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221814次
4人
5个
100个
1234人
117部
有个朋友告诉我,郝肇发先生发现了清代著名经学家郝懿行的手稿《郝氏世谱》一册。据推测时间为康熙八年栖霞十世郝缵祖创修首册《郝氏世谱》,乾隆五十年栖霞十五世郝懿行与其父郝培元父子二人续修撰写此家谱的。此谱首列自己的始祖郝明远以下三代皆为莱州人。即所说的"谨案:孝廉祖《行状》云:郝氏先世莱州人。"其中"孝廉祖”是指作谱者郝懿行的先祖郝洁、郝晋二位为明代晚期的进士。据载:郝洁,字元玉,号他山,栖霞六世,讳如金公长子,万历癸酉举人,丁丑进士,任安徽蒙城县知县,调广东海宁县知县,授文林郎。又据《莱州府掖县北陵郝氏世谱》郝洁,生正德丁丑(1517年),卒万历甲子(恐误,天启四年甲子)(1624年)。一说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年)五月初七日,郝晋,字康仲,号崑岳,栖霞八世,由县学生中天启辛酉举人,崇祯戊辰进士,历任四川巴县知县,行取四川道监察御史,顺天府丞、府尹,提调学院兵刑两部左右侍郎,保定巡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授资政大夫。又据《莱州府掖县北陵郝氏世谱》载:郝晋,生万历乙酉(1585年),卒顺治乙未(1655年)。一说郝晋,生于万历十三年六月初十日申时,卒于清顺治十二年八月十三日,年仅三十六岁由县学生中天启元年辛酉科举人,崇祯元年戊辰(时值四十三岁)考中进士。《行状》,称“状“,以后称之"行状"或“行述“(也谓之"事略">。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巨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者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如南朝梁刘勰撰《文心雕龙·书记》说:"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又有唐代李翱为韩愈写过行状,但他在《百官行状奏》写道:"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状不足以取信。"在历史上许多著名的行状有:《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赴英州乞舟行状》、《袁中郎行状》、《司马温公行状》、《节寰袁公行状》等,另有“逸事状"只记逸事,富于文学色彩,是行状的一种变体,如唐代柳宗元撰《段太尉逸事状》。在表1,登州府栖霞县族谱创修一览表中,序号10,康熙八年,《晒书堂支谱》,十世郝缵祖,附监生。最初谱名《郝氏世谱》,到清光绪十年易谱名《晒书堂支谱》。因为在康熙八年己酉(1669年)十世郝缵祖创修的《郝氏世谱》说;三世亮配林氏,生经、纶、绎、纬。自此分为三支,谓初分老三支(绎),次分支老三支,亮公支下三支,四世绎,配杨氏、于氏生一男:如金。历叙至郝缵祖子孙三代,第二次在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再续至十五世郝懿行这一代。光绪十年甲申(1884年),栖霞十七世郝联薇等续修正式出版《晒书堂支谱》发行于世。郝缵祖,字念贻,讳瑸公长子,栖霞十世,附监生。生顺治六年己丑(1649年)五月初一日己时,卒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年)八月二十八日戌时,配莱阳县赵氏。郝培元,字万资,号梅葊,讳光宏公子,栖霞十四世,两举优行岁贡生,候选训导,例赠修职佐郎,著有《梅叟闲评》传世,生雍正九年辛亥(1731年)十一月十七日亥时,卒嘉庆五年庚申(1800年)十一月初八日辰时。郝懿行,字恂九,一字寻韭,号兰皋,讳培元公长子。乾隆丙午优贡生,中本省戊申举人,嘉庆己未进士,任户部江南司主事。加一级授奉直大夫,祀乡贤祠。生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年)七月初六日午时,卒道光五年乙酉(1825年)二月初六日卯时。郝联薇,字小翔,号近垣,讳云鹄公第三子,栖霞十七世,以布衣投效军营屡著劳绩,保荐知县。赏戴蓝翎补直隶平谷县知县,调署三河县知县,升涿州知州,获盗以同知用以办理涿州团练,著有成效以知府用调署昌平州知州,升授顺天府东路同知。生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年)十二月初九日卯时。
作者:郝运江 回复:8 发表时间:2020-08-20 12:25:02
更正补充:一说郝洁,生于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年)五月初七日,卒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7年)。
作者:郝运江 发表时间:2020-08-20 12:41:46
栖霞县郝氏晒书堂支谱序郝氏世系考谨按姓纂,郝出于太昊氏之佐郝省氏。帝乙时,子期封太原郝乡,因氏焉。《广韵十九铎》:郝姓下,亦本其说,独不言郝省氏。而《姓氏急就篇》,既引广韵,又引唐表,云出自郝省氏,则仍用姓纂之文。表又云,裔孙期封於太原之郝乡,盖以裔孙蒙郝省氏而言。若依广韵,不言郝省,将不知子期者为何人矣!表又云,裔孙晏,秦上卿,则以裔孙蒙期而言。晏孙瑗,太原守,生夔,汉匈奴中郎将。此皆太原之郝之著名於秦汉间者也。懿行谨按:匈奴中郎将,当依姓纂,作上谷太守,表盖误耳。急就篇云,汉郝贤、郝党、郝洁,魏郝昭,吴郝普,晋郝隆,隋郝瑗,唐郝处俊、郝珽玉、玭,宋郝质、郝仲连;晋匈奴郝度元、燕郝晷。懿行谨按:晋有两郝隆。一字佐治,是晒腹中书者,一字弘始。同姓名者,俱见《世说新语》。又晋亦有郝普,字道匡,太原襄城人,仕至洛阳太守。见《世说贤媛》篇注引,郝氏谱又引汝南别传襄城郝仲将云云,岂仲将即道匡,或一人而有两字欤?将同姓名者耶?《华阳国志序》志篇,有烈士郝伯都,阆中人,在后汉时,唐书艺文志杂艺术类,有郝冲《投壶经》一卷,别集类有《郝默集》五卷,据志所列,按其时代,默盖晋时人,冲后汉人,或晋初人也。姓纂又云,后汉郝兰,后梁太傅郝洁,后燕从事中郎郝略,桓温参军郝隆,唐太原尉郝昕,并太原人。则知此皆太原之郝之支流馀裔也。晋宋之间,有自太原徙丹杨,又徙安陆者。据唐表云,夔裔孙,晋末因官徙润州丹杨。七世孙廻,又徙安陆。自此,安陆之郝,又为著姓。以下迄於隋唐间矣。据姓纂云,梁江夏太守郝廻,自丹杨居安陆,生破敌,后周沔州刺史。(按刺史表作太守恐误)新吴伯,敌孙相贵,唐滁州刺史,生处俊、处杰。处俊中书令。甑山公子北叟司议郎、南容秘书郎。处杰鄜州刺史。(自廻以下唐表俱依姓纂不具录)姓纂又云,京兆盩厔有此姓,然则太原之郝,其后支分派衍而为丹杨、为安陆、为京兆。要皆继别之小宗,其大宗固以居太原者为鼻祖矣。由唐迄宋,有自太原徙潞,又徙泽之陵川者,曰祚,曰升,曰天挺字晋卿。金史隐逸有传。(按:时又有郝天挺,字继先,出於朵鲁别族封冀国公谥文定,元史别有传)曰思温,曰经字伯常。徙顺天。当元世祖时,以风节文学显,封蓟国公,谥文忠。元史有传。明初居青口村。今居霸州,又居定州。居定州者,亦以仕宦风节著。闻有居霸州之信安者,曰彬,字景文。仕元世祖。仁宗朝官至中书参知政事。以功名显,元史有传。自此顺天之郝,又皆为著姓矣!当明永乐年间,有自枣强徙山东之齐河出家营者,曰仲良。(据霸州及齐河族谱)其后由济而青,而莱,而登。此又顺天之郝之支分派衍而皆为继别之小宗者也。居霸州者,多显仕。余尝览其族谱,首列始祖经。盖不知以太原者为大宗。其序乃云:吾族本姬姓也,周初封霍叔於霍,而分封其支庶於郝。是说也,异乎所闻。余盖疑而未敢信云。郝氏本非姬姓,与霍亦不同宗,当由土俗音譌,里巷鲰生创为异说。遂令郝霍二姓无妨谬语同宗。所谓数典忘祖,於古未闻。古读郝音如释也。登州之郝,至明初迄今,四百余年来未尝见有旧传族谱。盖经兵火亡逸久矣!自顷因读霸州谱,叹其缺略未备,因检姓氏诸书,博综源流,庶几先河后海之意。较若列眉,俾后人有以考其间文字及所引书,不避重复繁碎,唯求明晰。虽知笔墨芜拙,不加芟润。聊存此稿,为后世修谱系者有所取材;其亦沧海不遗细流之义也夫。 道光四年甲申八月望日懿行谨识 时年六十有八栖霞县《郝氏晒书堂》支谱—叙文吾族,自明远公徙居栖霞,迄今五百有余岁,未见印本族谱,盖经兵火逸亡久矣!梅葊公曾手辑一卷,亦未终篇。联荪蓄志续修,自愧才短。族人能任斯事者,又皆奔走衣食,因徧嘱四乡族人,各录支谱。联荪董其成擬集稿本。異日有修谱者,可为慿藉。而数年之久,应者无人。因思日月逝矣。岁不我舆,迺仿桐城方氏支谱式,谨修晒书堂支谱一卷,并将兰皋公所存郝氏世系考,敬刊完篇,冠诸卷首,俾子弟翻阅,庶免数典忘祖之诮云。 光绪十年岁次甲申嘉平之吉十七世孙联荪时年六十有二谨识於顺天东路厅署之若镜轩栖霞县郝氏晒书堂支谱世系 十七世孙联荪、联薇、联茹、联芬 谨修辑 十八世孙国瑞、国忠、国镇、国斌 恭校 一世:明远 生郝本二世:郝本 生郝亮三世:郝亮 生郝经、郝纶、郝绎、郝纬 殇四世:郝绎 生如金五世:如金 生郝洁、郝清六世:郝清 生守栻、希哲七世:守栻 生郝芳、郝晋、郝复、郝华八世:郝晋 生郝瑸、郝琯 殇九世:郝瑸 生缵祖、士夔十世:缵祖 生作枢、作楑、作楫、作栋、作欐。十一世:作枢 生郝倬十二世:郝倬 生光宗、光宏、光宇、光贮(去贝旁)殇十三世:光宏 生培元十四世:培元 生懿行、懿林、懿徽 殇十五世:懿行 生龍圖 殇、云鹄 原讳云翼、寅虎 殇 懿林 生云龙、云鹏十六世:云鹄 生联荪、联葵 殇、联薇、联茹、联蕙、联芬 出嗣、联芝 殇 云龙 生联芬十七世:联荪 生国斌 联薇 生国镇、国斌 出嗣 联茹 生国瑞、国珍 联惠 生国忠 联芬 生国贤、国柱十八世:国斌 生恩桂 国镇 生恩淦、恩承 出嗣 国瑞 生恩承 国忠 生恩霈、恩堪、恩煦、恩浩 国贤 生鸿恩、铭恩 国珍 国柱栖霞县郝氏曬書堂支譜小傳 十七世孙联荪、联薇、联茹、联芬 谨修辑 十八世孙国瑞、国忠、国镇、国斌 恭校一世:始祖•讳•明远公原籍直隶枣强县,明洪武初由莱州府徙居栖霞县。生卒未详,配万氏,父族生卒俱未详。合葬城北郝家疃东北構(木改土旁)先茔。一子:讳•本。二世:讳•本,讳•明远公子。生卒未详,配丁氏,父族生卒俱未详。合葬郝家疃先茔。一子:讳•亮。三世:讳•亮,讳•本公子。