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20368次
2人
8个
12个
9人
0部
[海属文化] 关于朐山县与朐山戍及海州古朐县 古海州的朐县设置最早,《江南通志》说:“秦置朐县,属郯郡”;杜佑《通典》说:“海州在秦为薛郡地,后分薛郡为郯郡”,朐县属郯。至南朝宋泰始元年(465年)朐县废,存在近700年。继之110多年后的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改县曰朐山,郡曰朐山”(《隋书•地理志》),至明洪武初(1368-)裁朐山县,存在近800年。海州自东魏武定七年(549)设置,至民初裁,历1363年。? 一、朐山县与朐山戍 朐山县的设置始于后周。《隋书•地理志》:“旧曰朐,置琅邪郡,大业初复带郡,有朐山、羽山”。《旧唐书•地理志》:“朐山,郭下,汉朐县后加山字。”其实,朐山县的设置,《隋书•地理志》所说“旧曰朐”并非是秦汉时的朐县,而是魏改设在琅邪城内的招远县为朐县的朐县。《太平寰宇记》:“梁于今县北二里琅邪故城置招远县,属琅邪郡;后属魏,改为朐县,高齐不改。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改琅邪郡为朐山郡,改朐县为朐山县;”也非如《旧唐书•地理志》所说:“朐山,郭下,汉朐县后加山字”,朐县建置近七百年,有一定的影响,若是在旧址附近重新建置,旧名优于新名,更新名既无必要,也是多此一举。更名朐山县虽与朐山有关,但与朐山戍不无一定的关系。? 关于朐山戍,《南齐书•坦崇祖传》:“崇祖妹夫皇甫肃……携家属及崇祖母奔朐山,崇祖因将部曲据之,遗使归命。太祖(即后来之齐高帝萧道成)在淮阴,板为朐山戍主”,时间是宋嘉泰三年(467年);“泰豫元年(472年),行徐州事,徙戍龙沮,在朐山南。”此言龙沮在朐山南,说明垣崇祖原戍地“朐山戍”在朐山北侧。 朐山北侧,东西长约10华里左右,其戍地是在东端还是西端?其时朐山为临海之山,朐山一带海岸线北从今赣榆之荻水口、范口、刘口,走今海州城东经板浦,东到伊芦山。朐山之东、东北、东南均是海。面对北方之魏,朐山的东端,即今孔望山一带,北、东是海,有险可凭,戍兵注意防范海上舰船即可。朐山西有游水,西北是陆地。面对北方之魏,背倚朐山,左为游水,右为沧海,设戍守之营寨,其势甚险。以山川高阳之险,居高阳以待敌,正是兵法中所说的“险势”。以此阻正面之敌,东端的孔望山和西南端的刘志洲山作两翼策应,作为军事部署无疑是正确的。故南朝宋所设之“朐山戍”主要营寨必要朐山北侧偏西,即西起今白虎山,东至今州城旧址东的沙沟、网幢一带,即今海州古城向东西两翼延伸。1983年3月3日,笔者与已故文物作者丁义珍同志路经海州古城东之大成砖厂,尚见到一段高约4米的土垣遗存,应该即是朐山戍主要营寨的土垣。《垣崇祖传》中还有一段记述也可以间接说明“朐山戍”主要营寨必要朐山北侧偏西。在垣崇祖被“板为朐山戍主”之后,“魏东徐州刺史成固公遣步骑两万袭崇祖,屯洛要,去朐山二十里。崇祖据城(应是营寨之土垣),令人持两火炬,登山鼓叫,虏谓军备甚盛,乃退。”洛要治在今赣榆县沙河镇,距朐山四十华里,所谓“距朐山二十里”者,是成固公屯洛要,其前锋在洛要南,距朐山二十里左右。由以上资料可知,拒西北陆路来敌,设在朐山北侧偏西的“朐山戍”主要营寨正扼其冲要,是其重要的军事要地。南朝据朐山,戍所的主要营寨在山北,可作为郁洲及淮海一带的屏障、北朝据朐山,其戍守的主要营寨必在山南的刘志洲山•夹山口(后城的土城垣遗存大约便是这一时期的营寨),恬风渡一线,可威胁南朝。 另外,南朝宋设在朐山北侧的主要营寨绝不会孤立地只设一座,一般会设三座或以上成犄角之势,便于相互救援。 朐山戍与朐山县的关系,还需从侨置的琅邪郡说起。 琅邪郡是南朝齐武帝永明元年(483年)在朐山设的侨置郡。今锦屏山有一个小山头,就曾叫“琅邪山”。《嘉庆海州志》:“琅邪山,见《通典》,在朐山东北”。民初海州人黄道传《啸月山房文集•海州群山纪略》:“由文峰迤逦北二里,琅邪山,俗呼焦山,其东北三里孔望山”。有名的琅邪山有二:一在山东省东部胶南县境;二在安徽省滁县西南,因东晋琅邪王(即元帝)避难于此而得名。朐山东北的小焦山,山不高,面积不大,名“琅邪”,是因琅邪郡侨置于此而得名。 侨置的琅邪郡就在此山的附近的山麓台地上。 