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YANG  

03-06

973975次

4人

6个

304个

23041人

899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莱州市贾邓社杨家村族谱

公元2010年重修《贾邓杨氏全谱》(卷九)总目录
一、谱首篇
贾邓《杨氏全谱》编委会
《杨氏全谱》序
凡倒
《杨氏全谱》内容概述
第一章:杨氏对联碑铭和集序
二、寻根认祖篇
笫二章、杨氏之源
第三章、杨氏迁徙和″阙疑"的解决
三、亲缘备查篇
第四章、杨氏各支派宗支图
第五章、之允系世系图(上)
第六章、之允系世系图(下)
第七章、西三支其它世系图
第八章、东三宗支世系图
第九章、异地兄弟宗支世系图
四、承前启后篇
第十章、杨氏前人传记
第十一章、杨氏后人业绩
五、素质教育篇
第十二章、关于行辈字派的勘定
第十三章、杨氏素质分析
第十四章、素质和教育
第十五章、中国姓氏文化
第十六章、杨氏名人的功业轶事
六、谱尾篇
第十七章、后记
附录

贾邓《杨氏全谱》卷九,主编:杨振山。

作者:27.221.102.*   回复:8   发表时间:2018-07-16 17:47:18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莱州市贾邓社杨家村族谱

明末,杨氏由午城后杨家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为“杨家”。“贾邓”是一个历史旧迹,“贾邓社”原是清朝设里甲制的行政单位,清末,以其属贾邓社所辖而更名为“贾邓杨家”的叠加地名。

据考证,刊于661年前《午城杨氏先茔》的一段碑文:“在汉太尉震世为弘农人屡为东莱太守子孙遂家焉”。我村杨姓氏族乃是“屡为东莱郡太守”杨震的后裔,且世居东莱。更重要的是“子孙遂家焉”来肯定午城杨氏来自何方。震公东莱做官,子孙就地安家,我村杨姓氏族就是这一支派弘农杨氏在东莱“遂家焉”的坐地户。

重修族谱
1、演变
卷序 谱 文 作 者 序 作 者 时间
卷一 道光六年岁次丙戌正月二十六日十三世英三毓才 英三毓才序 1826年
卷二 大清咸丰十年岁次庚申正月二十四日十三世英三毓才 十四世守文序 1860年
卷三 道光三十年岁次庚戌,正月十五日,十三世英三毓才 十四世守文序 1850年
卷四 咸丰十年正月二十五日十三世观涛擢江同侄守文淳文 十四世守文序 1860年
卷五 光绪二年正月十九锡庆锡勤东胶锡麟暨其源澄源鸿昌 十五世锡庆序 1876年
卷六 民国十三年正月二十六日锡,韩暨,鸿昌开昌等 十六世鸿昌序 1924年
卷七 民国二十四年仲春上漧祥昌新德寿桢等 十八世振西序 1935年
卷八 民国三十九年孟春下澣书年敏德守培等 十八世振西序 1950年
卷九 公元二O一O年庚寅孟春下澣振山主编春启,嘉仁,嘉旭等 十八世振山序 2010年
2、组织
在1950年第八次重修贾邓《杨氏族谱(西三支)》和1911年重修贾邓《杨氏族族谱(东三支)》之后,时隔60年一个甲子的时光,共花费2008至2010年三年时间,杨振山历尽艰辛,积劳成疾,带病主持并率春启、嘉仁、嘉旭等成功完成了第九次大修《贾邓杨氏族全谱(卷九)》宏大工程,改变了贾邓杨氏族谱中西三支族谱与东三支族谱分立的局面,首次实现贾邓杨氏族谱的真正合谱。

3、影响
对于遍布国内外的贾邓杨氏族人们来说,《贾邓杨氏全谱(卷九)》已经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而载入史册,莱州电视台于2012年4月新闻中对第九次重修《贾邓杨氏全谱》情况进行了报道,《烟台日报》和莱州电视台也分别对重修《贾邓杨氏全谱》中所展现出来的我村历史人物杨景昌文化遗址及文物进行了采访与报道,《贾邓杨氏全谱(卷九)》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深远。

4、人物
皇1世,皇帝。

皇20世,周武王:周武王姬发,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继位。他继承父亲遗志,于西元前11世纪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后谥号“武”,史称周武王。

皇21世,唐叔虞:周武王姬发幼子叫唐叔虞,姓姬,字子于,是周代晋国的始祖,周成王的弟弟。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周公灭唐后,把唐封给了叔虞。先是封在唐地,称为唐叔虞,国名为唐国。唐叔虞有两子:长燮,次杼。周武王姬发是黄帝的20世孙。唐叔虞是我燮父族系、杨杼族系的共同杨氏老祖宗。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唐叔虞的母亲邑姜,是姜太公之女,周武王之妃,后世被尊为圣母。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皇22世,燮 父、杨 杼:唐叔虞有两子:长燮,次杼。

燮父,姬姓,晋氏,又名燮,为晋侯,是西周诸侯国晋国的第二任统治者,为晋国始封君唐叔虞之子,继唐叔虞为君。

杨杼,周武王姬发之孙,唐叔虞之次子,晋侯燮父之弟。南方尊其为杨姓开派之始祖,生于周成王二十年丙辰(前1085年)七月十一日子时 (均为夏历,下同)。周康王六年戊辰封杨侯,食采于杨国,始以杨为姓。

皇32世,尚父:尚父是周武王姬发第12代嫡孙(黄帝的31世孙)周宣王姬静的次子。西周的王位由周武王数传至周宣王姬静时,已是西周末年,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周宣王有位小儿子,名姬尚父,因在周宣王时未能获得封爵,直到周幽王姬宫湦时才被封于杨邑,为侯爵,史称他为杨侯,后建立了杨国。姬尚父的杨国后为晋国兼并,原杨国侯一族的后裔子孙以先祖故封邑为姓氏,称杨氏。

由此,燮父族系、杨杼族系与尚父族系已构成为中华杨姓的三大族系,即:1、第一支燮父族系:唐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迁都于晋水之旁,将唐改为晋,此国号一直沿用六百余年。《汉书·地理志》记载:“唐有晋水,叔虞子燮为晋侯,是燮以晋水改为晋侯”。2、第二支杨杼族系:作为唐叔虞的次子、燮父的弟弟杨杼,一直尊为南方杨姓的始祖。3、第三支尚父族系:尚父是周武王姬发第12代嫡孙(黄帝的31世孙)周宣王姬静的次子,宣王封其子尚父为杨侯。由此可见,中华杨姓已经形成了“燮、杼、尚”三系归一的格局,即都是与轩辕黄帝的血脉、周武王姬发的子孙,故有“杨姓者,黄帝子孙也。”

皇32世,伯乔杨氏1世,杨伯乔:(公元前704—678年),又名文实,为燮父第11世孙。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勋,仍封伯乔于杨,为杨侯,承继乃祖爵位,谥贤敬。后世尊伯乔为杨氏始祖。

皇57世,伯乔杨氏26世,杨震:(公元59—124年),公元112--114年任东莱郡太守(掖县)。刊于661年前《午城杨氏先茔》的一段碑文:“在汉太尉震世为弘农人,屡为东莱太守,子孙遂家焉”。我村杨姓氏族乃是“屡为东莱郡太守”杨震的后裔,且世居东莱。更重要的是“子孙遂家焉”来肯定午城杨氏来自何方。震公东莱做官,子孙就地安家,贾邓杨姓氏族就是这一支派弘农杨氏在东莱“遂家焉”的坐地户。

皇95世,伯乔杨氏64世,午城杨氏1世,杨忠:(1200—)莱阳县尹,1225年迁来朱桥午城后杨家安家。

皇104世,伯乔杨氏73世,午城杨氏10世,贾邓杨氏1世,杨宿:(1447—?)约1472年(成化八年)由午城后杨家迁来贾邓杨家安家。

皇113世,伯乔杨氏82世,午城杨氏19世,贾邓杨氏10世,杨之允:(1676—1749)。之允后代为:之允—立业—俊—毓琦—崇文—锡予—和昌—敏德—振山—健。

皇116世,伯乔杨氏85世,午城杨氏22世,贾邓杨氏13世,杨毓才:(1761—1836)1826年首修贾邓《杨氏族谱》,后又率守文等子孙分别于1850年和1860年进行了两次重修,从而形成了贾邓《杨代族谱》的一至三卷,为杨代族谱做出了重大贡献。

皇118世,伯乔杨氏87世,午城杨氏24世,贾邓杨氏15世,杨日章:于1911年(宣统三年)主持完成贾邓《杨氏族族谱(东三支)》。

皇120世,伯乔杨氏89世,午城杨氏26世,贾邓杨氏17世,杨敏德:(1886—1960),于1950年(民国三十九年)主持并与书年、守培、振西等合作完成第八次重修贾邓《杨氏族族谱(西三支)》。

皇121世,伯乔杨氏90世,午城杨氏27世,贾邓杨氏18世,杨振山:(1935—),在1950年第八次重修贾邓《杨氏族谱》和1911年重修贾邓《杨氏族族谱(东三支)》之后,时隔60年一个甲子,共花费2008至2010年三年时间,杨振山历尽艰辛,积劳成疾,带病主持并率春启、嘉仁、嘉旭等成功完成第九次大修《贾邓杨氏族全谱》工程。

