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HAO  

03-09

221816次

4人

5个

100个

1234人

117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子姓与好姓郝氏

清代学者郝懿行在《郝氏世系考》说:″谨《姓纂》郝出于太昊氏之佐郝省氏,帝乙之時,子期封太原郝乡因氏焉。《广韻十九铎》郝姓下亦本其说,独不言郝省氏,而《姓氏急就篇》既引《广韻》又引《唐表》云出自郝省氏,则仍用《姓纂》之文,《表》又云:裔孙期封于太原之郝乡,盖以裔蒙郝省氏而言,若依《广韻》不言郝省,将不知子期者为何人矣。《表》又云:裔孙晏,秦上卿,则以裔孙蒙期而言,晏孙瑗,太原守,生夔,汉匈奴中郎将,此皆太原之郝之著名于秦汉间者也。"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撰《说文解字》说:″郝,右扶风鄠盩厔乡名,从邑,赤声,呼各切。"
唐代学者颜师古在注《急就篇》说:″郝利亲。郝,京兆盩厔乡名,因地以命氏焉。汉有郝贤,今盩厔县犹出郝姓。利亲,言其善父母也。"
唐朝太常博士林宝撰《元和姓纂》说:″郝,出于郝省氏,太昊氏之佐也。帝乙时,子期封太原郝乡,因氏焉。"
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莱州郝公


郝氏连长

帖子198 精华1 积分1092 威望20  郝币638  

6#
发表于 2018-5-7 09:44 | 只看该作者
2010年郝姓源流研究学者郝维新在《郝姓发源地初探》说:″一周至郝乡之说:周至(盩厔)郝乡之说源自《急就篇》一书。该书为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撰,后为唐朝著名训诂学家颜师古(公元581—645年)注。该书称:“郝利亲。郝,京兆盩厔乡名也,因地以命氏。汉有郝贤,今盩厔县犹出郝姓。利亲,言其善父母也。”该书首次提出盩厔县郝乡为汉族郝姓发源地,郝姓以郝乡地名而姓了郝。为了叙述的方便,简称周至郝乡之说。陕西省盩厔县,西汉置,1964年改为周至县。《急就篇》是目前所能查到的最早论述汉族郝姓起源的姓氏文献,也是当代姓氏著作称之“史称郝氏正宗”的古代姓氏文献的根据。颜师古提出周至郝乡之说距今已有1400年了。我认为周至郝乡之说是可信的。理由是:
(1)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公元58—147年)撰《说文解字》一书称:“郝,右扶风鄠乡、盩厔县,从邑,赤声。呼各切。”即今陕西省鄠县(1964年改为户县)、盩厔县皆有郝乡。郝乡是郝字的字源,它也是最早说明郝乡在今陕西省的历史文献。它为《急就篇》的周至郝乡的地名予以佐证。之后,南唐的徐锴撰《说文系传》、宋朝的丁度撰《集韵》、戴侗撰《六书故》和元朝的杨桓撰《六书统》等书均称鄠县、盩厔县有郝乡,均为《急就篇》的周至郝乡的地名予以佐证。
(2)《陕西省志》和盩厔县志》均有郝国、郝乡的记载,如清朝十三年(1735年)《陕西通志》称“商郝国,太昊弟郝骨氏后,右扶风盩厔也。”再如乾隆五十年(1785年)《盩厔县志》称“古骆国,商郝国。《路史》:太昊弟郝骨氏之后,右扶风盩厔也。”由此可知《陕西通志》《盩厔县志》都说周至县有郝乡、郝国的事实。均为周至郝乡之说做了佐证。
(3)郝氏家谱关于郝乡的记载,在南朝梁武帝时任江夏郡太守的郝廻写的“丹阳郝氏源流总序”一文中称:“郝氏出于赫胥,为太昊佐臣,曰郝省。”“本风姓,商帝乙之世,裔孙期初封大原于郝,为邦国,后因以为氏,凡郝皆其后也。至春秋时郝为小国,迨隶盩厔之终南,徙并州之太原,周末自终南徙巴蜀汉中。”文中所称“大原”是指盩厔县终南之大原,而非太原。郝廻一文告诉我们,帝乙在位时,郝省氏之裔孙期封于盩厔县终南大原之郝乡,因以郝乡地名而得姓。后迁并州之太原。从而佐证了《急就篇》周至郝乡之说。"
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莱州郝公