焦山东侧三里是孔望山,孔望山之北即是海,两山之间不甚开阔;焦山西至白虎山、游水间地域较为开阔,又有朐山成主要营寨(城垣),设置琅邪郡于此,条件优于焦山东,则侨置的琅邪郡当在今焦山、磨盘山西,石棚山北,利用朐山成主要营寨的一部分作侨置的郡署,地大约当在今海州城东偏北至沙沟、网疃一带。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高齐文宣帝移海州理琅邪郡,以琅邪郡为朐山郡。”将此魏武七年(549年)设置于龙沮的海州迁到琅邪郡治所,时间是公元550年后。海州置于琅邪城一段时间,“隋开皇三年(583年)自琅邪城移于今理(即朐山县)”(《太平寰宇记》),则知琅邪城内的朐县在北周建德六年改为朐山县后,在隋开皇三年之前,已从琅邪城内移出了。移出后地在何处?据前引《太平寰宇记》梁于今(朐山)县北二里琅邪故城”,知朐山县在琅邪故城南二里。焦山、磨盘山西、石棚山北的山麓台地上的琅邪城向南不远即山地,不可能建城;前人记述在方位上有偏差,“县北二里”当是“县东北二里”,则朐山县当在琅邪故城西南二里。即在今海州古城址的东部,其地势较高,可能为朐山戍主要营寨的中心部位。 朐山县自周武帝建德六年设置,起始便与朐山戍有关。朐山县在琅邪城时间极短,隋开皇三年前迁出至今海州古城东部,仍在朐山戍的范围之内,故其设置虽然可能与朐山有关,但与朐山戍也不无一定的关系。? 二、海州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卷十四:“海州城,《张峰州志》旧为土城,相传梁天监十一年(512年)马仙碑筑。”明张峰《隆庆海州志》在马仙碑筑前加“相传”二字是比较谨慎的,梁天监十一年马仙碑败卢昶时,海州尚未有建制,所谓他筑的城大约是朐山戍营寨(包括侨置的琅邪郡故城)的土垣,算不得是海州城。 公元550年后,高齐文宣帝将海州从龙沮移理琅邪郡。隋开皇三年,海州又从琅邪郡迁至朐山县,与县衙署在一城。杜佑《通典》:“海州今理朐山县。”《通典》成书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此时海州尚与朐山县同在一城。《新唐书•李听传》记述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李听讨李师道事:“帝讨李师道,出听(李晟子,李朔胞弟)为楚州刺史……听日整勒,士皆奋,掩贼不虞,趋涟水,破沭阳,破龙沮堰,遂取海州。攻朐山,降之;怀仁、东海望风送欵”。说明在李听取海州时,海州与朐山县已不在同一城中了,是一地两城。故《旧唐书•地理志》说:“朐山,郭下。”朐山县已在海州的负郭之下。其时海州城的具体位置我们无从知晓,我们只能从《宋史•魏胜传》中窥其大概:“魏胜……权知(海州)事……金军径趋城东沙堰(即今沙沟村)围城为营……金兵追至东门外黄土板(即今海州古城东让外之三道崖),胜单骑逐之,……海州城西南枕孤山(即今白虎山),敌至登山瞰城中,虚实立见,故而西南受敌最剧。胜筑重城围山在内,寇至则先据之。”另外从“东门外黄土板、城西南枕孤立”看,大约魏胜已将东部之朐山县与西海州城连接起来,便于对敌。此时海州城的范围已与后世大致相同。但这已是李听取海州340多年后的形势,晚唐至南宋300多年间是否即是如此?大约除东西二城不曾连接外,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明张峰《海州志》说说魏胜收复海州后“复筑城浚湟,以备金人。”魏胜在仓促间不可能修筑如此规模的城及护城河,可知是在晚唐五代、苏北宋陆续修筑的基础上加筑的。 晚唐五代,北宋时陆续所筑之城是将朐山县城向西拓展,西为海州,东乃为朐山县。今存海州鼓楼城头立有明王同《镇远楼记》碑刻:“海州旧有钟楼,相传为城西门,洎拓城后,适当城之中焉。”语焉不十分肯定,但大致不差。 海州城在魏胜收复海州之前二十年曾被毁,《海州文献录》引《宋史本纪》之《高宗本纪》:“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五月丁末,遗张俊、岳飞于楚州巡视边防。六月癸末,俊、飞至楚州,后以海州城不可守,毁之,迁其民统韩世忠军还镇江,”三十一年八月辛丑,忠义人魏胜复海州……胜攻沂州,败还海州,金人围之;三十二年春二月,宋将王刚败金人于海州。”1982年6月16日下午,海州蔷薇中学院内建房工地发现宋代束腰形银铤窖藏,出银链8块,折今应近30市斤。