5、序言
《贾邓杨氏全谱(卷九)》序

家族之有宗谱如同省、地、县之有志,国之有史也。宗谱记姓氏之渊源,志叙地域之历史沿革,史载一国之兴衰,隆替和礼乐典章。宗谱、方志、国史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三大擎天巨柱,是我国文化遗产极其珍贵组成部分。有谱则家族之历史有所稽察,有志则地之发展有所凭依,有史则国之兴衰存亡有所稽考。故一国不可以无史,一地不可以无志,而一家尤不可以无谱也。诚如一九五四年毛泽东同志在成都会议上曾说过:“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1984国家档案局曾发文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有重要价值。”其中,族谱在继承中华文化遗产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了。

建国迄今已有一个甲子,期间并无续谱。60个春秋年轮,沧海桑田,斗换星移,吾宗辉煌历史亟待检典承载,宗亲人际脉络需要整齐梳理,宗族人心力量需要凝聚。宋代名贤欧阳文忠公曾说:“三十年不修谱,谓之不孝”,难道我辈甘作杨门之不肖子孙耶?族中热心宗亲每每念此也寝食难安,续修新之宗谱迫在眉睫。受热心宗亲重托,有志者的通力合作,2008年岁末特组成杨氏修扩宗谱编委会,以期完成杨氏全谱任务。

此次修谱,工程之浩大、体系之繁杂、历史之久远、联络之困难,可谓多也!首当其冲的是寻访老谱,使新谱能承前启后。其次是宗族支派庞大,干枝繁茂。寓居遍及神州大地,联系殊为不便。三是60年时光山飞海立,一日千里,社会的变革,思想的混乱,族人的新老更替,使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准确性增加了相应的难度。难得的是在寻找原谱过程中,杨氏出现了杨金铎、杨春启和杨守川等“护谱英雄”,他们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顶住了压力,将族谱完整地保存下来,当得知修谱的消息时,他们就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使编委会掌握了杨氏家族全套的前谱(包括西三支的一到八卷和东三支的前谱)资料。

族谱也是一种家族档案,按照与时俱进的思路将其设计成集工具型、记录型、激励型和教育型等多功能型的族谱。

所谓工具型,是指杨氏族谱提供寻根认祖(见寻根索源篇)和亲缘备查(见亲缘备查篇)详尽文献的工具,这是作为族谱必不可少的最基本功能,以贯彻中华民族“慎终追远”和“百善孝为先”的美德。“承前启后篇”中的第十章是杨氏前人传记,保存(记录)了“光大前人功绩,颂扬先辈美德”的内容。“承前启后篇”中的第十一章是“汇集后人业绩,激励来者奋进”,以激励杨氏后人奋发图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代更比一代强。素质教育篇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对杨氏的信息进行分析统计(第十三章),其二是对杨氏宗亲的素质进行评价,并提出进行家训教育(第十四章),使其达到“继承祖宗遗训”,“传我杨氏清史”的目的。

易曰: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悠悠岁月,宿祖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他的后裔已繁衍至二十二代之多,居住地域已由贾邓杨家村扩展到海内外。在海外的有美、加、俄、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等国家。在国内的有京、沪、鲁、川、渝、黑、内、甘、青、湘、桂、台、港、澳(门)等。为了宿祖子孙不至数典忘祖,尊卑之序有条不紊,来住之谊不绝,完成这项历史任务责无旁贷。在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和信息化深入人心的今天,广大族众对修谱工作积极支持,全体编委鼎力合作,使新族谱做到了内涵外延加深拓宽,信息载体多种多样,实现技术采用高新,利用手段灵活方便。修好族谱,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无愧于列祖列宗,有利于今贤英杰,启迪后人的精神财富。

此次修谱,还有几项重大收获:

开创了东西三支统宗修谱的先例,首次实现了贾邓杨氏(东西三支和内蒙、高密分支)完整的宗支图和《贾邓杨氏全谱》,真正体现了“天下杨姓是一家”的理念。

① 突破了女性及家属不上谱的陈规旧习,真正体现了男女平等思想。

② 利用高科技手段,解决了毓才公在杨氏族谱首卷中就提出的“阙疑”,弄清了贾邓杨家村的立村时间,始祖宿的迁徙情况和各世祖的年代,也弄清了午城后杨家、午城前杨家、大冢坡、岔里杨家等确定的立村时间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算法对于确定历史事件的年代问题有一定的通用性。

③ 对族谱的深层次地利用、高水平地实现、科学地管理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示范。如采用多媒体的信息形式,通讯的网络化,实现修谱工作的现代化,实现开放式的族谱管理方式等等,都是在实现现代化族谱必不可少的。

④ 联络迁居异地杨氏宗亲,增进了亲情。编谱激发了怀祖之情,为日后各地子孙祭拜祖先提供了条件,使杨氏声望得以振兴播扬。这些都是值得欣慰成果。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新谱终于面世,夙愿得偿,重负已释,心情畅快。惟望吾族子孙妥为珍藏,善加利用,勿忘“四知门第”德教,永葆“清白传家”遗风。凡我族人,皆应勤学守德,儒雅行商,谦恭避祸,宁静致远,以报祖宗高恩厚德。

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十八世孙堃齐振山百拜谨序

公元二零一零年岁次庚寅孟春下澣

6、碑铭
(1)、定海杨氏先茔碑铭

肇庆路总管东莱定海杨侯,有先茔在郡北伍城,碑立石表其以状来请於雅古。惟我上世,种善植德,百年之泽,惠及我后人,而弗显於世,幸发其幽光,赐以铭,庸示悠久,请再三,弗怠,益勤,余辞不获,遂因其状而第之。按杨氏本唐叔之后,伯乔自晋归周,封为杨侯。在汉太尉震世,为弘农人,屡为东莱太守,子孙遂家焉。曾祖讳忠仕金为莱阳县尹,有惠政。祖讳贵,为招远县尹,兼益都录事参军,当金季之乱,聚民为兵,缮保障以御侵掠,乡里赖之全活者众。妻孙氏,继张氏,有子四人,女二人。长子兴,为招远县尉,孙出也,次曰均、曰福、曰幼龄,女二人,张出也。均有子曰谨,福有子曰寿、曰继,均与幼龄皆从军殁于阵。福以寿终。县尉学问多艺,颖悟过人,武善弧矢,孝悌称闻。兴任在招远,因母太夫人年高,弃职就养,辛勤备至,而甘旨无阙,夫人终,服丧哀毁,年尚强,遂不复仕,惟勤以农稼教子弟为事,春秋七十七卒,葬伍城先垅之次。配张氏夙有淑德,子七人,女三人,男孙二十五人,女孙二十五人。长曰松蚤有父风,次曰旺、曰春,肇庆公也,次曰荣、曰茂,尝为户部俸吏,次曰芳、曰桂,受承事郎淮东盐司令,皆称善士,女适良族,初县尉之归养也,七子侍侧,食禄者三,诸孙满前,怡怡愉愉,如金瑜芝兰,然乡人荣之,惟侯幼而孝悌,笃信好学,父命求进,但沾微爵,立石级録,关西遗派,修葺太尉祖庙,没齿无憾。侯居廉守约,经值改吏员一百二十五月出职,未及除授,父亡归家,追遵遗命,制中予采三品碑石,以待将来显达。禫毕赴京,慨然以修齐治平为己任,由太府掾三转,授承事郎庐州路职事,愿弃职就养,中书起为左司掾,能名益彰,未几又辞去,皆以太夫人年高故也,执政嘉其孝特以上闻,受同知般阳路莱州事故事,户籍在州郡者,不得仕其处曰避贯侯之授莱州,盖近亲闱以便其养也。初至家适太夫人病,祷于岳曰:愿减春寿五年,为母三年寿,至诚获冥报。任满太夫人体尚康健,亲奉甘养,年八十九终,庐墓行丧,既服阕犹十年不就选。有司以侯行白於朝,调大都兵马副指挥,畿甸之间,豪强敛手,剽劫宁谧,狱无怨民。有远游宦者,属三女于妻,比归,妻已构三女於外,而已适人告,既而妻亦逃,去将访治之,妻乃教其女诬以人理所无者,而已证成之狱,具堂坐京师,凡百有司皆莫能直其冤者。侯辨其诈,吏惶懅怗懦曰,是执政意也,失出必得罪,侯曰:罪在我,非若属事,遂正其狱。然竟以是不调会朝议,求严而不虐,宜辑远人者,众皆曰,杨春可,遂有肇庆之命,进阶中议大夫,以行侯任兵马指挥。愿以母封让其祖母,妻封让其母,有司难其事,命遂寝令秩三品,荣封三代,果如其愿,咸钦命赠祖贵,追封中顺大夫,山东东西道宣尉副使,上骑都尉,弘农郡伯,祖母孙氏,封弘农郡尹,父兴,追封亚中大夫,般阳路总管,轻车都尉,弘农郡伯,母张氏弘农郡夫人。侯自肇庆任满,致仕归来,进赐嘉议大夫,益都路总管,妻赵氏封弘农郡夫人。侯有子三人,女二人,长曰庆祖、次曰庆福、三曰庆先,长子庆祖廕以侯职,初授承事郎同知常宁州事,次受承务郎,大有仓盐支纳三任升奉训大夫,同知濮州事,配隋氏敕封恭人。次受宣命,嘉封县尹。其一门集庆,簪缨相继,不堕其传,同知奉训,立志廉慎,奉先思孝,善述前人之事,取曩时预采碑石,刻文铭立於先茔以光其祖宗,诚为嘉矣,呜呼,经不云乎,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孝之终也,侯之纯孝廉介,虽曰天性,亦以先世有以启迪之也。盖闻之位不称其德者,必有后,自招远而下,皆当有为于世,率不过宰百里,岂非位不称其德欤。然县尉诸子克遵世守,厥后蕃衍,侯兄弟异居,不改父风,所置众皆总门,侯愿为阎王立约,无不咸应,自后时辈皆曰大院杨家。宣赐三品,已建阀阅,高大门闾,心以行之因而应之,以遂平昔之志,至是始验,杨氏之福,盖未艾欤何子孙多贤也,是宜铭铭之曰:为善之植,其始则萌,不揠於苗,厥实乃成,猗欤杨氏,兆自招远,参军谔谔,不显尉也克承多艺,而能弃禄就养,维学与耕,爰有七子,皆称善士,季曰郡侯,式成其志,于戏仁孝,其泽不穷,迨彼有年,其获必丰,先茔有碑,龟蚨螭首,勒名於上,昭示厥后。

