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RAO  

03-07

179560次

9人

12个

204个

933人

101部


站长: 饶有武 管理员: 饶曾国 饶国平   [申请管理员]
[主楼] 三沙通谱之困境与思考

三沙通谱之困境与思考
赤壁饶有武撰
一、面临的难题
根据修水、崇阳、赤壁、监利等地谱牒记载,整理得出如下数据:
1、锜公生于1224,崇阳始祖兴二约生于1194―1264(非宁即理)。锜与兴二隔七代。谱载第七代“嫡晜孙”比烈祖大30岁或小40岁。
又,南桥劵顶中部刻有“至正九年己丑春江夏南桥——力鼎”字样。五七支谱东山格载:公以身祈南硚之坚永而日不惜余年,则寿之高或七八十,或八九十,可知顾公之殁在至正九年,则其生在元世祖年间亦可知。 由此可得出东山公生于1269年。按此推算,五七公约生于1269-30X5=1119年。 而锜公生于1224年。五七公比锜公大105岁,“嫡玄孙”比“嫡高祖”大105岁!
2、镇公生于1227,蒲圻始祖千二生于1222,镇与千二隔五代。谱载“嫡玄孙”比高祖大5岁。
又,白沙谱载:(父)玉贞生于元大德丁未1307年。蒲圻谱载:(子)千二生于宋嘉定十五年壬午1222年。儿子在宋朝,父亲在元朝。儿子比父亲大85岁。
3、监利始祖万一生于1254,镇与万一隔五代。谱载“嫡玄孙”比高祖小27岁。6年一代。
又,白沙谱载:(父)玉祥生于元大德丁未1307年。监利谱载:(子)万镒生于宋宝佑甲寅1254年。子在宋朝,父在元朝。子比父大53岁。
4、崇阳始祖千一是千二的哥,约生于1220年,“嫡玄孙”比高祖大7岁以上。
以上数据说明,鉴、锜、镇,与五七、兴二、千一、千二、万一等辈,或是同龄人,是同辈关系,或早生一个世纪,晚辈应是长辈。
这正是“儿生宋朝父生元,穿越时空子在先”。与“宋朝祖宗唐朝孙”如出一辙!
这种情况是一脉相承吗?否!能做到一脉相承?否!修谱时如何排列世系?排不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当年找不到源头,胡抄乱接而造成的(有谱牒文献为证)。
现在要修通谱,就得排出世次。为了排世次,修改出生时间吗?改谁的?谁的都无法改,都不能改,改谁都有人不答应。
年代对不上,又不能改,要是按照传统的“一脉相承”的旧思想来修《三沙通谱》,是没法修的。
传统的修谱思想是什么?一是“求根溯源”,二是“一脉相承”。
一定要找到源头,事实上这是办不到的。不是我们没有根、没有源,只是时间太久无法得知。自欺欺人的远祖世系全是假的,有什么用呢?
各分支修谱追求一脉相承,那是在小范围内,基本上可以做到。根据实际情况,修三沙通谱这种做法就不适用了。三沙支并不是一脉相承。其他支如是。

作者:饶有武   回复:14   发表时间:2020-06-19 16:14:38

族谱录纪念网
[回复] 回复三沙通谱之困境与思考

二、面临的选择
1、原谱照录。
“子在宋朝父在元”将成为千古笑话了。
2、修改信息。
改谁的,改修水谱?改外地谱?改谁的都会有人不答应。
再说,修改得将出生时间提前或推迟。不管是提前还是推迟,中间都会空出若干代,这若干代从何而来?自己编造出若干代填补进去?不同样是笑话吗?
3、放弃修谱。
不修这谱,一切矛盾都没有了,各自为珍。但想修谱的人愿望落空了,心中无不惆怅,会六神无主,整夜睡不着觉。
4、文化认同或改名联修。
这种方法可行,放在后面叙述。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6-19 16:15:11

[回复] 回复三沙通谱之困境与思考

三、什么是通谱
通谱,是指在同姓者或同姓宗族间,通过合作编撰出来的大家认同的谱牒。是家谱的一种。
关键词是“大家认同”。基本要素是:
1、认同共祖。就是承认有共同的祖先。各支合拢后,共同的祖先只有一个。
2、连通世系。即从共同的祖先开始,将各支编排统一的世次表,即吊线图。这样,看起来就是一脉相承了。
世系是家谱最重要的内容,世系是一个家族血缘传继最直接、最明了的表述。
只有能够连通世系,才会有共祖。如果连世系都连不通,哪儿有什么共祖?玄孙比高祖还要大,这世系是无法连通的。
修三沙通谱的困难在于连通世系。世系连通不了,这通谱就通不了。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6-19 16:15:43