生卒未详,配林氏,父族生卒俱未详。葬郝家疃先茔。四子:长经、次纶、次讳•绎、次纬,殇。四世:经,讳•亮公长子。 纶,讳•亮公第二子。 讳•绎,讳•亮第三子。生卒未详,配杨氏、继配丁氏,父族生卒俱未详。合葬郝家疃先茔。一子:讳•如金。五世:讳•如金,讳•绎公子。字子纯,贡生,任山西太原府同知,授奉政大夫,生卒未详,以曾孙讳•晋任保定巡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赠资政大夫,葬郝家疃先茔,配孙氏,赠宜人,貤赠夫人,少尹讳•荆山公女;继配薄氏封宜人,貤赠太夫人,讳•侯华公女,生卒俱未详。俱葬城西北山椅子圈。二子:长洁、次讳•清,俱孙太夫人出。六世:洁,讳•如金公长子。万历癸酉举人,丁丑进士,任安徽蒙城县知县,调广东海甯县知县,授文林郎。 讳•清,讳•如金公第二子。邑庠生,儒官。生卒未详,以孙讳•晋任保定巡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赠资政大夫,配邹氏,赠太夫人,大尹讳•白石公女,生卒亦未详。合葬郝家疃先茔。侧室吕氏,生卒未详,葬郝家疃先茔。二子:长讳•守栻,邹太夫人出、次希哲,吕太君出。七世:讳•守栻,讳•清公长子。贡生,任直隶无极县知县,授文林郎,入无极县名宦祠,本县乡贤祠,以子讳•晋任保定巡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赠资政大夫,生卒未详,配王氏,赠太夫人,父族生卒俱未详。合葬城南翠屏山阳。侧室刘氏,生卒墓俱未详。四子:长芳、次讳•晋、次復,俱王太夫人出、次华,刘太君出;二女:长适监生林名标太,仓州知州养素子、次适邑庠生林兆祥,俱王太夫人出。 希哲,讳•清公第二子。国学生。八世:芳,讳•守栻公长子。儒官。 讳•晋,讳•守栻公第二子。字康仲,号崑岳,由县学生中天启辛酉举人,崇祯戊辰进士,历任四川巴县知县,行取四川道监察御史,顺天府府丞府尹,提调学院兵刑两部左右侍郎、保定巡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授资政大夫,生卒未详,配李氏,赠夫人,邑庠生讳•若苏公女、继配莱阳县董氏封夫人,讳•绪公女,生卒俱未详。合葬南乡南菜村三乐山之阴。二子:长讳•瑸、次琯,殇。 復,讳•守栻公第三子。贡生,任保定府易州州判,授徵仕郎。 華,讳•守栻公第四子。邑庠生。九世:讳•瑸,讳•晋公长子。字質生,号朱湖,由县学生中顺治丙戌举人,生天启三年正月二十二日卯时,卒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初五日寅时,配牟氏,邑庠生讳•鈺公女,生天启二年正月二十日寅时,卒康熙三十五年九月二十二日卯时。合葬西南乡十五里堡西山北茔。二子:长讳•缵祖、次士夔,殇;一女:适国学生莱阳县王政永,江南凤宿兵備道副使一骥子。十世:讳•缵祖,讳•瑸公长子。字念贻,附监生,生顺治六年五月初一日巳时,卒康熙三十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戌时,配莱阳县赵氏,万年县知县讳•榞(木改山旁)公女,生顺治四年正月初三日辰时,卒雍正十三年九月初十日酉时,合葬西南乡十五里堡西山北茔。五子:长讳•作枢、次作楑、次作楫、次作栋、次作欐;三女:长适邑庠生孙桂仙,清水县知县镜子、次适国学生黄县范汝梅辰州府知府乃蕃子、三未详。十一世:讳•作枢,讳•缵祖公长子。字靖臣,郡廪生,生康熙四年十一月十二日巳时,卒康熙三十年九月二十三日未时,配海阳县赵氏,昭化县知县讳•绪公女,生康熙三年五月初二日卯时,卒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八日寅时。合葬西南乡十五里堡西山南茔。以弟作栋长子讳•倬为嗣。 作楑,讳•缵祖公第二子。廪生。 作楫,讳•缵祖公第三子。贡生。 作栋,讳•缵祖公第四子。贡生。 作欐,讳•缵祖公第五子。优行廪贡生。十二世:讳•倬,讳作枢公子。字卓人,号云汉,附监生,考授州同,例赠儒林郎,以曾孙讳•懿行任户部主事加一级,貤赠奉直大夫,生康熙二十八年十月初三日辰时,卒乾隆二十七年正月初三日丑时,配莱阳县张氏,康熙辛丑进士讳•学孜公女,例赠安人,貤赠太宜人,生康熙二十七年七月初三日子时,卒乾隆二十四年三月十九日申时。合葬北乡松山店西圆沟,四子:长光宗、次讳•光宏、次光宇、次光伫(去亻旁)殇;二女:长适莱阳县邑庠生周绍家、次适邑庠生荆子埠林士超,贡生,翰子。十三世:光宗,讳•倬公长子。廪贡生。 讳•光宏,讳•倬公第二子。字骏声,邑庠生,以孙讳•懿行任户部主事加一级,赠奉直大夫,生康熙五十一年五月初三日巳时,卒雍正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寅时,配莱阳县张氏容县知县讳•天植公女,赠太宜人,奉旨旌表节孝入祠节孝祠,生康熙四十九年四月二十四日亥时,卒乾隆十六年正月二十四日未时。合葬西南乡十五里堡西山南茔。一子:讳•培元。 光宇,讳•倬公第三子。岁贡生,候选训导,例赠修职佐郎。十四世:讳培元,讳•光宏公子。字万资,号梅葊,两举优行岁贡生,候选训导,例赠修职佐郎,以子讳•懿行任户部主事加一级封奉直大夫,以曾孙联薇任二品衔道员用顺天府东路同知,赠通奉大夫,著有《梅叟闲评》传世,本宅藏本。生雍正九年十一月十七日亥时,卒嘉庆五年十一月初八日辰时,配东庙后村林氏,贡生讳•檀公女,例赠孺人,诰赠太宜人,貤赠太夫人,生雍正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戌时,卒乾隆五十八年七月二十七日辰时。合葬城北金鉤茔,震山庚向。三子:长讳•懿行、次懿林、次懿徽,殇;二女:长适海阳县廪生赵鸣吉,移居莱阳县莊扶村、次适海阳县赵观本同知衔伟业子,移居莱阳县奇格庄。十五世:讳•懿行,讳培元公长子。字恂九,一字寻韭,号兰皋,乾隆丙午优贡生,中本省戊申举人,嘉庆己未进士,任户部江南司主事,加一级授奉直大夫,祀乡贤祠,以孙联薇任二品衔道员用顺天府东路同知,赠通奉大夫,所著《春秋说略》十二卷,《春秋比》二卷,《尔雅义疏》十九卷、《山海经笺疏》二十一卷,经顺天府尹堂游(印)百川代奏:进呈光绪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内阁奉,上谕前据顺天府府尹游百川呈进已故户部主事郝懿行所著书四种,当交南书房翰林阅看,据称郝懿行学问渊博经术湛深,嘉庆年间海内推重所著《春秋比》、《春秋说略》、《尔雅义疏》、《山海经笺疏》各书精博邃密足资攷证,所进之书即著畱览。钦此。所著《易说》十二卷、《书说》二卷、《郑氏礼记笺》四十九卷,并王太夫人所著《诗说》二卷、《诗问》七卷、《列女传》八卷、《女录》、《女校》各一卷,又经顺天府兼尹堂毕(印)道远、尹堂周(印)家楣代奏:进呈光绪八年十二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前据顺天府府尹游百川呈进已故主事郝懿行所著《春秋比》等书,有旨留览,兹复据兼管顺天府府尹毕道远等续进郝懿行及其妻王照圆所著各书,当交南书房翰林阅看,据称郝懿行颛意纂述阐明古义,其妻王照圆博涉经史疏解精严等语,郝懿行所著《易说》、《书说》、《郑氏礼记笺》,王照圆所著《诗说》、《诗问》《列女传补註》均著留览。钦此。又著有《竹书纪年校正》《晋宋书》,故宋琐语补刑法、食货志,《荀子补註》证俗文,《晒书文集•诗集》合编,《宝训燕子》、《春秋蜂衙小记》、《海错》已刊传世(本宅藏板)。其未刻者尚有《说文广诂》、《小尔雅补註》、《鑑略》、《穆天子传补註》、《汉纪摘考》、《晋文钞》、《古文考证》、《文心雕龙补註》、《读书记》、《偷闲录》、《游文小史》等书。生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初六日午时,卒道光五年二月初六日卯时,配上林村林氏讳•中立公女,赠宜人,诰赠太夫人,生乾隆二十三年八月初九日寅时,卒乾隆五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寅时、继配福山县河北村王氏,以子壻讳•懿行任户部主事加一级,貤赠奉直大夫讳•锡玮公女,封宜人,诰赠太夫人所著各书,除进呈外,又著有《列仙传校正》二卷、《仙录》二卷、《仙讚》一卷、《梦书》一卷已刊传世(本宅藏板)。《序撰》若干篇,《杂体诗》若干首附,《兰皋公文集•诗集》合编后。生乾隆二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申时,卒咸丰元年正月初十日申时,合葬金鉤先茔。三子:长龙图(殇)、次讳•云鹄,原名云翼、次寅虎(殇),俱王太夫人出;二女:长适招远县邵家村国学生邵公松龄,林太夫人出、次字即墨县初未嫁卒,王太夫人出。 懿林,讳•培元公第二子。字又彝,号晴崖,邑庠生,以侄孙联薇任三品衔候补知府东路同知,貤赠中议大夫,生乾隆三十三年七月初九日寅时,卒道光十七年五月二十七日酉时,配桃村孙氏延龄公女,赠太淑人,生乾隆三十七年九月十八日戌时,卒嘉庆二十年四月初二日亥时。合葬郝家疃先茔。二子:长云龙、次云鹏;一女适泉水店衣公。十六世:讳•云鹄,原名云翼,讳懿行公第二子。字小兰,号仲翔,由内阁供事送方略馆当差,以满汉档三次告成,议叙选授广西藤县典史,俸满验看卓异候升调署怀集县慈乐司巡检监察、浔州府南北两关,授登仕佐郎,以子联薇任二品衔道员用顺天府东路同知,赠通奉大夫,生嘉庆六年正月初四日辰时,卒咸丰二年二月初十日午时,配福山县王氏(始由河北村迁古娹(女改巾)復由旺原村徙居楮佳疃)嘉庆庚申举人己巳进士、湖南善化县知县授文林郎,以甥孙联薇任道员用顺天府东路同知,貤赠中宪大夫讳•餘英公长女,例赠孺人,诰赠太夫人,生嘉庆二年十二月初三日申时,卒道光十五年二月十五日丑时,合葬金鉤先茔,甲山庚向;侧室任氏,以联薇任知府用东路同知,貤赠太恭人,生嘉庆八年十月二十四日子时,卒光绪元年六月初五日午时。七子:长联荪、次联葵(殇)、次联薇,俱王太夫人出、次联茹,任太恭人出、次联蕙,王太夫人出、次联芬、次联芝(殇),俱任太恭人出。以联芬出嗣堂兄弟云龙;二女:长适候选同知德州李赓绶,庠生玉孚子,王太夫人出、次适湖南候选补知县广西灵川县李廷,诰直隶任县知县际昌子,任太恭人出。云龙,懿林公长子。以子联芬湖南候补巡检,赠登仕佐郎,生乾隆五十七年四月初一日巳时,卒道光十六年六月二十九日子时,配山北头村邹氏玉诰公女,赠太孺人,生乾隆五十三年十月十五日亥时,卒道光二十年七月十五日酉时。