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录LOGO

姓氏:

拼音:QU  

03-07

20368次

2人

8个

12个

9人

0部


站长: [申请站长] 管理员:   [申请管理员]
[主楼] 朐氏起源

“寻根淮阳”之“万姓同根在淮阳”系列一 万宗同源根在淮阳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6日07:08 大河网-大河报
  




□首席记者李红军文图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万姓同根,根在羲皇。

  2005年10月17日至19日,以“万姓同根,万宗同源,寻根联谊,合作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在淮阳隆重举办,文化节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国内外姓氏文化专家、学者。文化节的最大收获是,与会专家达成共识:中华万姓源于羲皇故都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祥地。

  参加文化节的专家一致认为,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被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的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而河南省周口市的淮阳县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源地,是海内外“龙的传人”的故乡。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员、姓氏学专家袁义达的论文《中华民族之根——伏羲氏》,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长贾斌的论文《“龙的传人”的老祖宗》,河南省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新斌的论文《伏羲与中国姓氏之源》,根据不同的史料,从不同的学术视角探讨、论证了伏羲、淮阳与中华姓氏文化起源、发展的渊源。

  这样的认定,自然离不开淮阳浓厚的伏羲文化,离不开历史上曾经的伏羲时代。

  按史书记载,大约在六千五百年前,伏羲率领自己的部落由甘肃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沿黄河东下,定居于宛丘之墟,以其圣德团结统一了华夏九大部落,并取各部落图腾的特色——鳄之头,蛇之身,鹰之爪,鱼之鳞,虎之眼,鹿之角,组成新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他定都宛丘,分理宇内,做网罟,画八卦,制书契,造甲历,去穴巢之居,变茹腥之食,立礼教以导之,造干戈而饰武,奠定了中华文明,被尊为“人文始祖”。他正姓氏、制嫁娶,创立了男女对偶婚的婚配制度。伏羲自定风姓,其他或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所种植物为姓,或以居所为姓,或以官职为姓等,华夏姓氏自此起源。

  中华的许多大姓都是从古陈地起源,然后播迁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当今中华姓氏中人数最多的李、王、张、刘、陈五姓之中,陈姓直接在陈地得姓,据统计约占全国人口的4.63%;从陈姓分支出的姓氏有60多个。王姓的一支妫姓王,也是从陈姓中分化出来的;李姓起源于今河南鹿邑,鹿邑古为陈国属地,李姓今列中华第一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7.38%。

  伏羲之后,中华民族姓氏虽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但众多姓氏同根同族,互为依存,血脉相连。姓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敬祖尊宗的传统文化,牢牢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近年来,李姓祖根在鹿邑、王姓祖根在偃师、张姓祖根在濮阳、刘姓祖根在鲁山、陈姓祖根在淮阳、黄姓祖根在潢川、林姓祖根在卫辉、宋姓祖根在商丘、蔡姓祖根在上蔡、郑姓郡望地在荥阳等,已得到海内外华人的广泛认同。因此,中原作为中国姓氏的祖根地,已引起了越来越多海外华人的关注。但万变不离其宗,追根溯源,姓氏的根在伏羲,正是由于伏羲正姓氏,才有了亲情割不断、血脉总相连的民族精神纽带,也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表现。

  “正姓氏”正出中华民族万姓之根

  “木本乎根,人本乎祖。对民族共同先祖的认定是关系到民族血脉延续的大事。民族先祖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也是神圣血缘观念的具体表现。”

  全球华人一致认定:中华文化之根、血脉之源,肇始于“三皇五帝”。

  关于“五帝”,史家多从司马迁之说,为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但“三皇”为谁?古代典籍中说法甚多。

  《白虎通·德顺论》说:“三皇者何谓也,伏羲、女娲、神农是也。”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

  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哪种说法,都把伏羲列为三皇之首。

  伏羲被列为三皇之首,源于其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而其中的一大贡献就是“定姓氏,制嫁娶”。因为这样,中华民族才从根本上走上了文明的历程。

  由是,三国时期魏国陈思王曹植在拜谒陈地太昊伏羲陵时做《太昊宓牺氏赞》,对太昊伏羲的创世王业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礼赞:

  木德风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经地象天。庖厨祭祀,罟风鱼畋;瑟以象时,神德道元。太昊伏羲氏赋予了我们民族总徽号——龙。《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大量文献和考古资料均证明,伏羲“人首蛇躯”。蛇是伏羲氏的图腾。中华民族的总图腾“龙”,正是以蛇为基础,汇合了多民族图腾而成的。龙图腾的形成,象征了中华民族主体血脉的汇聚和文化的奠基。从此,普天下的中国人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龙的传人”,共同尊奉同一个祖先——伏羲。在伏羲的旗帜下,多民族团结和合,统一为中华一家。太昊伏羲因此成为中华民族血缘和文化的广泛代表。龙脉传承,血沃中华,人祖伏羲是中华民族共同尊奉的血缘先祖。太昊伏羲所生活的氏族时代,正是从原始群婚向一夫一妻对偶婚过渡的时期。原始公社时期,没有婚姻之制,没有家庭生活,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慢慢地知道群婚之患,开始出现对偶婚,一夫一妻结为婚姻。

  而太昊伏羲,正是婚姻制度的肇始者。

  神话传说,不是信史,但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时代,它却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最早记录,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体系,每一个民族都可以在神话中找到自己民族童年时代的踪迹。正如马克思所说:“古代各民族是在幻想中、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期。”

  有关伏羲时代最经典最有代表性的传说,就是兄妹成婚的传说。兄妹成婚,就现代生育学来说,是一种愚昧表现,但在那个时代,除了繁衍后代的无奈,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进步。远古洪荒时期,一次大洪水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伏羲女娲兄妹伏在白龟背上(或说是躲在葫芦里)逃过洪水灾难,然后兄妹结婚,重新创世。

  “滚石成婚”的故事实际上以民间的形式述说了人类婚姻制度的演进过程:

  洪水过后,大地上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一种尴尬也降临到两人头上:男女相合才是人类繁衍的根本,但两人又是兄妹,无奈,他们就想出了以石磨为断听天意的办法。也就是说,两人商定滚石磨下山,相合则成婚,不合则仍是兄妹。结果自然是大家熟知的,石磨滚在了一处,于是两人就结为夫妻,重新开始了繁衍人类的历程。

  “滚石成婚”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伏羲时代社会现实的侧面反映,它其实是表现了群婚时代的结束,一夫一妻制的开始。

  据宋代罗泌《路史》注引三国谯周的《古史考》,伏羲已经开始建立姓氏制度,并用两张鹿皮作为男女双方订婚的礼物,在此之前,人类处于“男女无别”的婚姻时代,当时部落男女的交媾生育十分混乱,往往“知其母,不知其父,知其爱,不知其礼”。为了制止乱伦、乱婚等愚昧现象,伏羲开始实践“制嫁娶,正姓氏”。这里的“男女无别”,显然指一夫一妻制度之前人们的婚姻状态。

  “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

  这里所谓的“以俪皮为礼”,是说用两张鹿皮,作为男女双方订婚的礼物,这是伏羲所确定的婚姻礼制。

  为了“明血缘”、“别婚姻”,太昊伏羲明确厘定各族族姓,同姓同族不得通婚,“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至此,人们开始从群婚过渡到对偶婚,从族内婚过渡到族外婚,彻底走出了蒙昧时代。

  所以,姓氏制度的确立,始自太昊伏羲,是符合历史的说法。

  风姓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姓氏

  除了“正姓氏”,太昊伏羲还为自己确定了姓氏——风。

  太昊风姓,这是有案可稽的。《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有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嗥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

  任、宿、须句、颛臾四国,都是太昊后裔,因此为风姓,四国之地在今山东,说明在周代太昊的后裔已经播迁到山东省境内。

  由是,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氏时期,伏羲之后为风姓,这是中国第一个姓。”

  那么太昊缘何以风为姓呢?对此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风为“天下一条虫”,“虫”就是“长虫”,就是蛇。蛇是龙的原型,伏羲为龙师,姓风乃由龙而来。第二种说法见罗泌《路史·后记》:“《三坟》言,因风而生为风姓。”第三种说法见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太昊为东方之帝,号木德王,木能生风故以风为姓。第四种说法是:伏羲听八风,画八卦,因此以风为姓。

