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族史论坛

09-14

5492次

1人

1个

13个

1人


吧主: 黄德城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关于“久昌等兄弟”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儿子的初步结论  [精华]

《福建黄氏世谱?源流世系编》编印的黄膺至“建炎帝相”黄潜善的传递世系如下:⑴黄膺——⑵茂材——⑶惬一—⑷其一——⑸就生——⑹居长——⑺虬——⑻亨——⑼景——⑽潜善。

《福建黄氏世谱?源流世系编》P314页记载:“黄潜善子孙后裔遍布国内及世界各地。主要定居福建的长汀、龙岩、宁化、上杭、武平、连城、永定、漳平、永安等县及广东的梅州、揭西、揭东、普宁、绕平、惠来、潮阳、潮洲等县市。迁居广西、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的也很多。本支总人口达100多万。”

由于没有谱牒资料说明黄潜善——黄秠——黄畟、黄夏、黄夔后裔繁衍的情况,也未找到任何史志资料能够证明久昌等九子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儿子,《福建黄氏世谱?源流世系编》的编者特将久昌等九子作为“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儿子载入《源流篇》,使“惬之后”人丁兴旺。

久昌等九子是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儿子?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为了探讨“久昌等九子是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儿子”这个命题,首先要确认“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卒年。

一、“建炎帝相”黄潜善卒于公元1129年是真实可信的

因为越是出版时间早的历史文献,越具有原始性。《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南宋李心传所著,该书在宋史研究史料中具有重要地位,后人编的《宋史》和《续资治通鉴》等,多以此为参考,甚至抄载。

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将“潜善卒”与“右司谏袁植罢”的故事用“未几”连接成一段。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明确记载: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己酉),六月,戊申朔,……丁卯(20日),右司谏袁植罢。初,植请再贬汪伯彦而诛黄潜善及失守者权邦彦、朱琳等九人,上曰:“渡江之役,朕方念旧责己,岂可尽归罪大臣!植乃朕亲擢,虽敢言,然导朕以杀人,此非善事。”吕颐浩曰:“圣朝弼臣,罪虽大止贬岭外,故盛德可以祈天永命。植发此念,已伤和气。”滕康曰:“如植言,伤陛下好生之德矣。”乃下诏,略曰:“朕亲擢袁植,置之谏垣,意其补过拾遗以救阙失。而植供职以来,忠厚之言未闻,杀戮之事宜戒,可出知池州。”明日,康见帝曰:“大哉王言,太祖以来未尝戮大臣,国祚长过于两汉者,此也。”未几,潜善卒于梅州。

南宋李心传所著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建炎帝相”黄潜善卒于某年某月某日,但是将“潜善卒于梅州”与“右司谏袁植罢”的故事用“未几”连接成一段。

“右司谏袁植罢”的故事发生时间为“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己酉)六月丁卯(20日)”,未几,潜善卒于梅州。显而易见,“未几”是一个比较短的时间段,“建炎帝相”黄潜善卒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己酉)六月之后的某月某日。

2.《皇宋中兴圣政》将“潜善卒”与“右司谏袁植罢”的故事用“未几”连接成一段。

《皇宋中兴圣政》([宋]留正等撰)卷之五明确载: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己酉),六月,戊申朔,……丁卯(20日),右司谏袁植罢。初,植请再贬汪伯彦而诛黄潜善及失守者权邦彦、朱琳等九人,上曰:“渡江之役,朕方念旧责己,岂可尽归罪大臣!植乃朕亲擢,虽敢言,然导朕以杀人,此非善事。”吕颐浩曰:“圣朝弼臣,罪虽大止贬岭外,故盛德可以祈天永命。植发此念,已伤和气。”滕康曰:“如植言,伤陛下好生之德矣。”乃下诏,略曰:“朕亲擢袁植,置之谏垣,意其补过拾遗以救阙失。而植供职以来,忠厚之言未闻,杀戮之事宜戒,可出知池州。”明日,康见帝曰:“大哉王言,太祖以来未尝戮大臣,国祚长过于两汉者,此也。” 未几,潜善卒于梅州。

3.《宋史》明确记载黄潜善卒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二月癸卯(二十九日)”。

《宋史》卷二十九《高宗本纪》载:

高宗三年十二月“癸卯(二十九日),黄潜善卒于英州。”

4.《续资治通鉴》将“潜善卒”与“右司谏袁植罢”的故事用“未几”连接成一段。

《续资治通鉴》(清毕沅撰)卷第一百五有载:

