墙上的一排书法作品,说:“温伯伯,还记得吗?那晚你到我家,我爹正在一个大木盆里浸泡一叠叠的废旧字纸,你还说都是名教授、名书画家的大手笔哩。”
??“当然记得。”
??“后来,我们还拾了不少,百分之百的真迹!而且是特殊年代特殊环境中的产物,苦恼、忧愁、悲哀、愤懑,全在那些笔划之间。等到有了这个店子,我们请名裱匠一一装裱,挂在这里让人看和买。这古城有多少家古玩店?哪家也没有这些稀罕的东西!”
??“有人问津吗?”
??“有!当年的当事人,活着的,重新‘出山’后,字画价高得吓人,这检讨书是他们的平生之痛,当然也是平生之耻,公开在光天化日之下,不是寒碜他吗,能不收买回去?我们怎么开价,他就怎么付款!而在那时冤死的,检讨书成了‘绝唱’,很受收藏家的青睐,我们自然是待价而估!”
??温寒之的心,兀地有了隐隐的痛感。刁家父子出卖这种东西,与古玩生意就相去甚远了。
??“小刁呀,文化大革命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场大劫难。但你们却从中发现了商机,赚了大钱。你们父子的心眼,比哪个都多!”
??“温伯伯,你夸我们哩。生意人,不这样能行吗?”
??温寒之觉得索然无味了,蓦地站起来,说:“我还有事要办,告辞!”
??刁习追上来,问:“温伯伯,我说错什么话了?你别放到心里去!”
??走出“寻珍斋”,太阳已经西斜了。
??过了几天,温寒之派遣老伴,把刁家父子赠送的那些古旧医书,客气地送了回去。
以后呢,刁家父子打电话来,预约要登门拜访时,温寒之必斩钉截铁地说:“我年老多病,不想会客,请海涵!”
??刁习问他父亲:“温伯伯怎么和我们生分了?”
??刁匀淡淡地说:“他有他的活法,我们有我们的活法,捏不到一块儿。”
??……
??一个一个的日子,在古城每一条平平常常的小巷里,从从容容地走过去。



作者:222.184.28.*   回复:0   发表时间:2009-05-23 06:18:35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