  第五种说法见于郭沫若写于上世纪20年代的《甲骨文研究》。他认为“风”与“凤”在甲骨文中是同一个字,风姓起源于凤鸟图腾:“卜辞风字均作凤,盖古代神话以太凤为大风神……古有凤姓之国,春秋时有任、宿、须句、颛臾皆凤姓,古云,伏羲氏之胤,案其实乃以风为图腾之古民族也。”

  但也有解释风为龙的,“风”字繁体为“风”,上部意为“天似穹庐”,下部乃一“虫”字,虫即龙也,也就是说,“风”表示的是“天下一条龙也”。

  上古姓氏起源于图腾崇拜,《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太昊乃东夷人,东夷少昊是以凤鸟为图腾的庞大家族。有专家认为,现在太昊陵庙会上的大量泥塑泥泥狗主体形象“玄鸟”,正是“凤鸟”图腾的遗迹。

  《中国姓氏大全》记载:相传伏羲、女娲皆风姓,黄帝臣有风后。《汉书·艺文志》有风后兵法十三篇。

  据史料记载,出自风姓的有20多氏:

  伏氏、宓氏、虐氏、服氏——四字并通,四姓同源,出自风姓伏羲之后;戏氏、希氏、牺氏、羲氏——四字并通,四姓同源,出自风姓伏羲之后;庖氏(伏羲在古籍中有写作“庖羲”,《姓源》:“庖羲氏之后。”)、东方氏(《风俗通》:“伏羲之后。帝出于震,以主东方,子孙因氏也。”《姓源》:“伏羲之后。”也有的说东方氏始于汉代的东方朔)、典氏、任氏、宿氏、蹇氏、视氏、须句氏、须氏、臾氏、郝氏、朐氏等都源自风姓。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谈到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自然会怀念炎黄二帝,因为当今中国姓氏中的绝大多数可以追溯到炎黄二帝。所以不管是内地、港澳台,还是海外华人均自称为“炎黄子孙”。实际上,人文初祖伏羲是比炎黄二帝更早的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由于伏羲时代以龙命官,以龙为尊,因此全体中国人又都自称为“龙的传人”,这已成为学界的共识。“伏羲氏时代最重要的事件是经历了从存在血缘婚到基本排除血缘婚的过程,最终使人类的体质和智力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中国人的进化过程中,伏羲氏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伏羲氏是中华民族文明之根。”

  从理论上,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的姓起源于母系社会的氏族图腾或氏族名称。但是,从中国的古文献和考古文物所揭示的内容来看,几乎没有一个姓氏是明确地由母系传递或由母系过渡到父系的。在文献中第一个出现的姓氏是“风”,即《帝王世纪》所载“太昊帝庖牺氏(即伏羲氏),风姓也”。伏羲氏诞生在燧人氏时代,燧人氏为“通姓氏之后也”,“太昊伏羲氏有庖升龙氏,本通姓氏之后也”,也就是说,太昊氏,即伏羲氏,也称庖牺氏,因龙纪官也称升龙氏。伏羲氏族与燧人氏族均出自更原始的通姓氏时代。据《三坟》描述通姓氏时代有七十二姓,其一为风姓,为伏羲氏之姓。而带女子偏旁的姬、姜等古姓均晚于风姓。由是,伏羲氏是中华民族万姓之根。

  淮阳太昊陵统天殿悬挂的“万姓同根”匾额

作者:60.215.19.*   回复:0   发表时间:2009-12-23 08:42:00

族谱录纪念网
 
发表回复:
标题:
 
内容: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插入超链接 插入图片
  您目前尚未登录,立即 登录 | 免费注册
 
 
验证码:   
 

注意:严禁发表任何含有侵害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版权、辱骂、非法、有害、胁迫、攻击、骚扰、侵害、中伤、粗俗、猥亵、诽谤、淫秽、灌水、种族歧视、政治反动、影响和谐等内容的一切不良信息。经发现后将无条件删除,因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该内容发表者承担。请慎重发表!网站稳定来之不易,大家一起努力,共建和谐社区!