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437650次
5人
16个
364个
4632人
424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农民运动之一。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占领苏州。其进驻苏州的时间虽然不长,却留下了不少将领的史料和遗迹。慕王谭绍光,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在太平军诸将领中,谭绍光作战勇敢,从不扰民,深受百姓爱戴。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率清兵围攻苏州城,慕王谭绍光坚守城池奋勇杀敌,谱写了一曲坚守苏城的壮歌。不幸的是,他没有死于清军之手,却被手下的叛将杀害。 八柱擎天传佳话谭绍光率军进驻苏州前,曾经在黄埭(今属相城区)暂时停留,住在一所老宅(解放后编为黄埭大街197号)内。有一天他出门时,正巧遇见一位村民挑担出售银杏树苗。想起了家乡门前的银杏树,慕王就选购了两棵,亲手种在后园空地上。一位“饱学”的乡绅钱学究,得知此事后非常感动。于是,他写了一副歌功颂德的对联,前来拜见慕王。慕王接过对联一看,是用洒金珊瑚笺写的八言对联:“十年树木,千秋功业;一柱擎天,万世太平。”钱学究恭维地跪倒在地:王爷千岁,您一柱(谐音“树”)擎天,百世流芳,万人景仰,堪称前无古人的英雄!慕王把钱学究扶起,微微一笑:“老夫子,你过奖了。天国功业全靠天王武威,将士用命,子民爱戴。俗话说得好,单丝不成线,孤掌最难鸣。仅仅一柱,如何擎天?谭某出身低微,读书不多,但还记得古书上有一句,叫做八柱擎天。”慕王的意思是:应该以天王为主梁,东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忠王、英王和自己一共八位,才能形成擎天的八柱。钱学究听了,十分尴尬。回家后,他立刻查阅有关古书,果然在《楚辞》里找到出处。于是,他对博学多才的慕王更加钦佩。他逢人就跷起大拇指夸奖:“莫看慕王爷赳赳武夫,还胸罗锦绣,博古通今,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儒将!” 娄门血战守苏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一书(作者是当时在华的英国军官伶俐(FA Lindley),亲历了这场革命),保留了许多珍贵翔实的史料。清同治二年(1863年)的11、12月,驻守在苏州城内的太平军,在保卫娄门栅寨和城门中,与清军和英国戈登洋枪队展开激战。11月27日凌晨1时,戈登率领的洋枪队以头缠白毛巾为号(便于夜间分辨敌我),向娄门栅寨偷袭。当他们靠近栅寨的时候,太平军突然开火,向敌军发射葡萄弹(一种土炮炮弹)。恼羞成怒的洋枪队立即反击,二十多门大炮猛轰。炮弹纷纷落入太平军的防御工事内,时间前后长达三个小时。太平军从城里派出数千士兵赶来增援。身披战袍的慕王谭绍光亲临前线,冒着生命危险指挥太平军奋勇反击。一些士兵还跳出战壕,用大刀和洋枪队展开近距离肉搏,敌兵见状落荒而逃,被迫撤退。这次夜战,太平军尽管伤亡不小,但洋枪队也损失惨重:士兵和军官伤亡约200人,3名大尉和1名中尉均阵亡,柯克汉姆少校头部重伤。11月28日晚间,戈登率领的洋枪队又向太平军发起进攻。46门各种口径的大炮一起开火,猛轰娄门栅寨。清军将领程启学率领数千清兵,协助洋枪队作战。李鸿章则在后方坐镇指挥。太平军奋勇反击,屡屡击退敌军的进攻。后来,戈登调整作战方案,采取佯攻栅寨左翼的办法,把太平军的精锐部队吸引过去。此举出奇制胜,洋枪队主力趁机泅水过河,攻占了栅寨。丢失前沿阵地的太平军,无奈只能退守娄门城楼。此时,慕王部下的纳王郜云宽,暗中派遣密使至敌军营地,表示愿意献城投降,并且要求对方合作陷害慕王。12月1日,忠王李秀成借口保存太平军实力,率领万余将士杀出重围,出胥门而去。但慕王谭绍光不愿离开,誓与苏城共存亡。壮烈牺牲谱壮歌英国人戈登所撰《备忘录》,记录了谭绍光被害的有关经过。12月3日,纳王派人转告清军将领程启学:太平军除了慕王,其他诸王已同意投降。