郝氏连长

帖子198 精华1 积分1092 威望20  郝币638  

7#
发表于 2018-5-7 10:02 | 只看该作者
当代学者郝维新在《郝姓发源地初探》一文中又说:″二太原郝乡之说
公元812年,唐宪宗时太常博士林宝撰《元和姓纂》首次提出太原郝乡之说,他说:“郝,出于郝省氏,太昊氏之佐也。帝乙时,子期封太原郝乡,因氏焉。”林宝一改前人的周至郝乡之说,而提出太原郝乡之说,但是他未说明修改的理由,而且至今也查不到历史文献的根据。古人有个习惯,引文不说出处,修改不讲理由,所以你不知道他根据什么改的。林宝被誉为谱学大家,对后人影响颇大。尤其是宋朝姓氏著作均以《元和姓纂》为据,当代姓氏著作多从太原郝乡之说。《元和姓纂》大量征引前人姓氏谱谍文献资料,为后人保留了唐以前的姓氏起源论述,这是林宝对中华姓氏文化的最大贡献。然而林宝奉宰相李吉甫之命编撰《元和姓纂》,仅用200多天写成,由于任务紧时间短就难免有考究不周的地方,历有微词。所谓太原郝乡,一般是指太原县郝乡,也有指太原郡郝乡的,太原郡郝乡问题在下面将专门讨论,先讨论的是太原县郝乡问题。讨论太原县郝乡,是建在周至县郝乡之前呢?还是建在其后呢?这是问题的关键。根据历史的记载,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太原郡,郡治在晋阳县,当时还没有太原县,太原县建制是比较晚的,在隋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始置,由此可知,汉族郝姓得姓1700年后才有太原县,它比盩厔县建置也晚了600多年,所以它怎么会成为郝姓发源地呢?所以说把太原县郝乡说成汉族郝姓发源地是不能成立的。根据家谱的记载,西汉时郝瑗奉调出任太原郡守,把家搬到晋阳落户才始有郝姓,如果有郝乡的话,也只能先有晋阳县郝乡,后有太原县郝乡。这也是佐证。另外,在《山西通志》《太原县志》均查不到有太原县郝乡的具体记载,也是一个佐证。此外,我猜想有一种可能,就是林宝引用家谱资料看错了一个字,如前引用郝廻文中称:“裔孙期初封大原于郝”,其中的大原是指盩厔县终南大原,而非山西的太原。林宝把大原错看成了太原所致。综上所述,从秦朝到隋朝的几百年间,太原郡的首府是晋阳县,当时还没有太原县,哪还有太原县郝乡呢?综上所述,说太原县郝乡是汉族郝姓发源地是不能成立的。"
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莱州郝公


郝氏连长

帖子198 精华1 积分1092 威望20  郝币638  

8#
发表于 2018-5-8 06:24 | 只看该作者
子姓(殷本读依燕颖声)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是从偰(契(xiè)本写偰)(商祖因生在殷水,因之为姓,后又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劳,被舜帝封在商地,并赐姓子,所以商族是以殷和子为姓氏的)开始的。

