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DIAO  

03-09

928331次

2人

33个

3630个

5041人

246部


[主楼] 习武成为刁家习惯 父子两代传承武功



在他的禅房里,少林武术教练刁山多说:“在那次给蒋介石演练武功时,我父亲参与了。老蒋看罢直叫好,还动了带走几个人的念头。至于为什么最后没有带走人,我父亲也说不清。”

刁山多是登封郭店村人,郭店村离少林寺二三公里远。山多的功夫是他父亲刁俊卿手把手教出来的,据说他的功夫十分了得,曾多次带队去国外演武,还时常到登封几所武校授课。刁俊卿的功夫是少林僧人贞俊教的,贞俊的师父可能是湛谟,而湛谟的师父是谁,就说不清了。少林功夫便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这种代代相传的作品,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一年前,“少林功夫”作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中国申报项目已开始启动筹备程序。

“武术传到我们手里,最兴盛的时期已经过去。到我们这一代,武术已经衰落了。我亲眼看到过前辈大师的功夫,所以敢这样说。”刁山多说。

刁山多生于上世纪60年代,从三四岁开始习武,有一肚子先辈尤其是他父亲的故事。说起已过世多年的父亲,刁山多的语气里、眼神里都透着仰慕:“我爸的功夫练到什么程度,你知道吗?我领教过一次。我家院里有一石磨,养了一头黄牛。那天我妈套了牛拉磨,牛闹罢工,怎么劝都不听使唤。我爸从屋里出来,二话没说,只是一掌下去,打得那牛卧倒在地,站了两站,愣没站起。再说打拳的速度,三四十个动作,我40秒打完,我爸只用17秒,望尘莫及呀!”

刁山多还讲了他父亲刁俊卿打豹子的故事:“那是1964年的事了,我爸我妈抱着我姐从二祖庵下来,遇上了豹子。豹子卧在山道上,拦住了去路。山里人知道豹子奔跑速度惊人,这时候要逃跑是来不及了。我爸那时不知怎么身上还带着三个雷管,可三个雷管全没放响。豹子站了起来,我爸对我妈说:‘你拿个尖石头,豹子扑过来,我抱它,你用石头砸它的眼。’于是,我爸往前逼,可能是想以气势威逼豹子退却,哪料豹子一跃而起……”

说到节骨眼上,山多话锋一转:“你知道吗?少林拳中有大量仿生动作,光仿豹子的就有‘豹子缩身’、‘豹子出洞’、‘豹子翻身’、‘豹子擒羊’、‘金豹回头’等等。一百多年前清朝大员麟庆到少林观武,夸赞少林功夫是‘熊经鸟伸’,这说的正是少林武术‘物我合一’的仿生传统。”

豹子蹿将过来,结果呢?我问。

“豹子那速度,想象有多快就有多快。我爸矫捷一躲,闪将过去,豹子用力过猛,一头撞到树上,树叶哗啦啦抖落了一片。豹子一看没扑到,可能有点胆怯,一股风似的窜了。”

六七十年前,在师父贞俊引领下,刁山多的父亲刁俊卿和另外四位师兄弟在蒋介石面前演练了一番。刁俊卿4岁就入了少林寺,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还俗回家。“文化大革命”时不准百姓练武,每到夜深人静时,刁俊卿就领着一家老小找个僻静处偷偷练。习武对于刁家人来说,是习惯,这习惯一直传了下来。

民国年间,少林寺有三大武功支柱:恒林、贞俊和贞绪。寺里的五六个小和尚,是少林的苗。为了培养这些幼苗,寺里专门从外面请了师父教小和尚功夫。

“我爸为什么跟贞俊学武,还有段故事呢。”刁山多所有的故事,都是听来的,“那个外面请来的师父文武都教。一次他出门,就给小和尚们布置了作业:三天后等我回来,每个人都要背会《楞伽经》。别说三天,《楞伽经》半年也难背会呀!两天后,师父就回来了,正遇上小和尚们在外面玩耍,既没练功,也没念经。一怒之下,那师父在每人脑袋上用烟袋敲了一个‘电灯泡’。恰好贞俊从那儿过,看到了这一幕,便停下来看个究竟。”

贞俊问:“你们把《楞伽经》背会了吗?”

其他小和尚都低头不语,只有刁俊卿说:“我会背!”