他本人不求军职,只希望携带自己的财物回乡。但其他人要求得到军职。12月4日早晨,他们决定由纳王在城楼上捉住谭绍光,将其推下城,让清军俘虏。但此计因慕王不在未成。当天下午2时,太平军诸王进行祈祷后,每人都穿上朝服,戴上朝冠,在慕王府参加紧急军事会议。会上,谭绍光首先发言,要求大家同仇敌忾坚守苏城。其他诸王则强调困难反唇相讥,争论越来越激烈。席间,康王汪钧安站起身脱去朝服。已有戒备的慕王问他要干什么。这时,康王突然从身上抽出匕首,冷不防刺入谭绍光颈部。慕王立即倒在座位前的台案上。其他几个叛将一起抓住谭绍光,砍下他的头颅。这个十七岁就参军的太平军名将,没有战死在金戈铁马的疆场,却不幸死于“自己人”之手。叛将阴谋成功后,携带慕王头颅策马返回驻地,打开城门引清军入城,将慕王首级献给程启学。太平军的一些将士和清军一起,趁机抢劫了慕王府内的财产。12月4日夜晚,当了俘虏的太平军士兵全被剃发。血腥屠杀在双塔《太平天国亲历记》书中收入了《中国之友报》记者所写的《苏州旅行记》。其作者亲眼目睹了苏城遭劫,以及太平军将士被屠杀的惨象。娄门栅寨旁,不少尸体被抛入河中,岸边还有许多未经埋葬的尸体。城中多处房屋均遭清军焚毁,满目疮痍。前往慕王府参观时,他看见许多巨大的青铜器已被大火熔化,堵塞了通道。拜访程启学时,他在客厅看见一座清军抢劫来的自鸣钟。这座产自英国的自鸣钟,结构精美。钟面上的流泉、牧羊女等田园风光,可以由机关控制,活动自如。在忠王府,不少贵重的家具被清兵砸毁。清军血腥屠杀俘虏的行为,令人不耻。对此,洋枪队戈登少校表示不满。他认为这种背信弃义的“杀降”行为,也使英军蒙羞。12月6日,李鸿章在娄门外军营设宴,请主动投降的康王、纳王、锡王、松王等八个降将赴宴。李鸿章笑容满面,让手下人取来红顶花翎,亲自为他们戴上。叛将以为从此就是朝廷命官,个个得意洋洋。不料,李鸿章一声令下,旁边的士兵手起刀落,迅速砍下他们的头颅。清军诱杀太平军战俘一事,更惨绝人寰。已经缴械的三万太平军士兵,事先得到清军承诺,可以坐船回乡解甲归田。不料,他们被骗到双塔前的空地上,被事先守候的清军包围后,一个个惨遭杀戮。顿时,惨叫声不绝于耳,双塔成了腥风血雨的屠宰场。双塔庭院内外,到处都是身首异处的尸体。地下三英尺深处,都浸染了鲜血。《苏州旅行记》的作者曾亲眼目睹:双塔前的河中堆满了被斩首的尸体。当地官吏不得不雇佣船夫,用竹篙把尸体推到城外的大河中,以疏通河道。屠杀二十天过后,河道仍是一条令人恐怖的“红河”,令人不寒而栗。行人夜间经过,都能隐约听到冤魂的惨叫。于是,该河不得不填埋。如今,双塔前的定慧寺巷一部分,就是昔日的河道。对这一血腥大屠杀,《苏州旅行记》 的英国记者愤怒抨击:“英国人就是为了这种屠杀而战么?代表英国人民的官员就是为了这种屠杀才借出英国的大炮么?所谓"世上头等国家",和那两个苏格兰人戈登与马加尼医生,就是为了这种屠杀而战么?让苏格兰的高贵儿子们谴责这种事吧!”慕王后裔传秘闻慕王谭绍光虽死,其后裔却由于慕王事先安排得以幸存。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长子11岁,次子8岁),在苏州隐姓埋名安居下来。原来的慕王府,当然不能再居住。于是,凭借慕王留下的遗金,母子三人先住在古城马大箓巷,接着搬迁至乔司空巷。后来,买下蔡汇河头一座三进旧宅。半年内三迁居室,居然瞒过了官方和邻里。谭妻凭借在太平军中所学的外科和眼科医术,假借苏州潘氏大姓行医,并且将医术传授给长子。民间相传慕园原为潘宅,原因即出于此。以后,长子娶妻,生育二子二女,但中年即谢世。次子由于在战乱中被清兵割去一耳致残,羞于见人而终身未婚。因此,两代遗孀精心抚育下一代两兄弟成人。她们用四千两银子,为兄弟俩分别捐得六品同知和通判。此外,还让长孙随博习医院柏乐文学习西医,次孙从御医曹沧洲之弟学习中医。于是,慕王后代在潘姓掩护下繁衍兴旺,后继有人。从清末至民初,他们以“志、承、家、裕”的辈份挂起潘氏世传眼科招牌行医。直到1956年进入平江区医院,才结束了“潘眼科”的历史。从1863年至1999年间,慕王后裔传五代有余。
作者:谭聪 回复:0 发表时间:2015-02-18 01:32:11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