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356420次
5人
5个
106个
6988人
209部
吕氏一门三相皆为山东莱州人 “吕氏一门三相”指的是北宋宰相吕蒙正、吕蒙正侄吕夷简、吕夷简第三子吕公著。另吕夷简次子吕公弼,官枢密使,为国家最高军事长官,也是朝廷重臣,《宋史·吕夷简传》称其为“三世四人。”然《宋史·吕蒙正传》载吕蒙正为河南人,《宋史·吕夷简传》载吕夷简“先世莱州人。祖龟祥知寿州,子孙遂为寿州人。”吕蒙正、吕夷简、吕公著的家世,《宋史》记载不详,生地不明,使一门三相这一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生出了许多疑惑。 1999年冬,吕茂东先生得到一本明万历戌午(1613)年编纂的《东莱吕氏家谱》。家谱载:“吾姓兆自大禹。禹封太岳为吕侯,后因为氏,此一姓之总会,初不可考。惟在东莱者,犹琅玡之王,荥阳之郑,天下咸属耳目焉。五代周户部侍郎吕公梦奇,实居莱之军寨址庄,生子二,长龟图,官起居郎,徙河南。子蒙正,以殿元仕至平章揭奚,斯作《宋史》,犹注为东莱人。次龟祥,子蒙亨,因官占寿州籍。蒙亨生夷简。夷简生正献公公著。公著生侍讲公希哲。希哲生好问,官资政殿学士,以恩仍封东莱郡侯。子文清公(按:吕本中)诣东莱创书院未成,(从)孙祖谦始告竣,官国史院编修,没后,朱子(按:朱熹)题其墓云东莱吕氏。” 此后,吕茂东先生历时十年,查阅了诸多国史、方志和外埠吕氏族谱,采用现代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对《东莱吕氏家谱》的记载进行了全面地考证,发掘和整理了吕氏四千年的发展史,论述了齐文化及其与东莱吕氏文化的关系。 据吕茂东先生考证,东莱吕氏是齐太公吕尚后裔。齐国传至齐康公十九年时(公元前386年),齐臣田和篡齐,迁齐康公吕贷于东莱。又七年,齐康公卒,葬于芝罘。康公之孙吕祁避居掖邑,成为东莱吕氏祖。战国时齐相吕礼、汉时尚书令吕霸、三国时魏泰山太守吕虔、唐代诗人吕温,五代后唐户部侍郎吕梦奇,都是吕祁后裔。东莱吕氏文化是齐文化的延续。吕蒙正是齐太公吕尚的第六十七代孙。 吕蒙正出生于五代后晋开运元年(944),其父吕龟图在后周广顺二年(952)中进士时他已八岁。吕龟图在后周和宋初都官起居郎。宋初,吕蒙正与其母从莱州到京城投父时,最少已十六岁了。 吕夷简的祖父吕龟祥与侄吕蒙正都是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进士,吕蒙正为进士第一,状元。但吕蒙正已是洛阳发解的举子,因此《宋史》载为河南人。吕龟祥是莱州府发解的举子,因此《宋史·吕夷简传》载“其先为莱州人。”吕龟祥官至殿中丞后知寿州,任满,百姓挽留不舍,遂将全家由莱州迁居寿州。 吕夷简出生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即其祖父中进士后的第二年,其祖父由莱州迁居寿州时,他已经是学龄之童了。 吕公著是吕夷简的第三子,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这年,其祖父吕蒙亨在朝中任大理寺丞,父吕夷简知开封府。因此,吕公著可能出生于郑州。 吕蒙正、吕夷简是莱州人,在《明一统志》、明万历《莱州府志》中都有记载。 吕氏一门三相,相北宋太宗、真宗、仁宗、哲宗四朝。他们为官清正,奉行以民为本、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执政理念,为北宋国家的安定,政权的建设,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宋史》上享有盛名。 