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TAN  

03-07

430907次

5人

16个

364个

4632人

424部


[主楼] 《中华谭氏源流考》

第一章 谭国故城的考古发现与结论
谭国故城,古史记载繁多。《春秋.庄公十一年》杜预注:“谭在济南平陵县西南。”今城子崖在平陵西南两公里处。《齐乘》:“东平陵在济南东七十五里。春秋谭国,齐桓灭之。古城在西南,龙山镇相对。”今城子崖隔武源河与龙山镇相对。《水经注.济水》:“关芦水来源马耳山,北经博亭城西,西北流,至平陵城与武源水汇合,水出谭城南平泽中,世谓之武源泉。北经谭城东,俗谓之有布城也。又北经东平陵县故城西,故陵城也,后乃加平,谭国也。”武源水从发源至入巨合水,流经不过十余里,而滨河古遗址平陵,巨合皆在其北,南则仅有城子崖,可见是谭城非城子崖莫属。
城子崖是一处高出平地三至五米的长方形台地,其外观状如城垣。故村民呼之曰“城子崖”。城子崖位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东略北,西倚今小青河支流巨野河,南距胶济铁路平陵城站0.5公里,东北距汉代齐国国都平陵古城2公里,北距商代谭国的早期都城0.5公里,旧济青公路东西穿过遗址。系武源河畔一隆起的台地。
古谭城(城子崖)是1928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首次发现。1930年至1931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首次进行发掘,揭露面积15.600平方米,整个遗址南北长530米,东西宽430米,墙基宽12.113米,总面积22,3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一般为4米左右。1989年至1991年又再次进行发掘,遗址分为上下两层,下层薄沙之上有一层黄土,黄土上层为一米左右的文化层,即为周代谭国故城遗存,史称灰陶文化。出土的豆鬲等灰陶器物,是典型的谭国文化代表。下层文化堆积,厚3米左右,为首次发现的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时器时代遗存,她代表了龙山文化时期的先进生产力水平。初称为黑陶文化,距今约4000年左右。在遗址周围还发现了龙山、岳石、谭国三个历史时期长方形版筑夯土城墙叠压的遗迹,即龙山文化城(新器时代)、岳石文化城(夏代),谭文化城(周时期)。
最下层是龙山文化城址。修筑城垣采用了堆筑方法,也就是边堆土边夯实的方法,也采用了版筑法。一般在外侧取土,取土沟就成为城壕,城壕内壁和城垣外壁成一整体,加高了城垣外壁的高度。城子崖龙山城是一种台城,即城内地平面高于城外,只有南北两门,城门门道不在城垣缺口处而在缺口外方,筑了缓坡形门道,南门门道西沿发现墙和房址,可能是门卫房。这是全国首次认识这种史前台城,对后来确定龙山时代的城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间层是岳石文化城是在龙山城的基础上修筑的,大多是贴龙山城垣内侧修筑,后又贴先筑的岳石文化城垣内侧修筑,城内面积约17万平方米。城垣都有基槽,全采用原始版筑,使用成把的小棍夯筑,夯土层面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小夯窝。
最上层是周代城,即《城子崖》一书中所说的灰陶文化时期,确切地说基本上是春秋城,不是商周城。尽管此城的修筑是在岳石文化城废弃以后很久,但城垣仍在岳石文化城垣的基础上修筑。春秋城的地面高于现今遗址地面,地面城垣已基本不存,地下墙基也很不完整。
考古发掘证明,龙山文化人来此居住时就开始建城,但并无龙山文化城以前的龙山文化堆积。而且龙山文化城主要是用堆积法筑成的,夯筑技术比较原始,而岳石文化城是版筑的,两者城垣的夯土结构迥然有别。因此,证明上世纪30年代发现的黑陶文化城址是岳石文化城,而不是龙山文化城。龙山文化城是这次的新发现,同时对灰陶文化城的年代作出修正,确认是春秋城而非商周城。
这就不禁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即,城子崖没有商代文化遗迹,下层是龙山文化层、中层是夏文化层、上层是周代文化层。因此,是不是城子崖的诸侯“历唐虞以迨夏、商、周,世袭子爵”,还是这三个文化层是由不同的诸侯受封,他们之间有没有关联,关联是怎样的?根据考古结论:最先在城子崖居住,即龙山文化层,是“东夷部族”,夏文化层的是“夏部落”,但这两个文化层的居民都在夏代末或商代初期已全部离开了城子崖。商代和西周前期约700余年城子崖一片废墟。直至西周后期,约公元前976-前922年间,周穆王封懿公于谭,才重新开启了城子崖的辉煌,所以这才是周代文化层。这应该是谭氏的直系祖先。下面就这三个部族的情况作简要的说明。
1、东夷部族。‘东夷’是东南沿海的古老部族,少昊是其中的一支。传说少昊为史前五帝之首,是黄帝的儿子,姓已名挚,号金天氏,古代东夷族首领。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少昊自穷桑登帝位,徙都在曲阜,以金德望天下,故称金天氏。图腾为鸟,赢姓,都于曲阜。《史记•五帝本纪》:“少昊青阳氏降居江水。”《尸子•仁意》:“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青阳氏即黄帝之子玄嚣,江水即古渎之一的沂水;穷桑在鲁北泗水之阳,是黄帝氏族的发祥地,是当时泰山周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夏部落。指的是大禹的部落;公元前2070-前1600间,大禹的儿子帝启废除推举禅让制度,杀原定继承人伯益,自立为王嗣位,从此确定了家天下;伯益“赢”姓后裔被逼自“城子崖”故地西迁,至皇覃氏故地“覃卩”城,而“城子崖”故地从此住满了夏启的“姒”姓后裔。
3、周穆王封懿公于谭。懿公系周文王同母弟弘农西虢侯虢仲之裔。六世西虢侯,其三弟名懿者,官拜车骑将军,因讨平东方诸侯之乱有巨勋,周穆王曰:“卿之兄居宏农列侯爵,今封卿于谭列子爵矣,再立殊勋乃复侯爵”,于是周穆王封懿公于谭(广东梧村清朝榜眼谭宗俊处族谱明确记载为‘周穆王十五年封于谭’)。

作者:谭霖   回复:0   发表时间:2015-01-07 12:31:12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