[回复] 回复三沙通谱之困境与思考

四、无奈的变通
1、既然不能连通,那么只能变通。
家谱,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家族情怀的寄托,短时间内难以割舍,难以消失,还得存在一段时间,还得修。
小范围内修支谱问题不大,要是在较大范围内修通谱,问题就凸现出来了。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始料未及,而且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解决。
所以,修《三沙通谱》,极具挑战性,需要大智慧。不是喊口号,说大话,吹牛皮,唱高调,就能修成的!要颠覆传统的观念,改变传统的作法,重新定义通谱的概念。没有创新精神,是不可能修成的!
我早就说过,“姓氏的各个支系,只是一个文化符号,一面旗帜,是一种文化认同,并不是一脉相承的‘血缘总成’”,三沙如是,元亮如是,清公亦如是,全国各姓的各个分支,莫不如是!这是在横观、纵观中国家谱得出的结论。
既然通谱修不了,又要修一本谱,我们得换一个思路,叫做《三沙大同谱》。
大同,意思是基本相同,大方向相同,也表示文化认同。
通谱是“血缘认同”,大同谱是“文化认同”。说白了,只要你认同三沙,你就可以入谱。
我们应该把现存的各个支系派别,如五七支、千一支、万一支等等,看成一个个元素符号,淡化血缘相承,强调文化认同。
五七支、千一支、万一支等几支好歹算是有一个假世系,凤翎支、宪公支连假世系都没有,若要血缘认同,岂不是像古时候一样,继续“追补强合”?就算你愿意追补强合,中间缺少的世次从何而来?难道后人给先祖取名字来填补缺少的世次?只有“文化认同”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文化认同不需要一脉相承的世次。
大同谱虽说是非血缘的集合,但对于家族文化来说,毫无疑问是有意义的。修谱的目的是敦亲睦族,有和谐的家庭、家族,才有和谐的社会、国家。大同谱同样能起到这个作用。
2、也可叫《三沙联修谱》。联是联合,通是连通。如果各是各的祖宗,是联修。如果是同一个祖宗,是通谱。
联修,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谱方式。联修与通谱不同。联修只是在一起修谱,而不要求同祖共宗。通谱则要同祖共宗,不是同祖共宗的,也硬拉在一起,合并在一起。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6-19 16:16:14

[回复] 回复三沙通谱之困境与思考

五、具体的作法
既然是非血缘的集合,谱牒内容就要有所改变。
①首先要去掉“总吊图”。既然不是一脉相承的,当然不要总吊图了。只需各分支编排各自的吊线图,从各支的始迁祖开始吊线,不要远祖世系吊图。各支始迁祖以上的世系,叫做远祖世系。
②还要去掉远祖世系立柱。远祖世系本来就是自欺欺人的,去掉了毫不可惜。同样从各支始迁祖开始立柱。以前的远祖世系立柱可以放到谱后,留作历史资料。
③各支有关祖源叙述的谱牒文献,反映了当时修谱的先贤们对祖源的认知。虽说有错误,但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我们不可苛求。这些老文献能反映当年修谱的先贤们艰辛的历程,可以保留这些文献。原有的各支文献,应该照样转录,可以加注,不要修改!留给后人去研究。
这样作,既可以保留原有历史资料,又淡化了血缘关系,趋向于客观实际。
可能有人觉得这不像谱,是四不像。是的,这是突破了传统家谱定义的新概念谱牒,是我们创新的一种新谱种。
要是修《三沙联修谱》,那就极简单了,跟一般修谱的方法基本相同。
其实联修谱也有文化认同的元素。跟三沙沾边的才参加联修,毫不相干的就不会参加了。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6-19 16:16:41

[回复] 回复三沙通谱之困境与思考

六、三沙文化
兄弟三人,为躲避兵乱而外出逃难,分居在三个地名有沙的地方。这就是“三沙说”。
修水饶氏宗谱《饶氏源流旧序》(道川谱以后的修改版)云:因兵乱,兄弟谋避兵于宁。出门见凫翳在沙,甚得其所。因誓曰:“兄弟此去,当逢沙即止,遇沙即住。”
战乱灾荒,兄弟被迫迁徙,出门看见水鸟在水边沙滩上无拘无束,悠然自得,有温暖的窝巢,充足的饮食,嬉戏的伙伴,不是天堂,胜似天堂!兄弟几个见状顿受启发,觉得有沙之地,是吉祥之地,是富庶之地,是安乐之地。因此约定:我们此去,碰到地名有沙的就停下来,遇到地名有沙的就住下来。
虽说是一个传说,但反映了当年兵荒马乱,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反映了民众迁徙无常、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反映了外迁者希望能找到一个安宁富庶的好地方安身立命的普遍心态。同时也反映了先祖们对美丽家园,安居乐业的向往和憧憬。
“三沙”应理解为理想的居所。不能狭隘地理解为黄沙、白沙等具体的地名。
“凫翳在沙”出自《诗经•大雅•凫翳》。“三沙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也是“三沙文化”。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6-19 16:17:17

[回复] 回复三沙通谱之困境与思考

三沙说还有其他几种版本。
有人说,我们饶家先祖是大户人家,出门八抬大轿,威风凛凛。祖上是三弟兄,为了逃难,天各一方,来到了三沙,我们属于其中一支。还有人说,我们的祖先是一员武将,战功卓著而脾气暴躁,怀里抱着太子与皇帝一起看戏,结果吓死了太子,惊死了皇帝,被砍头前将自己的战袍撕成三块交给三个儿子去逃难,三个儿子逃到三沙,避免了满门抄斩。这些都说明了“逃难到三沙”之说流传广泛。根据逃难到三沙的传说而演绎出来的故事,越传越神。美化先祖的吹牛成份增加了,文化内涵大打折扣。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6-19 16:18:06