滨州建有吕夷简祠。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河北水灾,吕夷简知滨州,治水救灾。他发现五代以来实行的农器之税很重,农民苦不堪言,奏请朝廷免除了农器之税。宰相王旦和参知政事王曾赏识其爱民之德,处政之才,荐其为提点两浙刑狱。滨州百姓感恩,建立了吕夷简生祠。 祖孙三代为相是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吕氏一门三相家世考》的发表,为山东新增了历史文化名人,为打造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发掘了新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上父子继世为相的,有汉代山东邹县的韦贤、韦玄成,陕西平陵的平当、平晏,唐代雍州武功的苏瑰、苏颋,河北赵县的李吉甫、李德裕。祖孙三代为贤相的,只有北宋的吕蒙正、吕蒙正侄吕夷简、吕夷简三子吕公著。另外,吕夷简次子吕公弼,官枢密使,为国家最高军事长官,也是朝廷重臣。《宋史·吕夷简传》称其为“三世四人”。然《宋史》载吕蒙正为河南人,吕夷简“先世莱州人。祖龟祥知寿州,子孙遂为寿州人。”吕蒙正、吕夷简、吕公著的家世,《宋史》记载不详,生地不明,使一门三相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生出了许多疑惑。近年发现的清乾隆戊申《东莱吕氏宗谱》载,一门三相出自东莱吕氏世家。据考,吕蒙正、吕夷简皆生于莱州,吕公著或生于寿州。一、吕尚后裔吕氏源于炎帝,封自大禹。始祖伯益,佐禹治水有功,为禹执政大臣,号称“四岳”,封吕侯,建吕国于河南南阳。越千年,有吕尚,佐周文王、武王灭商兴周,封齐侯,建齐国于营丘(今山东临淄)。传到二十世,至齐康公吕贷时失国,被田氏取代。《史记》之《齐太公世家》、《田敬仲完世家》和《资治通鉴》载,齐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6),田常曾孙田和始为诸侯,迁康公于海滨,使食一城,以奉先祀。二十六年,康公卒,“无子”,“绝无后”,吕氏遂绝其祀。司马迁和司马光言齐康公“无子”,“绝无后”,有误。康公后裔的客观存在是史实。吕夷简之六世孙吕祖谦居浙江金华,是南宋著名的史学家、哲学家,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上海图书馆藏的《(浙江)东阳象冈吕氏宗谱》载有吕祖谦撰的《吕氏族谱》和朱熹撰的《吕氏世系谱序》,今收编于《中华吕姓》。《吕氏世系谱序》载,康公有二子,曰绥,曰缨。绥生砧,砧生勰,勰生毓,毓生球,球生礼,即康公七世孙。缨居单父,生二子,曰祀、曰禧,禧居阳翟。河南新安吕氏为吕蒙正后裔,其《吕氏新安宗志·姓源与新安直系传简略》载:“康公在位十九年,大夫田和篡位,迁康公于海滨,至此吕氏亡国。康公子祁,避居于莱。庆公子进奔韩,居阳翟,今之吕氏皆祁、进两公子之后也。祁居莱生光大,光大生敏。敏生子二,长不韦,秦相有政绩,封文信侯,著《吕氏春秋》。次不伐,始迁晋,故吕氏有东莱之号。”《山东通志》载,齐康公墓在福山县东北三十里之罘山颠,田和迁公海上,卒葬此。祁是康公之孙,与祀、禧同辈,朱熹《吕氏世系谱序》载为砧。《旧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吕尚字子牙,号太公望,封于齐,十九世孙康公贷为田和所篡,迁于海滨。康公七世孙礼,秦昭王十九年自齐奔秦,为柱国、少宰、北平侯。二子,伯昌、仲景。伯昌生青,以令尹从汉高祖,封阳信侯,谥曰胡。唐有隋州刺史仁宗,即其后也。”