大元至正十年岁次庚寅八月二十六日

嘉议大夫益都路总管嗣孙杨春

奉训大夫前同知濮州事杨庆祖,继志立石

东莱石匠作头李砂道,梁成,孙仁,梁宽,孙德刊造

(2)、皇清敕授修职郎英三杨公墓志

岁进士杨公讳毓才字英三号皐泉,东莱掖邑人也,世居城北贾邓村。曾祖讳之允,曾祖母李氏,祖讳建业,祖母罗氏,父讳僩,例授赠修职郎,母李氏,例赠太孺人,俱葬於官道东葛场子有碑记。先生兄弟五人,行居第四,长兄奠元少亡,二兄受禄,三兄毓元,五弟毓德,俱系太学生,姊二人,长适武生黄世荣,次适武生孙百成。娶生氏,生二子,长邦彦入国学,次守文,邑庠生出继五弟,女三人,长适张友俨,次适儒童孙可钧,三适张龙图,孙男三人。先生幼学入塾,即有颖名,应童子试县取第二名,府取第一名,院试入郡庠第一名,自是累列前茅,由增广生补廪膳生,至嘉庆庚辰科成岁进士,又六年就训导职,未及选用,於道光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戌时卒,享寿七十六岁。呜呼先生之为人也,孝友恭俭,未尝以言语侮人,其文词雅正粹美,且循循善于诱人,及门成名者不下数十人焉。殁后,葬於村北坤山艮向门,弟子从逰最久,知先生家世深悉,爰为之铭曰:天道昭彰,作善降祥,忠厚继世,家道永昌,仰止犹切,流泽未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3)、皇清敕封孺人杨母生太君墓志

杨毓才元配生氏,罗台儒童讳安公次女也,性情和顺,言语惟谨,事翁姑以孝闻。姑亡翁不继世妯娌四人中,翁特以家事付托,氏乃逊谢不遑,以不胜任为辞,翁强至再三不得已而从之,於是夙兴夜寐勤劳罔懈,同居数十年田亩日增,内外从无间言,且其教子训女严不伤慈,卒使子女名成家立,壼范称乡党焉,当兄弟同居时,有胞侄临文生五日,其母宿氏卒,氏乃舍其子而哺之,抚养周之逾於已出,临文之成立实赖氏鞠育之恩也,後晰居数十年,又益薄於自奉而严於治家,孙男曾孙之属戏嬉满前,年近九旬尚动履不须扶持,亲友义其事,爰为之铭曰:孝行足法,慈德可风,克勤不匮,克俭有功,壼范不湮,子孙丰隆, 孺人之德,永世无穷。

7、目录

作者:27.221.102.*   发表时间:2018-07-16 17:58:07

[回复] 回复莱州市贾邓社杨家村族谱

当代名人
杨振山
1935年8月生,男,山东莱州人。上海同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计算机应用博士导师、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博士导师,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3年10月30日22:38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享年78岁。12月4日14时在上海市宝山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追悼仪式,生前单位的领导、亲朋好友、同事及学生代表参加了追悼仪式。12月6日11:38亲属将骨灰安放于上海嘉定区某墓园。

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从事计算机及应用研究40多年,研究方向为数据库、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20多个,发表论文170多篇,出版专著18部。特别在办公自动化领域中从事理论和应用研究18年,在我国首次提出中国办公自动化的理论,写出了论文40多篇,包括分析理论、设计理论、开发理论和实施理论,形成了一整套中国办公自动化的理论和设计方法。对于从事办公自动化研究、开发、评价和使用的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于促进中国办公自动化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设计和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办公自动化系列软件——“双杨OA中国办公系列软件”,在全国范围内颇具影响,得到广泛地推广使用,至今用户超过1000多家,遍及全国各个省市。该软件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推荐为1999年全国优秀软件,并获得199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97全国PC应用软件设计大奖赛优胜奖,还被上海市科委推荐为上海市优秀软件。所开发的《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及应用没系统》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专家系统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工程建设中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学分制多媒体智能教务管理系统”获1999年国家教委优秀计算机教学软件;“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一体化系统”、“环境噪声防治模式的研究”、“电脑文书档案管理系统”均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题词智能标引和检索集成化系统”获国家档案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书稿档案管理系统”获上海市档案局科技进步三等奖。《环境噪声专家系统》1999年国际先进水平;《基于元逻辑的知识处理系统》1991国际先进水平。《档案管理与分类号标引》1990年填补国内空白。《新产品开发决策咨询专家系统》1993年国内领先水平等。

杨嘉本
1923年生,2010卒。自幼随从杨振西学习,其时振西是中共地下党员,活动于胶东一带,宣传、领导抗日活动,1938年他和振西公在本村“南书房”教本族子弟读书,教室四壁悬挂马、恩、列、斯、毛、朱的画像,讲解党的主张,宣传抗日救国。1938年秋他考入胶东抗日民主政府举办的“青年教师培训班”学习,1939年春结业,曾先后在本县的后庄头、孙家、婴里、罗台、北障等村庄,冒着日寇追杀,打着游击教书育人,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始回家乡,后因母亲体弱,祖母又病倒在床,家中田地要人耕种,因此离职务农。

杨牧云
鹏举子,中央乐团首席提琴手,国家一级演奏员,教授,退休。1、《穆桂英挂帅》主要创作者之一:被广东民族乐团多次带到国外演出的交响诗《穆桂英挂帅》,主要创作者是中提琴乐师邓宗安、小提琴乐师罗青、杨牧云等。2、做过李自立教授的导师:李自立是我国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小提琴教育家、小提琴作曲家、社会音乐活动家,现任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教授,1962年8月派往中央乐团深造时,曾师从于杨牧云教授。3、和著名的书法家、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等共聚: 1988年中国书法家协会,英国东方美术家协会,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及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赵普先生(左起)与著名音乐家、中央乐团第一小提琴家杨牧云先生,著名书法家、北京文物局首任局长刘子章先生和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柯文辉先生聚会留影。挽中央乐团杨牧云先生1993年6月流水高山,琴声杳矣;讽时警世,诗卷传焉。

杨德茂
利津县公安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正处级侦察员。男,汉族,中共党员。1943年10月28日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平里店镇杨家村。1966年毕业于山东省公安学校,分配到利津县公安局工作。历任侦查员、公安特派员、副股长等职。1976年4月任利津县公安局副局长;1986年10月任利津县公安局局长;1995年3月至1998年3月任东营市国家安全局副局长兼利津县公安局局长;1998年3月任东营市公安局正处级侦察员;2001年5月参加公安部警督晋升警监培训班后晋升为三级警监;2004年1月退休。

杨春荣
1938年7月25日生,七岁随父亲在青岛上学。51年父亲病故回乡,52年高小毕业后考入掖县第二中学。55年初中毕业后被北京市工业管理学校计划专业采录。因父亲早逝寡母艰难抚养兄妹六人,家境十分困窘。为家庭生计和弟妹成人,不得不舍弃学业。在村内担任民办教师。历时三年由于工作突出,59年被吸收为中共党员并转为正式公办教师。60年后曾在平里店镇等多所中小学任教师、教导主任、联中校长。88年调入平里店成人教育中心任校长,成绩斐然。88年退休至今。

