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CAO  

03-10

384108次

3人

6个

160个

9619人

264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color=red]曹 氏 之 起 源[/color]


?? 曹 氏 之 起 源

? 1、以赐姓为氏,黄帝后裔。相传黄帝之孙颛顼帝有曾孙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吴回之子陆终娶鬼方氏之女女嬇为妻,生下六子,其五子名安(另说为第六子)。安在大禹治水时,因佐夏禹治水有功,公元前2220年前后被赐曹官赐曹姓。曹官是看押奴隶的官,在当时以镇压奴隶为主要职能的奴隶主政权中,这并非小官。曹安始居今河南灵宝县曹水,曹安受姓之地。曾建曹国,为国君。附近有曹阳坑、曹阳墟。其后人以曹为姓。这是曹姓之始祖矣。后前二一九七年因大禹私自将酋长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违背了当时由联盟部落酋长举贤选举禅让的制度,引起曹安、有扈、魏、屈骜等氏族国的强烈不满和抵制,于是禹和其子孙统治的整个夏朝都在攻击曹国。曹安后裔被迫迁河南滑县之曹地,后迁山东定陶一带建曹邑。仍姓曹。逃往甘肃其它地方避难的改姓糟,还有改姓糟。《诗序》所谓“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后至商朝,曹安之后的曹国仍受到商的攻击。后裔又迁移至山东定陶一带定居。后因助武王伐纣立功,与后来的曹振铎之后融为一族。

? 2、出自姬姓,以封国为姓氏。公元前一一二二年周武王克商后,为了巩固周王朝政权,便实行大分封,在封商旧臣曹挟于邾的同时,把己之弟振铎即周文王第十三子封于曹邑,今山东菏泽、定陶、曹县一带,都陶丘(今山东省定陶西南,北齐时以定陶为曹州,今有曹县)。为曹伯,建立曹国,称为曹叔振铎。曹国共26任君主,10伯16侯,立国636年。故地在公元前487年为宋景公所灭,振铎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曹振锋即为曹姓的受姓始祖矣。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公孙疆说曹伯背晋奸宋。次年为宋所灭。后子孙以国为氏。
? 周朝初期还有一支曹安的后裔曹挟封在邾国,建立邾国,今之山东邹县一带。后为楚国所灭,子孙散居各地,有的复祖姓为曹氏,有的去邑字旁为朱姓。此“曹朱同宗”一说之源也。
? 早期的中国曹姓,都来自山东。

? 3、公元二00年至二六五年间,本是夏候氏的曹操氏族大批融入曹氏家族,使曹姓人丁更加兴旺,同时也使曹氏族源复杂许多。

? 4、出自少数民族的曹姓,均以国命氏。起源于隋朝公元五八一年至六一八年间,中国西北地区突厥部族建有康国,君族支蔗分封有曹国,其国人大多取曹姓之《隋书》。

? 5、还有一支起源于唐朝公元六一八年至九0七年间,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撤马尔罕东北方和北方有曹国,为李唐王朝的附庸国。曹国使节不继有人来中原定居,生息繁衍,以其原国名为姓,成为昭武九姓之一的曹姓,载《新唐书》。

? 由于朝代的更迭,战争与灾难的频发,古代吾族先祖们也同其它氏族一样几经逃难和迁移,后裔已传播全国各地甚至海外五大洲。其中有多数分支族谱已失传、重续之谱断代严重。吾族支谱依然如此。现在吾谱若想整理出一套完整清晰的祖源脉络图,恐怕要付出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曲折探索和艰苦努力。
? 经参与第五次修谱各位族亲的艰苦努力,考证查明吾属山东滕阳蒋集支系。年代上溯至明正德年间即(1505年至1521年),族脉新增七世。但与其它百多世的古姓氏族相比,吾族根基方显逊色得多。滕阳始祖又来自何方?祖之祖又是何人?这都无法考证。据先辈口授;一说我分支是上古曹振铎即周文王第十三子之后;又说是汉刘邦第二任宰相曹参之后。作为曹氏家族的每位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厘清祖源族脉而尽心尽力,相信在今后不久的将来,经我们和后人的合族大努力,吾族一定理出一条完整清晰的总世脉络图。那将是吾祖之福,吾族之幸也!
? 人过一生,到死不知自已祖宗是谁,不知祖居地在何方 ,此仍人生之一大憾事哉?
? 叶落归根,人逝归祖!寿极必终,魂当何飞?吾等犹念甚忧矣!

????? 曹氏山东滕阳蒋集十八世孙 照民敬书
????????????二00九 十一月

作者:曹照民   回复:0   发表时间:2009-11-26 17:03:28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