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179563次
9人
12个
204个
933人
101部
环境优美的上官人庄我出生在上官人庄。上官人庄是京广线东侧的一个小村庄,离小镇茶庵不足千米,开门就见金子大山。我记事时有十九户人家,百来号人。另有杂姓两户,十来人。廿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赵李桥区茶庵公社茶庵大队六小队。赵李桥是湖北的南大门,与湖南相邻。 我在这里生活了十五年,十五岁后我就出门谋生了。在这里渡过了我贫困而快乐的童年和少年,这里留下了我永不磨灭的记忆。
作者:饶有武 回复:16 发表时间:2020-05-13 23:06:02
■门前的水塘 上官人庄村庄前右边有一口水塘,约五、六亩大小。夏天来到,塘中片片碧绿的荷叶如一张张绿伞,微风拂拂,绿波滚滚;在绿浪中支支荷花玉立,象含羞的少女,用绯红的笑脸,面对水中戏水的顽童。真是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塘边有三个石板埠头,这三个埠头是有分工的,一个洗衣,两个洗菜。洗衣的埠头修得最好,用长长的石板象搭桥一样搭到了塘中。但洗衣埠头离得稍远,因此有人忙时在洗菜的埠头洗衣,这当然会遭到指责。可见人们的卫生意识很强。池塘的周围都有树,洗衣埠头边上有一棵大扬树,斜长着伸到了塘中,枝繁叶茂,如云的树冠象一把巨伞,热天为埠头投下大片浓阴,洗衣时不用遭受酷日的暴晒。这棵大树也是我们的乐园,我们顺着斜斜的树干爬到树上,坐在树叉上,背靠树枝,听着鸟叫蝉鸣,享受着夏日的清凉,别提多惬意。不管是哪家的大人见到我们坐在树上,都是一顿斥责,他们担心我们掉到塘里淹死了。塘堤上有三个直径约一米的大树桩,老人们说是怕大树影响塘堤而锯掉的,不知是什么时候锯掉的,只见巨大的树干倒在塘中。后来生产队的劳力把树枝裁断劈开,挑到茶庵镇上当柴火卖了。出发前特意叫上我们在一旁看热闹的小孩一同前往,卖完后一起到镇上的小餐馆中,大人小孩每人喝了一碗五分钱的苕粉汤。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进餐馆。坐在昏暗的小餐馆的长凳上,急不可耐地等待着苕粉汤上桌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一碗黑黑的、漂着几点油星的苕粉汤真是难得的美味佳肴!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13 23:07:12
■屋后的大树上官人庄地处田畈之中,前无九曲十回的河流,后无蜿蜒起伏的山峦,完全不符合“山环水抱”的建宅风水学说,并不是建庄的理想之地。可见最早在此建庄的先人是一个草根布衣,能有一块立足之地就十分满足的贫民。老人们说我们上官人庄的地形是“排形”,竹排的形状,可能是庄后没有靠山,漂无定根之意吧。因此先人们在村庄周围大量种树,可能是为了弥补地形的不足。村后是一大片树林,我小时候见到过很多直径近一米的大树,筛子大的树比比皆是。夏天耕牛躺在阴凉的树林中,甩着尾巴,悠闲地反刍着,好不自在!冲天的大树上有几个硕大的喜雀窝,浓密的枝叶是斑鸠和一些不知名的小鸟建巢的理想之地。每当清晨,微风拂煦,烟雾袅袅,各种鸟儿在树林中大合唱,生机盎然!据说村后曾有一棵晒篮盘大的葫芦树,晒篮盘的直径约两米,可见这棵树之大了。老人们说,这棵大树的树冠遮蔽了半个村庄,下雪时瓦上见不到雪花。这棵大树我没见过,只见到一个巨大的坑,老人们说这坑就是那棵大树的根腐烂后留下的。这棵大树是在大跃进年代砍掉的。村前的土地庙旁有一棵直径一米多的古树,树高不过十米,树心是空的,有一个大洞贯穿上下,小孩可以从树下的洞口爬到树顶,不过没人敢爬,大人们吓唬我们里面有蛇;斜长着的树干上长着一个大大的树瘤,我们经常爬到上面当椅子坐。听老人们说这棵古树曾遭到过雷击,雷电击掉了树的上半部分。 在我的记忆里,上官人庄是一个古树环抱,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村庄。可惜那些虬(qiu音求)枝百结龟裂深重,显示着沧桑岁月,见证着悠久历史的古树现在荡然无存,在廿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被无知的后人败了,惜哉痛哉!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13 23:08:41
■官人庄的历史家谱上记载:仁祖长子芳,芳次子瓛,瓛四子泰,分居官人庄。这个时代是十五世纪,距今五百多年。就是说,自十二世祖分居梅山官人庄以来,已有五百多年了。这之前,官人庄是否已经建庄呢?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原下官人庄建庄至少已有五百多年了。第五世祖兴仁公,元元统元年---明建文元年,即1333—1399,葬在望湖山。第六世祖庭芳公,元至正23年---明宣德2年,葬在马口湾屋后的牛形山,也叫象形山。第七世祖伯玉公,明洪武23年---明成化10年,葬在望湖山前江家荻塘上枣园。第八世祖以泰公,就是我们官人庄的始祖,明朝成化六年的举人,当过县长,“官人庄”,就是因为以泰公当过官的原因,解放后改为官仁庄。当年从皇华桥分迁到茶庵岭,最先居住在下官人庄。下官人庄约550年历史。以泰公葬在马口湾屋后牛形山上,与其祖父庭芳公坟墓相距约两丈。第十世祖万实、万禄兄弟俩,万禄公分迁白水畈,其子孙再分居罗家坡。第十二世祖,亲兄弟五人,老大信承公,明嘉靖31年---万历28年(1553~1601),分居中官人庄;老四耀承公,明隆庆元年---崇贞14年(1567—1642),分居上官人庄;老五桂承公,嘉靖生,万历卒,分居密岩冲。其他兄弟分迁外地失去了联系。信承、耀承、桂承兄弟,都是十六世纪的人,所以我们在中官人庄、上官人庄、密岩冲居住,有四百多年了,在白水畈居住的时间更长,约五百年,只比下官人庄短一些。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13 23:11:45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13 23:31:33