杨振西
(1908—1976)字岳华,曾用名杨秀廷、振奇,字云峰,私塾六年,文化功底厚重,聪明好学,思想活跃。1935年七修杨氏族谱时,尚不到30岁的振西就参与修谱,承担(卷七)撰序和校正工作,1950年又为杨氏族谱(卷八)撰序并参与校正,是杨氏后人中的才子。30年代曾参加革命,当时名字叫杨秀廷。建国初期至文革期间,他承受了政治、家庭及身心上的伤害,大儿子与其断绝了父子关系,二儿子因其影响终身未娶,1976年振西在平淡中过世,享年68岁。

杨秀敏
1954年9月掖县出生,1974月12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政工师,现任满洲里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工作情况,1973年6月高中毕业下乡国营二卡农牧场,1975年11月任满洲里市二卡农牧场党委副书记,1976年7月至1981年2月,任中共满洲里市第七届市委常委,1977年参加全国高考,1979年毕业在满洲里市委农牧工作部、纪检委工作。1982年10月做群团工作,历任满洲里市团委副书记,书记,市妇联主任;1991年4月做经济部门工作,历任满洲里市物资局党委书记,市属企业工作委员会党委书记,满洲里市商贸产权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1998年12月至今做政协、统战工作,历任满洲里市七届、八届、九届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兼职情况,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呼伦贝尔市政协委员,中共满洲里市委委员,满洲里市海外联谊会会长,满洲里市非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

杨孟壁
建国前是地下党员,由山东掖县派去东北做地下工作;解放后曾任哈尔滨市副市长,劳动局长,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物资局长等职,后离休。86年去世。

杨嘉敏
1924年出生于掖县贾邓杨家村。1952年考入了当时国家的政务院(现国务院),在外交部做财务工作,继任财务科长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起先后在法国、日本大使馆任职。1982年回国由于身体原因,即留在国内,任外交部驻外人员办事处领导,具有高级职称。1992年7月因患直肠癌去世,时年68岁。

杨嘉仁
字寿山,别名杨澍,生于1932年,大专学历。曾先后参加过一〇一厂(哈飞前称)、武汉重型机床厂建厂和大庆石油会战。获石油部颁发的“大庆石油会战劳模”奖章。由技术员晋级工程师。三中全会之后,潜心钻研技术,应用波-马定律,研发出全自动气压供水新技术,取代(消)了水塔,屋顶水箱高位供水的古老方法;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两项;独资创办“科兴东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本专利产品和转让专利技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杨寿山兼总经理。

杨 涛
1970.1.22生于牡丹江,吉林大学法律本科毕业。牡丹江博大律师学院院长;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牡丹江法制》杂志社总编;市政协委员;市青年联合会第七届常委;2001年荣获牡丹江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个人;2001年被牡丹江市司法局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荣获市十大基础志愿义务工服务个人;省首届优秀青年卫士;省首届志愿服务贡献奖等荣誉。2008年获牡丹江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近代名人
杨景昌
杨景昌:十六世(杨氏“武”的典范)。景昌公参加过殿试,是清同治帝的门生。他是杨氏十一世立业祖之玄孙、十五世锡祚之长子,字介福。景公自幼习武,酷爱弓马,入武庠,擅长刀(1942年前后曾见他家街南沟东的院子里有一柄与人身高等长的镔铁大刀,形状酷似关羽用的大刀重约七八十斤,每逢冬闲族中习武之人挥举此刀测试臂力)。

一八六一年捻军犯境,莱州大乱,贾邓杨氏族人被捻军掳走五十八人(见族谱卷四“同治五年杨锡庆志”之“乱状”),景昌公却能凭借一身武功和过人的臂力不仅自己躲过了此劫,还在劫难中扶危济困救助弱小。乡里受助者众,景公之义举深受乡人所称道,至今说起贾邓杨氏皆询“武侠”,可见景公之行深入人心。

清同治六年(1864年)秋,兵部侍郎阎敬铭受同治帝之委派巡抚山东主持了三年一届的武举乡试,在这次考试中,景昌公名列“同治甲子科第四十九名举人”,至今景公府二门上仍悬有:

钦命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省等处闫敬铭为

武 魁

甲子科武举杨景昌 立

的匾额。

翌年,即同治七年(1865年)春,全国各地的新选武举进京会试,景昌公又取得了乙丑科会试第二十三名的优异成绩。在会考之后的殿试中,仲三甲第二名赐“乙丑科同进士出身”“钦点御前蓝翎带刀侍卫”,至今景公府门上方悬有“进士第”匾额。

景昌公虽出身武庠,确系一员儒将,“又四年(即1869年)除授浙江衢州府右营守备。此时的中国南有捻军起义,北有沙俄衅边,内忧外患天灾不断,大清帝国风雨飘摇。身处乱世的景昌公,便由身居京师的御前带刀侍卫清闲之职,被改派领兵驻扎闽、浙、赣,扼守国家的南大门,他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显现出了儒将“上马督三军,坐帐草檄文”的英雄本色。景昌公到任不久,祸乱平息,黎民得安“实赖守备之力也”。

景昌公生于道光十二年(1832)正月十八日卯时,卒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三月初四日,享年六十四岁。配李氏生一女,於京师娶二室,携赴任上,生一子芳荣,这一支派便落籍浙江。

附文:贾邓杨家村:一门文武两“状元”,武魁、进士第两牌匾同挂一座房

山东省莱州市平里店镇贾邓杨家村杨守元家的门楼上挂着两块写有武魁、进士第的清朝牌匾,很是壮观。昨天上午,记者驱车来到贾邓杨家村,在村支书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这户人家。

刚刚步入台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红底用黄字刻着“进士第”三个大字的牌匾挂在这座房子门楼前,旁边没有任何备注。接着穿过这座门楼后,步行7、8米,又有一个门楼赫然屹立在记者面前,它的上面也挂着一块牌匾,匾上写着“武魁”两个大字,它的样式与前面牌匾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旁边标注着一些文字。右边刻着“钦命兵部侍郞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省等处X敬铭为”左边刻着“甲子科武举杨景昌立”。

一户人家同时怎么会有两块牌匾呢?据支部书记鲍耀山讲,这户杨姓人家同一时期出了一文一武两个“状元”,牌匾都是那个时期发给他们的,现在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历史了。鲍耀山接着说,“武魁”牌匾是哥哥杨景昌得的,“进士第”牌匾则是弟弟杨奎昌得的,兄弟俩一文一武都在浙江一带当官。

据村里的一位百岁老人杨煦忠说,在明清时期,全国各地习武成风,高手林立,“武魁”不同于文进士,文进士是各考各的,互不影响,最后通过统一评卷排出名次,但是“武魁”不一样,需要对抗比赛进行淘汰,没有真功夫是很难中进士的,所以,中“武魁”实际上要比中文进士要难。现年88岁的杨守元的母亲张秀芹说,清朝时期,先是哥哥杨景昌中了武状元,之后,弟弟也中了文状元,虽然他们在外地当官,但这里才是他们的正式宗祠,所以他们中了状元以后,仍把清朝发下来的牌匾都留在了老家。

现在,杨氏后人们很珍惜祖辈留下的这两块一文一武的牌匾,他们为自己的祖辈曾这样辉煌过,而感到深深的骄傲和尊重,同时村里也大力保护这两块牌匾,今年修路,为了绕开家里的门楼,修在他们家门前的这条路还是在这里打了个弯。村民们说,他们要保护好这两块牌匾,这是他们村永远的骄傲。(摘自莱州人民政府网)

杨崇文
杨崇文(1786—1826)字升龙,是十七岁即入郡庠的毓琦公之次子,在文之胞弟。崇文公五岁生母杜氏卒,继母赵氏,视公如己出,自幼呵护,精心教导,以至成人。公天禀聪颖,能语即乐书字,就塾如鱼得水,终日手不释卷。未弱冠文章便小有名气,县应童子试取第一,有“掖县一支笔”之美誉。及府试亦名列前茅。如此良才为穷所困,家贫不欲再考,胞兄在文以父遗命训导,劝其继续进取并给予经济援助。

嘉庆十七年,二十七岁的崇文公参加院试,经宗师张公选拔,取古学第三名因入郡庠,公家虽贫学不辍,刻苦努力学业大进,翌年参加科试,又取一等第七名的优异成绩,遂食廪膳(享受国家津贴)补廪生。

常言道“家贫出孝子,”公家虽贫却事母至孝,晨昏定省甘旨无缺,孝母悌兄乡里尽闻。自补廪生后,“舌耕笔耨”,教书育人,不说桃李满天下,可谓秀木皆成栋。尽管又曾数次入试,曾获一次荐卷,皆因八股取士,矢志难伸,后虽屡考上等,只因家贫,不忍再赖兄长资助,遂不复考,以期将来家道略富“进取未为晚也。”

但是人生生死难料,崇文公正当盛年,学业猛进,科第有望之际,於道光丙戌冬十二月初四日,突染暴疾,抱憾而逝,寿四十岁。惜乎!天妒英才,不佑贫儒,英年早逝,矢志未酬。但是崇文公的事母至孝,敬爱兄长,舌耕育人,矢志向上,奋斗进取,孜孜以求的坚强的意志,是留给后世子孙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被永远传颂,怀念,继承并发扬光大。