合葬翠屏山先茔。二女:长适大菜村刘囗囗、次适北杅疃林权。云鹏,懿林公第二子。生嘉庆七年十月初七日囗时,卒同治十年十二月十八日辰时,配桃村孙氏伯纯公女,生嘉庆四年七月二十七日戌时,卒道光十九年三月十五日未时。合葬郝家疃先茔。十七世:联荪,讳云鹄公长子。字向荣,号伯楷,改从伯恺,附贡生,在籍守城劳绩保举训导候选,例授修职佐郎,以胞弟联薇任涿州知州同知用,貤封奉政大夫,知府用,貤封朝议大夫,道员用,貤封中宪大夫;三品衔,貤封中议大夫;二品衔,貤封通奉大夫。所辑支谱已刊传(本宅藏板),又刊有《章六子时文》一卷(板交宗郑堂王宅收藏)。续辑《贡举考略》未脱稿,生道光三年二月十二日寅时,娶招远县篁啸泊李氏,国学生松龄公女,例封孺人,貤封宜人,貤封恭人,貤封淑人,貤封夫人,生嘉庆二十五年八月初六日申时,子一女一(俱殇),以弟联薇次子国斌为嗣。 联薇,讳•云鹄公第三子。字小翔,号近垣,以布衣投効军营屡著劳绩,保荐知县:赏戴蓝翎补直隶平谷县知县,调署三河县知县,升涿州知州,获盗以同知用,以办理涿州团练著有成效,以知府用,调署昌平州知州升授顺天府东路同知。同治癸酉全漕告竣,奉旨补知府后以道员用,光绪戊寅全漕告竣;赏三品衔辛巳全漕告竣;赏二品壬午全漕告竣;赏二品封典授通奉大夫,加九级随带十六级纪録,十二次刊有《童歌养正》(板存京都英华齋)《科名捷诀》(板存京都振一齋)、《区田註》(板存京都毓文齋)、《吸烟生醒语》(板存京都聚元齋)普给顺属士民,生道光五年九月十七日辰时,娶浙江会稽县裘氏,国学生滋公第五女,封夫人,生道光十二年十二月初九日卯时,二子:长国镇、次国斌出嗣,女一未字(殇)。 联茹,讳•云鹄公第四子。号莲舫,六品衔,湖南候补巡检,同治辛未改省广西补授融县长安司巡检,光绪乙亥丁生母憂起复仍分广西,辛巳年补授恩隆县上恩里巡检,以六品衔授承德郎,生道光八年十二月十九日亥时,娶湖南善化县彭氏年公女,赠安人,生道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丑时,卒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三日亥时,继娶沈氏,封安人生道光十九年十月初一日卯时,卒同治六年十一月十九日申时,又继娶沈氏。二子:长国瑞,彭安人出、次国珍,沈安人出;女一未字。 联蕙,讳•云鹄公第五子。号怡庭,以佾生投効金陵军营,在仙鹤门阵亡。奉旨恩赏云骑尉世职袭次完时,以恩骑尉世袭罔替赠武德骑尉,议定嗣后子孙以“国恩家庆,世泽绵长”依次命名。生道光九年十月十六日巳时,卒咸丰六年五月十九日吉时。娶本城南门里米氏邑庠生芝山公女,封宜人,以子国忠文生兼袭云骑尉,封太宜人,生道光十五年八月初四日申时。一子:国忠。 联芬,讳•云龙公子。号怡堂,湖南候补巡检,例授登仕佐郎,于光绪七年另立门户承奉叔祖懿林公祭祀,议号读书堂,生道光十三年九月十五日戌时,娶东南庄牟氏堂同公女,例封孺人,生道光十年正月二十四日寅时;侧室马氏,生咸丰囗年囗月囗囗日囗时。二子:长国贤,牟儒人出、次国柱,马出。十八世:国斌,联荪子。字子周,一号允卿,郡学廪膳生员,生同治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子时,娶淄川县毕氏东河候补通判谘远公女,生同治九年十月初十日亥时。 国镇,联薇长子。字子静,生同治四年正月二十二日寅时,娶江苏阳湖县刘氏五品衔知县用,直隶玉田县主簙瑞镳女,生同治四年九月十七日子时。 国瑞,联茹长子。字小舫,候选典史,例授登仕佐郎,生咸丰三年九月二十八日亥时,娶蓬莱县王氏,直隶候补县丞长龄女,生咸丰五年五月二十六日巳时。 国珍,联茹次子。生光绪囗年囗月囗囗日囗时。 国忠,联惠子。字诚之,廪膳生,光绪乙酉科拔贡兼袭云骑尉世职,生咸丰四年正月二十日亥时,娶福山县小沙埠村王氏、增生棨女,生咸丰元年三月十三日亥时。二子:长恩霈、次恩堪;一女未字。 国贤,联芬长子。字诗舟,由供事送实录馆当差,议叙县丞候选,例授登仕郎,生咸丰元年六月二十日亥时,亡光绪六年二月初二日子时,葬金鉤先茔,娶蛇泊窝村林氏绂女,生咸丰三年十二月初九日未时。二子:长鸿恩、次铭恩;一女未字。 国柱,联芬次子。族姓戒言 伯祖他山公,举进士。今余绳其武,又廁西台班末。惴惴然,固深惧其一行,弗齿於乡,为名教所不容。第虞族姓中有少年狂辈,或意气恢张,举动轻肆,等官长如弁髦,视法纪若土苴。误恃莫可谁何之势而凌虐横生。妄贪非我所有之财,而机械百出,逼人卖妻鬻子,将欲肥吾身家。岂知鬼责人非,谁肯容我消受。非独覆宗绝嗣之不免,抑且金科玉律之难宽。今撮其要者八条,愿与吾族姓共戒之。儻鄙为迂谈而冥行不顾,迨罹夫法网,而悔将何及。 崇祯乙亥春三月,昆岳书於燕之敬仪轩。族姓八戒:一戒抗纳并诡弊钱粮 一戒把持官府 一戒窝匿贼盗一戒结党上会 一戒利债准折人子女田产 一戒起灭词讼 一戒纵仆凌虐乡人 一戒赌博淫荡并吸洋烟 处世莫如平些气味,享福须要大著肚皮。 昆岳再题
作者:郝运江 发表时间:2020-08-20 13:16:28
登州棲霞縣郝氏登州棲霞縣一地,今為山東省膠東地區棲霞縣。明清之世,在膠東地區的眾多郝姓支系中,登州府棲霞縣郝氏,以其人材興旺,仕宦輩出而成為名符其實的登州望族。棲霞縣城為山東省棲霞縣,古時為魯東北的一個山砦,唐置陽疃鎮,后建制縣,金天會秊間,金人所封的大齊皇帝劉豫將金時析蓬萊縣陽疃鎮和萊陽縣部份地區,即陽疃升鎮置縣,改名棲霞,元朝時屬淄州路,或淄萊路、或般陽路總管府,明清屬登州府。據清康熙八年郝缵祖修《郝氏世谱》记载:谨案孝廉祖《行状》云:郝氏先世莱州人,又有【郝姓支系攷】記載;登州棲霞郝氏,隸屬於著名的京兆、安陸、襄陽、丹陽四大族之一棗強縣郝氏一派。是元朝時人郝伯全的一支後裔。棲霞縣郝氏的始遷祖郝明遠,為襄陽府大顯祖郝伯全的第三代、萊州府掖縣祖郝表正的長子。但關於郝明遠先世的傳承、事蹟及何時從襄陽府城徙居到直隸省真定府冀州棗強縣的,棲霞縣郝氏族譜不載,今已不得而知,這裡也只暫付闕如的。據掖縣郝氏族譜載,在直隸填山東的浪潮中,郝明遠在元朝末年時還未出世。因河北古屬南冀州地。歷經戰兵燹,流离喪亂,轉徙相仍。宋金元三朝時,河北土著人口銳減。外省移民多湧入河北中書省等地,且多自來自四川、江西、湖北、山西,故有四川、山西填河北之說。元季及明末清初,山東土著人口又銳減,河北省移民紛紛湧入山東等地。清同治【掖縣鄉土誌•氏族誌】載;元明之際,掖縣平里店土著僅存十六戶,聚居於晏嬰故里土圩子堡城垣內,以避兵禍。可見,山東真正的土著并不多,更多的外地移來的客民,故郝明遠的祖父郝伯全又率領部份家室老小,離開老家直隸棗強縣徙至山東青州府益都縣的。郝明遠的三叔父郝成通被招贅入王氏家族。繼而北徙萊州府城北鄉平里店。元惠宗至元元年乙亥,郝表正的妻元配唐氏生下了郝明遠,因此落地於掖縣。明朝洪武初年時,郝明遠這時已三十四歲,攜妻兒女卜居登州府棲霞縣城。明洪武十八年乙丑入縣籍,因此隸籍登州府。後裔遂發展成為登州郝氏,後自稱棲霞縣郝氏,以別其他異支同姓,所以郝明遠是明洪武至永樂時人,自萊州府掖縣遷徙登州府棲霞縣,定居棲霞城郊,開拓新的基業。根據【郝氏通譜】有一段記載;棲霞縣郝氏六世祖郝潔,故襄陽府棗陽縣郝伯全之後。枝葉分離,自祖遷於棲霞,遂家焉。可見棲霞縣郝氏是襄陽的一個分枝,且郝潔的上高祖才從襄陽徙居棲霞。由此,據棲霞縣郝氏譜書記載;郝明遠娶妣萬氏,生有一子名叫郝本。郝明遠的子孫後裔頗有功名成就。本傳亮。亮傳繹,此後子孫不斷地繁衍興旺。亮有四子;經、綸、繹、緯。至此郝氏分經、綸、繹三房,緯無後。郝繹子郝如金,性情豪爽,在鄉里享有一定的威望,少時與父齊名,負有文聲,曾參加科舉考試,累試不第,以貢生入太學,期滿考授太原府同知。子;潔、清。郝潔,十九歲時應府試,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入學為坿生,旋補廩膳生,中萬曆元年鄉試舉人,五年再登進士第,郝氏本巨富,但到其父時,家道中落,至如金卒時,家産無幾,郝潔赴試京師的費用,都是由其舅父孫家所贈,由此可見其家貧,平生善飲好吟,喜賓客,在家手不釋卷,精通算學,不信鬼巫之說,曾對家人說;‘我死後,如有僧道人入吾室者不肖之行也’。明萬曆五年進士後以即用知縣官直隸南京,以膽略只身制止了定遠、全椒縣土著與客民的械鬥,因攝全椒力辭,萬曆六年後,歷官署宿州蒙城、海寧,補綿竹知縣。在綿竹十年,上任時四川連續二年大旱,流饑滿地,他帶頭捐俸為富戶倡,每十里設一粥廠,以救饑民之急,他因此而受到明廷的嘉獎,六品銜,屢調句容、六安知縣,以直隸知州開缺候選告老還鄉回家,授文林郎,娶妣元配李氏、繼配殷氏,共生四子;守璞、守模、守極、守楷。其中長子郝守樸與其母親李氏由棲霞縣城遷徙定居北埠村。郝清廼至郝氏家族的佼佼者,文名噪一時,書法宗顏真卿,有相當造詣,深為提學賞識,補為增生,鄉試屢舉不第,子二;守栻、希哲。郝守栻傳郝晉。郝晉,字康仲,號崑岳,明朝天啟元年辛酉科舉人,崇禎元年戊辰科登進士第,歷官累至四川省巴縣知縣、四川道監察御史,順天府丞府尹、提調學院兵刑兩部左右侍郎、保定巡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授資政大夫。郝晉家族自明初以來至明崇禎時,二百餘年綿綿不絕。自明初郝明遠遷居棲霞郝氏歷代相傳,至崇禎已是支派日益繁衍,且方興未艾。據郝晉所撰【郝氏族譜•自傳】云;五世祖郝如金於嘉靖間,始續世家,以後伯父郝守樸、父親郝守栻更修家牒,名曰世譜,繼之。其兄郝芳再修,而郝晉在致仕歸鄉後,成為合族之長,再加修緝,於崇禎十秊正式結集。自郝明遠至郝晉,已傳八世,故晉具名‘八世孫承事郎都察院右都御史致仕晉敘’。郝晉二娶為元配李氏、繼配董氏,合葬栖霞县南乡南柴村三樂之陰,子二人;璸、琯,孫二人;缵祖、士夔。曾孫;作郝佶、郝位、郝侗、郝倬、郝信、郝儀、郝健、郝侃、郝亻間、郝偉、郝儉、郝僼、郝俶、郝价。六世孫;光宗、光宏、光宇。七世孫;培元。八世孫;懿行、懿林、懿徽。郝懿行,字恂九,號蘭皋,是清朝時期的著名經學家、訓詁學。在棲霞縣學讀書期間,被山東使趙鹿泉譽為‘棲霞四傑’之一,清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以優貢入太學,乾隆五十三年戊申科舉人,嘉慶四年己未科進士,官任戶部主事達二十五年,其夫人王照圓也是熱愛經史之女。他們一生留下了近五十種,四百餘卷著書作品。合葬棲霞縣城北七里莊金鉤山西麓砦塋。子三;龍圖、雲鵠、寅虎。孫;聯薇、聯蓀、聯茹、聯芬等。所以郝懿行雖沒能官至顯位,以致他的著作在清乾隆、嘉慶時未能得到廣泛流傳。在【清史稿】特為他立傳,但家鄉的人民沒有忘記曾為中國經學作出突出的貢獻,棲霞縣城存有郝氏宗祠即曬書堂,郝懿行被供於祠。所以郝懿行的出現,使登州棲霞縣郝氏宗族一躍成為舉世矚目的望族。當然成為清代史上的郝氏家族。當今遊覽棲霞,瞻仰朝拜郝懿行的墓廬時,想到這位經學家•訓詁學家和他所自出的登州棲霞縣郝氏。總而言之,棲霞縣郝氏發展到第六代時,家族大昌,各有一家族也開始發展,故支分數派。郝明遠府君一派後來又派衍眾多的郝氏小小分枝家族,所以郝明遠府君這一支棲霞縣郝氏分枝,又裂變成今天的棲霞縣境內,有城關村、南郝宅光明村、北埠村、艾山湯上村、棗林村等,還有海陽縣郝家樓和招遠縣洪溝村、蓬萊縣郝家村、萊陽縣境內等地。樞、作楑、作楫、作棟、作欐。玄孫十六人;郝儒、郝任、