汉时,吕霸居东莱,官尚书令。霸有五子,鹄为兵部侍郎,鸿为吏部尚书,鹤为中书侍郎,鹏与鸽皆为骠骑将军。鸽子徽为尚书长史,徽五世孙泽为南阳太守。吕霸、吕鸽、吕徽、吕泽皆葬东莱郡掖县城北。宋《古今姓氏书辨证》载,“至尚书令霸居东莱,为东莱吕氏。霸十一世孙虔,字子路,魏徐州刺史、万年亭侯,徙居东平任城。 虔孙行钧徙居河东。行钧,后魏东平太守,六世孙雄生崇礼、崇粹。”世系序之朱熹《吕氏世系谱序》:“桂生霸,即马童六世孙,为汉尚书令,娶太原太守王殷女,生五子:鹄、鸿、鹤、雕、鸰。薨,葬于东莱城,今献阳路莱州掖县。鹄为兵部侍郎,鸿吏部尚书,鹤中书侍郎,雕、鸰皆汉骠骑将军。鸰娶琅琊王氏,生一子徽,卒葬漏泽。徽尚书长史,葬掖城东北,生一子陵,后汉太原太守,娶雁门太守熒阳郑氏,生一子隆,后汉徐州刺史,娶彭城胶东晔之女,生一子徴,彭城太守,娶东海太守彭城刘女,生子疑,征南大将军。子泽,魏南阳太守,娶丹阳纪氏,卒葬掖城。”晋代时,吕充任河东太守,徙居河东。《吕渭墓志铭》载吕渭、吕温皆其后裔。朱熹《吕氏世系谱序》载吕蒙正是齐太公吕尚的六十代孙,齐康公吕贷的四十一代孙。吕尚的诞辰,《姜太公全书》说是“殷庚丁八年己酉(公元前1211年)八月初三”⑿。按此,至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太公挥师牧野,已有165岁,所言显然有误。 武王克商至蒙正出生,计有1990年,按三十年一代人推算,当为六十六代,朱熹所载世系之数大体相符。但《旧唐书》宰相世系表载的唐代隋州刺史吕仁宗,《吕渭墓志铭》载的吕渭先祖晋代河东太守吕充,均不见于朱熹《吕氏世系谱序》,汉、唐之间,或有疏漏。唐书世系表说雄乃行钧之孙,此作六世孙,比唐书世系表详实,但也欠确。雄乃行钧五世孙,雄生頊,頊生崇礼、崇粹、崇嗣,《吕渭墓志铭》有载。《唐吕渭墓志铭》:“至晋,永、宁二州牧潜生河东太守充,子孙因家,我承其后,世以儒行,以郡清族。曾府君谓顼,经器能显,皇朝历青州录事参军,驯致易俟,道为命欺。祖府君讳崇嗣,以经术闻,征援秘书郎不就,保胜乐全,物为我弃。考府君讳延之,越州刺史,浙江东道节度使。肃宗注意,超援金钺,有太师之道,王佐不登,逢恒公之时,霸勋未集,蕴录诸粹,启我先公。”朱熹《吕氏世系谱序》载吕青之子为吕马童,曰:“(礼)生二子,长伯昌,次仲景。伯昌生青,以令尹,从汉高祖入关,封新阳侯,谥曰胡公。青生马童,居彭城,与项羽同乡,并佐高祖破项羽垓下,至乌江有功,封中水严侯,即献州交河县也。”此记大有误。吕青子为吕臣,《史记》、《汉书》和《旧唐书》都有记载。《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载吕臣为秦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陈胜的涓人。《集解》应劭曰:“涓人,如谒者。”⒁谒者,古代官名,又称典谒,负责典册文书与引见帝王,如后之主簿。古无涓人之职,涓、典音近,涓人或是典人之误。陈胜的车夫庄贾杀陈胜降秦,吕臣在新阳组织仓头军,杀庄贾,恢复陈胜的张楚政权。吕臣仓头军成为推翻秦王朝的一支重要力量。《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载,“秦二世二年,楚怀王见项梁军破,恐,徙盱台,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五年,吕青以令尹从汉高祖灭秦。汉高祖十二年正月壬子,封吕青为阳信胡侯。惠孝帝四年吕青卒,吕臣嗣为頃侯。吕马童原系项羽故人,后改从刘邦,以司马击楚将龙且,后又参与垓下之战。汉高祖十二年正月己酉,因功封为中水严侯。其后三天,吕青被封为阳信侯。吕马童若是吕青之子,不会与父皆封侯,更不会封于其父之前,可知吕马童并非吕青之子。