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戊申朔,……丁卯,右司谏袁植罢。

初,植请再贬汪伯彦而诛黄潜善及失守者权邦彦、朱琳等九人,帝曰:“渡江之役,朕方念旧责己,岂可尽归罪大臣!植乃朕亲擢,虽敢言,然导朕以杀人,此非善事。”吕颐浩曰:“圣朝弼臣,罪虽大止贬岭外,故盛德可以祈天永命。植发此念,已伤和气。”滕康曰:“如植言,伤陛下好生之德矣。”乃下诏,略曰:“朕亲擢袁植,置之谏垣,意其补过拾遗以救阙失。而植供职以来,忠厚之言未闻,杀戮之事宜戒,可出知池州。”明日,康见帝曰:“大哉王言,太祖以来未尝戮大臣,国祚长过于两汉者,此也。”未几,潜善卒于梅州。

综上所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皇宋中兴圣政》([宋]留正等撰)与《续资治通鉴》(清毕沅撰)均将“潜善卒”与“右司谏袁植罢”的故事用“未几”连接成一段。《宋史》卷二十九《高宗本纪》则明确记载黄潜善卒于高宗三年十二月癸卯(二十九日)。

由此可见,“建炎帝相”黄潜善卒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这一点是真实可信的,是不值得怀疑的。

5.中国权威出版物均确认黄潜善卒于1129年。

《辞海?黄部?黄潜善》记载:“黄潜善(?—1129),宋邵武(今属福建)人,字茂和。……建炎三年(1129年),扬州失守,几为军人所杀。后被贬逐至梅州(治今广东梅县),未几,病死。”

《福建名人词典?南宋》P38页记载:“[黄潜善](?—1129)南宋大臣。字茂和。邵武人,徽宗时进士。……高宗建炎二年(1128),金兵再次南侵,他和汪伯彦匿情不报,遂使金兵长驱直下。升左相。三年,金兵兵临扬州城下,他仍不以为意,率百官听讲佛法。高宗仓促南渡镇江,他也逃跑,被劾,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苏宁府。旋又贬英州,卒于梅州。”

综上所述,可得结论:“建炎帝相”黄潜善卒于公元1129年是真实可信的,是不值得怀疑的。

由此结论可以得出如下推论:“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儿子(含遗腹子)必须生于公元1130年之前,凡是公元1130年之后出生的黄姓人都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儿子,其生母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夫人,其生父也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

这条推论相信大家不会有异议。

根据这条推论,下面探讨探讨“久昌等九子是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儿子”这个命题。

二、黄久盛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己卯年

黄久盛后裔的族谱《埔龙黄氏族谱》康熙三十七年手抄本、《马料堂黄氏族谱》手抄本、《鹤子坑黄氏族谱》和《大溪背黄氏族谱》都有相同的记载:“久盛公,又名必成,号五十郎,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己卯年。父黄潜善,母梁氏,兄弟九人居四。”

“久盛公于宁宗嘉定八年乙亥年(1215年)五月初一日卒于程径圹家中,寿年八十一岁。久盛公葬程径圹郭公顶,又名郭畲陈九郡畲脑大坐。人形,坐西向东,庚山甲方。”

江西省《龙岗黄氏族谱》也记载:“久盛公于宁宗嘉定八年乙亥年(1215年)五月初一日卒于程径圹家中,寿年八十一岁。久盛公葬程径圹郭公顶,又名郭畲陈九郡畲脑大坐。人形,坐西向东,庚山甲方。”

?解读:黄久盛后裔的族谱明确记载:

(1)黄久盛父黄潜善,母梁氏,兄弟九人居四。

(2)黄久盛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己卯年。

(3)黄久盛于宁宗嘉定八年乙亥年(1215年)五月初一日卒于程径圹家中,寿年八十一岁。

(4)黄久盛葬于程径圹郭公顶,又名郭畲陈九郡畲脑大坐。

根据上面的推论,我们知道,“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儿子(含遗腹子)必须生于公元1130年之前,凡是公元1130年之后出生的黄姓人都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儿子,其生母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夫人,其生父也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

根据黄久盛后裔的族谱关于“黄久盛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己卯年”的记载,即可得出:黄久盛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儿子,其生母也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夫人,其生父“黄潜善”也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

三、黄久昌、黄久隆、黄久茂、黄久盛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

黄久盛的生母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版本。

版本一:黄久盛的生母是李氏。

《粤西黄氏神公族谱》(1803年编)记载:

一二六世,龙公,名云龙,宋进士,官广州剌史。妣李氏,生子九:久昌、久隆、久茂、久盛、久美、久善、久安、久康、久兴。

《粤西黄氏权公族谱》(1840年编)记载:

一二六世,龙公,名云龙,字潜善,宋进士,官广州剌史。配李氏,生子九:久昌、久隆、久茂、久盛、久美、久善、久安、久康、久兴。

翰修墨林氏的《梅州谱》(原名《江夏渊源》)[光绪十六年(1890年)印]记载:

一百二十六世祖讳潜善公,登宋进士,官至尚书左仆射。配李氏,生九子:昌、隆、茂、盛、美、养、安、康、兴。今人称九子公者,是此祖也。

《云霄黄氏族谱》记载:黄潜善,生于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中进士,先后授筠州通判、门下侍郎、河间府镇抚使、河间府经略使兼高阳关路安抚使、副元帅。高宗即位后升中书侍郎兼御营使、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大举南下,行在扬州失守,罢相任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后贬梅州。幸孝宗时得赦免,就地起复并荫一子。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公逝世于梅州。妣李氏,生六子:久昌、久隆、久茂、久盛、久美、久善;孙氏生三子:久安、久康、久兴。

《普宁西社黄氏族谱》记载:

八世祖潜善公,妣李氏,生子九:久昌、久隆、久茂、久盛、久美、久善、久安、久康、久兴。

《泰国黄氏总谱》(中华民国45年岁次丙申月版)记载:百四十四祖,潜善公,乃仁公之长子也,登宋进士,官至尚书左仆射,德配李氏封一品夫人,生九子:长久昌、次久隆、三久茂、四久盛、五久美、六久养、七久安、八久康、九久兴。

《黃氏根源》(民國七十一年[1982年]黃奮飛編)记载:

? 93世 十三郎公,字省察,道公之子,娶鍾氏,生四子:潛善、佑華、孝傑、雲明。

? 94世潛善公,十三郎公長子,官尚書樸射中書侍郎高宗皇帝宰相。娶李氏,生四子:久昌、久隆、久茂、久盛。

? 94世 佑華公,十三郎公次子,仕漳州,典機務。娶史氏,生三子:久美、久書、久庚。

94世 孝傑公,十三郎公三子,居寧化。娶張氏,、生二子:久安、久興。

版本二:黄久盛的生母是梁氏。

绝大多数以“九子公”为祖的黄氏族谱均载:潜善公,夫人梁氏、继配危氏。梁氏,生六子:久昌、久隆、久茂、久盛、久美、久善;危氏生三子:久安、久康、久兴。

黄久盛后裔的族谱也是如此,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综上所记,不管是那一个版本,有一点是相同的:黄久昌、黄久隆、黄久茂、黄久盛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不同点是黄久盛生母是梁氏或李氏。

既然根据黄久盛后裔的族谱关于“黄久盛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己卯年”的记载,已得出:黄久盛生母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夫人,其生父“黄潜善”也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由此推之: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黄久昌、黄久隆、黄久茂、黄久盛都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儿子。

无需证明黄久盛的五位弟弟更加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儿子。

由此可得出“久昌等兄弟”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儿子的初步结论。



总而言之,化公派族谱中的“黄潜善”与“建炎帝相黄潜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久昌兄弟的父亲应是“龙公,名云龙,宋进士,官广州剌史”,将久昌兄弟的父亲改接为“建炎帝相黄潜善”应属于“误接”。

??????????????



完全正确!十分中肯!!

一群久盛公裔孙 来自:广东省 梅州市





1.“建炎帝相”黄潜善卒于公元1129年是真实可信的。

2.久盛公后裔的族谱明确记载:久盛公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己卯年。

3.久盛公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儿子,其生母也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夫人,其生父“黄潜善”也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

4.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黄久昌、黄久隆、黄久茂、黄久盛都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儿子。

5.久盛公的五位弟弟也不是“建炎帝相”黄潜善的儿子。

6.“久昌兄弟”属于化公之后。

7.久昌兄弟的父亲应是“龙公,名云龙,宋进士,官广州剌史”。

8.“九子公”后裔族谱将“龙公,名云龙”称为“建炎帝相”黄潜善是误接!应“正本清源”!

????

作者:黄德城   回复:0   发表时间:2009-09-14 14:11:04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