[回复] 回复三沙通谱之困境与思考

七、附录:收族记载
■蒲圻四修谱序《饶氏族谱序》云:
康熙壬辰年(1712),同宗江右携谱牒来余邑叙族,诚有心哉,不惮艰阻者矣!一时先达多不礼焉。询其世次,则曰吾祖与伊同一派源。因续补其序,以示余族而去。乃逸其名而不传。徒令人寄概。
意思是说,康熙年间,江西的同宗带着谱来我县收族。问他的世次,说我们与他是同一派源。因此补写上世次给我们看。我们就这样接上了江西的世系。
蒲圻饶氏宗谱首修于明朝癸卯1424年,至三修都是从始迁祖千二公开始,只有当地世系,没有远祖世系。一直到乾隆年间1751四修时才插入江西传来的远祖世系,是在首修327年后插入的。
■孝感饶氏十三世颙所撰《孝感饶氏源考》节选:
明万历四十六年,临川饶继范来宰孝邑,闻口南有饶氏,召见与叙,谓同出一宗。故尔时吾宗远祖辈,皆以继字为派。但彼时既不询其始祖何人,迁居孝邑者何名,而后人又安得有确处乎?故今谱果出江右异林公之传否,迁居之祖不知果系友礼否,又不知祖八即友礼否;而祖八之子或曰妙清,或曰政,或曰仲信,或曰仲信即政字,而妙清其法名也。俱不可知。
翻译:明朝万历四十六年,临川饶继范来到孝感,与口南饶氏在一起交谈,他说我们孝感饶氏与他们是同宗。于是,当年孝感饶氏就接上了他们的世系。但当时既没有问他们的始祖是谁,又没有问是谁迁到了孝感,这样稀里糊涂接上世系,后人哪能搞得清楚呢?所以,我们是不是真的是异林公的后人,我们的始迁祖是不是真的是友礼公,祖八是不是就是友礼,祖八之子是不是叫妙清,或叫政,或叫仲信,或者仲信字政,法名妙清,这些全搞不明白,全是糊涂的。
■修谱讲究“有根有源”,不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要找到根源,谈何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现在正好有一个收族的来了,磕睡来了,正好遇上枕头,哪管真假,接上就皆大欢喜了。
康乾盛世是中国编修家谱的第一个高峰。为了壮大家族的势力,扩大家族的阵营,多少人不畏艰辛,四处收族,把一些并无明确血缘关系的散兵游勇,合成了一个个支系。所以有关收族的记载有见于各地家谱。
个人之见,尚未成熟,不求认同,仅供参考。2019-5-1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6-19 16:18:58

[回复] 回复三沙通谱之困境与思考

当年有人想修三沙通谱,此文是为此而写的。
全国各姓、各姓的各个支系的远祖世系几乎全是胡编乱造的。现在放在一起,就发现矛盾了,通谱就无法修下去了。
把此文发表于此,是想告诉大家,要想把胡编乱接的各个支系捏在一起,很难办到。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6-19 16:36:12

[回复] 回复三沙通谱之困境与思考

该回复已被管理员删除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6-19 16:42:31

[回复] 回复三沙通谱之困境与思考

2019-4-30微信记录
饶##:@饶西艳(遵义湄潭) 鑑,生于1222年;宋亡,1279年,鑑53岁,锜51岁,始祖迁三沙,当时都带着妻小,仕清为长,二十多岁,迁浙江,那么,锜公之子是谁迁湖北?宋末,不可能是锜公之孙出迁的,我觉得可以细考。
饶有武:我们早在十多年前就考了。不能细考,细考就漏水了。
家谱,是中国独有的民族文化。
任何一个支系,都只不过是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认同。
注意,我说的不是指三沙,也不是指饶氏,而是指全国各姓。指全国各姓各支。
对于饶姓来说,元亮支也好,三沙支也好,清公支也好,不过是一面面旗帜。
大家聚集在这一面面旗帜之下,凝集宗族之情。用时尚的话说,是抱团取暖。
宗族,是一个社会单位,是一个社会群体。有积极的作用。
古代,出于生存的目的,需要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于是大家利用血缘作为纽带,聚集在一起,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这是家谱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族中的血缘就慢慢地稀释了,掺假了,不那么纯了。宗族也就不再是真正的“宗族”了。
中国的宗族,通过几百年的整合,早就不是“血缘总成”,而是裹着家族色彩的谜团。
修水古谱中的《秉明公忠臣传》 等文献,将鉴、锜、镇等人定位在南宋末年。
而崇阳的五七、千一,赤壁的千二,监利的万一,等等,全都是南宋末年人。隔了好几代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有的甚至比高祖的年纪还要大!
千万不要以为古谱是真的。远祖世系基本上假的。

作者:饶有武   发表时间:2020-06-19 16:43:48

1 [2] 最后一页 跳到 页/共2页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