朱熹之误,或出自吕臣是奴隶领袖陈胜的近臣,而不明其因。此事,当与“窃葬”吕不韦有关。秦始皇九年,宦官嫪毐与太后赵姬淫乱事发,嫪毐被诛三族。十年,吕不韦坐免相职,贬居封地洛阳。到洛阳看望吕不韦的各国使臣、宾客、门人一直络绎不绝。岁余,秦始皇怕其生变,写信威逼吕不韦饮鸠自尽。吕不韦死,家人、门客数千人将其安葬在洛阳北邙山上,因未上奏朝廷,被称为“窃葬”。秦始皇再迁怒于吕不韦家人及门客,凡临丧哭哀的,如是三晋人,皆被驱逐出境;凡是奉禄在六百石以上的,皆被夺官驱逐;奉禄在五百石以下而没有临丧哭吊的门客,也被迁徙。吕青的祖父吕礼官秦柱国,封北平侯,负责京都防务。吕礼与吕不韦都是齐康公吕贷的七世孙。吕不韦是吕青的从祖,吕不韦死,吕青父子没有不临丧的道理。吕青父子正是因为“窃葬”吕不韦,而被削去官职,夺去户籍,驱逐到楚地新阳(今安徽界首北)。陈胜率奴隶起义,攻克陈地(河南淮阳),建立了张楚政权。吕臣为复仇,投奔义军,做了陈王近臣。从吕臣组织仓头军,杀庄贾,复陈楚,与项羽、刘邦一起成为推翻秦王朝的三支主要武装力量,以及楚怀王封吕青为令尹,吕臣为司徒,汉高祖封吕青为阳信侯来看,吕青父子文韬武略皆备,决不是平常之人。他们是秦柱国、北平侯吕礼之孙,又是宋代宰相吕蒙正、吕夷简、吕公著的先祖。吕氏一门三相是齐文化的延续。二、东莱世家《东莱吕氏宗谱序》载:“吾姓兆自大禹。禹封太岳为吕侯,后因为氏,此一姓之总会,初不可考。惟在东莱者,犹琅琊之王,荥阳之郑,天下咸属耳目焉。五代周户部侍郎吕公梦奇,实居莱之军寨址庄,生子二,长龟图,官起居郎,后徙河南,子蒙正,以殿元仕至平章揭奚,斯作《宋史》,犹注为东莱人。次龟祥,子蒙亨,因官占寿州籍。蒙亨生夷简。夷简生正献公公著。公著生侍讲公希哲。希哲生好问,官资政殿学士,以恩仍封东莱郡侯。子文清公(按:吕本中)诣东莱创书院未成,(从)孙祖谦始告竣,官国史院编修,没后,朱子(按:朱熹)题其墓云东莱吕氏。”所载世系与朱熹《吕氏世系谱序》相合。今考,吕蒙正的七世祖吕渭居太原,六世祖吕温与柳宗元、刘禹锡交厚,都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吕温、柳宗元等力主革新。永贞年,柳宗元等八人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为边州司马。吕温虽因出使吐蕃而幸免,但后来也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而被贬为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他将一生的抱负施展于地方,道州两年大治。然吕温得到的不是朝廷的褒奖,而是再迁衡州(今湖南衡阳)刺史。吕温劳病交加,卒于任所。《旧唐书·吕温传》载吕温“五年转衡州,秩满归京,不得意,发疾卒。”而柳宗元《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载:“维唐元和六年八月 日,衡州刺史东平吕君卒。爰用十月二十四日,稿葬于江陵之野。”“君之卒,二州之人哭者愈月。湖南人重社饮酒,是月上戊,不酒去乐,会哭于神所而归.余居永州,在二州之间,其哀声交于北南,舟船之下上,必呱呱然,盖尝闻于古而睹于今。”吕温卒于任所,是柳宗元亲身经历,并非“秩满归京,不得志,发疾卒。”可知 《旧唐书·吕温传》所载有误。唐代“长庆以后,李德裕党盛,吕氏诸子无至达官者。” 温子镇不仕,流落河南洛阳。镇子项从军,驻防莱州。朱熹《吕氏世系谱序》载,镇“生子顼,唐徐州刺史,周显德中为户部侍郎。”顼是吕渭的曾孙。《吕渭墓志铭》载,吕渭的曾祖曰吕顼。吕渭的曾孙与吕渭的曾祖重名是不可能的。吕顼是吕项之误。