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49340次
0人
2个
2033个
62人
因为爱,所以哀伤…… 亲友离世后,一部分人面临各种身心健康的挑战,甚至陷入社交隔离的困境。他们经历着持续而复杂的哀伤,感到失去了一部分的自己,丧失了生活的动力,不知如何继续前行。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哀伤研究与干预课题组”正在进行一项研究,旨在了解亲友离世后的适应状态与社会支持情况,以更好地搭建丧亲支持资源。如果您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欢迎扫描二维码添加我们的研究小助手。您的参与为我们后续开发丧亲心理援助方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此外,如果您在亲人或挚爱离开后难以释怀,也可以添加小助手并领取我们自制的《哀伤知识手册》,不需要参与研究也可以领取。该手册包括应对丧亲哀伤的方法、活着的理由、纪念亲人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推荐书籍和音乐。我们真诚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让我们的努力成为您失亲后的慰藉。 招募对象 · 18-75岁个体 · 近6个月内经历了一级亲属(父母、已婚伴侣、兄弟姐妹、子女)离世 · 无严重的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 项目流程 · 2月5日前添加小助手,获得问卷链接 · 填写约20分钟的问卷 · 共计3次问卷填写(每次间隔6个月,会有小助手提醒) · 每次填写完成并通过审批后获得被试费 您将获得 · 若3次问卷填写均完成,可获得共计80元的红包(完成第一次问卷填写可获得10元,完成第二次问卷填写后可再获得30元,完成第三次问卷填写后可再获得40元) · 电子版哀伤知识科普手册 · 如有需要,可以参加后续的干预研究 报名方式: 联系研究小助手,微信号:Teshuvah0719(备注“社会脱节”),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截止时间为2月5日。 项目负责人介绍 周宁宁,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明园晨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临床与咨询方向博士,2021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主攻哀伤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在哀伤咨询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研究尚未发生可预见的风险。本研究完全秉承自愿的原则,如果您感兴趣,可通过扫码与研究者联系。对于您在问卷中填写的所有内容,研究者承诺将严格保密,并仅用于学术用途。您有随时中途退出的权利。(伦理审批号:HR2-0211-2023)
作者:族谱录 回复:0 发表时间:2024-01-22 17:20:24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