崇文公生於清乾隆十年,岁次丙午公历1786年,卒於道光六年岁次丙戌十二月初四日公历1826年。妻张氏生三子,长锡介,次锡予,三锡嘏,一女适高姓。

杨秉信
杨秉信:十五世(杨氏“教”的典范)十五世杨秉信,自光绪初年设馆教学,历时30多年,为数百多农家子弟走出农村,谋求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石。由于为人豁达和气,敦厚朴实,深受学生及乡里称赞。因排行在二,人们都亲切地称为“二先生”。先生家境一般,却把全家在沟东最好的三间半瓦房做为学馆。学馆院子宽敞洁净。西间窗下有一棵交叉缠绕的老石榴树,南墙内有一棵合抱粗的无核大枣树,树冠罩掩了半个天井。每逢金秋十月,先生常带领孩子们摘下大红石榴和“铃铛甜枣”,分给孩子们品尝。孩子们嬉戏在须发花白的先生周围,组成一幅乡村学馆童叟乐园画图。每年二月初二是孩子们入学时刻。家长们领着孩子,拿着两串束修,陆续入学。也有一些家庭贫寒的孩子只能空手赧颜而来。每逢此时,先生总是摇头叹气,挥动大手让孩子进入学校。他说:“留下孩子吧,孩子总得识字呀!”先生这种“不媚富贵,不嫌贫贱”的义举,是有教无类的典范。先生教学先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再深些则是“诗书”,“五经”,尤重毛笔字。随着形势的发展,又增加了“国文”,“珠算”。这些循序渐进不断改进,注重实用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足证先生教学思想的朴实性和科学性。先生的学馆,虽是私塾,但先生很注意既教书又育人。他十分注意学生的细微言行。据嘉忠回忆说,他小时候很顽皮,常爱恶作剧,曾因与学长(班长)做对,偷吃了一个石榴,但早被先生发现,除了严格的责备外还有许多语重心长的劝说,使嘉忠至今不忘。抗日战争爆发后,先生则要不断和日本兵周旋。他曾数次带领孩子奔跑十多华里,躲避日军的袭击。既教书又育人是私塾学馆中罕见的。农历腊月是先生最忙的时刻,一方面要给学生或乡邻写对联,学生们有的磨墨,有的裁纸,一番浓郁的过年气氛充满学馆。另一方面先生要不断接待那些出外经商,回乡探亲的学生的拜访,常常是收了许多什锦糕点,文房四宝之类的礼品,更多的是学生邀请的报师家宴,真把先生忙得不亦乐乎。这是先生一生致力启蒙教育的最好回报。这座学馆一直办了三十多年,直到1947年前后,才为新的学校所代替。

杨毓才
杨毓才贾邓杨家村杨氏“才” 的典范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与尊敬。主要业绩是:1、皇清敕授职郎英三杨公墓志 先生幼学入塾,即有颖名,应童子试,县取第二名,府取第一名。院试入郡庠第一名,自是累列前茅,由增广生补廪膳生。至嘉庆庚辰科成岁进士,又六年就训导职未及选用,於道光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戌时卒享寿七十六岁。先生之为人也孝友恭俭,未尝以言语侮人,其文词雅正粹美,且循循善于诱人,及门成名者不下数十焉。殁后,葬於村北坤山艮向门,弟子从逰最久,知先生家世深悉爰为之铭曰:天道昭彰,作善降祥,忠厚继世,家道永昌,仰止犹切,流泽未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2、创修族谱 贾邓社杨氏迁自伍城,当时也曾要带上族谱,但被“购祭田”“纳供品”逢年节回伍城拜祭祖先的要求所难倒,一个刚外迁立户安家的人其经济一定很困难,虽然之后也曾几次请求立谱(曾在供桌下面偷抄写祖鬽被驱赶、也曾因纳不出供品而被罚)均未成功,无奈之下只好把先茔的碑文抄写回贾邓。一直到清朝嘉庆庚辰(1820年)科贾邓社杨氏仲了一名岁进士才自创新谱。1)先祖创始谱 莱州贾邓社杨氏初创族谱人是清朝嘉庆庚辰(1820年)科岁进士杨毓才字英三,自乾隆五十年(1786年)至道光十六(1836)年,历经48年的劳动,创立了始谱,写成“宗支图一卷,世系谱一卷,已刻志状暨诸事实著述一卷”,并附有墓葬位置平面图三副,在已刻志状中收有:“大元至正十年岁次庚寅(1350)八月二十日”刻制的“定海杨氏先茔碑铭(在距贾邓北二十华里处)”。清道光十六年(1836),“皇清道光敕授修职郎应三杨公墓志”及其夫人生太君墓志各一篇(此是后人补录入该卷中)。乾隆五十年之后,道光十六年之前,在这一期间,毓才公写的“杨氏族谱序”一篇,族谱凡例一篇和考实一篇。在考实篇中写道:“相传自伍城迁居贾邓社,凡大冢箔、朱桥、曲城、岔里同姓者,俱是一家。之后累世上伍城祖鬽拜节,如何被罚,言之凿凿,但以读书者少;以致辈行支派俱不可考。一云洪武年间,自四川迁掖,其地有铁兑臼,未知孰是阙疑,以俟知之者”。毓才公留下一则迁之四川的阙疑离开了人世。2)二次修谱 继毓才公之后的十四世守文公(毓才之次子,出嗣给杨毓德)於“咸丰庚申(1860)年正月廿四日志”的修谱序言中记,“予家自伍城迁来,原无谱系可稽,予祖父行,历察各家族鬽,多方搜求集一草本,… … 予照原本急为誊写, … … 历数日而成。”守文公经过与“祖父行”多方搜求,去伪存真,肯定了予家自伍城迁来,去除了自四川迁掖的记载,“既不失前人创造之艰,亦尊祖敬宗之遗意也。” 3)再次誊谱 一八六一年,中国历史上捻军的起义队伍“犯境”,族谱失而复得,十五世锡庆公(字云五,是毓才之嫡孙,其父杨斐文行二,出嗣给杨绍文),又於同治二年癸亥(1863)十一月十七日在缮谱序言中记道:“天下之事,积之甚难,失之则甚易,… …是谱自余祖以暨於余,已历三世,积之不谓不难矣。咸丰辛酉(1861)南贼犯境,万户逃窜,锡麒弟… …将此谱负裹而逃,至路贼众大至,遂将此谱遗弃於路,寇退后… …得之於小朱村李姓,自是而是谱仍归余家焉。… …余因念是谱仅此一部,以为失散后不可补思,再写一部以备观览,… …遂照原本,急急写出后以垂后世,… … 。”锡庆公怕祖孙三代人的心血写成的祖谱失传,又照写了一部,至此贾邓社杨氏族谱,有完全相同的两部始谱存世。  创始族谱卷一、卷二,历三世(十三世、十四世、十五世)四十八年,经四人(毓才、守文、锡庆、锡麒)之手,多方搜求,精心整理成册。后遇南贼犯境,失而复得。恐又有散失,又照原本誊写一部,以垂后世。毓才等四人,功在千秋,不可磨灭,其孜孜以求的认真负责之精神是后辈的楷模。

杨 春
杨 春:(杨氏“孝”的典范)。贾邓社杨氏宗祠的楹联一直是:

侯封杨邑瓜瓞绵绵邻四知

爵赐定海簪缨济济庆一门

“爵赐定海”是指伍城杨氏定海杨侯,他虽然官居高位,仍能思孝奉先,这是天性也,与其父兴公的身带言教分不开的。

兴公“学问多艺,颖悟过人,武善弧矢,孝悌称闻,兴任在招远,因母太夫人年高,弃职就养,辛勤备至,而甘旨无阙,夫人终,服丧哀毁。

定海杨侯“幼而孝悌,笃信好学,父命求进,但沾微爵,立石级録”,别忘记给潼关以西(指华阴)老家的太尉(杨震)祖庙加以修缮。杨春追遵遗命,在给他父亲守孝期间,予采三品碑石,以待将来显达,作刻碑铭之用。守孝暨毕,春就进京赴任,先授承事郎庐州职事,不愿干,弃职回家奉养母亲,“中书起为左司掾”。由于杨春工作能力强,政绩很好,但因牵挂母亲年事已高,再不亲自奉养,以后就没机会尽孝了,又要辞职不干,“执政嘉其孝”就破例(当地人不能在本地做官)授他般阳路(含今淄博等地)莱州职事就地任职,便于奉养母亲,以成全春的孝道。

杨春的母亲年老患病,春又亲自祈祷上苍为母求寿,“愿减春寿五年,为母三年寿”,“至诚获冥报”,他母亲享寿八十九岁而终。母病逝后,他在其墓旁搭了个草棚,身穿孝服住在里面为母亲守孝三年。除孝服后,连续十年仍不赴任,杨春的孝行感动天地,地方官把春的孝行报告了朝廷,就把他调北京任大都兵马副指挥,畿甸之间,豪强敛手,剽劫宁谧,狱无怨民,同僚都夸赞杨春的工作能力真行,遂后,当朝又把他调去广东任肇庆路总管,接着又封兵马指挥,鉴于他的贡献,进行封赏,杨春要把他母亲的封诰让给他祖母,把妻子的封诰让给他母亲,春的孝心感动了当朝,就把官诰依次晋升三品,荣封三代。