此应是因战乱居民逃亡而埋藏的。战乱频仍,海州城所受的战争创伤可想而知。“端平二年(1235年)海州徙治东海县”。淳祐十年(1250年),李全子璮据海州,治朐山。景定二年(1261年)降,改置西海州,海州仍置东海城。寻复以西海州为海州。(《宋史•地理志》)南宋小朝廷将海州迁至东海县后15年,蒙古将璮、据海州,海州破损得已不能作为衙署驻地,只好将海州衙署设在朐山县。其住所亦在朐山县内,元改为州治(《隆庆海州志》)。宝祐三年(1255年)李璮重新修筑了海州城。李璮降宋,其所据之海州被改为“西海州”,是相对于迁至东海城的原海州的缘故,不久便以“西海州”为海州了。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卷十四:“海州城……西城元季兵废,至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淮安卫分中前千户所千户魏玉等守御,因而城故址修筑土城,与东城相连为一城。永乐十六年(1418年),千户殷轼砌以砖石并女墙,高二丈五尺,周围九里一百三十步……。” 海州自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在龙沮建置之后,高齐时迁至琅邪城;在琅邪城中三十年左右,隋开皇三年移理朐山县;与朐山县共处一城二百多年,晚唐时移至西城(今海州古城西部);三百年后因战事频仍,州城破损,端平二年海州“徙治东海县”,原海州在景定二年改称西海州,不久,以西海州为海州,海州在东海县近三十年的时间;元季西城兵废,州治设在朐山县李璮旧宅中,洪武初废朐山县,与东城连为一城的城池被后世称为“海州古城”———一座多次迁徙的城,一座多灾多难的城。? 三、朐县 朐县,秦代设置,但其具体位置在于何处,其说法不一。《后汉书•光武纪》:“吴汉拔郯,获刘纡,汉进围董宪、庞萌于朐。”“朐”下有唐李贤注:“县名,属东海郡,故城在海州朐山县西。”朐县与朐山县不在一地,朐山县在东,朐县在西,惜未说明两地间的距离。杜佑《通典》说:“海州,今理朐山县,领县四……汉朐县故城,在县西南”。《嘉庆海州志》到《太平寰宇记》朐山县条的按语中说:“此前朐县,在县西南九十里(西南90里当今东海县房山境,显系九里之误,)故朐城是也。”《续通典》说:“汉朐县故城,在今州西南九里。”也有说在州城郭下的“朐城,即今州治。”(《隆庆海州城•古迹》) 诸说虽有不同,但朐县“故城在海州朐山县西”、“在县(朐山县)西南”、“今州西南九里”、“县西南九十里故城”,大部都认为与朐山县不在一地,在朐山县西或西南。以此方位寻找,则朐县故城应在今锦屏镇的刘顶、磷矿西山一带略西,在朐山西侧。《水经注》:游水“径朐山西、山侧有朐县故城。”明白记载游水径朐山西时,而言及“山侧有朐县故城”,此山侧,应该就是西山侧。《水经注》成书时间距朐县被废只五六十年,它的记述应该是具有权威性的,也与前所述的典籍记载相吻合。《隆庆海州城•古迹》认为朐县在“今州治”,那是因为它将已废的朐山县考订在“接孔望山西”,其西南九里,即在海州古城(其实孔望山西距海州古城不足九里,只七里)。故《江南通志》也认为朐县故城在州东孔望山西,此说影响还挺大。 或许有人要问:朐县故城在今刘顶、磷矿西山一带略西,虽这一带曾屡有西汉画像石墓出土,却为何难以找到古城的遗迹呢?年代久远,后人的开垦建设,古城址可能被人为的原因破坏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古河道的变迁。古游水之所以称之为游水,大约与其河床的游移不定有关。至于它如何移动,已无法考证,但今经过海州西境的大夫厅、卸甲坊、刘顶、沙板桥的蔷薇河河床的变动向我们揭示了这一问题。《隆庆海州志•山水•诸水》“蔷薇河,去州治西一里许。”该志中李元《重修蔷薇河记》:“旧有蔷薇河在西门外三里,年久淤塞,不能接入新坝、涟河以过淮泗。”原距西门三里的蔷薇河,因上游与旧黄河通,泥沙沉积,年年淤塞,新修的河床已向东位移了近二里。我们可以河道的变动方面去寻找朐县故城的遗踪。yunlin
作者:60.215.13.* 回复:1 发表时间:2009-10-25 22:42:25
作者:119.185.38.* 发表时间:2009-10-31 21:37:13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