出自 偰(契),一作卨,尊称阏伯。五帝之一帝喾之子,生母为简狄,出生于上古时代的商,相传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尧帝时封为玄王。《左传》载:“陶唐氏之火正契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
大禹治水成功,稷、契、陶等人有功,舜任契为司徒,把他封在商地,赐姓为子。 契的第13代孙汤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商朝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一些同姓方国,据《史书殷本纪》:“偰(卨,契)为子姓,其后分封,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商末,纣王无道,比干犯颜直谏被杀。比干夫人陈氏逃入长林山中,生下了儿子泉。周灭商后,因泉生于林中,其父比干坚贞不屈,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
派生姓氏
子姓衍派商世系记载:子姓从契(玄王殷偰xiè火祖阏伯另说是商祖偰生殷水因而得姓殷后佐大禹治水封商地)至成汤传14世,汤建商之后派生出姓氏,微子封于宋之后,又派生出姓氏。
成汤建商朝后子姓派生出的姓氏有:殷(依,燕,颖)、祖、武、苑、苑庚、曼、邓、邓侯、郝、彭、丁、汤、沃、殿、乙、甲、屠、稚、萧、商、长勺、尾勺、繁、徐、樊、锜、 陶、施、饥、终葵、索、梅、梅伯、黎、整、权、瞿、於、自、枚、铁、莱、来、牞(jiu)、马、甘、旄、孟、耿、北殷、太师、堂阳、鲜虞、斗耆等姓;
商亡后太丁后裔派生出的姓氏有:林、肖、宋、钟、孔、戴、牛、穆、邹、禇、谈、时、宗、晏、乐、边、钟离、王、孙、比、王子、柴、箕、鲜、鲜于、辜、禄、邶、微、衍、朔、戎胥、 衎、祝其、皇甫、皇、华、督、司城、还、老、老成、考成、老男、向、鱼、目、左师、右师、右、恒、花、子荡、 戎、冀、黑、据、锐、兑、教、政、正、合、圣、怀、耏(er)、辽、寮、朝、晁、买、伉、亢、成、沙、已、尾、罔、 省、坎、木、木门、右归、白马、墨夷、墨台、及木、干献、王父、并官、不夷、不更、不第、不茅、三伉、孔父、子奢、禇师、事父、 艾岁、御鱼、鱼孙、季老、季老男、臣辰经、荡、墨、台、酁、舍、近、几、宜、石弟、即利、中野、桐门、屠三、围龟、空相、虺、雒等121姓。
渊源
1. 殷氏:商族始祖的姓氏居于古殷水,盘庚王帝之后有殷氏,还有商朝亡后子孙分散,以殷为氏。还有北殷氏(邶殷国)。
2. 商氏:商汤之孙,以国为姓。
3. 汤氏:商汤之后。
4. 乙氏:商汤字天乙,子孙以王父为氏。
5. 来氏:汤之子孙,食采于郲,因以为来氏。
6.邓氏:武丁封叔父曼季为邓侯,其子孙以为氏。
7. 权氏:商武丁有个儿子封在权国后以权为氏。韩愈:权德舆墓碑序。
8. 那氏:商武丁之后有那氏。
9. 沃氏:商沃丁之后。
10. 瞿氏:商王瞿之后。
11. 祖氏:祖甲,祖乙,祖丁之后。
12. 相氏:出自子姓,商王河亶甲都于相,宗族留居于相里,因氏。
13. 薄氏:薄,豪都为商都,商人后裔。
14. 谈 氏:商朝后裔宋国传至谈君,子孙因为氏。
15. 蒙氏:蒙,同豪。商都,商人后裔。
16. 衣氏:出自殷氏“齐(夷)人言殷,声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见礼记注疏。”换言之,如今的衣姓,是由于读音相近而从殷姓分出来的,姓衣姓殷的人,本来是一家人。
17. 苑氏: 商帝武丁封其子文为苑侯其后以苑为氏。
18. 梅氏:出自子姓,帝辛时有梅伯。支。
19. 禄氏:纣王子武庚自禄父,后裔中有禄氏,金文中有记载。
20.鲜于氏:出自子姓,商王帝辛的叔父被封在箕(在山西太谷县东),称为箕子。后有去朝鲜半岛立国史称箕子朝鲜其后有姓鲜于的。
21. 林氏:比干子坚,之后。
22.王 氏:商帝王族后,比干之后,居汲县,世称汲城王。
23. 孙氏:汉安平相孙根碑,记载,比干之后。
24. 箕氏:箕子之后。
25. 鲜氏:出自子姓,箕子之后。
26. 郝氏:帝乙封子期于郝,期后以郝为氏。
27. 彭氏:仲丁之弟为巫彭,其后有彭氏。
28. 武 氏:以祖字或以谥号为氏:
一、出自商王帝武丁之后,以祖名为氏。据《武班碑》所载,为商王武丁之后,以其祖名字为氏。如汉代武班即是。
二、出自春秋时宋武公之后,以谥号为氏。据《风俗通义》所载,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司空,死后谥号为“武”,史称宋武公,其子孙以其祖之谥号为氏,亦称武氏。 是为河南武姓。
29.戴 氏: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省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
30. 桓氏:宋桓公之后,向魋,又叫桓魋。
31. 庄 氏:(庄)源于子姓。宋庄公后人。
32. 穆 氏:系出子姓,宋穆公子孙,以谥为氏。
33. 仲 氏:出自子姓,以祖字为姓。春秋时宋国君主宋庄公之后。宋庄公的儿子字子仲,子仲的子孙字“仲”为姓,成为仲氏的一。
34. 宋氏:微子封于宋,其后以为氏。
35. 花 氏:微子之后,同华氏。
36. 乐氏:乐氏之先,与宋同姓,戴公生乐父衎,是称乐氏。
37. 微氏:微氏系微子之后。
38. 黑 氏:微子之后。
39.牛氏:微子之后名牛父,子孙以王父为氏。