可见,最早来官仁庄居住的祖先是先到下官仁庄,第三代万禄分居白水畈,第五代信承分居中官仁庄,耀承分居上官仁庄,桂承分居密岩冲。家谱上的排列顺序是先下官仁庄,再中官仁庄,上官仁庄排在最后。是按照宗族房头来排列的。上、中、下应该是有了三庄之后再按地理位置命名的,因为上官仁庄地势最高。政之长子信承是中官仁庄的始祖,四子耀承是上官仁庄的始祖,长子当然大于四子,每年春节拜年总是上官仁庄的先去中官仁庄,中官仁庄再回拜上官仁庄。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13 23:35:20
下官人庄在日本侵华时被毁,除部分外迁的,已无后人了。人亡庄毁,所以番号就取消了,因为只有两个官人庄了,所以原来的中官人庄就改称下官人庄了。中官人庄邦忠公于廿世纪末在原下官人庄遗址上建了房,使下官人庄又有了烟火。中官人庄称下官人庄似乎没有改变,不知大家现在是怎样称原下官人庄的。我想叫老下官人庄比较合适。上官人庄右侧偏后不远处有一片耕地,我们称为对门山上,明明在右侧,不知为什么称对门山上。破屋里饶金明首先在对门山上做了房子,接着下官人庄和上官人庄的一些人也将房子建在对门山上,现在已有十多户了。这里可以称为新官人庄。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13 23:38:43
■官人庄的祖先上、中、下三个官人庄及白水畈罗家坡、密岩冲的共同祖先是以泰,泰生四子:建、宏、遂、镐。宏与遂无后人,建的后人除外迁者外,留在下官人庄的也无后人了。只有镐支下人丁兴旺。镐之二子万禄首先分居白水畈。镐之孙政生五子:信承、廉承、辉承、耀承、桂承。廉承、辉承的后人外迁湖南四川等地,信承、耀承、桂承分别分居中官仁庄、上官仁庄和密岩冲。 以泰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成化六年的举人。任四川资阳县教谕,后升任宛平县知县。宛平县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七七事变”的地方。七七事变也叫“卢沟桥事变”,卢沟桥就在当时的宛平县。现在没有了宛平县,属于北京市了。 因为我们的始祖是一个县官,所以我们的庄子就叫官人庄了。后来写成了官仁庄了。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13 23:47:27
修祖坟饶有武、饶有东、饶有河、饶雪兵。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13 23:54:53
上图:官仁庄始祖以泰公葬于马口湾屋后象形山上(也叫牛形山)。二零一二年腊月十三我与有东、有河、雪兵前去修整泰公坟。马口湾伙林、志伟、松柏修整庭芳公坟。庭芳公为以泰公祖父,二坟相距约两丈。图为以泰公坟前合影。自左至右:有东、雪兵、有和。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13 23:55:49
■官仁庄的人物下官仁庄在楚字辈中出了一个能人楚明,邦字辈中有能人邦茂。楚明公头脑清醒,能说会道,善于交际,为人和善,心灵手巧,是当时下官仁庄的灵魂人物。但他与白水畈万禄公后裔关系处理得不好,水火不容,经常箭拔弩张。邦茂公头脑灵活,见多识广,能说会道,善于交际,性格乐观,和蔼可亲却又霸气十足,具有大智大勇,是一个领导型人才。他还有一副好嗓子,低音雄浑饱满,高音明亮圆润,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兼有杨宏基和李双江的歌唱特点。在田畈中唱山歌时离几里路都能听得清楚,真是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宛转悠扬,不绝如缕!可惜没赶上参加中央电视台业余歌手大奖赛, 要是参加了定能夺冠,原声态大奖非他莫属,绝没有阿宝的份了。还有德高望重的邦元等一批精英。这些精英人物在内能服众,在外能说得上话。所谓说得上话,一是说得出话,讲得出道理,二是说的话有人听,被人尊重。更有非常恃强的楚训、振立等一些强人,这些强人只是一些蛮横之人,在内没什么威信,但是对外却有用武之地。下官仁庄有勇或有谋或勇谋兼备者大有人在。而当时上官仁庄没有这样的精英和强人,有几个蛮横之人只能在家里横,搞窝里斗是好手,到了外面就不行了。上官仁庄没有在外面说得上话的人,没有智囊型人物,更没有智勇兼备的将才。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5-13 23:57:13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