作者:郝运江 发表时间:2020-08-20 13:30:33
客家郝氏最優秀的代表棲霞縣郝懿行家族清皇朝史上著名的經學家郝懿行是客家人,他的家族便是萊州府掖縣客家郝氏的一個支系;棲霞縣郝氏。據清康熙八年修《郝氏世谱》和清光绪十年【曬書堂支譜】記載;棲霞縣郝氏為棗強縣郝氏的分枝,也就是郝伯全的後裔,棗強縣郝氏始遷祖傳三代到明朝洪武初年時,有裔孫名叫郝明遠,又從萊州府掖縣分出,落腳於登州府棲霞縣城,遂世為棲霞縣人,以別于登州郝氏,因此,棲霞縣郝氏族譜便列郝明遠為始遷祖。棲霞縣郝氏始祖郝明遠府君傳至第四代郝繹,是一個經營典肄業的小商人。郝繹之前,棲霞縣郝氏初開基的三代,家族非常窮困潦倒,貧苦不堪。郝繹少時生活貧苦,稍長,曾替人書寫契據字類賺錢謀生,這樣幾年之後,郝繹漸漸富了起來,到三十嵗,郝繹用賺得一筆錢開設了一家典鋪,開始經營典當行業,此後生意興隆。到晚年以發展擁有二、三家當鋪的典肄業老闆。郝繹的經營有方,為往後棲霞縣郝氏的發達打下經濟基礎。郝繹妻妣元配楊氏、繼配丁氏,生一子;郝如金。棲霞縣郝氏第五代郝如金,字子純,貢生,任山西省太原府同知,授奉政大夫,因曾孫郝晉貴時,加贈資政大夫,郝如金娶妣孫氏生了兩個優秀兒子;其長子郝潔,少時勤奮力學,於明萬曆元年由廩生考中癸酉科舉人,五年又考中副榜進士,成為這一支棲霞縣郝氏宗族的第一個進士,開該族棲霞縣郝氏的科舉入仕之先河,官任南直隸蒙城縣知縣,後調浙江布政使司海寧縣知縣,授文林郎,卸任離職後,遷居北郝宅。次子郝清,邑庠生,因孫郝晉貴時,追贈資政大夫,娶妣鄒氏生一子;郝守栻,郝清之妾呂太君也生一子即庶出;郝希哲,為國學生。棲霞縣郝氏第七代郝守栻,貢生,官任北直隸無極縣知縣,授文林郎,史稱郝守栻有治理之才,任職期間,政績突出,深受無極縣黎民百姓愛戴,曾立名宦祠祭祀他,晚年卜居棲霞城南郝宅村,死後崇祀於本縣鄉賢祠。郝守栻妻妣王氏生三子;郝芳、郝晉、郝復。又妣妾劉太君生一子;郝華。長子郝芳,儒官,生一子;郝棋。其後有一支遷居萊陽縣另開宗立派。次子郝晉,字康仲,號崑岳,生於明萬曆十三年六月初十日申時,卒於清順治十二年八月十三日。年僅三十六歲由縣學生中明天啟元年辛酉科舉人,崇禎元年時年四十三歲戊辰科又考中進士,歷任四川布政使司保寧府重慶州巴縣知縣,行取四川道監察御史,順天府府丞府尹時屬北直隸,提調學院兵刑兩部左右侍郎,保定府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授資政大夫,妣元配李氏是楊礎村李若蘇之女,繼配董氏,是萊陽縣董緖之女,共生二子;郝璸。郝琯。次子郝琯十五歲時即夭折而死。因郝晉晚年遷居棲霞縣城南鄉南柴村,卒塟於此。郝晉出現,使這一支棲霞縣郝氏家族聲威大振,成為顯赫一時的登州望族。此後這支郝氏家族便號稱棲霞縣郝氏,以區別於登州地區的其他各支同宗郝姓家族。郝復,是郝守栻的第三子,官任北直隸保定府易州州判,授徵仕郎,遷居艾山湯上村。郝華,是郝守栻的第四子系庶出,邑庠生。棲霞縣郝氏第九代郝璸,是郝晉的長子,字質生,號朱湖,明末清初時人,生於明天啟三年癸亥正月二十三日,卒於清順治十八年辛醜十二月初五日,年僅二十四歲時,由縣學生考中清順治三年丙辰科舉人,他中舉後,又輸錢為郎,初官戶部主事直隸司行走,但此後郝璸參加進士考試均告落第,後改授外職任湖廣布政使司襄陽府知府,在湖北一直做了五年地方官,此間,他為官清廉,頗有政聲,去世後,誥授通議大夫,娶妣牟氏,是棲霞縣府庠生牟鈺之女,生二子;郝缵祖、士夔。郝缵祖,字念贻,附监生。生於顺治六年己丑五月初一日,卒于康熙三十五年八月二十八日。以儒學為業,由棲霞縣學諸生補登州府學優貢生,曾在家鄉設舘授徒,後任都總之職,最後至省會教舘為職。郝缵祖生了五位佳公子;作樞、作楑、作楫、作棟、作欐。史稱;郝作樞兄弟五人,都能承繼家風,光大門楣,他們或業詩書,或入仕途,多有功名,其中老二郝作楑,官任冀縣試用縣丞,改升直隸候補知府,老三郝作楫,是州學秀才,老四郝作棟,中康熙乙酉科舉人,官任挑知縣署河南鄭州同知,而兄弟五人中,又以老大郝作樞最傑出。他的出現,標誌者棲霞縣郝氏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郝作樞,字靖臣,郡廪生,生於康熙四年乙巳十一月十二日,卒于康熙三十年九月二十三日,由舉人入仕,成為清代康熙後期至雍正時著名官吏。郝作樞的後代,經過棲霞縣郝氏第十二代、第十三代一度衰落,功名勳業都不如前輩,直至第十四代又復中興。據【曬書堂支譜】載;郝作樞受其父親的影響很大,小時父親在外做官,就在外祖父牟鈺的教導下學習章句,由於聰穎,外祖預言是子必成大器,九歲隨父到省城,開始接觸性理書,至康熙癸亥以坿生舉山東鄉試,三年後中進士,就進入他一生的黃金時代,在他成為封疆大吏後,郝氏家族大感榮耀,馬上在棲霞縣城修建了伯全公祠,以示不忘祖德宗功,可惜毀於撚軍戰火。康熙十一年壬子,郝缵祖與萊州府掖縣裔孫郝秉純、郝浩令,招遠縣裔孫郝士聖、郝景春、郝守祖、郝潘、郝宣、郝尚學等同增續修家乘譜牒,聘請名重一時的政界人士王烈為郝姓族譜作敍。王烈修【掖縣平里店郝氏譜•敍】說;平里店郝氏出自太原,顯於安陸而支衍江南北,家于平里店,康熙十一年有萊州府廩生郝秉純以家譜相示,觀其世系所出,廼太原郝氏也。一人的顯赫,往往能奠定其家族一時興旺,棲霞郝氏家族在數百年耕讀與仕宦相結合的歷史滄海中,不少人走向科舉入仕之路,而更多的是在清末民初以後,由於郝作樞的影響,走上了從軍之路,有的則進入近代學校,加入到科學隊伍之中。郝作樞繼一子郝倬。郝倬,字卓人,号云汉,附监生,考授州同,例赠儒林郎。生於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十月初三日,卒于乾隆二十七年正月初三日。事親篤孝,曾輯【孝經疏義】,他在郝氏家族史上位置很重要,郝懿行【族人書】就說;‘吾宗自高祖之時,郝門廼大’。郝倬有三子;長子光宗、次子光宏、三子光宇。光宗為郝懿行的伯祖,光宏為郝懿行的祖父,光宇為郝懿行的叔祖。郝光宏,字骏声,邑庠生。生於康熙五十一年壬辰五月初三日,卒于雍正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博涉經史,為縣學生,與教里中子弟,教授經史,以身體力行為主,成為當地的宿學醇儒,卒祀棲霞縣鄉賢祠,娶莱阳县张氏,是知容县张天植公之女,赠太宜人,奉旨旌表节孝入祠,生一子:培元。所以依次傳世是棲霞縣郝氏第十四代郝培元。郝培元,字萬資,號梅葊,生於雍正九年辛亥十一月十七日,卒於嘉慶五年庚申十一月初八日,兩舉優行嵗貢生,補候選訓導,殿試登登州府正考官,得士為盛,拜提學山東,臨事善斷,樂育人才,例贈修職佐郎,以子郝懿行任戶部江南司主事加一級封奉直大夫,以曾孫郝聯薇任二品銜道員用順天府東路同知,贈通奉大夫,著有『梅叟閑評』傳世,其內容是以郝氏束帚為例,說明少年時須勤加管教,長大後方可與之論詩書,說世事,就是教子不能禁之於性情已成之後,而應當防之天性未喪失之初,作為處世之道,郝氏提出一個忍字,認為和氣致祥,自小即要禁其爭言,做人要通達世故,要應答合度,不必隨俗披靡,要做到有氣骨,也不可記恨人短處,以為此非忠厚之道,居心制行要平,處事要行退步,再求進步,處身涉世,當處處小心謀慎,始終不懈。這是郝姓家訓的育德放在家教的首位,曾遺修家乘譜牒,娶妻林氏,是東廟後村貢生林檀之女,例贈孺人,誥贈太宜人,貤贈太夫人,生三子二女;懿行、懿林、懿徽。郝懿行兄弟三人秉承了廼父的家學淵源,致力於學,并有所大成,故品德才學名於鄉里,其中長子郝懿行,字恂九,一字尋韭,號蘭皋,生於乾隆二十二年丁醜七月初六日,卒於道光五年乙酉二月初六日,幼有異質,孜孜於問學,特別是注重實踐。在縣學讀書時,被山東學使趙鹿泉譽為“棲霞四傑”之一。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以優貢入太學,中乾隆五十三年戊申科舉人,更中嘉慶乙未科進士,官任戶部江南司主事,加一級授奉直大夫,死後崇祀入本縣鄉賢祠,以孫子郝聯薇任二品銜道員用順天府東路同知,追贈通奉大夫。郝懿行以敦行孝友為鄉里所重,畢生以治經為樂,研討學問,他致力於經史百家。務極其旨趣,學有成就。著有“春秋說略”十二卷,『春秋比』二卷,『爾雅義疏』十九卷,『山海經箋疏』二十一卷,『易說』十二卷,『書說』二卷,『鄭氏禮記箋』四十九卷等四十多種,他於經義多所發明,不茍與先儒同異,如『春秋說畧』一書多采宋元明各家,補充漢學研究之說,并加以訂正,往往有自己獨到的見證。其於禮經也多有建樹,論據精確足補註疏所未及。此外,還親自纂修家譜,到掖縣郝姓發源地實地考察郝氏世系。郝懿行的傑出貢獻為家族帶來了極大的榮耀,自此,棲霞縣郝氏之名便聞耀全中國。據『棲霞縣郝氏族譜』統計;該家族從明朝至清末廢除科舉止,凡為坿生、增生、例貢、拔貢、嵗貢、貢生、舉人、進士近三百人,其中舉人九人、進士四人。至郝懿行父子而臻於極盛。這些舉人;郝潔,明萬曆癸酉科第三名;郝守栻,萬曆辛醜科恩賜舉人;郝晉,字康仲,明天啟辛酉科;郝珀,崇禎庚午科;郝璸,字質生,清順治丙午科;郝作樞,清康熙癸酉科;郝作棟,清康熙乙酉科;郝培元,字萬資,乾隆辛卯科恩賜舉人;郝懿行,字尋九,乾隆戊申科;郝聯薇,咸豐乙卯科特賞舉人。進士即郝潔、郝晉、郝作樞、郝懿行。棲霞縣郝氏傳至第十七代有郝聯薇、郝聯蓀、郝聯茹、郝聯芬四人於清光緒十年甲申續修『曬書堂支譜』刊行於世,稍後至光緒三十一年北埠村郝氏亦撰修『郝氏世譜』。
作者:郝运江 发表时间:2020-08-20 13:38:59