《(浙江)郯东吕氏宗谱》载“镇字安行,一子项”,所载是。吕项居于莱州城北二十里之军寨址。这里是唐代边防军的“军坊”,可知吕项从军,传为东莱守捉参军事,非徐州刺史。项子韬,是吕蒙正的曾祖。富弼《吕文穆公蒙正神道碑》载,吕韬官唐末莫州郑县主薄。韬生梦奇、鲁乾二子。梦奇是吕蒙正的祖父。《旧五代史》载,吕梦奇后唐天成元年(926)六月,迁谏议大夫,三年七月迁御史中丞,长兴三年(932)由北京副留守晋为户部侍郎。梦奇生二子,长曰龟图,次曰龟祥,分居南北二院。龟图娶刘家刘氏女,生子蒙正、蒙休。龟祥娶李家李氏女,生蒙亨、蒙巽、蒙周。明万历三十二年《莱州府志》载吕龟图后周时任起居郎。安徽《宁陵吕氏祖源考》载,龟图和龟祥皆登进士。后周开科取士始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龟图最早在此年中进士,后入仕,官后周起居郎。改仕宋,仍原职,后知泗州。明嘉靖《寿州志》载,“宋太平兴国二年(977),龟祥登进士及第,为殿中丞,知寿州,有惠政及民,民爱留之不忍去,遂家焉”。宋太祖时,每次开科取士只有几人或十几人,多则几十人。到宋太宗时,为了宣扬皇恩,每次开科取士多达百人或几百人。因此,龟祥在宋太祖时没有中进士,到了宋太宗时,才和侄蒙正同年登科,只是吕龟祥是莱州府的举子,而吕蒙正已是河南府的举子。所以《宋史》载吕夷简“先世莱州人”,载吕蒙正则是河南人。登科时,吕蒙正三十三岁,吕龟祥可能已五十多岁了。龟祥长子蒙亨是夷简的父亲,宋太宗端拱二年(989),举进士高等,廷试时因堂兄吕蒙正居相位,为避嫌,放弃了廷试,出任下蔡(今安徽凤阳)、武平(今属福建)主簿。宋太宗至道元年(995)考文学、政绩都是优秀,擢为光禄寺丞,后改大理寺丞。龟祥次子蒙巽官虞部员外郎。三子蒙周,宋太宗淳化三年(992)进士及第,官太常寺丞。三、故居出生吕蒙正、吕夷简出生于莱州城北二十里军寨址。莱州地处山东半岛北部,渤海南岸,为边防重地。隋、唐时征高丽,皆是从莱州太平湾发兵渡海。此后,朝廷在莱州、登州各驻兵一千,屯田戍边,称为“守捉”,也叫“团结营”。按照规定,戍边的将士本应按期轮换,但唐末至五代,战乱不已,朝廷更换频繁,无暇过问边防之事,故边防将士久戍不归。他们在当地娶妻生子,居住在今莱州城北二十里的军寨址,也叫“军坊”。吕项即是其中的一个。《河东吕氏宗谱》载:“梦奇居莱州,五代时仕于唐。” 《明一统志·卷二十五》与明万历三十二年《莱州府志》载:“五代唐吕梦奇,莱州人,仕唐累官户部侍郎,崇祀乡贤祠。子龟图,周起居郎,徙家河南。龟图弟龟祥,宋殿中丞,知寿州,因家焉。龟图子蒙正,进士第一,为宰相,有重望,遇事敢言;蒙休举进士,官至中丞。龟祥子蒙亨举进士,累官大理寺丞;蒙巽虞部员外郎;蒙周进士及第。蒙亨子为宰相。”为宰相的蒙亨子即是夷简。《宋史·吕蒙正传》载,夷简有弟曰宗简,也进士及第。朱熹《吕氏世系谱序》载蒙亨生夷简、宗简、尧简三子。宗简官刑部员外郎,尧简官太子中允。另外,夷简子公绰、公弼、公著、公孺皆官居要职。但明万历三十二年《莱州府志》与清康熙五十一年《莱州府志》、清乾隆二十三年《掖县志》对莱州吕梦奇一家人都只记到夷简,没有其弟、其子,是其弟、其子非莱州生人。明、清两朝《莱州府志》记载的吕梦奇、吕龟图、吕龟祥、吕蒙正、吕蒙休、吕蒙亨、吕蒙巽、吕蒙周、吕夷简都是莱州人,是知吕蒙正、吕夷简出生于莱州,其故居在军寨址。清康熙五十一年《莱州府志·卷十人物》:“五代唐吕梦奇,莱州人,仕唐,累官户部侍郎。子龟图,周起居郎,徙家河南。龟图弟龟祥,宋殿中丞,知寿州,因家焉。龟图子蒙正为宰相,蒙休举进士,官至殿中丞。蒙亨举进士,累官大理寺丞,蒙巽虞部员外郎,蒙周进士及第,蒙亨子夷简为宰相。”乾隆二十三年《掖县志·政治》与此同。清光绪十九年《掖县全志》载:“城北十里曰郎子埠,再十里曰军寨址,或古用兵处,无考,而实吕公梦奇故里也。