所谓三代是指春公的祖父贵,父亲兴和春本人,具体封号是:

杨 贵:追封为中顺大夫(正四品),山东东西道宣尉副使, (正四品), 弘农郡伯, 祖母孙氏封弘农郡尹。

杨 兴:追封亚中大夫(从三品),般阳路总管, 轻车都尉(从三品),弘农郡。母张氏奉为弘农郡夫人。

杨 春:进赐嘉议大夫(正三品),益都路总管。妻赵氏封弘农郡夫人。

杨庆组:奉训大夫(从五品)。

杨之允
十世祖是最为风光的杨氏族人,只可惜其荣耀是在他逝世后的一百一十六年才享受到。他的玄孙景昌公中了武进士皇家降旨恩荣三代,给其高曾祖之允公,刻制了高约一丈的蟠龙绕顶的汉白玉石墓碑,其坟墓自然要高过墓碑的,之允公的六个儿子的墓三三对称燕翅状排开,分列其父墓左右两侧,高碑大墓蔚为壮观,每年春扫秋祭,男性族人全部一齐出动,集于墓前拜祭,盛况空前绝后,远非他族可比。(注:为之允祖刻石立碑的是武魁景昌公)。

古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古时,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医疗水平的限制,保健意识的限制,科学水平的限制,使得人们的平均寿命远远低于现在的水平。查看我们贾邓社杨氏的族谱,不难发现我们族中仍不乏长寿者,其中比较典型的长寿家族就是之允公家族。

作者:27.221.102.*   发表时间:2018-07-16 18:03:31

[回复] 回复莱州市贾邓社杨家村族谱

杨 震
伍城定海杨氏先茔碑铭中记载:“按杨氏本唐叔之后,伯乔自晋归周,封为杨侯。在汉太尉震世为弘农人,屡为东莱太守,子孙遂家焉。”

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郡华阴人,生于公元59年,卒於公元124年,享寿70春秋。

关西孔子

杨震出身于官宦世家,八世祖杨喜、高祖杨敞都曾封侯、拜相,其父杨宝通晓《欧阳尚书》,造诣颇深,为一代宗师。杨震为杨姓的36代祖,因是弘农华阴人 (今陕西潼关安乐乡水峪口村杨坡组),亦有 “弘农杨氏始祖”之称。为著名汉朝学者。

杨震致力教学,因其不谙仕途,以致“数十年不答州郡礼命”。五十岁为大将军邓骘所推荐,历任刺史、太守、司徒、太尉之职。

杨震曾执教于华阴牛心峪、潼关东泉店、灵宝泉里。至今牛心峪有“杨震槐市”,东泉店有汉顺帝修建的“育贤宫”,陕西巡抚崔纪忙乱建为“四知书院”,泉里有“三鳣书堂” (灵宝市豫灵泉里村)的名称和传说。据说前后弟子达三千多人。司徒李命曾文立碑以志。杨震教书时以种菜补助生活,他不让学生帮自己种菜,为的是怕学生耽误所学的功课。为此他亲手把学生替他种的菜拔了,自己重新种。实在是“清德洁白”。后来,有一天,有只冠雀(鹳雀)含了三条鱼,飞到他的讲坛上。他的学生把鱼拿起来说:“老师,蛇一样的鱼,听说是象征卿大夫的衣服颜色的,三条的数目,是表示三公的职位,老师自此以后,要高升发达哩!”杨震听了,更是勉励自己,发奋地用功,在学问上求进步,作为将来做官时候的准备。

震从小勤奋好学,博览群经,靠教书为生达二十多年,长期过着自食其力的清贫生活,他在华阴设三鳣书院讲学,门下弟子不下三千,其名声不下于孔夫子,人称为“关西孔子”。他除了教授学生以外,还租种了别人的一块土地,亲自耕耘,用来养活年迈的母亲,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直到他五十岁的时候,在朋友的劝说下,才接受别人的推荐出来做官。

杨震辞金

震公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东莱太守、司徒、太尉等职。当他往东莱郡上任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起金子,羞愧地出去了。

自汉至今二千年来,其廉洁奉公的“四知”名言被世人传为佳话,美誉妇孺皆知,杨氏后裔无不以杨震为荣耀,无不为“四知”而自豪,汉顺帝称赞他为“清白吏”。“四知”乃成为千古美谈,其后人以此为堂号。

作者:27.221.102.*   发表时间:2018-07-16 18:04:51

[回复] 回复莱州市贾邓社杨家村族谱

贾邓杨家村是当之无愧的长寿之村

贾邓社杨家村远远超过长寿县的标准。仅有821人的贾邓杨家村,目前百岁老人4人,其所占的人口比重已达到了0.487%,仅从这一数据上来看,已远超同样位于该市、闻名全国的“长寿村”莱州市凤毛寨村最高峰时的数字。贾邓杨家村为“百岁村”、“长寿村”的称号,应是当之无愧。



村委领导
《中国共产党莱州市农村组织史资料》记载:贾邓杨家村是1937年5月中共建党,1939年2月建立中共党支部,同时建立村政权。担任过历任贾邓杨家村党政领导的人员如下:

村共产党负责人(党支部书记):
杨振明 1939年2月至1942年12月
杨乾吉 1942年12月至1943年12月
杨茂臣 1943年12月至1948年4月
杨仁荣 1948年4月至1949年10月
杨崇勋 1949年10月至1955年12月
杨福田 1955年12月至1959年12月
杨仁荣 1959年12月
杨仁荣 1970年1月至1970年12月
杨进义 1970年12月至1971年12月
杨金铭 1971年12月至1983年12月
杨春启 1983年12月至1985年12月
鲍耀山 1985年12月任职至今


村行政负责人(村委主任):
杨敏德 1939年2月至1940年11月
王培欣 1940年11月至1941年12月
杨振丰 1941年12月至1942年12月
杨增喜 1942年12月至1943年12月
杨乾吉 1943年12月至1944年12月
杨振鼎 1944年12月至1946年12月.
杨振修 1946年12月至1948年12月
杨崇勋 1948年12月至1949年10月
杨开兴 1949年10月至1955年12月
杨崇勋 1955年12月至1958年7月
杨福田 1959年12月至1961年12月
杨焕瑞 1961年12月至1962年12月
牛德山 1962年12月至1963年12月
杨书田 1963年12月至1964年11月
杨汉明 1964年11月至1967年10月
杨书田 1967年10月至1968年2月
杨汉明 1968年2月至1970年12月
杨乐山 1970年12月至1973年12月
杨永恩 1973年12月至1975年12月
杨德山 1975年12月至1984年8月
鲍耀山 1984年8月至1985年12月
王宽成 1985年12月至1988年1月
王春山 1988年1月至1999年5月
鲍耀山 1999年5月任职.至今.

作者:27.221.102.*   发表时间:2018-07-16 18:16:58

[回复] 回复莱州市贾邓社杨家村族谱

贾邓杨家村王氏部分宗祠姓名

一世祖:
:王永清
王振清
二世祖:
王安训
王安义
王安仁
三世(曾祖父):
王希海
王希江
王希湖
王希圣
王希福
四世(祖父):
王福聚
王福庆
王鑫
王福田
王福茂
. 王福财
王福斗
王福臻
五世(叔伯):
王春业
王春盛
王春永


王氏家训

一团结宗族,捍卫国家,不容有违背涣散之行为。

二服从祖训,端本孝弟,不容有悖偷蔑礼之行为。

三保护祠产,维护公益,不容有侵蚀欺诈之行为。

四崇尚道德,遵守法令,不容有作奸犯科之行为。

五注意教养,勤求职业,不容有放弃贻误之行为。

六禁食鸦片,严禁嫖赌,不容有伤风败俗之行为。

七律己治家,忠信笃敬,不容有卑劣偷惰之行为。

八刻苦耐劳,节俭朴实,不容有奢侈游荡之行为。

九合敬同爱,排难解纷,不容有歧视推诿之行为。

十振作精神,见义勇为,不容有废弛敷衍之行为。


王氏谱序
我王氏家族世代耕耘,淳朴至善,祖父福聚勤劳纯孝,儿孙满堂,寿终正寝,王氏家族子孙繁衍,本本分分。晚辈敬老,长辈慈爱,先祖之德,后代子孙发扬光大。王氏真训:勤劳致富,尊老敬长,诚信勤俭,有爱兄弟,此乃王氏之训,后世子孙应以谨记。