棲霞縣分枝:北埠郝氏據登州府棲霞縣北埠村《郝氏世譜》記載:棲霞縣郝氏(始祖郝明远的先世莱州人)興起於明朝洪武時,他是由直隸省棗強縣郝氏的分枝—萊州府掖縣平里店鄉北陵郝氏分衍枝生而來。登州府棲霞縣郝氏的開基始祖郝明遠,原籍萊州府掖縣平里店乡北陵村,為棗強縣始祖郝伯全的孫子、掖縣郝氏始祖郝表正的長子,明朝洪武初年,郝明遠攜妻兒本由平里店鄉北陵向東遷入棲霞縣城,落籍登州府棲霞縣,後裔遂形成棲霞縣郝氏。譜載:棲霞縣始祖郝明遠生一子:本;郝本生一子:亮,郝亮生四子:經、綸、繹、緯。第三子郝繹生一子:如金。郝如金,字子純,明隆慶三年己巳貢生,官任山西太原府忻州同知,五世以上祖先葬于棲霞邑城北五里王格莊西北岣或郝家疃東北岣先塋。棲霞縣郝氏第五代郝如金初娶孫氏、二娶薄氏生二子:潔、清。其中長子郝潔,字他山,由縣儒學考中萬曆元年癸酉科舉人,五年丁丑科進士,官任南直隸蒙城縣知縣,又調任廣東惠州府海寧縣知縣,後任職期滿,回歸原籍。郝潔的長子郝守樸遷居棲霞邑城東北鄉北埠村另開宗立派。因此,郝潔卒塟在棲霞邑城西岣椅子圈坐西向東,就在其母親薄氏墓旁的塋地。又譜稱:郝潔初娶李氏生一子;守樸,二娶殷氏又生三子;守模、守極、守楷。其中次子郝守模遷居棲霞邑城東鄉楚留店,後又支分徙居郝家莊等地,三子郝守極亦遷居棲霞邑縣城東泊子村,四子郝守楷分居棲霞邑城南三里店。當地傳說有個叫郝義富便是郝守楷。郝潔的長子郝守樸,字歸真,明末處士,後來成為北埠村郝氏開基始遷祖。明萬曆十九年,傳說郝守樸與其母親李氏一起離開棲霞縣城時,李氏常對郝守樸憤恨地說;‘我與汝父潔生不見人,死不同穴矣’。嗣後,其母李氏病故後,郝守樸將其母塟在棲霞邑城西岣椅子圈赤巷口南蟾山前塋地。棲霞縣郝氏第七代郝守樸,在明萬曆十九年,本邑朱元溝村王之卜協助郝守樸將棲霞邑城東北鄉共施土地八畝為義塚。見於『棲霞縣誌•孝子誌』。郝守樸卒塟在北埠村疃北郝氏祖塋。清道光二十二年壬寅五月十八日,北埠村郝氏子孫為其遠祖郝守樸立碑刻記銘文;‘前明處士郝守樸字歸真既德配牟氏合墓’,背文鐫碑銘記;‘原籍直隸省棗強縣,後徙居青州府,又徙居萊州府平里店,又徙居棲霞邑,因于北埠村居住十一世矣’。郝守樸娶妣南埠村牟氏女,生一子;惟貞。郝惟貞,也作郝延貞、或作郝連貞,清順治十年癸巳科貢生,考授候選府判,娶妣林氏生六子;珻、瑀、瑧、瓚、瑗、塐。其中第五子郝瑗,邑庠生,娶妣範氏亦生六子;士美、士懋、士鳳、士豪、士勷、士任。長子郝士美妣尹氏生二子;大德、大悅。郝大德娶妣王氏生二子;淵、潤。郝淵娶妣衣氏生二子;元仁、元誠。次子郝元誠娶妣于氏生二子;榮吉、綿吉。郝榮吉也在清嘉慶年間始修『郝氏世譜』,并請棲霞邑城里族侄、清代大學者郝懿行為其譜作了『世系攷』叙文。棲霞縣郝氏第十四代郝榮吉,娶妣是大北莊家村王氏女,生三子;裕勤、裕醇、裕起。次子郝裕醇出繼其叔父郝綿吉為嗣,第三子郝裕起,娶妣王氏是路旺村,又妣王氏是韓家疃村,共生四子;景春、茂春、松春、連春。長子郝景春出繼其伯父郝裕勤為嗣,娶欒家莊村欒氏女,生三子;廷相、廷楝、廷檀。郝廷相,元配欒氏、繼配王氏生二子;國鈞、國昌。郝國鈞是北埠村郝氏始遷祖郝守樸的第十二代、棲霞縣郝氏始祖郝明遠的第十八代孫。清光緒三十四年戊申曾一次續增修『郝氏世譜』。棲霞縣郝氏自始祖郝明遠府君以下至第十八世起,依次派語是;‘國恩家慶,世澤綿長’ ,依次命名。至今,已傳到始祖郝明遠府君的第二十一世‘慶’字輩派,是為郝伯全的第二十三代孫。該族家譜現在由‘恩’字輩派的郝恩崇保存。据《栖霞县郝氏晒书堂支谱》从十八世开始是 :国 恩 家 庆 世 泽 绵 长,这八个字是十七世郝联薇兄弟在战场上曾立下功劳而阵亡,故清朝咸丰皇帝下诏奉旨恩赏嗣后子孙。
作者:郝运江 发表时间:2020-08-20 13:47:53
有个朋友告诉我,郝肇发先生发现了清代著名经学家郝懿行的手稿《郝氏世谱》一册。据推测时间为康熙八年栖霞十世郝缵祖创修首册《郝氏世谱》,乾隆五十年栖霞十五世郝懿行与其父郝培元父子二人续修撰写此家谱的。此谱首列自己的始祖郝明远以下三代皆为莱州人。即所说的"谨案:孝廉祖《行状》云:郝氏先世莱州人。"其中"孝廉祖”是指郝懿行的先祖郝洁、郝晋二位为明代晚期的进士。孝廉的孝是指 孝悌者;廉, 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 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在明清两代秀才参加乡试被录取的举人也叫孝廉(通称为举人)也是对 举人的称呼。谱载:郝洁,字元玉,号他山,栖霞六世,讳如金公长子,万历癸酉(1573年,即明万历元年)举人,丁丑(1577年,即明万历五年)进士,任安徽蒙城县知县,调广东海宁县知县,授文林郎。又据《莱州府掖县北陵郝氏世谱》记载:郝洁,生正德丁丑(1517年),卒万历甲子(恐误,天启四年甲子)(1624年)。一说:郝洁,生于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年)五月初七日,卒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7年)。郝晋,字康仲,号崑岳,栖霞八世,由县学生中天启辛酉(1621年,即明天启元年)举人,崇祯戊辰(1628年,即明崇祯元年)进士,历任四川巴县知县,行取四川道监察御史,顺天府丞、府尹,提调学院兵刑两部左右侍郎,保定巡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授资政大夫。又据《莱州府掖县北陵郝氏世谱》载:郝晋,生万历乙酉(1585年),卒顺治乙未(1655年)。一说郝晋,生于万历十三年(乙酉岁,公元1585年)六月初十日申时,卒于清顺治十二年(乙未岁,公元1655年)八月十三日,年仅三十六岁由县学生中天启元年辛酉科举人,崇祯元年戊辰(时值四十三岁)考中进士。《行状》,称“状“,以后称之"行状"或“行述“(也谓之"事略">。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巨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者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如南朝梁刘勰撰《文心雕龙·书记》说:"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又有唐代李翱为韩愈写过行状,但他在《百官行状奏》写道:"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状不足以取信。"在历史上许多著名的行状有:《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赴英州乞舟行状》、《袁中郎行状》、《司马温公行状》、《节寰袁公行状》等,另有“逸事状"只记逸事,富于文学色彩,是行状的一种变体,如唐代柳宗元撰《段太尉逸事状》。在表1,登州府栖霞县族谱创修一览表中,序号:10,创建时间:康熙八年,族谱名称:《晒书堂支谱》,创修人:十世郝缵祖,身分:附监生。最初是清康熙八年的谱名为《郝氏世谱》,到最后清光绪十年易谱名《栖霞县郝氏晒书堂支谱》。因为在康熙八年己酉(1669年)十世郝缵祖创修的《郝氏世谱》说;三世祖郝亮配林氏,生四子:经、纶、绎、纬。自此分为三支,(除第四子郝纬夭殇,)谓初分老三支,次分支老三支是为郝绎,故郝亮公支下三支,四世祖郝绎,配杨氏、于氏生一男:如金。历叙至郝缵祖的以后子孙三代,第二次在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再续至十五世郝懿行这一代。光绪十年甲申(1884年),栖霞十七世郝联薇等续修,正式结集并出版《晒书堂支谱》发行流传于世。历代修谱的分別是:第一届修谱时间康熙八年:郝缵祖,字念贻,讳瑸公长子,栖霞十世,附监生。生顺治六年己丑(1649年)五月初一日己时,卒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年)八月二十八日戌时,配莱阳县赵氏。第二届修谱时间乾隆五十年:郝培元,字万资,号梅葊,讳光宏公子,栖霞十四世,两举优行岁贡生,候选训导,例赠修职佐郎,著有《梅叟闲评》传世,生雍正九年辛亥(1731年)十一月十七日亥时,卒嘉庆五年庚申(1800年)十一月初八日辰时。郝懿行,字恂九,一字寻韭,号兰皋,讳培元公长子,栖霞十五世。乾隆丙午(1786年,即乾隆五十一年)优贡生,中本省戊申(1788年,即亁隆五十三年)举人,嘉庆己未(1799年,即嘉庆四年)进士,任户部江南司主事。加一级授奉直大夫,祀乡贤祠。生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年)七月初六日午时,卒道光五年乙酉(1825年)二月初六日卯时。第三届修谱时间光绪十年:郝联薇,字小翔,号近垣,讳云鹄公第三子,栖霞十七世,以布衣投效军营屡著劳绩,保荐知县。赏戴蓝翎补直隶平谷县知县,调署三河县知县,升涿州知州,获盗以同知用以办理涿州团练,著有成效以知府用调署昌平州知州,升授顺天府东路同知。生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年)十二月初九日卯时。
作者:103.43.192.* 发表时间:2020-09-02 21:00:05