贞俊让刁俊卿背,刁俊卿果然一字不漏地背了,弄得那位师父很尴尬。于是贞俊说:“这孩子跟我吧。”从此,刁山多的父亲刁俊卿就跟了贞俊,那年刁俊卿七八岁。据说贞俊不单会武,还会推拿、针灸、点穴、号脉开药方。除了武和禅,医也是少林绝活。

●祖辈曾经打出山门后辈今日重入少林

“我老祖外爷释寂勤是清代少林寺最后一个打出山门的人(传说少林寺的僧人是不能随便离开的,要想走,必须把功夫学好了,然后凭拳脚打出山门去)。”少林武僧释延献把我引领到白衣殿北墙壁画前,指着画中的一个人物如此说。

白衣殿壁画绘制于清末,如今竟有人能从那画中认出自己的先辈,真是件让人喜出望外的事。壁画上,释延献的“老祖外爷”寂勤拍出一掌,把一个小和尚推出有丈把远。

“老祖外爷”是个什么辈分?“我奶奶的爷。”释延献说。关于寂勤的故事,延献都是听奶奶说的。

北墙壁画绘制的内容是1828年3月清廷大员麟庆观看少林武僧演武的场面。

我问寂勤是怎么打出山门的,释延献背着手,边模仿边说:“有人说他是背着手出去的,500多个和尚都知道他的厉害,没人敢上前阻拦。不过我奶奶说,老祖外爷是打出去的。”

延献还听说,寂勤8岁进的少林寺,他学成武功、打出山门后,就回家种地去了。如果寂勤不还俗,当然也就没有了今天出家为僧的延献。释延献和刁山多一样都是武术世家,练的都是传统少林武术。释延献的老家是偃师市白玉沟,翻过少林寺后的五乳峰再走15公里就到了。

延献最早是跟他爸学的武,他爸的功夫就是从寂勤那里传下来的。一晃一百多年,少林功夫传到了延献这一代。延献出生于1970年。练武练到一定程度,他就想试试本事,常去偃师城内揍小流氓,感觉特良好。回到白玉沟,他也常出手打人,村里人骂他为“活阎王”,家里人为此愁得不得了。

3年前,少林寺永信方丈看到了延献的功夫。永信方丈说:“你练的是少林传统拳,不如来少林吧。”自从入了佛门,延献自己觉得“人整个儿变了样”。

那天见到延献时,他正襟危坐在立雪亭内,桌案上摊着一本经书。游客来了,若问些什么,他便招呼招呼;没人来时,他便读读经书。延献说,他这是在值班,少林寺内每个殿堂都有和尚轮流值班。

3年前的延献蛮横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现在的延献连说话都不肯大声,让他露一手,二话不说就在立雪亭外练了一套人称“万拳之母”的“心意把”。(图6)一套“心意把”练完,延献又提到老外爷吴三林(他奶奶的爸,寂勤的儿子),说老外爷的“把”练得好,还说:“有心才有意,练拳正是领悟做人的道理。”

寂勤为何还俗?是背着手而去,还是打出山门的,已无文字可查。温玉成说,据少林寺德禅大师讲,白衣殿北墙壁画的创作确实是有原型的。除了延献的老祖外爷寂勤外,壁画上还有一个戴佛珠有胡须的人立于画中间,那是那次演武的总教练湛举。文字记录表明,1830年前后,少林武僧为规避清廷的禁令,除了在西方圣人殿秘密练武外,还在位于偃师的少林寺下院石沟寺北侧几孔窑洞内练功。当年湛举、海发、湛谟、寂勤等都曾在那里练功,据说其中寂勤的功夫已经练到了“夹石成粉”的程度。现在少林寺以及登封、巩义、偃师民间所传的少林功法,都是由当年在石沟寺习武的那些僧人传下来的。

释延献说,霍元甲的师父、沧州武术祖师爷孙通跟他的老外祖爷寂勤是一代人。孙通最初在沧州与人比武,败了。随后他来到少林寺,白天在寺里扫地,晚上学武。不过,他不是出家人。习武三年后,孙通回到沧州已无敌手。孙通与寂勤有多大关系已不得而知,但参照孙通至少可以想象一下寂勤等人的功夫。

1928年少林寺大火之后,刁山多父亲的师父贞俊怕少林武功失传,曾邀请寂勤的儿子、延献的老外爷吴三林到寺里来传授武功。

其实,考证口头传播的“史话”相当无趣。我的一些设问也属一时矫情,只有我从武僧那里记录的故事,是现炒现卖的新鲜资料,这些资料至少可以零碎地道出这个由和尚创造的天才作品———少林功夫在二百年时间内的传承脉络。

数年前,两个波兰人肩挎着摄影器材来到少林寺,他们从西方文化的视角表达了对少林功夫的兴趣。当时在少林寺围墙外,武僧释延用一个加速,接着点地跳起,飞快地在墙壁上连跑了十几步。波兰人的相机咔嚓一声,一张题为《少林寺和尚》的摄影作品就诞生了。不久之后,这幅作品摘走了世界顶级新闻摄影大赛——荷赛新闻摄影比赛体育类一等奖的桂冠。

禅的少林寺 武的少林2009年8月7日
来源: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选稿:陈洁

作者:117.95.108.*   回复:0   发表时间:2009-08-07 20:08:12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