作者:27.221.102.*   发表时间:2018-07-16 18:45:23

[回复] 回复莱州市贾邓社杨家村族谱

关于贾邓杨氏是否是四川杨氏的后代问题的探讨
贾邓杨氏是由朱桥午城迁来的这是肯定的,那么午城杨姓是否是由四川迁来的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据莱州市地名网上报道,朱桥镇共有村庄115个(含午城、前杨家、后杨家、大冢坡、岔里杨家、曲城等与我们同宗的村),明洪武年间由四川迁来立村的共有10个,其中没有一个是姓杨的。看来,我们的老祖宗不是来自四川的了。
朱桥镇于明洪武年间由四川迁来立村的有10个,均非杨姓
可门庄头:明洪武年间,王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因位于“午城十八村”之南而取名庄头.因重名,一九八二年,更名庄头彭家.一九八八年,以其曾属可门乡所辖而更名可门庄头。【本村姓氏】:彭、王、李、胡、薛、刘、汪、于、赵、张
盛 王:明洪武年间,刘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取村名为午城刘家村(又称午城东刘村)。1955年11月,前王村与午城刘家村合并,取名为盛王。【本村姓氏】:刘、王、李、张、吕、胡、盛、杨、邵、于、滕、陈、任、尹、彭、孙、禚、万、徐
招 贤:明洪武二年,陈、文、张诸姓由四川相继迁此立村。明末,卜姓由(今土山镇卜家)迁此落户,此人较有文才,且卜姓为孔子七十二贤徒之一,故得村名招贤。【本村姓氏】:张、高、王、李、刘、卜、陈、文
张 村:明洪武年间,张姓由四川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张村。【本村姓氏】:单、杨、蒋、郭、王、张、刘、赵、于、孙、李、陶
小 于 家:明洪武二年,于姓由四川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小于家。【本村姓氏】:郎、杨、徐、初、张、于、郭、卢、曲
黄山郭家:明洪武二年,郭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因南临黄山而得村名黄山郭家。【本村姓氏】:郭、宋、张、王、刘、孙、万、史、宵
梁郭张家:明洪武二年,邱姓由四川成都府铁碓臼邱家迁此立村,取名邱家;明弘治二年,张姓由院上(今三山岛街道河北院上)迁此立村,取名张家;清光绪十五年,邢姓由邢胡(今驿道镇邢胡)迁此立村,取名邢家.一九三七年,三村合并,定名:张家。因重名,一九八二年,因当时属梁郭镇所辖,更名为梁郭张家。【本村姓氏】:张、邱、邢、鹿、侯、尹、王
后 郝 家:明洪武二年,郝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因村南临郝家(今前郝家)而取名后郝家。【本村姓氏】郝、彭、刘、田、杜、韩、任
前 郝 家:元大德四年,郝姓由四川迁此立村,以姓氏取名郝家。明初,为区别于后郝家而更名前郝家。
本村姓氏】:郝、赵、张、王、姜、孙、韩

此前郝家村、后郝家村的郝姓居民并非由四川移民迁徙,而他们的郝姓先祖由明初前后由今平里店镇北岭疃(即西北障村)历史上唐宋元三代郝氏望族分迁梁郭集和柳行、婴里、麻渠、拓远市张星、横掌、南院庄和栖霞市城关村、蓬莱市湾子口村等地。


秦 家:明洪武二年,秦文献由四川迁至现村址前河南岭上立村,取名秦家。后因用水不便,再迁至此地,遂更名降村秦家。一九四零年,简称秦家。【本村姓氏】:秦、许、王、刘、于、匡、宗、鹿、傅、吴、曲、李、綦、高、迟、杨
另外有5个均是由非四川迁入立村的:
南 滕 家:清初,滕姓三兄弟由柳园滕家(今金城镇滕北村)沟北崖迁至此地立村,因村东有一条小沟而得名小沟滕家。2006年11月,经市政府批准,改名为南滕家。【本村姓氏】:滕、王、张、姬
沟 子 杨:清雍正年间,杨姓由招远市蚕庄镇曲城迁此立村,因地处山沟而取村名沟子杨。【本村姓氏】:杨、王、孙、曲
大 郎 家:明永乐初年,郎姓由潍县迁此立村,取名大郎家。【本村姓氏】:郎、张、李、耿、陈、宁、刘
昌 邱:明正德五年,冯、綦二姓在此居住,因孤独而常去灵山前家口子(已注销)要求搬到一起.明末,于姓迁此定居,故取村名常求于家。清初,演变为昌邱于家,简称昌邱。【本村姓氏】:于、赵、王、李、陶、孙、仲、郎
上 坡:清康熙十七年,张姓兄弟三人为便于耕作,由梁郭集迁此立村,取名上坡。【本村姓氏】:张、鹿、高、臧


朱桥镇所辖村名(共115个)
朱桥
朱郭李家
大冢坡
埠上武家
·西刘
可门高家
·小王家
可门大王家
午城彭家
可门庄头
任家
·大胡家
盛王
东刘
后杨家
·滕冯
前杨家
河套朱家
后陈
前陈
河套新庄
河南于家
寺庄
寺庄赵家
后赵
大兰邱家
山上贾家
埠上
招贤
岔里刘家
卧龙
·岔里杨家
岔里吕家
岔里新庄
·河东
·欣木
童家
徐院村
山上杨家
大琅琊
小琅琊
南滕家
·圈子
大战家
鞠埃张家
小战家
梁郭集
紫罗姬家
王家庄子
八里埠子
臧家
枣行子
张村
小郎家
孟家
耿家
灵山杨家
小韩家
沟子杨
紫罗綦家
黄家
大郎家
小郭家
·小于家
昌邱
黄山郭家
黄山郭新村
史家
刘家
梁郭邱家
马回沟
·马家
·梁郭张家
鹿家
许家
上杨家
上坡
李户庄
修家沟
埠后李家
·邓家
张官刘家
张官李家
后郝家
前郝家
小鹿家
卢家
张官周家
张官王家
秦家
降村河埃
·西王
东王家
降村谭家
杨家庄子
苗家
辛庄
·镡家
桑家
季家
西李
由家
·大矫家
·作阳
·胡雷于家
小张家
后李家
前李家
紫罗刘家
大张
·赵官庄
保旺秦家
保旺朱家
保旺王家
大尹家

作者:27.221.102.*   发表时间:2018-07-16 19:43:40

[回复] 回复莱州市贾邓社杨家村族谱

我族祖居现属莱州平里店镇管辖的“贾邓杨家村”
明末,杨氏由午(伍)城(今朱桥镇后杨家)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为杨家。“贾邓”是一个历史旧迹,“贾邓社”原是清朝设里甲制的行政单位,清末,以其属贾邓社所辖而更名为“贾邓杨家”的叠加地名。
据考证,我族乃是“屡为东莱郡太守”杨震的后裔,且世居东莱。刊于661年前午(伍)城杨氏先茔的一段碑文:“在汉太尉震世为弘农人屡为东莱太守子孙遂家焉”。我族是东莱郡太守杨震的后裔,更重要的是“子孙遂家焉”来肯定午(伍)城杨氏来自何方。震公东莱做官,子孙就地安家,我族就是这一支派弘农杨氏在东莱“遂家焉”的坐地户。
“东莱”对于我族决非一般意义的地名而已。我族在东莱这块丰腴的土地上落地扎根,历时两千年,繁衍生息,瓜瓞绵绵,“东莱”二字就是一面标示我族生命力极强,万古不灭,熠熠生辉的金字族徽。

贾邓社杨氏家庙及庙联
贾邓社杨氏家庙有两座,一座在本村的东半部,属东三支,一座在村的西半部,属西三支。虽然东、西三支各有家庙,每逢年节东西三支的族人,仍是互送纸钱和祭拜对方的祖庙,可见族人之和睦、友善。东西家庙的庙联均为:
侯封杨邑瓜瓞绵绵邻四知
爵赐定海簪缨济济庆一门
上联“侯封杨邑”是怀念我杨氏因封地在杨邑的始祖伯乔。“瓜瓞绵绵邻四知”是赞颂杨氏族人兴盛发旺,族缘绵延远长,并且杨震、四知堂遐迩闻名。下联“爵赐定海簪缨济济庆一门”是赞颂怀念午(伍)城先祖杨春,其子孙众多,是个官宦之家,“世代簪缨”“一门集庆”。

杨氏迁徙路线图
杨氏迁徙路线图如下:
杨姓的发源地在今山西省境内的古“杨”地,即洪洞县东南面范村东古城一带,公元前514年晋国发生了六卿之乱,杨地被晋顷公另赐他人,杨氏和羊舍氏子孙为避难,便南渡黄河,西出潼关向西发展繁衍,首先是迁入陕西境,后再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今河南省境内,成为后世杨姓发展的主流。
至汉代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也在此时,多由湖北、陕西省境迁去。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南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的杨氏,便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晋、唐这一时期,是杨氏在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尤其以南方的繁衍最为突出,在此时期,多因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唐代的"安史之乱"而引发中原杨氏大举南迁。至宋代起,杨氏已广泛分布于江南广大地区,并以福建为起播迁中心。总之,杨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繁衍于今河南、山西、陕西三省间地以外,还有以甘肃天水为中心的一线,以湖南、江西为中心的又一线。此后便逐渐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安徽、湖南、浙东、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直至编及全国各地。

对于研究贾邓杨氏的历史来说,除《定海杨氏先茔碑铭》外,杨氏族谱(卷一到卷八)也是最权威的、不可或缺的证明材料。 与贾邓杨家有关的最后期的两次迁徙是:

第一次:迁徙到朱桥镇午(伍)城后杨家。
后杨家的村碑碑文和定海杨氏先茔碑铭的时间表有矛盾:
根据午(伍)城后杨家村碑文中提及,迁此立村的时间是在明洪武年间。明洪武年间是在1368—1398年,取其中值为1383年,可以说迁此立村的时间约在1383年左右。
定海杨氏先茔碑铭上记载,立碑时间是元朝至正十年(1350年)。这样就形成了(1350年)先立碑,30多年后(1383年)再迁此立村,这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立碑人杨庆祖是午(伍)城杨氏第五世,也就是说,立碑时间和午(伍)城始祖迁午(伍)城时间至少有四个代差(如果立碑时间已是庆祖的中年或老年时代,则可能有5个或6个代差),按一代人是25年计,午(伍)城杨氏始祖迁午(伍)城时间约在立碑时间(1350年)再提早100到150年,也就是说,根据《定海杨氏先茔碑铭》,午(伍)城后杨家杨氏迁此的时间应该在1250年或1200年以前。
明洪武年间,杨姓由四川迁此(午城后杨家)立村的结论是不正确。同样讲迁此立村,一个说是在1383年,一个说是在1250年,两个年份相差130多年,不可能二者全对。由于《定海杨氏先茔碑铭》是铁定的权威性的证据,所以迁此立村时间应以《定海杨氏先茔碑铭》为准,绝不是明洪武年间。
杨忠迁到午(伍)城后杨家时是成年人,估计在1225年以后,所以说午(伍)城后杨家始祖忠公是在1225年左右迁来的。
第二次:迁徙到平里店镇贾邓杨家。
公元661年前午城后杨村的杨氏先茔的一段碑文:“在汉太尉震世为弘农人屡为东莱太守子孙遂家焉”。我族杨姓是东莱郡太守杨震的后裔,更重要的是“子孙遂家焉”来肯定午城杨氏来自何方。震公东莱做官,子孙就地安家,我族就是这一支派弘农杨氏在东莱“遂家焉”的坐地户。

一世祖杨宿公到贾邓的年份约在1472年以后。一世祖迁贾邓时他单身来的机会不大,至少应是成年,甚至已有子女,所以要在二世祖高出生以后,这年份约在1472年以后,即转化成明朝年代。按此计算,一世祖迁贾邓应在明成化年间。明朝在位是1368年—1644年,成化年间应是1465年—1487年,1472年是成化八年,所以一世祖是明成化八年以后来贾邓的。
贾邓杨氏始祖宿公是午(伍)城杨氏的第几世?宿公出生于1447年, 比午(伍)城后杨家的十世祖小,比十一世大,正常情况下他应该是午(伍)城后杨家的第十世。

作者:27.221.102.*   发表时间:2018-07-16 19:50:43

[回复] 回复莱州市贾邓社杨家村族谱

贾邓杨家村的含义
甲和社的建制,历史多有变化,大概最初起于明代,是类似于现在镇和乡的基层组织,早期基本是户籍管理的一种形式,类似于县**局的外派办事点 - ***。直到民国年间,此建制一直存在,好像已称保甲。日本占领期间,日鬼重新设置保甲,性质就变了,主要是限制打击日鬼的敌对势力,即抗日力量。鬼子败后,一般改为区和乡。
甲是清朝的一种行政单位。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社也是一种划分单位,类似于现在的“组织”的意思。
从莱州历史与区划“清沿明制,康熙五年(1666)设登莱道,治于莱州。康熙三十七年(1698)改为登莱青道,仍治于莱州。乾隆年间(1736——1795),将掖县划分为储积、龙德、神山、临过、仙化、进士、八里共七个乡,下辖八十三个社。光绪三十一年(1905),胶州(含高密、即墨)直隶。宣统二年(1910)清廷划莱州为城区、沙河区、储积区、龙德区、福禄区、神山区、仙化区、掖源区、临郭区、淇水区、朱桥区、西由区,区下设社、村。”中可以看出,现在的贾邓杨家村属于山东莱州府掖县下设的贾邓社管辖,社属于清朝的组织设置,后来进入民国和解放后,改隶属于平里店镇管辖。贾邓社的组织不存在,但作为遗迹留下来,作为地名存在着即“贾邓杨家村”。

明中期莱州(掖县)土著人口锐减更凸显了移民所占比例
在史籍中,有洪武末期莱州府居民被朝廷迁往东昌府(今山东聊城一带)的记载,原因是因为到了此时莱州府二州五县人口又相对较多了。
洪武二十五年(1392)二月,“监察御史张式奏徙山东登莱二府贫民无恒产者五千六百三十五户就耕于东昌。”[19](卷216,P3185)
三年后,山东布政司向朝廷请求:“青、兖、济南、登、莱五府,民稠地狭;东昌悦ヘ广民稀。虽尝迁闲民以实之,而地之荒闲者尚多。乞令五府之民,五丁以上田不及一顷、十丁以上田不及二顷、十五丁以上田不及三顷并小民无田耕种者,皆令分丁就东昌开垦闲田,庶国无讹神,地无旷土,而民食可足也。”[19](卷236,P3451)最后,“上可其奏,命户部行之。”[19](卷236,P3451)
七月,“山东布政使杨镛奏:青、兖、登、莱、济南五府民五丁以上及小民无田可耕者,起赴东昌编籍屯种,凡一千五十一户,四千六百六十六口。”[19](卷239,,P3480)这说明一个问题,在洪武末期莱州府的人口与山东西部地区相弊氀经是“地狭人众”。
显然,这是由于此前大批四川移民陆续迁入造成的。尽管有大量移民迁入,但整个明代前ⅱ中期,见于记载的登、莱二府土著人口锐减却一直是相当明显的。
《掖县志》载:“宪宗成化六年(1470)大饥;八年(1472)大饥,人相食。”[1](卷5,P108)弘治年间(1488——1505),登、莱地区的土地抛荒和人口外流已十分严重。南京右御史何瑭描述道:“山东登、莱等处,荒田弥望……久荒之处,人稀地僻,新集之民,既无室庐可居,又无亲戚可依,又无农具种子可用……”[25](卷1,P477)
至于沿海地带,时人王世贞在《议防倭上傅中丞》中更指出:“倭诚可忧,忧不在山东也,青、登、莱,沿海也,皆瘠卤,数十俚无人烟,不足中倭欲也。”[26](卷332,P3544)青、登、莱等府沿海人口之稀少已经到了对倭寇没有吸引力的地步。
到了正德、嘉靖年间,“大饥”、“人相食”、“大水”、“大旱”、“地震”的字样充斥于史志,足见明中期灾荒之频繁。与此同时,“自畿辅迄江、淮、楚、蜀盗贼杀官吏,山东尤甚,至破九十余城,道路梗绝”[13](卷16,P205),其中刘宠、刘宸所部十万人于正德六年(1511)二月攻破莱州城,杀死莱州卫指挥使,加之倭寇的侵扰不止,土著居民遂大规模外徙。
洪武二十四年(1391)莱州府辖区二州五县的在籍人口共76万,登州府辖区一州七县的在籍人口共73万,可到嘉靖五年(1526)100多年间,莱州府的人口仅增加了16%,而登州府的人口反而又减少了39%。[27](卷8,P18)
曹树基先生即指出,这时期登、莱二府人口减少,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土著居民大批越海迁入辽东半岛所致。[23](P201)
综上所述,明初政府陆续平定西南地区之后,考虑到胶东人口稀少与沿海地区的倭患,从四川、云南一带向胶东莱州府一带新设的卫、所迁移军户驻防屯种,北方罕见的600多年树龄的黑弹树在掖县的出现就是600多年前四川移民存在的明证。当然,在迁移的时间上,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较长的时间段,从洪武四年之后一直到明中后期,其中幼氃洪武、永乐之际为集中,清一色的“洪武二年”表述并不准确。这些军籍移民来到后,在当地屯种,与土著居民杂居、通婚。由于灾荒、倭患等原因,土著居民大量渡海移民关外,而军籍世袭,军户后裔不便外移,因此土著人口的下降,恰恰凸现了军籍移民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剩下的土著姓氏,或为寻求宗族保护,加入迁居境内的同姓大族之列,联宗修谱,共叙辈分,久而久之,以假乱真;或因“先世失考”,后世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讹传附会,从而造成了掖县居民中明代四川移民后裔的高比例。

金元以来胶东地区灾害频发,战乱不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或迁徙。明初为防御倭寇,加强海防,在胶东地区建立了众多卫、所,陆续地从刚平定的西南地区四川一带迁来大量军籍移民,与当地居民通婚并繁衍下来。由于明中期天灾不断,倭患侵扰,大量土著居民渡海移民关外,导致当地土著人口比例下降。剩下的土著姓氏,或为寻求宗族保护,加入迁居境内的同姓大族之列;或因“先世失考”,后世讹传附会,从而造成了掖县(今莱州市)居民中明初四川移民后裔的高比例。
洪武二年在今山东东部的胶东半岛一带县市区,存在很多明代四川移民及其后裔建立的村庄,其中幼氃莱州市(明代为掖县)最为集中。

作者:27.221.102.*   发表时间:2018-07-16 19:54:01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