山东省莱州市郝氏家谱简介山东省莱州市位于山东省东部,胶东半岛西部,濒临莱州湾,莱州有山有水有海有岛,气候适宜,是人类生活的好地方,也是长寿之乡。元朝元统元年(1333年)郝伯全率家人从河北省枣强县迁至山东省掖县(今改莱州市),从此掖县开始的唐代郝姓之后又有第二位元朝郝姓的,因此郝伯全公亦是掖县郝氏家族的始迁祖。元、明朝时期,伯全公后裔主要遍布在山东省东部和河北省枣强县,之后向东北华北扩散,当今伯全公的后裔已遍布全国,乃至走出国门。所以介绍掖县郝氏家谱情况,对分布各地的伯全公后裔的寻根问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本文根据掖县郝氏家谱资料做一简要介绍,供郝伯全后裔宗亲参考。一、郝伯全公的简历:郝伯全是掖县北陵郝氏家族的始迁祖,他的原籍是章陵大槐树庄铁碓臼村,即今湖北省枣阳县蔡阳镇。据家谱记载伯全公是南宋章陵郝拯的后裔,在南宋景定年间,他出生在章陵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里,少年时代受到良好的教育,为章陵的庠生。由于金朝多次进犯襄阳之地,连年发生战争,伯全公为了避兵乱世,于1284年率家室北迁河北省枣强县定居。他在枣强创办私塾从事教育几十年,培养了几代人,他的学生中出了几个进士,因而深受枣强学子的敬重。元朝末年于1333年他又东迁山东省掖县北陵疃落籍。他在北陵生活了25年,于1358年逝世,他活了90多岁,是一位老寿星。他临终遗言:“掖县山水清秀,我死后要葬在这里”,子孙遵照遗嘱,将始祖葬在北陵疃唐代掖县开山鼻祖郝肸公墓庐郝家林的后边,其墓地九亩九分,四周黄花灌丛,墓原和茔盘的前后占地总计共四十亩,作为北陵郝氏始祖茔地和祭田。由于历史的变迁,北陵疃早已不在了(现在北陵疃划归西北障村),但600多年来这里一直是郝氏的祭祖地。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掖县,无法进行祭祖活动,记得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6年清明节,我随本村七甲族人去北陵始祖茔地祭祖之后,当时始祖茔地仅剩下1至8世的墓表碑文,大革命年代连这些墓表碑文也被革命了,就这样的600多年的祭祖地消失了。但是掖县郝氏子孙后代仍将郝伯全称为掖县北陵郝氏始祖。二、郝伯全后裔的迁徙与分布:郝伯全公娶徐氏生了五个儿子。始祖认为:孩子大了不能都留在身边,应该让他们离家自谋发展。于是他在晚年决定分家,除留二儿表正以外,其余各方子孙均需离家另立基业自谋发展。事实证明伯全公的决定是培养后代的英明之举。根据始祖的决定,各方子孙陆续分赴各地另立基业。1.始迁祖的大儿子郝仁邦在河北省枣强县落户,成为枣强县郝氏始祖。仁邦娶司马氏,生了两个儿子(绍远、文远),成为枣强县郝氏一大支系。2.始祖的三儿子郝成通在青州府益都县落户,成为青州市郝氏始祖。成通娶王氏生了三个儿子(绥远、仕闵、彦昭),其后裔发展到山东北部地区,成为青州市郝氏一大支系。3.始祖的四儿子郝宗礼娶王氏生了二个儿子(遵远、明达)。郝遵远、郝明达兄弟二人于明朝洪武年间分别迁到即墨县营上村、三里庄村落户,郝遵远娶尹氏生了三个儿子(昊、昇、晨),郝明达娶蒲氏、袁氏生了五个儿子(廉、普、隆、祜、智),除了留下四个儿子郝普、郝廉、郝隆、郝祜分别迁到掖县梁郭后郝家和麻渠村外,成为即墨县的开基祖,这一支系已扩展到崂山、胶州、高密、平度等县市成为青岛市郝氏一大支系。4.始祖的五儿子郝高仪迁到蓬莱县落户,为蓬莱县的始迁祖。高仪娶江氏生了三个儿子(崇远、荣卿、继可)。郝高仪的后裔多去东北各省定居,留在蓬莱市的人散居各村等地。.5.留在始祖身边的二儿子郝表正,生于1309年,卒于1399年。他以行商为业,以忠孝为本,为始祖养老送终。表正公娶唐氏、乔氏生了三个儿子(明远、文强、仕举),成为莱州市一大支系。其后第五世郝晛、郝昕二人于明宣德年间迁到柞村高山郝家村;又有第八世郝崑、郝崙二人于明嘉靖年间迁到蓬莱县湾子口村郝家弄,郝崑等后裔子孙多迁到东北各省定居的,现在蓬莱市湾子口村还有其后裔17户的支系。还有第十世郝添福携带儿子郝明照、郝明煦于明万历年间迁到麻渠村,其孙子郝乾、郝坤和郝星于清康熙年间分别又迁到麻渠村郝家街、仓上北村。还有第十一世郝进能携带儿子郝德菲、郝文菲于清康熙年迁到梁郭前郝家村;此外第十世郝有泉携儿子郝兆夏于清顺治年间由柞村郝家迁至掖县城关内等。6.郝表正的长子郝明远亦遵照始祖的离家创业的教导于明朝洪武年间东迁栖霞县创业,成为栖霞县的郝氏始迁祖。由于栖霞县的郝氏支系在明清两朝出了三位进士,特别清朝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为祖争光,栖霞郝氏名声大振,家族昌盛,形成栖霞一大旺族,其后裔分布在17个乡镇72个自然村。这是伯全公后裔中的较大的一支郝氏支系。7.郝伯全后裔的多个支系到招远县创业构成了郝姓大县,已知明朝永乐初年,第四世郝生、郝葱迁到招远县大吕家村创业;第四世郝理、郝达二人迁到招远县庙后南院村创业。第七世郝朝宗携子郝忠、郝兴二人于明成化年间自掖县柳行村迁到招远县张星集创业。第九世郝敬与第十世郝才支于明万历年间自掖县柳行村迁到招远县城北横掌后郝家村创业。第十世郝经、郝孝二人于明天启元年自掖县柳行村迁到横掌前郝家村创业。三、掖县郝氏家谱简介:根据家谱资料,掖县郝氏家族始迁祖郝伯全从章陵带来了唐宋时期章陵郝氏家谱,但是在枣强郝氏传至某代已散逸了。伯全公从1284年北迁河北枣强,1333年又迁到掖县北陵疃落户,一直到明朝万历年间长达300多年间没有修谱。到明朝永乐年间,第四世郝迪、郝真等先祖从北陵疃西迁柳行村,之后伯全公的后代陆续从北陵外迁,北陵疃就消失了(现在北陵疃划归西北障村领导),掖县郝氏中心就移到了柳行村。传到第9世才首次修掖县郝氏家谱。1.明朝万历年间的《掖县北陵郝氏族谱》是掖县北陵郝氏第一部家谱。伯全公的第9世郝从德(1554—1641年)第一次组织修掖县郝氏家谱,并邀请了栖霞县和招远县的伯全公后裔参加修家谱事宜。参加修家谱的有第9世郝从德、郝丞业、郝玺、郝昂、郝守栻(栖霞县),第10世郝党、郝有才、郝东齐、郝连第(栖霞县)、郝良任(招远县庙后南院)、郝宁(招远县张星集)、郝大业(招远县大郝家),第11世郝世虎(招远县大郝家)、郝易林(招远县南院庄)等14人。明朝万历22年(1594年)掖县第一部郝氏家谱《掖县北陵郝氏族谱》修成,这是多么珍贵的遗产啊!我们今天所以还能知道我们的祖先,应该记住修谱者的功绩。这里还要特别感谢修家谱的组织者郝从德,他开创了掖县郝氏修家谱的先河,他十八岁入掖县庠,二十六岁稟生,三十六岁贡生,三十九岁任掖县东莱吕先生祠书院山长,后被荐掖县学训导,晚年告老还乡,做了一件修家谱的大好事,也为伯全公在栖霞县、招远县、蓬莱等县的后裔修家谱创造了条件。2.清朝康熙年间,第11世郝秉纯又组织第二次修谱,参加修谱有第11世郝秉纯、郝浩令、郝继业(招远县横掌),12世郝永高、郝辅风、郝瑞、郝明、郝进显、郝士逈(栖霞县)、郝缵祖(栖霞县城里人)、郝士圣(招远县横掌)、郝奉现(招远鸿障)、郝潘(招远县庙后南院)、郝守祖(招远县小郝家),13世郝继先、郝德菲、郝景春(招远县庙后南院)、郝尚学(招远县小郝家)等18人。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年)第二届《掖县北陵郝氏族谱》续修成。3.清朝同治年间,第16世郝吉午组织第三次修谱。参加修谱有第16世郝吉午、郝中伦、郝如瓒、17世郝化南、郝撝谦、郝士侹,19世郝毓庆(蓬莱县湾子口)等7人。公元1864年修成《掖县平里乡麻渠社柳行郝氏世系谱牒》。这次修谱虽然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没有找到上两次的家谱,直到吉午公去世也未见到老谱。由于间隔了200年,时间长了一点。所以第三次修谱漏了第五世一辈人。4.民国初,17世郝松龄和18世郝学隆组织掖县柳行村第四次修谱,参加修谱者:17世郝松龄、郝士忠、郝士德、郝士兴、郝士纯、郝丕骏,18世郝学隆、郝学周、郝省山、郝有序、郝有仪、郝元寿、郝元德、郝元昌、郝延寿、郝成信、郝永德,19世郝经先、郝观政、郝升庭、郝鸿业、郝庆林,20世郝日昇、郝长兴、郝长清等25人。1913年修成《掖县临郭区麻渠社柳行郝氏通谱》。第四次修谱实为两个修谱班子写有两本家谱,一是《四甲郝氏通谱》由郝松龄、郝士忠主稿,二是《七甲郝氏通谱》由郝学隆、郝省山主稿。两谱合为《掖县临郭区麻渠社柳行郝氏通谱》。此谱内容较为丰富。5.民国29年柳行村第5届修谱,参加修谱有:17世郝士忠、郝士和,18世郝学隆、郝有伦、郝延奎,19世郝鸿治、郝寿山、郝桂山、郝运田、郝福堂、郝殿恩,20世郝长鸿、郝聚钊、郝同昌、郝兰芳、郝日昇等16人。1940年修成《掖县西障区柳行郝氏通谱》和增修《郝氏谱牒志》、《郝氏统宗志》两部家乘。6,1970年柳行村第6届修谱,参加修谱有18世郝延奎、郝元烈,19世郝鸿治等3人,除了续民国七年戊午修《柳行西崖支谱》外,还续修成《掖县平里店公社柳行村郝氏谱牒》和《郝氏谱牒志》、《郝氏统宗志》。7,2000年柳行村第七届修谱,是由19世郝维明和21世郝治年修成《莱州市平里店镇柳行村郝氏统谱》。此次修谱历时二年多的时间,他们查阅历代谱牒资料,他们挨家挨户的调查核实,他们无私的奉献和努力,感动了广大宗亲,给予他们积极的帮助。有的帮助他们调查核实,有的戳破了天篷取下藏在房梁的家谱供他们核对,总之在宗亲的共同努力下,一部700年的家谱《莱州市平里店镇柳行村郝氏统谱》终于完成了。这部家谱解决了好多历史遗留问题,找回了第五世一辈人,还帮助外迁的伯全公后裔解决了寻根问祖的问题。在修谱过程中,我的胞弟郝维明得了重病,但他仍坚持修谱,我回去看望他时已经病危,但他还在核对修改家谱,令我十分感动。我就劝他:“好好养病,家谱的修改让侄子们去做,关于郝姓起源问题,待我回北京去图书馆查一查,再告诉你”,令我痛心的是,他没有看到家谱的印成就离开了人
作者:103.43.192.* 发表时间:2021-01-23 23:17:41
人世。为了实现我的诺言,也是为了纪念弟弟郝维明,我70岁才开始学习研究郝氏起源问题,由于文史基础知识的不足,虽然坚持学习了8年,但至今也未完全搞明白郝姓起源的诸多问题。8.莱州市郝氏有修家谱的传统,莱州市郝氏分三、四、七甲,实为三大支。除了每甲都有家乘谱牒存档外,四、七甲还有家庙和总祠,而且每家每户也都有家谱轴,家家户户的家谱轴是一张近两米高一米宽地长方形万年红的宣纸或绢本,上面记有前十世的祖先(第7届修谱后,从伯全公记起)左考右妣,只记儿子、儿媳,不记女儿,有点重男轻女。家谱轴每年春节前小年挂起祭祀,元宵节后收起。莱州市除柳行村外,还有婴里村、麻渠村、柞村高山郝家村、过西苍上北村、掖县城关、梁郭前郝家村均有伯全公后裔分支,有的分支也有家谱。四、郝伯全公后裔修谱简介:以上介绍了莱州市郝氏修谱情况,根据家谱资料知道,除了莱州市以外,分布各地的伯全公后裔也都有修谱。主要有:1.青州《郝氏统宗志》,伯全公后裔中最早修谱的是青州益都县始迁祖郝成通的后裔郝锦甫,他于明朝嘉靖43年(公元1564年)编修《郝氏统宗志》,并写《郝氏族谱序》。青州郝氏家谱比掖县家谱早了30年。前两天在郝氏网上看到一位青州市宗亲写到,他看到我写的《郝伯全—山东省莱州市郝氏家族的始迁祖》一文在留言中说他还不知道郝成通。根据家谱资料介绍,郝成通是掖县始祖郝伯全的三儿子。在1333年随父东迁掖县路过青州府益都县旌览乡王坟村时,住在王家大院被益都大户王氏看中要招婿,伯全公应允,郝成通成亲落户益都。郝锦甫之后有无家谱不得而知。可能有家谱但也散佚了,所以这位宗亲不知道青州市郝氏始迁祖郝成通。2.栖霞县有多部郝氏家谱。伯全公第三世郝明远于明朝洪武初年迁到栖霞县城里南郝宅后,其后裔郝守栻、郝连第于1594年参加掖县第一次修谱,1672年栖霞郝士逈、郝缵祖参加掖县第二次修谱。其中郝缵祖单独修了《郝氏世谱》,乾隆五十年郝懿行在《郝氏世谱》始祖明远支下说谨案孝廉祖行状云:郝氏先世莱州人。