40. 丁氏:出自子姓,宋丁公后人,以谥号为氏。
41. 衍 氏:源于子姓。宋国微仲衍之后人。
42. 邹氏:宋正考父之后。
43.华氏:宋戴公孙督,字华父,自立为华氏。
44. 督 氏:宋国华督之后。
45. 萧氏:微子十二世孙大心封于萧,因为萧氏。
46. 孔氏:孔父嘉遭华督之难,其子奔鲁,为孔氏,孔子为其六代孙。
47.皇甫氏:宋戴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后,以王父字为氏,汉代改为皇甫。
48. 钟 氏:宋国君偃的三弟公子烈和同宗同源的宋桓公三子遨是宋国开国始祖微子启之弟微仲衍的十三世孙。遨之后州梨,封于钟离,数传至接,居颍川长社,以钟为氏。
49. 边 氏:源于子姓。宋平公之子子边之后裔以字为氏。
50. 向 氏:宋桓公之后,食采于向,遂为向氏。
51. 鱼 氏 :宋桓公之子目夷,字子鱼,子孙以王父为氏。
52. 墨 氏:本墨台氏,后改为墨氏。
53. 褚 氏:宋共公子段食采于褚,子孙因以为氏。
54. 匡 氏:系出子姓,宋大夫封于匡,后以邑为氏。
55. 朱 氏:1 是古帝颛顼高阳氏之后。古帝颛顼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2 宋国的开国君主宋微子启(商王帝辛的庶兄)有裔孙朱晖,原以国名为氏,称宋氏。春秋时,诸侯灭宋,其后裔逃至砀(今安徽省砀山县),改宋氏为朱氏。蔡邕《朱公叔鼎铭》。
56. 池 氏:池氏得姓来源有三种:一是池姓出自嬴秦司马公子池,其裔孙以祖父池字为姓,其后有池子华,官授秦丞相,食禄汝南,封西平郡(今河南开封市辖范围)公。望出西平、西河二郡,配行属火,池氏属徵音,堂号有安乐堂、西平堂等;二是出自殷姓讳民,因扶助周穆王有功,王封民食采于渑池(今河南三门峡市辖范围),遂以地为姓,其后转居西河,繁衍昌盛;三是改为池姓,一如蒙、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中有池姓氏族。
57. 目夷氏:宋公子目夷之后。目夷字子鱼,是春秋时人,殷微子的17世孙,宋襄公的庶兄,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襄公即位,目夷为相。宋、楚大战于泓水时的“子鱼论战”,可窥见其超人的战略思想。死后葬于微山...
58. 时 氏:出自子姓,商汤支庶之后。据《世本》所载,春秋时宋国有大夫来,受封于时邑,子孙以邑为氏。史记太史公曰:“契为子孙,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崆峒、目夷氏等。
59. 郑氏:殷王子子郑后人。
60. 马氏:殷王族子马后人。
61. 门氏:春秋宋有门官,为门氏,宋公族。
62. 南氏:南子曾嫁卫为夫人。
63. 姚氏:宋女嫁周王室有子姚,子姓姚氏。
64. 石氏:宋平公后,有石驱。
65. 司马氏:向魋弟司马牛之后,司马牛又为孔子弟子。
66. 韦氏:宋有卜人子韦。
67. 晏姓:灭莱的晏弱为子姓,金文有记载。
68. 干 氏:宋国有一大夫干犨,他的后代子孙以他的名字中"干"字为姓,亦称干氏,成为干姓的一支。
69. 仇氏:宋大夫仇牧之后。
70. 空 氏:源于空桐氏,出自商朝始祖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空同,也称空桐、崆峒,是河南汝州西部崆峒山的简称。
71. 邦 氏:出自商时期的上大夫邦伯,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72. 蒋 氏:蒋为商旧国,“袁仲达”《中国姓氏寻根》。
73. 孟氏:根据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时期甲骨文记载,出自商王朝时期齿序排列,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74. 甘氏:《姓纂》、《姓谱》等书指出:“甘,武丁臣甘盘之后”,甘盘,盘庚之后,甘姓始祖。
75. 耿氏:商第十四代君王商祖乙将弟弟祖丙封于耿地,建立耿国,祖丙为耿氏之祖。
76. 辜氏:林氏改为辜氏。
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莱州郝公


郝氏连长

帖子198 精华1 积分1092 威望20  郝币638  

9#
发表于 2018-5-8 06:34 | 只看该作者
子姓的来历
: 当时是属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子姓最初是叫好姓,后来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时候,去掉女字旁就是子姓.这就是子姓的来历.子姓四千年,华夏美名传.出于黄帝子,殷契封于商.夏为侯,商为帝,周为公.
子姓家族在我国占尽全部汉族人口的百分一二十.<<诗经>>里<<商颂>>有五篇,记载了我们先祖的史事.<<史记>>中<<殷本纪>>、<<宋微子世家>>,都有详尽的史事.安阳殷墟曾是我们先祖的一个国都之一.一朝一国,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存有一千三四百年的历史.

作者:27.221.102.*   回复:0   发表时间:2018-05-21 15:33:48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