村后古冢传为吕氏祖墓云。” 明万历年《东莱吕氏宗谱序》载:“五代周户部侍郎梦奇公墓在城北军寨址,且旧碑有‘蒙正故里’四字,是其古迹也。”军寨址是吕蒙正高祖吕项、曾祖吕韬、祖父吕梦奇、父吕龟图、叔吕龟祥的故居,也是他和弟蒙休、堂弟蒙亨、蒙巽、蒙周及侄夷简的出生地。因此,宋真宗封吕蒙正为莱国公。南宋高宗封吕夷简的曾孙吕好问为东莱郡侯。吕夷简的玄孙吕本中、六世孙吕祖谦皆号东莱先生。吕祖谦崇祀莱州乡贤祠,称东莱伯。吕蒙正、吕好问、吕祖谦的封爵皆载入《莱州府志》、《掖县全志》。吕蒙正的生卒年一直存在争议。《中国人名大词典》载吕蒙正卒年为1011年,生年为944或946年。《中国状元全传》、《中国宰相全传》皆说吕蒙正是后晋开运三年(946)出生于河南洛阳。其实,吕蒙正的卒年《宋史》有记载。《宋史·吕蒙正传》载,“许国之命甫下而卒,年六十八。”《宋史》载,大中祥符四年(1011)四月“丁卯,许国公吕蒙正薨。”享年六十八是虚岁,是知吕蒙正出生在公元944年,即后晋开运元年。吕蒙正的父亲吕龟图在后周广顺二年(952)中进士时,他已八岁。富弼《吕文穆公蒙正神道碑》载,吕蒙正“国初迁居洛,今遂为洛阳人也。” 《吕氏新安宗志·姓源与新安直系传简略》也载:“龟图宋初迁洛,官起居郎。” 宋建国于公元960年。宋初,吕蒙正母子由莱州到开封投父时,最少有十六岁了。吕龟图小妾众多,刘氏与她们不睦,蒙正母子被龟图赶出家门,流落在伊、洛河畔,居住在破窑之内,靠拾柴、纺棉渡日。蒙正发奋攻读,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高中丁丑科一百零九名进士榜首,成为宋朝开国以来的第十六位状元。端拱元年(988)吕蒙正拜相,成为宋朝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宰相。吕夷简生于其祖父吕龟祥中进士后的第二年,即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家谱所载与史籍相同。宋朝沿袭隋、唐九品官制。状元吕蒙正初官将作监丞,也是九品。第三年,蒙正随太宗亲征北汉,途中晋为著作郎,为从七品。《宋史》载,吕龟祥是以御史中丞之职知寿州的。御史中丞是从三品之官。吕龟祥从九品之职升至从三品之官,不会是在他中进士后的第二年。因此,龟祥一家由莱州迁居寿州时,夷简已经是学龄之童了。《四库全书》收编的元代兵部侍郎青州人于钦《齐乘》载:“吕夷简,莱州人,丞相,文靖公。六世孙伯恭(按:吕祖谦)号东莱先生。” 其载吕夷简为莱州人,与《莱州府志》相合。吕公著是吕夷简的第三子,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这年,祖父吕蒙亨在朝中任大理寺丞,父吕夷简由茶盐场兼无为军通判,权知开封府。《清光绪寿州志》载,“吕龟祥墓在城北凤台县境,”未见有其子孙之墓。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吕祖谦》载:“六世祖申国文靖公(按:吕夷简)自寿春徙开封,今为开封人。” 朱熹《宰相经纬学》和《吕氏世系谱序》载,吕夷简卒于郑州府第,葬于郑州新郑县马亭乡吕氏坟域。范镇《吕惠穆公公弼神道碑》载,吕公弼卒于郑州管城府第,葬于郑州新郑县怀忠乡神崧里先公之茔。是知吕夷简一家迁居在郑州管城县,祖坟在郑州新郑县。夷简一家迁居郑州的时间,当在夷简在朝中任职之后,因此,公绰可能出生于寿州,公弼、公著、公孺可能都出生于郑州。
作者:60.233.16.* 回复:0 发表时间:2023-02-17 10:27:39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