现在看到的栖霞县家谱均为清朝的,有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郝联蓀等修《栖霞郝氏晒书堂支谱》。这是伯全公后裔众多家谱中唯一公开的家谱。还有光绪34年修《栖霞县北埠村郝氏世谱》。另据家谱资料中介绍:伯全公第17世清朝著名经学家郝懿行(1757—1825年)续修《栖霞县郝氏世谱》时,他为了考查栖霞郝氏的先祖世系、孝廉祖的《行状》云郝氏先世莱州人和祭祖,于1806年来到了掖县柳行村,我村七甲族人郝振清接待了郝懿行一行,“宾主聚处相欢,叙先世远离情由,择日祭祀,祭拜祖墓,合族皆陪,同到北陵祖茔,周视墓原,细阅墓表,叙支派源流。”但郝懿行未见到明朝掖县创建修成的祖谱,因当时柳行村也未找到明朝的郝氏家乘谱牒,实为憾事。3.蓬莱市有多部郝氏家谱。清朝乾隆56年(1791年)修《山东蓬莱县湾子口村郝氏世谱》,之后于1821年、1861年、1887年、1922年四次续修。1941年还撰写了一部《郝姓支系考》。4.招远市有多部家谱,招远县张星集小郝家村家谱初谱修于1901年,1930年又续修《山东招远县郝氏宗谱》。另外南院庄一支伯全公后裔于清朝咸丰8年(1858年)修《山东省登州府招远县南院庄郝氏家谱》,1907年、1958年、1973年、1988年、2000年重修。还有招远县横掌村一支伯全公后裔亦有家谱。5.伯全公的后裔分布在胶东半岛大部分县市(即墨市、龙口市、莱阳市、平度市、青岛市崂山等)和河北省枣强县均有家谱,但对其修谱情况不详。五、为莱州市郝氏寻根问祖:莱州市郝氏始迁祖郝伯全的老祖宗又是谁呢?根据郝氏家谱资料,并参考宋朝以前的姓氏文献以及陕西省、山西省地方志关于汉族郝姓起源的论述,还参考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关于郝字的解释,相互考证而得出莱州市郝氏老祖宗的世系是:郝省氏;——期(商朝末年,封国诸侯为盩厔大原郝乡,今陕西省户县郝村人);——郝晏(秦孝公时期上卿大夫,采邑于盩厔县地,大原郝乡人);——郝瑗(西汉初太原郡守,盩厔大原郝乡人、后迁太原郡晋源县,晋源县已于公元979年宋太宗攻占晋阳城夷为废墟,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郊);——郝廉(西汉,字子廉,一字子康,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郝昭(三国魏填河西大将、关内侯,字伯道,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郝叁(晋朝,字仁众,山西省太原人,因官徙润州丹扬郡太守);——郝廻(南北朝梁武帝时,因官徙江夏郡太守,今安徽省当涂县小丹阳人,后迁湖北省安陆市);——郝处俊(唐朝高宗时中书令、侍中,今湖北省安陆市人);——郝拯(宋朝仁宗时,因官徙襄州推官、节度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郝伯全(南宋末年,今湖北省枣阳市人、后迁山东省莱州市北陵疃)。莱州市郝氏老祖宗的轨迹是从陕西省开始,经山西省、安徽省、湖北省、河北省,到山东省莱州市落户,历经六省。老祖宗的轨迹是非常粗线条的,希望伯全公后裔宗亲核对指正。六、结束语:以上介绍莱州市郝氏家谱的情况,由于手头的资料不多,仅仅说了个大概情况。在学习家谱过程中,我发现几个问题提出来,愿于宗亲一起学习讨论。1.是因为旧时有重男轻女问题,莱州市郝氏家谱只写儿子、儿媳,不写女儿,我认为这是不合适的,丢了半边天。现在我看到有的家谱注意到男女平等问题,家谱中写有女儿,而且写到女婿、外孙、外孙女为止。我认为这种写法是好的。2.是因为旧时家谱中有秘不宣人的规定,我认为这一规定值得商榷。家谱为什么要保密?为什么不能对外呢,有何秘密可泄?我琢磨不透其道理。现在我认为不应该保密,应该交流。由于保密的规定,全国郝氏家谱只有十几部公开,才得以保留下来。古代受到印刷条件的限制,手写抄不了几份,好多家谱传不了几代就传没了,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当然今天不用抄写了,复印非常方便,但是也有能传几代的问题。如果能献给国家图书馆,将会永久保存。3.关于修家谱的习俗是否有消失的危险?我认为存在这个危险的。修家谱要有几个基本条件:(1)修家谱多在农村,而且必须有郝姓相对集中的大村。城市修谱非常困难,根据家谱知道伯全公在北京的后裔有几十人,相互很少联系或没有联系,所以在北京修不了郝氏家谱。(2)有尊祖敬宗收收的热心人,还需要有一定文化、历史知识,要有奉献精神,才能修谱。(3)有老祖宗留下的家谱资料。(4)修家谱要化钱的,要有一定的经济支持。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较大,农村城市化的发展,由于淡漠落叶归根的观念,将会失去郝姓相对集中的大村,因此将会失去修家谱的基本条件,所以家谱存在消失的危险。4.关于伯全公后裔寻根问祖的建议。由于伯全公异地创业的祖训,伯全公后裔外迁的人较多,所以寻根问祖有一定的难度。寻根问祖要提供以下情况:(1)老祖宗或始迁祖是何县市、何乡镇、何村庄。(2)父母及祖孙几代的名字(字与号)。(3)迁出本村的时间。(4)莱州市柳行村是伯全公后裔的中心,有700年的家谱可查。但仅限于居住过北陵、柳行村的人,而外迁以后的人,特别是第二至三代以后的人名是查不到的。比如说要查招远市张星镇大郝家村的世系,莱州市家谱只有张星镇郝姓始迁祖郝文强之子郝生、郝葱和孙子郝昭、郝昌、郝煦、郝晏等三代,又如小郝家始迁祖郝朝宗之子郝忠、郝兴和孙子郝文高等三代的名字,以后的世系在莱州市的家谱就查不到了。所以要查张星镇的郝姓世系必须与当地联系才能查到,可以写信给当地村委会联系,请他们帮助解决。以上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提出来与宗亲学习讨论,敬请批评指正。批评意见寄北京邮电大学眷18432信箱邮编100088。北京郝维新 2011年4月4日
作者:103.43.192.* 发表时间:2021-01-23 23:24:51
《尔雅义疏》 古今无双 ——清朝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郝懿行(1757年—1825年),字恂九,号兰皋,堂号“晒书堂”,山东栖霞人,清朝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其淡泊仕途,1799年(清嘉庆四年)进士,授户部额外主事,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补江南司主事(正六品);博览群书,著述颇丰,撰写50余种近400卷著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代表作《尔雅义疏》19卷,古今无双,是研究训诂学的重要著作。书香门第 好古嗜学郝懿行出生在栖霞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即对读书治学产生浓厚兴趣,锲而不舍追求学问,终成大器。书香门第。据《郝氏家谱》记载,郝懿行的先祖祖籍山西太原,先后迁居襄阳府(今湖北)枣阳县、直隶(今河北)枣强县,1330年(元至顺元年),由河北迁至莱州;1370年(明洪武三年),由莱州徙居栖霞,栖霞一世祖郝明远。四世祖郝经,以廪膳生(官府发给银子和生活补贴的生员)开栖霞郝氏优学仕进,系栖霞郝氏学而优则仕的先行者。五世祖郝如金,贡生(秀才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任山西太原府忻州同知。六世祖郝源,邑庠生(县学秀才),礼部儒官;郝洁,1577年(明万历五年)进士,历任安徽蒙城、广东海宁知县。七世祖郝守栻,贡生,任直隶无极县知县。八世祖郝晋,1628年(明崇祯元年)进士,历任兵、刑部侍郎(正二品),家业固豪富。祖父郝光宏,始家道中落。父亲郝培元,字万资,号梅葊,两举优行,贡生,候选训导,有著作《梅叟闲评》传世。郝懿行姊妹五人,兄弟三人,郝懿行居长,弟懿林、懿徽(殇)。清光绪《栖霞县志》记载:“郝懿行八世祖晋(郝晋),顺治中保定巡抚。祖光宏,邑庠生 赠奉直大夫。祖母张氏, 赠宜人。父培元,岁贡生,诰封奉直大人。母林氏,诰赠宜人。”冯尔康撰《生活在清朝的人们》记载:“雍乾时山东栖霞北埠郝姓一家50余口,有田100多亩,同耕共食,学者郝懿行就与这个家庭同宗……这种家庭成员众多,辈分多,全有血亲关系,可称为‘家族家庭’。”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郝懿行出生,其父取《尚书·立政》“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的语意,给其取名懿行,后又取字恂九,以此寄托对儿子的期望。好古嗜学。郝懿行从小就表现出读书求学的爱好,家中严父郝培元亦欣喜地发现其这一特点。郝培元在《梅叟闲评》中记叙了儿子郝懿行当时的表现:“大儿懿行颇与书近,余不欲辍其功,故事无大小自任之。”郝懿行出身书香门第,幼受熏陶,别无他嗜,唯孜孜好学。其在《新制书衣叙》中称:“余自七岁入家塾,日读《论》《孟》数行。至十三岁从外傅,辄令手一编,皆时文,率日诵一遍。未几,遂令学为文,应童子试。时余年十六,不独诸经瞢如,即四子书尚未粗知大义也。又三年,补县庠弟子员。再三年,食饩,于是专治时文,习举子业,而经史益高阁矣。”郝懿行入家塾受教于济宁孝廉李承琏,李氏开其心花,指导其攻治经常。自此以后,其便心醉六经,寒暑不辍。有钱即买书,以书悦目;路行读书,头触树干而不自知。1775年(清乾隆四十年),郝懿行入邑庠。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郝懿行时年20周岁,娶栖霞上林家村林中立之女为妻(婚后九年去世)。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郝懿行食廪饩,受教于山东学使赵鹿泉。郝懿行被誉为“栖霞四杰”之一。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秋,郝懿行决科大课拔第一,为齐鲁之冠,以优生被推荐保送入国子监学习;次年春,因联姻故,与福山河北村王照圆共师于福山名儒王古邨;同年7月,秉父之命,搜集八世祖郝晋诗文兼拓墨刻石,辑成《丸啸斋集》一书,并作《丸啸斋集序》《重装墨刻序》。书中详细地记述郝晋坎坷的为政生平、一觞一咏的诗文成就、丰骨高峻的书法艺术及雅喜林泉的晚年生活。此后,郝懿行立志求学,致力于诸经,欲以真才实学获取功名,终于成为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淡泊仕途 著述终生郝懿行一生仕途平淡,42周岁中进士,授户部额外主事,63周岁奉旨补缺,任户部江南司主事;但毕生著述,成果丰硕,撰写50余种近400卷著作,为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作出卓越贡献。而立之年,专心著述。1787年(清乾隆五十二年)冬,郝懿行时年30周岁,与才女王照圆结婚。王照圆(1763年—1851年),字端玉,号婉佺。因夜梦人呼“照圆”,认为是大吉兆,故名照圆。其6岁丧父,母林夫人教以读书,广涉经史,幼年即怀著书立说之志。其曾以“平生要做校书女,不负乌衣巷里人”诗句自勉。其还在《读〈节孝录〉》中言:“余生六岁而孤,母林恩勤鞠育以至成人。十年教读《孝经》《内则》,十二授《毛诗》,略通大义。幼不喜读,母令背诵,常至夜分。十五甫知励志,女红既饬,兼肄经史,风木不停。廿九之年,慈亲见背,终鲜兄弟,孤孓一身,自恨为女,缨系于人,义又不得以身殉亲也。”王照圆与郝懿行联姻乃天作良缘。新婚这天,嘉宾云集,高朋满座,好不热闹。待宴席散了,闹洞房的人走了,红烛映照的洞房,剩下新婚燕尔的夫妇,趁良夜月明,以诗唱和。郝懿行诗《却扇》云:“二十五年谐凤卜,八千余里壮鹏图。灯前滉漾窥粧镜,切莫低声唤老奴。”王照圆诗云:“千里良缘彩线牵,三冬榖旦结团圆。挑灯最喜亲风雅,先说周南第一篇。”你来我往,以诗对答,字字金石,句句珠玉,笑声朗朗,高潮迭起。5天后,郝懿行把新婚之夜夫妻对诗辑成《和鸣集》,王照圆为此集作记。王照圆既是郝懿行生活上的伴侣,又是其学问上的诤友,夫妇志同道合,相得益彰。此时,郝懿行步入而立之年,为人谦逊和蔼,性嗜学,好读书,却不愿多与人交往。其所遵循的信条是“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平时其总是显得沉默寡言,若遇亲戚故旧来访,陪座伴饮,有时半天竟无一句话;如果谈论起学问来,则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谈个没完。在《漫兴》一诗中,郝懿行表达了自己读书著述的理想生活:“作吏廿年仍晏如,久应归去屡踌躇。贫难供给非关客,懒爱萧闲却著书。开卷羲皇人以上,登堂亲旧话如初。不知许事休轻说,日报平安乐有余。”《清史列传·郝懿行传》记载:“懿行谦退,呐若不出口,然自守廉介,不轻与人晋接。遇非素知者,相对竟日无一语,迨谈论经义,则喋喋忘倦。所居四壁萧然,庭院蓬蒿常满,僮仆不备,懿行处之晏如。浮沉郎署,视官之荣悴,若无与于己者,而一肆力于著述,漏下四鼓者四十年。”王照圆在《葩经小记·叙》中言:“兰皋君子,考订篇籍,日月浸寻,著述等身。”1788年(清乾隆五十三年)7月初,郝懿行赴济南应试,中举人。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郝懿行开始撰写《春秋说略》,历时20年,三易其稿,于1813年(清嘉庆十八年)成书,把历代学者对《春秋》一书的分歧意见详加评析,逐一澄清,从而形成这部汉学研究的力作。《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系古代儒家“六经”之一,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清朝大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对《春秋说略》给予高度评价:“睹是书,深加嗟赏,谓‘吾见《春秋》无虑百数十家,惟兹能铲尽千秋藤葛’。”清末军机大臣、民国七年大总统徐世昌主编的中国清朝学术史著作《清儒学案》中评价《春秋说略》有十例:“一曰说《春秋》不得褒贬天王,以明臣子之义;二曰说《春秋》不得妄生褒贬,《春秋》直书其事,褒贬自见;三曰说《春秋》者好于经所无处寻褒贬,《春秋》皆实录,其多一字、少一字皆事实如此,非圣人意为增减;四曰《春秋》多阙文,然以义推之,皆大略可见;五曰《春秋》当从左氏,左氏阙误,乃从公、榖;六曰左氏深于经,公、榖说经字字求褒贬,左氏但叙本事褒贬自见,得圣人浑厚之旨;七曰说《春秋》好缘传生义,不顾经文,说经当一以经为主,范武子曰‘三传殊说,择善而从’此言可为治经者法;八曰《春秋》刑书也,刑书之例,一成不移,故法必行而人知畏;九曰《春秋》圣人义理之书,本不待传而明;十曰比事属辞,《春秋》教也,事同相比,事异相比,辞同相属,辞异相属,其义自见。”
作者:125.210.239.* 发表时间:2022-05-21 22:07:31
郝懿行在此之前,久居故乡“南郝宅”——栖霞县旧县衙大门南约30米处,占地3亩。宅院有太房、客厅、晒书堂、双莲书屋,组成四进院,由内过道和外长巷贯通前后,构成五合一院,共41间。“晒书堂”为郝懿行之堂号。晒书源于中国古代藏书家的古老习俗:古代人们对书有一种尊崇和敬畏之心,耕读传家,永袭世福。每逢天朗气爽、阳光灿烂的良辰吉日,人们把自己的藏书搬出来晒一晒,曝一曝,去霉洁尘,整旧如新。那些纸质精良的线装书,经此法,保存更长远。许多人还藉此机会随手翻阅,不仅增加了读书的兴趣,还在晒书、翻书过程中,陶冶情操,温故知新。“双莲书屋”则是郝懿行与王照圆伉俪学经治史、析难解疑、如师如友、共圆“并蒂”梦之屋。人到中年,功冠尔雅。1799年(清嘉庆四年)春,郝懿行时年42周岁,赴京寓居宣武门外山左会馆,参加科考,中进士,授户部额外主事(挂名闲职)。1804年(清嘉庆九年),郝懿行开始撰写《山海经笺疏》,历经5年,于1809年(清嘉庆十四年)成书,其师阮元览而嘉之,为之作序并刻板印行。《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陆续有所增删,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自东汉以来有许多训诂学家为这部书作注。郝懿行在前人的基础上,广征博引,正名辨物,刊正疏谬,进一步从音韵训诂方面作了不少补正。阮元在评价此书时,与吴任臣的《山海经广注》、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等书比较,认为“吴氏广注,征引虽博,失之芜杂;毕沅校本,订正文字,尚多疏略;惟懿行精而不凿,博而不滥。”清朝晚期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在其指导治学门径《书目答问》一书中,举《山海经》读本,也首列《山海经笺疏》,次列《山海经新校正》,并特别指出:“郝胜于毕。”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郝懿行开始撰写其代表作《尔雅义疏》,历经14年,于1822年(清道光二年)成书,是其学问渊博、治学严谨、造诣最深的经学著作。《清史列传·郝懿行传》记载“懿行之于《尔雅》,用力最久,稿凡数易,垂殁而后成”。《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训诂学专著,亦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编纂的词典,约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其在语言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和非常重要的价值,名列儒家《十三经》之一。“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汉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历代学者奉《尔雅》为圭臬,对《尔雅》注疏者颇多,西汉时期舍人、刘歆,东汉时期樊光、李巡,三国时期孙炎,东晋时期郭璞,唐朝时期陆德明,宋朝时期邢昺、陆佃等。清朝《尔雅》注疏亦甚多,其中,郝懿行的《尔雅义疏》无疑为自古以来最重要的注本,其兼采前辈诸家之长,又多有发明,使后人对《尔雅》的理解更进了一步。1817年(清嘉庆二十二年),郝懿行移居海岱门东之齐鲁会馆。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郝懿行时年63周岁,奉旨补缺,任户部江南司主事。1825年(清道光五年),郝懿行病逝于异井他乡的京城齐鲁会馆,享年69虚岁。终其一生,著述颇丰。郝懿行一生著述颇多,撰写50余种近400卷著作,除上述《春秋说略》12卷、《山海经笺疏》18卷、《尔雅义疏》19卷外,还著有:《诗经拾遗》《宝训》8卷、《汲冢周书辑要》1卷、《易说》12卷、《诗问》7卷(与王照圆合著)、《诗说》2卷、《书说》2卷、《礼记笺》49卷、《读书记》8卷、《春秋比》2卷、《竹书纪年校正》14卷、《证俗文》19卷、《补宋书刑罚志》1卷、《补宋书食货志》1卷、《宋琐语》《晋宋书故》1卷、《海错》《燕子春秋》《蜂衙小记》《荀子补注》2卷、《颜氏家训校记》《晒书堂诗钞》2卷、《晒书堂诗馀》《晒书堂文集》12卷、《晒书堂外集》2卷、《晒书堂别集》1卷、《晒书堂笔记》2卷、《晒书堂笔录》6卷、《晒书堂时文》《晒书堂试贴》《晒书堂鸣集》(与王照圆合著)、《说文广诂》《大戴礼记校正》13卷、《韩诗外传校正》10卷、《淮南子校正》21卷、《前汉书校正》《后汉书校正》《文心雕龙补正》10卷、《说苑校正》20卷、《新序校正》10卷、《盐铁论校正》12卷、《世说新语校正》《穆天子传补正》《小尔雅补正》《急就篇校正》《风俗通义校正》4卷、《昭明文选校正》60卷、《广韵校正》《玉篇校正》《九经古文校正》《风星正源增补》《古文考证》《汉纪摘考》《偷闲集》《鉴略》《晋文钞》《游文小史》等。《尔雅义疏》 古今无双
作者:125.210.239.* 发表时间:2022-05-21 22:09:33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